范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10-01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世界里有许许多多的契机,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育机智,不断创设各种教学契机,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成因素,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生成度,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等方面的素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笔者谈谈在这方面的策略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契机,体验生成
1.依托经验世界,移植感悟。
儿童的经验世界是独特而又丰富的,教学时可凭借学生过去的成长经验,再运用相似联想,“移植”直接经验,寻求与教材的结合点,与课文情境融合,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情境中移植感悟,从而促进认知或情感的有效生成。
2.创设文本情境,表演体验。
教材中的角色体验能利用暗示倾向让教材内容融入学生内心,使小学语文教材与儿童心理产生共鸣,因此,可让学生扮演教材角色,深切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排演课本剧,学生将蔺相如理直气壮、毫不畏惧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身”入其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更深切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触动心灵,感受蔺相如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感悟力,自主生成爱国主义教育。
3.运用现代媒体,直观感受。
有些语文教材上的文本情境无法调动学生的记忆,学生感到不可望更不可及。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容,生成对文本的美感,可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性强的年龄特点,运用现代媒体的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文本画面和文本内容,促进认知与情感生成。如在学习《观潮》一文时,由于学生未亲眼看到过教材中的景象,对所描绘的奇景并没有直观的感受,这时适当运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潮水变化的情景辅助教学,学生就会将教材中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画面产生链接点,在动态画面的情境中身临其境,感受景象的奇妙,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借助召唤契机,再造生成
1.补白想象。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既然文本有“空白”,我们何不由“空白”点展开想象,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遨游呢?《嫦娥奔月》这篇课文里有些情节空白点。如:逢蒙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那么,逢蒙是如何威逼嫦娥的呢?引导学生想象这个“空白”,同学们有的想象逢蒙威逼嫦娥时的凶恶神态,有的想象逢蒙说话时凶恶语气。文本内容的充实,使学生加深对逢蒙这个奸诈贪婪的人物的了解。文中还有嫦娥跟逢蒙机智地周旋,我抓住他们是如何周旋的这个“空白”,创设契机,让同学们想象,大家兴趣盎然,纷纷想象嫦娥此时的想法和举动,再让大家评议谁想象得最为巧妙。
同学们在想象和评议中认识到嫦娥的勇敢机智与心地善良,更有效地生成对美丑善恶的情感认识。
2.多元理解。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文本是有一定标准的,但也有其不确定点,所以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文本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只要学生的不同理解有道理,那么我们就应该予以肯定。如在学习了《两小儿辩日》之后,要求学生说说读了此文之后的感受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要学习两小儿的探索精神;有的说,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佩服;有的说,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会不一样;有的说,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这些多元的理解和感悟都是有理可循的,文本召唤的多元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理解的生成度。
三、提供合作契机,交流生成
集体智慧远远大于个人的智商,教师应提供学生学习的合作契机,让学生共同探讨,促进信息采集。在相互补充、相互研究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取长补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其优化组合,有效地产生创新成果,使每个学生在认知、思想、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在学《天鹅的故事》时,学生开始对“这支猎枪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动过。”没有透彻的理解,我便提供合作契机,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揣摩老人内心活动的交流中,你的想法,我的认识,他的思想在经过碰撞后,达成共识:看到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天鹅,这位老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决定爱护动物。这样,在凝聚着集体智慧的合作交流中,提高了教学的生成度。
四、创造活动契机,实践生成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不仅要增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成分,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实践活动的因素,教师要善于从课本中挖掘实践因素,不断创造活动契机,让学生积极地走进语文活动的天地,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如在课内举行辩论会、成语故事会、朗诵会、学当小导游、设计广告等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中更好地促进知能的生成。
综上所述,创设生成的契机,是生成教育的催化剂,它具有很强的切合性和实效性。语文教学的契机资源无处不在,我们要灵活地开发和运用,努力提高语文教学的生成度,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