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参考文献看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

2016-09-07 08:33:34王增强张鹏
山东档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译著档案学外文

文·王增强 张鹏

看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

文·王增强张鹏

对于研究国外档案学的成果而言,其引用外文资料和翻译资料的多寡可以在侧面反映出其研究的深度和可信度。当前,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外文参考文献总体数量和占比都比较高,但也有相当多的成果没有参考外文资料;外文参考文献以英文资料为主,其他语种极少;译著以英语国家作者的成果为主,其他国家成果很少。这反映出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国外档案学研究;外文参考文献;非英语国家档案学

我国的档案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事档案学研究的人和发表的文章数量都呈快速增长趋势,引用外文参考文献或者翻译资料在国内档案学研究尤其是国外档案学研究中已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有研究者统计,我国对国外档案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70多个国家或区域。[1]这表明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于研究国外档案学的成果而言,其引用外文资料和翻译资料的多寡可以在侧面反映出其研究的深度和可信度。本文通过统计相关文章和专著所标注的参考文献,分析当前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现状。

一、论文引用参考文献分析

要分析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现状,必须先搞清楚什么是国外档案学。“国外档案学,顾名思义,就是本土之外的档案学,可以指一个国家、一片区域甚至整个国际上关于档案学科、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我国档案学研究者和档案实际工作者通过介绍、借鉴、参考国外档案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或有益经验,服务于本土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档案学的发展,而这些介绍、借鉴及比较研究就构成了中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体系。”[2]

毫无疑问,研究国外档案学,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更加权威。如果一个作者在研究国外档案学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外文资料,必然会在其作品的参考文献中有所体现,其研究成果也必然会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更高的学术价值。随着档案学专业的不断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这在研究国外档案学的相关论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笔者依据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档案学刊物《档案学通讯》(下文简称《通讯》)和《档案学研究》(下文简称《研究》)2010至2014年刊登的相关论文制作了下面这两份表格(表1和表2)。

表1 《档案学通讯》2010-2014年参考文献统计表

表2 《档案学研究》2010-2014年参考文献统计表

表格中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通讯》和《研究》所刊登研究国外档案学的文章分别为54篇和55篇,数量相当,二者合计109篇。没有标注任何参考文献的文章,《通讯》有1篇,《研究》有4篇。需要指出的是,《通讯》的1篇为博士论文摘要,《研究》的4篇中有1篇为某届国际档案大会的相关介绍,这两篇没有参考文献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去掉这两篇,无参考文献的论文占比约为2.8%。无外文参考文献的文章,《通讯》有10篇,《研究》有12篇,二者合计占比约为20.2%。109篇文章,标准参考文献总数为1299,外文参考文献790个,翻译资料46个,后二者占比分别约为60.8%和3.5%。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国内学者所作的国外档案学研究论文,其引用外文资料在数量上是比较多的,而引用翻译资料则很少,这说明国内档案学研究者的外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很多研究者可以直接阅读和使用外文资料,而国外档案学成果的翻译工作却仍然比较滞后。此外,不容忽视的是,有超过20%的研究成果未使用任何外文资料,这在侧面反映出,外文参考文献的使用集中于部分成果中,有相当多的成果还有待借助外文资料进一步完善。

二、 论文引用外文资料语种分析

在表1和表2所统计的109篇文章中,所引参考文献,外文资料绝大部分为英文,其他外语的资料极少。受语言限制,笔者无法统计各语种参考文献的具体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可以确定的是在研究英语国家档案工作的成果中,其使用的参考文献语种主要为英文。为了确定在研究非英语国家档案学的成果中参考文献的语种问题,笔者以国内研究法国档案学的文章为例,分析其参考文献所使用的各语种资料的数量和比例。之所以选择法国,一方面是因为笔者自学过法语,可以读懂法文资料;另一方面是因为法国是近代档案事业的发端地,国内学者所作研究相对较多。笔者通过知网检索《通讯》和《研究》所刊文章篇名或主题中含有“法国档案”的作品,为使统计数据更加符合研究现状,笔者只选取了2000年以后发表的文章,并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表3)。

表3 研究法国档案学的论文参考文献统计

注:文章1-2发表于《档案学通讯》,3-7发表于《档案学研究》

从表3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通讯》和《研究》在2000年以后共刊登了7篇研究法国档案学的文章。这7篇文章共有参考文献43个,其中英文8个,法文7个,英文翻译资料12个。有3篇文章有法文参考文献,其中2篇的法文参考文献为5个法文网站。法文参考文献数量约占总数的16%,而法语翻译资料则为0。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研究法国档案学的论文中,外文资料以英文为主,法文资料则极少甚至没有,研究成果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是值得怀疑的。而翻译资料为0则间接说明了相关成果的翻译工作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有研究者统计,从1910年至今,国外档案学译著中,法国仅有2本。[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

虽然笔者不懂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外语,无法统计研究那些国家档案学的文章引用了多少相关语言的资料,但可以推想其状况应与研究法国档案类似,比例甚至有可能更低,因为这些语种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均在法语之下。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在间接上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1979年至2009年,档案学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译文,美国作者占48篇、前苏联18篇、加拿大12篇、法国12篇、英国7篇、日本7篇、荷兰6篇、俄罗斯4篇、澳大利亚3篇、德国仅2篇,瑞士、意大利、西班牙等多个国家为1篇[4]。这一方面反映出,非英语国家档案学成果的引入远远落后于英语国家,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能读懂英语之外其他外语的学者数量极少。

三、 国内专著引用翻译资料分析

有研究者曾对国外档案学译著做过统计,译著主要是以欧美国家的著作为主,总体来看译著的年均被引频次是很低的。[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翻译资料引用的现状。前文已述,当前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论文,所使用的翻译资料数量比较少。这种状况一方面体现在论文写作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档案学专著中。档案学专著的写作,作者要查阅的参考文献要远多于论文,尤其是翻译资料,应该可以囊括国内已有绝大部分成果。笔者试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档案学概论》[6]和《外国档案事业史》[7]为例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表4)。

表4 专著外文及翻译资料引用统计

《档案学概论》和《外国档案事业史》的作者分别为冯惠玲和黄霄羽,两位作者是国内极具影响的档案学者,其专著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档案学概论》共有参考文献80个,其中译著2个,英文论文5个,外文成果数量是比较少的,考虑到其并非专门研究外国档案学的著作,参考外文成果数量不多,是可以理解的。《外国档案事业史》是专门研究外国档案学的专著,其引用外国成果的数量比较多,共有21个外文参考文献,11个译著,二者合计约占总数的42.7%。两本专著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引用外国成果以英文及英文翻译资料居多。就翻译资料而言,《档案学概论》所引用的2个译著,其作者均为美国人,《外国档案事业史》所引用的11个译著,有2个作者为美国人,2个作者为加拿大人,还有1个为英国人。这3个国家均为英语国家,作品都应该是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其他译著也不排除有英文转译的可能性。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外国档案事业史》的外文参考文献有5个为外国档案网站,分别为美国、英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我们知道这5个国家均为英语国家,而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档案网站则未列入参考文献,可见作者并未参考这些非英语国家的档案网站。

四、结语

《通讯》和《研究》所刊文章虽然不能代表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的全部,但从两本杂志的影响力而言,其文章应代表中国档案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档案学概论》和《外国档案事业史》同样如此。

欧洲历史学家常说:如果你不懂一个国家的语言,你就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来研究这个国家的历史。这对于档案学研究同样适用。由于绝大多数档案学者只懂英语,而看不懂法语、德语等外文资料,国内学者在研究英语国家的档案事业时尚可使用比较多的外文资料,在研究法国、德国等西方大国的档案事业时,则多少显得束手无策,只能使用一些比较陈旧的翻译资料和少数英文资料,这极大地限制了对它们的研究,其研究成果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有研究者也注意到了外语对于档案学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外语水平是制约中国的外国档案学研究的瓶颈。由于受外语水平的限制,很多学者得不到第一手资料,这就决定了研究选题的雷同化,而又因为大多数研究人员受语种的限制只会英语,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外国档案学研究局限在一些使用英语的国家和地区[8]。据统计,我国对国外档案学研究的地域比较集中,其中美国占了40%以上,如果再加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四个英语国家,合计占比达到了57.66%,其他国家占比都非常低,如法国为4.7%,德国为3.65%,而意大利则仅为1.06%[9]。有研究者统计,进入21世纪后15年间,国外档案学著作只有2本译著。文章还使用了“渐行渐远渐无书”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10]。而国外档案学论文的翻译自1991年开始,也进入一个低潮,由繁荣走向衰落[11]。这些都反映了翻译工作的相对滞后。

非英语的外文翻译资料少,这也在侧面反映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国内档案学者亟需学习英语之外的第二外语,档案研究生教育可以适当招收本科专业为法语、德语等外语的学生,以推动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国内学者对主要国家和地区档案学的研究都取得较大进展的情况下,相关专著也才能有充足的资料可资借鉴。

总之,当前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外文参考文献总体数量和占比都比较高,但也有相当多的成果没有参考外文资料;外文参考文献以英文资料为主,其他语种极少;译著以英语国家作者的成果为主,其他国家成果很少。这反映出我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发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 参考文献 ●

[1]王新才,文振兴,谢芳芳.中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4(5):13.

[2]王新才,文振兴,谢芳芳.中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4(5):12.

[3]邢变变,孙大东.渐行渐远渐无书——国外档案学译著在中国[J].档案学研究,2015(4):13.

[4]饶露. 近三十年来国外档案学文献在我国的翻译和引入状况分析——基于对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译文数量的统计[J].档案管理,2009(6):61.

[5]邢变变,孙大东.渐行渐远渐无书——国外档案学译著在中国[J].档案学研究,2015(4):10-11.

[6]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黄霄羽主编.外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8]刘杰.论解决中国的外国档案学研究瓶颈——外语水平[J].兰台世界,2009(4月上半月):78.

[9]王新才,文振兴,谢芳芳.中国的国外档案学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4(5):13-14.

[10]邢变变,孙大东.渐行渐远渐无书——国外档案学译著在中国[J].档案学研究,2015(4):13.

[11]饶露. 近三十年来国外档案学文献在我国的翻译和引入状况分析——基于对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译文数量的统计[J].档案管理,2009(6):62.

(作者单位:诸城市档案馆)

猜你喜欢
译著档案学外文
外文字母大小写的应用规则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8:04
曹谁译著《透明的时间》获俄罗斯金骑士奖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28
王古鲁译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修订补充手稿辑录
中华戏曲(2018年1期)2018-08-27 10:03:52
关于档案学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1
吉林省档案学会召开换届大会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29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安徽史学(2016年2期)2016-12-01 02:57:16
历史主义是档案学不变的灵魂和宗旨
——《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述评
晚清科技译著《测候丛谈》社会背景研究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48
科学译著《测候丛谈》的名词术语翻译和传播
省档案学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议在南京召开
档案与建设(2013年3期)2013-08-15 00: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