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武汉发布”“青春湖北”“武汉交警”为例*

2016-09-06 01:22:15胡远珍郭云麒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务信息政务湖北省

胡远珍  郭云麒

(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湖北省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武汉发布”“青春湖北”“武汉交警”为例*

胡远珍 郭云麒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政务微信日益成为政府政务公开的重要阵地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利器。文章结合微信政务公开平台特点梳理出细化的内容分析评测指标,从内容可达性、发布及时性、受众互动性等多个维度,选取“武汉发布”“武汉交警”“青春湖北”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湖北省政务微信为研究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讨湖北省政务微信的现状及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并提出发展对策。

政务公开;政务微信;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电子政务评测指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而在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占比高达88.9%,高于PC端70.8%和笔记本电脑43.2%的接入比例,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手机终端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我国网民选择手机作为上网终端接入互联网的趋势也更加明显,而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现象级”应用的微信也已经以多种方式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这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这样的契机下,含有“互联网+”先天基因的政务微信成为越来越多政府部门新的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从全国来看,自2012年8月7日“微信公众平台”首次推出到2015年年末,全国的政务微信总量已突破10万个[1],所涉及的政务微信涵盖了医疗、交通、公益慈善、税收、计生、文化、体育等各领域,政务微信正在成为政府与民生、社会大众与公共服务的连接器。从湖北省内的政务微信发展情况看,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发布的《2015湖北电子政务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15年6月15日,湖北省全省县区级以上单位公开认证的服务微信1158个,其中,省直属机关单位开通政务微信48个,占4%;全省17个地市州共开通政务微信394个,占34%;县区级各职能部门开设的政务微信716个,占62%。 由此可见,我省的省级直属政务微信开通量较少,地市级政务微信开通量位于中游,而县区级政务微信开通量最多,占比过半。总体上看,我省的政务微信开通情况比较全面,配合政务微博,已经基本实现了各个行政层级职能部门的全覆盖。

一、湖北省政务微信发展现状分析

湖北省政务微信按照功能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信息发布类、职能部门宣传类和便民服务类三种。为了更好地揭示湖北省政务微信发展的实际状况,本文根据三种不同的政务微信功能类型,从“湖北省2015年度政务微信运营指数前30”的榜单中选取了三个具有典型性的政务微信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对比分析——三个样本分别是:信息发布类政务微信“武汉发布”、便民服务类政务微信“武汉交警”、职能部门宣传类政务微信“青春湖北”。

为便于对选取的三个政务微信样本进行可量化的对比分析,本研究根据2015年腾讯研究院和腾讯开放平台研究院联合出品的《2015年“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中所建立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政务微信的发展特点、信息发布及服务提供特性、政务微信受众接受信息特点,将该体系每个评测维度都细化为了具体的评测指标。电子政务的五维度评价体系为:可达性、信息发布、在线服务、公众参与、隐私与安全,具体细化评测指标如表1所示。

本研究以重新细化的政务微信分析测评指标,对湖北省典型政务微信“武汉发布”“青春湖北”“武汉交警”三个政务微信进行对比分析。

(一)武汉发布、青春湖北、武汉交警政务微信及基本功能概况(见表2)

表1 电子政务五大评测维度下的细化指标

表2 三大政务微信的基本概况

(二)可达性对比分析

针对所选取的政务微信“武汉发布”“青春湖北”和“武汉交警”的功能特性,以可达性的细化指标对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平台特性,政务微信都具有学习/使用成本较低的优势,三个公号的头像和关注语设计较为合理,所提供的服务框架(底层标签)中也都根据自身定位提供了相应服务——“武汉发布”聚合了信息发布、在线服务和一站式微信矩阵,整体操作方便、界面友好、易用性强、信息发布及时;“青春湖北”针对青年心理特点和问题提供了咨询的服务及引导,内容表达偏年轻化;“武汉交警”属性为服务号,服务框架包含25个相关模块,功能更加全面。

(三)信息发布分析

本研究将“武汉发布”“青春湖北”和“武汉交警”在抽样周期内的信息发布质量细化为发布频率、发布稳定性和发布内容三个评价指标,其中,对于发布频率和发布稳定性两个指标的衡量采用饱和统计对比的方法,对于发布内容的分析则采用了内容分析法。

1.发布频率与发布稳定性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政务微信“武汉发布”“青春湖北”和“武汉交警”都实现了对每次推送机会的100%的利用,其中“武汉发布”和“青春湖北”属性为订阅号,以信息发布为其主要功能,在抽样周期内可观测到每天信息的稳定发送,推送图文总量分别为219篇和65篇;而“武汉交警”属性为服务号,主要功能为提供在线服务,在推送信息上有“发言权限制”,每月可推送4次,共发布图文22篇,发布内容也以服务类信息为主。

2.发布信息内容分析。(1)武汉发布。在抽样周期内,“武汉发布”每日推送信息均以多图文的形式推送,共推送30次,发布图文219篇。每次推送图文数量7-8篇,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专栏划分,但专栏划分会随每日内容略有变动,所发布的内容可大致分为:服务类、 政务类、宣传推广类、新闻热点类、当地活动推广类。

表3 三大政务微信的可达性对比分析

表4 三大政务微信的发布频率及特点对比

在“武汉发布”推送的内容中,服务类信息数量最多,共计53篇,占24%,内容主要以出行和天气为主,体现出其对公众服务内容的选择偏好,关注大众日常生活;宣传推广类信息共43篇,占20%,主要进行新实行政策解读宣传和政府工作的宣传,体现出其作为政府发言平台的公共性;活动推广类信息38篇,占17%,主要以武汉本地的重大活动、旅游景区活动为主;新闻热点类信息33篇,占15%,主要以重大热点事件和本地社会新闻为内容;政务类信息发布数量最少,共16篇,占7%,发布内容主要以政府工作和重大人事变动为主;其他信息共36篇,占17%,主要以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解读为主,体现出该政务微信的时代接近性。

在本研究抽样调查期间共发布政务信息16篇,其中14篇内容为纯文本形式,且信息来源均为《长江日报》,几乎未经编辑处理直接发布,此类图文的阅读量与点赞数也相对较低,仅有一篇阅读量超过千人,平均被赞数2.5次,传播效果不佳(具体见文尾的附表1),而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方面,所推送的内容仍主要围绕着领导人、会议和活动等宣传性的信息展开,政策信息也仅停留在政策解读方面,对政府采购、财政投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情况的信息发布量较低,而涉及政府招标、决议和政府监督方面的信息未发布。整体上看,“武汉发布”仍未有效结合微信平台发布信息特点以及受众接受信息特点对信息进行加工,推送信息多为纯文字报道,未有效利用多媒体元素。

(2)青春湖北。在抽样周期内,青春湖北共推送信息30次,发布图文65篇。限于“青春湖北”的服务对象和账号青春系特性,其发布内容中未出现政务类信息,且其在“服务青年需求”的定位基础上发布了许多情感小品文和盘点类信息,大致可分为服务类、宣传推广类、新闻热点类、当地活动推广类、小品文五种类型。

其中,青春系小品文发布数量最多,共计33篇,占52%,内容主要以情感类小品文及盘点类信息为主,以迎合年轻人阅读习惯及心理诉求;新闻热点类信息共计19篇,占29%,内容主要以对新闻热点的介绍和解读为主,语言风格活泼;宣传推广类信息共5篇,占8%,主要是防范类信息,以提高青年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安全意识;活动推广类信息共3篇,占4%。

(3)武汉交警。受制于武汉交警服务号属性的“发言权”限制,在样本选取周期内,武汉交警共推送信息4次,共发布图文22篇,其中服务类信息发布数量最多,共8篇,占36%,体现其较强的服务属性;宣传推广类信息共发布5篇,占23%,发布内容主要与交管部门的各项行动有关;热点新闻类共发布4篇,占18%,也以与交通管理相关的社会新闻为主;活动推广类节目4篇,占18%,以官方组织各种推广活动为主;其他信息1篇,占5%。

整体上,武汉交警政务微信发布信息充分体现其服务特性,配合其强大的在线政务办理平台,在信息方面为用户提供了生活参考及必要的办事指南等服务类信息。

(四)在线服务分析

1.武汉发布。政务微信“武汉发布”所提供的在线服务功能主要聚合在底层标签的“市政大厅”中,点击该标签可直接进入“武汉发布-市政大厅”页面,在页面中可见两个二级标题,“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政务服务”页面包含19个功能标签,可以实现在线查询车辆管理、税务查询、消费者投诉、消防业务、套牌举报出入境管理等业务;“生活服务”页面包含15个功能标签,可提供税费缴纳、公积金查询、贷款查询等查询服务以及天气、游玩线路、交通线路查询等生活服务。“武汉发布”在线服务功能聚合了多种服务类型,操作方法便捷,新用户学习使用成本较低。

2.青春湖北。“青春湖北”的公号类型为订阅号,以信息发布为主要功能,基于 “服务青年”的定位,其在线服务功能聚合在底层标签的“青春之声”中——提供青年各类问题的在线答疑,答疑范围涵盖情感解答、政策疑问解读、生活百科、实习工作指导等多个方面。在语言风格上,摆脱了传统官方严肃的口吻,多以口语化、年轻化的方式回复青年提问,并将精彩回答集纳进二级标签中的“青年之声答疑集锦”,形成了特色的频道内容。另设有“秋夜青语私房话”板块,搭建兴趣部落,实现用户之间的论坛式互问互答,加强了受众间的交互性。

整体上,“青春湖北”提供的在线服务主要以答疑为主,旨在指导青年思想,回答青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疑问,针对性较强,回复及时,操作与网页论坛相似,新用户学习使用的成本也较低。

3.武汉交警。相比较于其他两个政务微信,属性为服务号的“武汉交警”的在线服务功能相对完善,主要通过底层标签超链接功能实现,所提供的所有功能模块梳理后如表5所示。

“武汉交警”的功能涵盖业务办理、信息查询、快捷通道三个大类,共有功能按钮或超链接办事模块27个,涵盖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目前武汉交警关注人数已突破50万,微信日均实用查询功能使用30万次。95%的驾驶员使用微信缴纳罚款,平均每人节省40分钟,预计武汉市交警微信用户将突破70万,全年为武汉驾驶员窗口缴罚节省时间长达140万小时,节省警力:300人/年。[2]

整体上看,“武汉发布”“青春湖北”“武汉交警”都依托微信平台特性,搭建了各自的后台服务系统,在不用下载新App的前提下即可在政务微信页面内部进行各项操作,操作相对复杂的“武汉交警”还在新用户关注之初就提供了“新手操作指南”,易学习,实用性较强。

(五)公众参与性分析

本研究将“武汉发布”“青春湖北”和“武汉交警”的公众参与性细化为被添加自动回复、公号内人工回复、关健词回复、无识别关键词引导回复、公众意见表达渠道和其他形式的参政方式几种类型,分析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武汉发布”整体的互动效果较差,平台内部的回复机制基本还未建立,用户与平台运营方的交流渠道未打通。公众仅能在图文下方进行评论发声,且在抽样周期中,“武汉发布”没有以官方的评论回复,整体上看,民众仍难以通过该公号直接表达诉求、参政议政,真正实现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零距离沟通。

“青春湖北”与“武汉发布”类似,未建立有效的平台内部回复机制,但“青春湖北”的底层标签可将页面跳转至其有人工高频率回复的答疑论坛,另设“项目投票”底层标签,社会公众可对该公号组织的各类线上活动进行投票,参与到活动当中。

“武汉交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关键词回复体系,交互性较好,无法识别的关键词会弹出引导回复提示框,按照引导提示的关键词回复后可以得到相应问题解答,操作简洁,但没有专员进行人工回复。

如上分析可见,仅“武汉交警”建立了关键词自动回复体系, “武汉发布”“青春湖北”均未建立相关体系;三个样本均未安排专人负责政务微信后台的人工回复。

(六)安全性分析

得益于微信平台天然的社交属性和单向添加功能,用户在使用基于微信公号搭建出的政务微信时,都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个人隐私得到了有效保护,且微信客户端内置的支付安全模块也可有效保护用户的支付安全,因此“武汉发布”“青春湖北”“武汉交警”三个政务微信在使用中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二、湖北省政务微信在政务公开中的优势和作用

通过对湖北三个有代表性的政务微信的对比可以看出,相较于政务网站与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具有着诸多优势——政府部门搭建政务微信的成本较低;用户使用无需下载App,关注后即可实现服务;在线服务功能操作快速便捷,涉及面广;信息发布相对政务网站即时性、互动性更高,形式更为丰富全面;在公众参与方面,实时交互功能可以高效连接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公众参与度更高;在隐私与安全方面,基于微信平台的封闭性,安全度较高。 湖北省政务微信在政务信息公开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表5 “武汉交警”功能汇总表

表6 三大政务微信的公众参与性对比分析

(一)实现多平台信息资源移动化,提供服务更便捷

政务微信作为政务传播的新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政务信息及服务聚合在移动客户端,可以使公众随时随地通过政务微信接收政务信息、享用政务提供的服务。本研究通对湖北省典型政务微信的分析发现,“武汉发布”“武汉交警”两个政务微信都设置了可以直接连接到政府网站、政府新闻中心、政府在线服务中心等底层标签,将服务类型不同的形态都整合在一个入口中,服务功能完善,发布信息类型多元;此外,通过上文还可以看出,“青春湖北”根据自身服务青年人的特性,在发布相关信息推送的同时,还将“青年之声”论坛整合进入政务微信架构之中,以青春活泼的形象为青年人解答各类情感、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政府对青年人求职创业的一些政策解读。

湖北省政务微信成为信息和服务的集散通道,实现了发布信息的高效化,在线操作的简便化,移动端政务服务的便捷化,促进了政务网站、政务微信、政务微博三平台的信息发布和服务功能的资源优化整合。

(二)拓展政务信息发布与服务的领域,内容更丰富

移动新媒体的大力发展,逐渐将民众信息注意力从传统的报纸、电视、PC端网站转移到了移动客户端,而政务微信的建设快速适应了这一信息传播方式的新变化。通过本研究对湖北省典型政务微信的分析可以看出,政务微信是继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之后,推进政务信息和政务服务能够直达民众,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及时在线对话交流的新型平台。同时,政务微信信息发布内容的表现形式较政务微博更为丰富、全面、有深度,灵活性、可信度更高,传播力更强。政府利用政务微信对民众进行信息发布时,可以更好地还原原始信息的真实面貌,使民众在关注信息时可以更好的理解,从而达成共识,减少信息失真与被曲解的风险。“武汉发布”“青春湖北”“武汉交警”三个政务微信所发布的信息内容充分彰显了这一点,不仅涵盖了与民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多元化信息,而且也提供了民众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实行监督、进行广泛参与的渠道,使政务信息与政务服务犹如高铁直通车般增速,拉近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政务信息与政务服务能够精耕细作,赢得广大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使打造现代法治型和服务型政府落到实处。

(三)在线服务可有效节约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政务微信在线服务队与经济成本的节约主要是指:政务微信提供的在线服务有效地帮助民众提高办事效率,节约排队等待等所需消耗的时间成本之外,还可以帮助政府机关服务窗口节约大量的人力和财务成本——以本研究所选取样本“武汉交警”为例,其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涵盖业务办理、信息查询、快捷通道三个大类,共有功能按钮或超链接办事模块27个,涵盖交通管理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办事模块可以有效替代政府办事窗口,节约运营成本,根据”腾讯研究院/腾讯开放平台与行业运营中心“披露的数据,在2013年底,武汉交警关注人数就已突破50万,微信日均实用查询功能使用30万次。95%的驾驶员使用微信缴纳罚款,平均每人节省40分钟。[2]预计2016年底,武汉市交警微信用户将突破百万,全年为武汉驾驶员窗口缴罚节省时间会更多,节省警力人数也会大幅度增加。 此外,武汉交警还通过设置关键词回复,自助服务等方式,减轻了咨询压力,提高了整体平台的服务效率。

三、湖北省政务微信在政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根据对“武汉发布”“青春湖北”“武汉交警”三个典型政务微信的分析可以看出,湖北省的政务微信在发展当中还存在着平台建设不完善,发文内容、形式不够丰富,互动性不足,传播力、影响力有限等问题,现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如下:

(一)省级政务微信平台建设不完善,需加快建设步伐

2016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政务公开作为一种常态,对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这五公开的政策范围作出了界定,对五公开内容进行了细化。其中,要求政府部门要学会和利用“互联网+”的规律,打开政务公开新局面。这实际上是在新常态下,新的治理环境下对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推进政务公开的力度,需进行政务公开的多平台建设,而对政务微信平台建设尤其要加强。

根据研究的数据,湖北省省级直属职能部门的政务微信的开通率仅有75%,部分涉及人民生活的重要职能部门仍未开通政务微信。在省地市级政府部门、直属机构、垂直部门的微信平台全面发展的同时,省级政务微信还需加快建设步伐,以适应新的要求。

(二)政务信息发布必须增强问题意识

学者张志安和徐晓蕾[3]认为,政务微信在政府活动信息、政策信息等发布方面,整体仍然延续着传统的“选择性报道”的思路,对公共信息发布、民生服务信息发布的“供应”不足。本研究通过对“武汉发布”的内容分析后发现,“武汉发布”在政务信息发布方面也存在着此类问题,即整体上仍延续着传统的传者思维,所发布的政务类内容主要围绕领导人活动、会议和活动等宣传性的信息展开,政策类信息多以解读的形式展现,而对政府采购、财政投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情况的信息供应量很低,在涉及政府招标、决议和政府监督方面的信息发布尤为欠缺。

在实际工作中,我省政务微信应从传统的“传者思维”转变到“用户思维”,在进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敢于触及涉及政府、社会、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务微信的政务公开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及参与权。

(三)信息发布形式较为单一,应有效利用多媒体元素丰富表现形式

湖北省政务微信有关政府活动以及对政策解读的信息推送中,发布形式还不够丰富,未充分结合微信平台发布信息特点和大众信息接受特点对信息进行多样化处理,推送信息多为纯文字报道,在充分利用多媒体元素方面有些不足。以“武汉发布”为例,在本研究抽样调查期间共发布政务信息16篇,其中14篇内容为纯文本形式,且信息来源均为《长江日报》,几乎未经编辑处理直接发布,此类图文的阅读量与点赞数也相对较低,仅有一篇阅读量超过千人,平均被赞数2.5次,传播效果不佳(具体情况见附表1)。

因此,湖北省省政务微信在发布政府活动信息时,应适当结合新媒体新闻消息本身具有的简短、快速、生动的特点,辩证地吸收互联网语言的长处,增强可读性,以适应民众接受信息特点,避免“传而不达”的尴尬局面。

(四)政务微信的运营机制缺乏活力,亟需提高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能力

政务微信平台建设目的在于以新媒体的多平台形式全方位打造电子政务,因此政务微信的传播力、影响力是衡量其传播效果的评判尺度。目前湖北省政务微信依旧存在着“传而不达”“传播力低下”的短板,即使三个省内较为成功的政务微信也存在着内容打开率低、阅读、点赞量低等问题,能突破万人点击的图文数量非常稀少,传播力有限。

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政务微信的运营团队或工作人员未具备微信线上线下推广、粉丝运营等微信平台推广能力;另一方面,省政务微信在内容生产和对外发布时未对受众接受情况、传播影响力进行良好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只注重发文数量而不注重发文质量,“陷入了信息发布的数量迷思”。 湖北省在进行政务微信建设时,应适当加大对政务微信运营人员的财政资源投入,引进微信运营人才,并为现有的运营人员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切实增强政务微信运营人员的运营能力,提升运营水平,增强政务微信的传播力、影响力。

(五)信息互动与沟通功能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可建立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

从信息回复的角度看,基于微信平台的即时通讯功能,政务微信主要有“人工回复”“在线客服”和“自动关键词回复”三种回复方式。这三种方式均可有效拉近传授双方距离,使民众的意见可及时反馈到政府部门,使政务微信成为政府部门与民众交流的新型信息平台。但在本研究所选取的三个湖北省典型政务微信中,仅“武汉交警”建立了关键词自动回复体系, “武汉发布”“青春湖北”均未建立相关体系,三个政务微信均未安排专人负责政务微信后台的人工回复。民众与政务微信的互动大多仍以政务网站的“网页提交问题——等待工作人员答疑”的形式进行,未实现真正有效的线上实时双向互动和沟通。因此,湖北省在政务微信平台建设时,应切实改变自上而下的宣传性为沟通姿态,建立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调动社会大众参与的热情,增强用户粘性,使政务微信真正成为亲民、便民、为民的服务平台。

综合上述问题,要提升湖北省政务微信的质量,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转变思维、深耕内容、利用好微信平台的多媒体元素来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并敢于公开,善于公开“敏感地带”的政务信息,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另一方面,应结合线上和线下服务,提高用户粘性。如“武汉交警”将线下业务办理迁移到移动端解决,在便民的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一举两得。与此同时,政务微信还应实现多维度的发展,加快线上与线下、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连接——在纵向上提高响应速度、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在横向上,应逐步连接相关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政务协同,能够信息聚合,为用户提供好一站式服务。

四、结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务信息移动端的使用需求增大。对于政府而言,通过政务微信平台可以及时获取大量的人民群众反馈的各种信息,这些对政府听取民意、汇聚民智、采纳民谏,加强自身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民众而言,政务微信关于政务信息及服务的便捷性平台给他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政务微信也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参政议政的民主协商渠道,可随时随地为政府“建言献策”并监督政府正当行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对于湖北省政务微信而言,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服务能力低下、互动沟通不畅、影响力不大、投入不足等问题,面对“互联网+”的大潮,湖北省政府各部门需转变服务观念,完善平台体系建设,加强政务微信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运营队伍,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使政务微信真正发挥将政务公开与服务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1]腾讯研究院.2015年度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R].2015.

[2]腾讯研究院.2015“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R].2015.

[3]张志安,徐晓蕾.政务微信的社会功能及提升对策[J].新闻与写作,2015(9):55-57.

附表1:“武汉发布”部分政务信息的阅读量与点击数情况

2015-12-13

胡远珍(1962-),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理论及实务研究郭云麒(1991-),男,山西临汾人,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10.3969/j.issn.1672-9846.2016.01.006

D63

A

1672-9846(2016)01-0023-08

猜你喜欢
政务信息政务湖北省
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开放的挑战与思考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1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3期)2016-12-01 03:43:09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4
政务
广东饲料(2016年1期)2016-12-01 03:42:58
权力清单制度的施行对政务信息传播的影响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纵深推进 提质增效 推动国土政务信息公开迈上新台阶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4
湖北省2015年3月生产资料价格
农家顾问(2015年4期)2015-05-10 03:36:10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连续3年获国土资源部省级测评前5位
西部资源(2015年4期)2015-01-01 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