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主席近镜头
〔编者按〕自2012年换届后,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我省县(市、区)政协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执行省、市、县(市、区)委的一系列决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履职服务和服务履职工作中作出了非凡的业绩。为了全面反映本届县(市、区)政协的工作情况,本刊从2014年第1期起,恢复原有的“政协主席近镜头”栏目,主要刊发县(市、区)政协主席、副主席在履职工作中某一方面的业绩和成果,敬请垂注并欢迎赐稿。
南皮县于春秋筑城,秦始皇时期置县,至今已有二千余年,自古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文史资料的开发潜力巨大。为此,南皮县政协主席边疆努力探索挖掘全县文化资源的新方法、新途径,助力申办“千年古县”,打造文化强县。
重视史料征集编撰工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2014年,经边疆提议,县政协成立了文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着手编辑《南皮·千年古县系列丛书》。先后召开了三十余次的编委审稿会,边疆亲自参与选题规划、初稿修改,从材料取舍、体例选择,到词语表述、标点符号,与编委会成员共同审定稿件100余万字。该丛书全套八卷,目前已出版《历史人物》《文物胜迹》《传统武术》等3卷,《历史事件》《文学艺术》等两卷完成初稿,《民俗风情》等3卷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该丛书填补了南皮县文史工作的一项空白,得到省市政协文史委的肯定。
激活名人效应,提升南皮县软实力。《南皮县志》收录人物传略涉及80余名,其中尹吉甫、石崇、贾耽、张之洞等西周到清末的历史名人30多名。在边疆的倡议下,南皮历史名人长廊工程已纳入县城城南水系规划中,同时广泛搜集了“有关南皮的成语故事”30余条,供住建部门选用于县城规划,提升了县城文化品位。县政协还承担了“张之洞纪念馆”“王蒙文学创作展馆”的布展设计和文物征集工作。边疆带领大家积极参加国内有关张之洞的研讨和纪念活动,多次赴贵州、广东、湖北等地征集文物资料。赴北京、青岛、绵阳等地多次参加与王蒙有关的文化活动,多次邀请王蒙回南皮讲课、省亲。“王蒙文学创作展馆”的布展工作也得到王蒙的大力支持,并献出多年收藏的图书、音像制品以及部分生活用品3000余件。目前两馆布展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基建工程正在实施中。
创新宣传载体,扩大政协社会影响。边疆始终重视新媒体在政协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创办了《南皮政协》报,开通了“南皮政协”网站,重点宣传南皮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充分展示政协工作动态和委员风采。为了活跃城乡文化,县政协还邀请国家京剧院、北京河北梆子剧团、天津京剧院,每年来南皮举办一次惠民演出活动,使“古城京韵”演唱会成为南皮的文化名片,既丰富了城乡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政协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为此,南皮县政协被评为2012年度全省政协宣传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张欣)
“领导干部要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搞好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切忌走过场、搞形式。”吴桥县政协副主席赵艳华深刻认识到,只有把注意力和工作重心转向基层,才会使自己的工作越做越实,才能发挥出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作用。
众所周知,吴桥是“杂技之乡”,赵艳华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尽管全县几乎村村都有杂技艺人,但所编排的杂技节目大都仅限于民俗表演,而且受训练苦、就业难、待遇低等因素影响,想学杂技的人越来越少,杂技表演人才几近断档。“杂技艺术不仅是吴桥的,也是河北的、全国的、世界的,是咱们河北的一块金字招牌。”为了不让吴桥杂技落后,赵艳华利用政协领导干部和省人大代表身份积极建言献策,明确提出“要把杂技旅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升到全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进行高端布局、整体开发、重点支持,扶持杂技教育培训项目”。
作为县级领导干部,赵艳华高度重视所联系村——何庄乡前林村的帮扶工作,一直把联系点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秉承帮忙不添乱原则,尽力为该村排忧解难做实事。“赵主席为人亲切,没有架子,对我们村的工作不妄加干涉,而是热心地指出不足,给出建议。”该村一名干部介绍说,赵艳华经常与村干部谈心,走访困难党员、群众代表,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引导他们加强学习,开拓思路,转变作风,注重修养,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为老百姓摸索一条致富的路子来。
赵艳华说:“只有真正跟群众打成一片,你才能真正地、更多地了解村民的所想所盼。”前林村共228户668口人,36名党员,人均耕地2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依靠外出务工及传统农业,农民增收渠道单一,村“两室”硬件设施十分薄弱。去年年初,她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到前林村实地调研,决定帮助前林村完成村“两室”阵地建设和村级文化广场建设。
一年来,赵艳华通过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在乡、村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9月使得村“两室”硬件设施顺利竣工;11月,在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添置了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使村文化广场建设落到实处,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今年1月,她又带领县政协文史委的同志亲自送去办公桌椅,继而完善了村“两室”阵地建设。(李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