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路:谱写太空经济新篇章
“中国太空经济论坛”邀请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于登云、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副总师曹东晶、中国新生经济研究院院长郭夏等9位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主题报告。
于登云
曹东晶
郑永春
于登云在《发展航天技术及应用产业,打造太空经济核心》报告中告诉大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包为民院士和叶培建院士呼吁要“迎接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 于登云指出, 航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要实现进入世界300强的目标、经济总量要从现在的2000亿元增长到4000亿元, 研制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超大型平台,火星探测已正式立项,完成重大专项、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大力推进卫星综合应用服务,并购重组,做强上市公司。
曹东晶在《“高分”推动商业遥感卫星技术发展》中指出,高分系统已经应用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大众民生的诸多领域,拥有巨大市场价值。曹东晶告诉大家,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承担了高分一号、高分二号、高分四号、高分五号、高分七号及高分九号相机的研制工作。通过高性能的卫星、载荷产品研制及技术研发,将大幅提升我国空间遥感技术水平,缩小与美国等航天大国的技术差距。
郭夏在《新生经济与泛太空经济》中讲到,现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航天界本身就是创新创业的一种典范,但是怎么能够跟各种创新结合起来,是需要好好思考和研究的。太空经济和泛太空经济,一定要让太空经济跟我们现在的国民经济、地球经济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在《中国商业航天的创新困局与出路》中指出,中国商业航天面临四大困境,即人才困境、技术困境、政策与法律困境和市场化困境。具体来说,中国航天人才主要集中于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大集团及其所属科研院所,以及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中国航天科技成果转让存在利益分配和保密等问题。出路在于要引入商业化航天和进行航天商业化,要将商业化思维、互联网思维引入航天领域,包括低廉的成本和价格、批量化制造、扁平化研发模式等。政府航天机构要敞开大门,加大竞争性采购力度,用招投标的方式,让民营企业有机会参与,并进而扩大参与。
李志阳
蓝天翼
张京男
杨戎
徐中强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高级咨询师李志阳在《中国太空经济的宏观与微观环境》中指出,民用与商用的一退一进,尽管基于私有化的传统,也蕴含着优化政府与市场边界的重要含义,政府的退出更显示进步意义。在航天这一战略性、高投入的领域,政府的进退对于商业化进程至关重要。传统企业与新兴初创企业都是太空经济的塑造者,传统理念与新型模式的竞争与合作,是产业发展和形态优化的良性推动力。 传统企业如果敢于用投资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人力的方式,把资源堆上去,把成本降下来,“宝马”也能够战胜“特斯拉”。 太空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更需要产业资本的助力。当前,太空经济尚未设定“赛道”,但对于“赛手”的界定已经明确:具有技术视野和产业远见的创业者。
北京羽寻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蓝天翼在《太空经济要素之频率资源》中提出,频率资源是有价的,尽管昂贵,但有价可循;从另外一个角度讲,频率资源也是无价的,因为稀缺,导致获得代价大,但代价越大,挖掘价值的动力和潜力就越大。他认为,频率资源是一网公司时至今日最大的优势。频率资源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承载业务的价值,更在于为获得频率资源解决各种冲突过程中对应用需求、业务模式、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所带来的潜在价值;应用理念的不断突破与创新,既是解决频率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发挥频率资源价值的最佳途径。频率资源与业务应用互为条件,只要业务应用的价值清晰而充实,有价的频率再贵也值得争取。最后,他提出,“让频率问题成为技术创新、业务创新的发动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京男在《太空产业商业属性量化分析与界定》中采用“五段式分析法”,把航天活动划分为五段,分别判定每段的商业属性,即商业化程度。并采用此方法对2015年进入太空的活动进行了分析。
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杨戎女士在《卫星产业的创新革命》中指出,要做大卫星产业,除了产业链上游的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含运载火箭制造)外,还需要布局产业链的中、下游——卫星运营和增值服务,而该公司近年来正是实践着这一战略转型。在卫星遥感领域,该公司除了研制高性能的光学和雷达成像卫星,还从事遥感卫星运营及增值服务。除了传统光学和雷达图像数据等基础产品外,还根据用户需求制作衍生产品,如高程产品。此外,还为用户提供多类型、深层次的行业服务,如石油勘探、沉降监测、葡萄园生长监测等。
航天高新(苏州)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徐中强在《航天技术投资的机会及模式创新》中向大家分享了北斗导航、卫星通信等航天产业的投资机会。并希望能将资本更早地引入航天产品的研发和二次开发的民用化阶段。把单一的股权投资向研发项目及专利技术要素的投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