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领发展 品质成就辉煌

2016-09-04 01:33孙璟璐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2期
关键词:八局中建项目管理

文|本刊记者 孙璟璐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建筑业也面临着管理创新、转型升级等要求。过去,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使建筑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建筑企业面临的机会也非常多,大多数未将注意力放在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上。而在新常态下,建筑业必须走出一条增强核心竞争力、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筑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实力来面对行业环境的变化。

目前,信息技术应用对于建筑业而言是最有希望,可以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科技生产力,或者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想适应新常态,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八局)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房建总承包、基础设施、工业安装、投资开发和工程设计等,下设20多个分支机构,经营区域国内遍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湾、中部、西北、西南等区域,海外经营区域主要在非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

近年来,中建八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级次建筑企业前列,是国内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建筑企业之一。中建八局以承建“高、大、精、尖、新”工程著称于世,在国内外建造了一大批地标性建筑精品,是中国承建机场航站楼、会展博览、体育场馆、医疗卫生、高档酒店、文化旅游等项目最多的企业之一,被誉为“南征北战的铁军,重点建设的先锋”。

普及培训 让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

为了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建八局先后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技术中心,早在2004年首都机场项目中就引用虚拟设计施工技术,并在2008年毛里求斯机场项目中应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2012年,中建八局又成立了BIM工作站,同时制订了发展计划以及组织纲要,并在六个项目上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试点工作;2013年,中建八局的所有二级单位成立了BIM工作站,开始了系列化、制度化的培训,先后培训了两千多人,在两百个项目上推广了BIM技术。到2014年底,中建八局的BIM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渗透到了工程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中建八局也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此时,中建八局已经累计培训了3000多人次,并在285个项目上推广了建筑信息模型。

中建八局的管理体制是自上而下的。最上面是局BIM工作站,下面是分公司,最下面是项目工作组,中建八局利用三年时间来建立这样完备的管理体系,才可以确保262个在建项目得以正常运行。这些项目的运行并不是单单依靠个别的工作人员,而是依赖于完善的管理体制。一直以来,中建八局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企业员工的单打独斗,而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链条,但凡是一项任务,必须进行系统化服务、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进行。如今,中建八局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分区管理、场地布置、技术管理、方案管理、商务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等方方面面,而这些工作绝不是依靠企业中的几个员工就能完成。

中建八局的信息技术应用有一个特点,即采用了“大众创新”模式。实际上,中建八局之所以先后培训4000多人,是因为很多早期的技术应用都是实践人员在一线中摸索出来的,而这些摸索出来的实践经验对日常工作带来了改变。这些实践应用经验在一线时可能只起到“微创”效果,但通过研讨会和技术培训,中建八局把这些实践经验进行推广、宣传,并通过自下而上进行逐渐收集、逐渐筛选,看哪些知识、经验更有效果,使用好的知识、经验通过培训,在企业内进行传播,通过这样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扩充。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建八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2012年,进行基础培训;第二阶段是专业和高级培训;第三阶段是高层培训。第一阶段主要培训企业员工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如今,所有的毕业新生都要进行这个培训;第二阶段专业和高级培训,在培训4000多人的基础上进行施工信息模型培训时,中建八局发现一个特点,就是建模人员一定要懂施工,也就是说业务能力要强,所以这一阶段的培训是专注于高级人员培养;第三个阶段则是管理层的培训,要让高层的项目经理参与进来。

深度应用 让信息技术助力企业发展

建筑业的信息技术应用起步并不晚,随着各种应用工作的不断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深。中建八局的BIM应用就历经多个阶段,首先是模型应用阶段,在BIM应用早期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应用方面。到2013年,行业内有人提出了要关注施工模型,这一概念的提出使中建八局也认识到应该更关注企业的施工手段,更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塔吊如何布置,脚手架如何搭,危险源在什么地方,BIM应用也从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应用发展到施工现场的模型应用阶段。目前,BIM已经成为了一个泛BIM化的东西,不仅局限在建筑物本身,只要有实体的东西其实都可以用模型加以管理和应用,中建八局也正在将建筑信息模型与项目管理进行集成。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技术,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项目目标而服务,这种目标服务一定要纳入到项目管理当中,而如何支撑项目管理则决定了技术应用的好坏。所以说,建筑信息模型也将自然而然地朝着项目管理的方向发展;未来,建筑信息模型也会进入到项目管理当中,并最终使项目管理成为企业的竞争力。

中建八局最初接触建筑信息模型时是从建模入手,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探索建筑信息模型在施工当中的应用方法。中建八局通过建模型来储备人才、培养人才,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查找图纸上的一些问题,探寻建筑信息模型到底可以干什么?例如机电深化设计主要是通过建模把问题展示出来,主要应用则集中在技术交底方面,对工人和作业层的管理应用通过图片交给工人,并告知他们管线之间的关系,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从而来指导一线施工。

在施工管理方面,中建八局当时只能做一些小的场景,而且还是用“连环画”的形式一步一步分开展示,随着建筑信息模型的出现,使得施工模型能够渗透到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等多个方面。中建八局的BIM应用也更加有规律、有想法,逐渐明晰建筑信息模型应该朝向哪一个方向去做,明晰如何用模型展示现场红线之内所有的实体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模型所带来的数据和价值。明确以上几点之后,中建八局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挖掘建筑信息模型在施工中的作用,以及建筑信息模型对日常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帮助,而此时的3D动态展示也比最初阶段向前迈进了一步,它可以进行虚拟仿真式的渲染,并可以向业主展示项目成果等。

此外,机电深化设计也往出图方向、管线的净空管理上进步;通过模型的进一步应用,中建八局已从最开始的建模查找错漏空缺又向前走了一步。在技术交底方面,可以把建筑信息模型和PDF进行结合,通过文字和三维图形进行串并,把项目团队想说的事更直观的展示出来。虽然此时的方案是静态的,模型也是静态的,但是它们比二维有着更长足的进步,利用模型的可视化,可以清楚的把项目团队的想法展示出来,业主等项目相关方也可以更清楚的对项目进行理解。

中建八局以服务项目管理为核心目标,以建筑信息模型的的信息交换为手段,提升施工总承包管理效率,重点工作就是把建筑信息模型与项目管理进行挂钩。通过中建八局BIM应用轨迹可以发现,第一阶段实际上做的漫游只是把图纸画出来,为建模而建模,就是为给大家汇报一下建模的效果;第二阶段把渲染加入进去,是为了展示真实情况;而到了第三阶段,模型的展示更多倾向于施工管理,为实际施工做好前期准备。

以天津周大福项目为例,该项目的机电深化被业主誉为港资企业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最好的项目。该项目当时聚集了40多个人,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做了一个虚拟的深化设计组织,然后再一起用中心文件进行深化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提供给了项目团队一个协同管理的工具。众所周知,协同管理的最大要素是必须要在一个闭环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在闭环环境里表达的意见是唯一的,一旦是开环环境就不行,只有是封闭的环境才可以实现协同管理。中建八局在该项目中不负责模型设计,而是做模型管理,所有机电模型都是分包的深化设计人员做的,中建八局只是提供一个土建的环境和一个中心文件以及管理措施。简单来说就是项目相关人员必须在这个办公室工作,多少时间完成、每天的具体进度等,都有一个统一的模型标准也有一个统一的纠纷解决机制。可以看到,建筑信息模型在这个项目中的作用已不再是一些技术型的路线,而是支撑起项目管理,如果没有建筑信息模型,即使把人员集中起来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此时的技术交底也已经由原来的BIM+PDF模式变成了视频格式,这种视频化的技术交底完全按照传统技术交底的每一项要求进行模拟,效果非常明显。

目前,施工模拟已经由单一的单项模拟向综合性的应用模拟发展,同时也向工期管理方向发展。所有的分包单位网络计划纳入到统一的工作计划当中,网络计划具体有没有问题,都可以在同一个环境当中发现,从而达到工期管理的目标。

猜你喜欢
八局中建项目管理
中建八局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新年感怀
美丽的湘江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中建八局携手《雷锋》杂志 启动关爱老区小学生活动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三角板“牵手”直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