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 燕
刀笔玉墨 一生倾慕
——当叶屹东遇见水墨琇莹玉
文/田 燕
DAOBIYUMOYISHENGQINGMU
“把每一件璞玉雕成有生命的艺术品时,必须先读懂玉。”在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宝玉石行业协会理事、墨竹玉雕董事长叶屹东(笔名:墨竹)看来,懂玉是创作的第一步。
但要想迈出这第一步,却不是随便一个玉雕师都能做到的。出生在杭州的一户书香门第,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叶屹东,自幼酷爱收藏,并研习绘画,后又师从美术大师何水法,其童子功的绘画基础和后期美术的专业培养,为雕刻事业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雕工忌以繁琐的细工夺眼球,我虽不忌讳繁工,但更提倡简工,用设计代替繁琐的雕工,用雕刻技艺合理传达一种韵味,我描绘这韵味就一个字‘拙’。”对于一个简单“拙”字,叶屹东却给出了殷实的解释:“所谓风雅拙,其实就是一种感觉。雕刻设计的新风格更多是时代更新的产物,要诠释、提炼设计主体最本质的美,要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与本心共同出发,让设计者的主观思想、审美情趣与自然实体配合时代性得以融会贯通。”
工作原因,叶屹东结识了琇莹玉矿的独资拥有者廖晓枫。“在与他的一段合作中,我遇见了它——‘水墨琇莹玉’,它让我怦然心动,似乎又见徽墨笔锋下的水墨画境,不禁有心为之创作。”对有颜色玉石更偏爱的叶屹东,认定“水墨琇莹玉”能更好地表达创作者的感情。
琇莹玉有着比拟翡翠的质感,水墨画般的颜色形成自然泼墨的效果,浑然天成,是其他材质无法替代和比拟的。“虽然在自然的美上加之增物有难度,但是考虑再三之下,我还是决定亲工试料,挑战一下这不一样的美和韵。”
上乘的材质,配以精巧细腻的刀法,叶屹东将玉石演绎出不一样的水墨风情。“这两块水墨插屏取名《水墨情》,在创作初期,我就根据玉石上面的自然水墨景象,融合自己的想象,雕琢雨下莲花与雀鸣。”经过叶屹东的雕琢,一幅“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的水墨画跃然眼前,仿佛听到了细细的风雨声,看到了荷叶上精英欲滴的水珠,耐人品味。
好作品会说话。2016的玉雕百花奖中,这件作品获得了金奖,还被《中国宝石》九月刊选作封面,这是对认真创作新品的玉雕师的最佳褒奖!
这件作品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创意、雕工,琇莹玉材质的优势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琇莹玉显工,雕琢线条完整,能同时表现力量与柔美。”叶屹东说,以前觉得岫玉软、材料价值不高,不能成就精工细品,但是自从雕琢过琇莹玉后,我对这一玉种有了新的看法。
对于叶屹东来说,雕琢“软料”并非难事。在琇莹玉之前,他曾雕琢过更软的宝石——欧泊。“欧泊,作为世界级的宝石,它浓郁的西方色彩与文化,配合西方的镶嵌设计,这是我们难以比拟的。如何让这世界级的宝石融入中国元素,的确是一件很考创意的事情。”叶屹东思考了很久,如果只是简单的靠镶嵌来表现,似乎少了一份韵味,如果要简单的雕刻也觉的不妥。
冥思苦想中的叶屹东忽然发现,这对欧泊原石的形状很像一对天然的中国传统的鼻烟壶。题材有了,就看如何下刀了。叶屹东先是小心的掏膛,不敢有任何闪失,后又进行装饰。在整个过程中,叶屹东始终在考虑如何能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进去,让宝石更完美的拥有中国元素。
驾驭材料,首先要了解材料;驾驭题材,首先要了解历史;驾驭创意,首先要有卓越的雕工。所有的玉雕艺术品都离不开“心、眼、神”三重境界,只要达到了,就能让玉石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永不过时的黑与白,既是维多利亚女王爱情的写照;又是男士礼服正装的规范色;也是宣示女权的吸烟装。Coco Chanel女士常说:“黑色包容一切,白色亦然。它们的美无懈可击,绝对和谐。”这也恰好说明了水墨的精髓。
潮流永远在变,但黑白依然经典。“古典的可以被理解为经典的,通常经典对那个时代而言一定是流行的、潮流的甚至是超前审美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古典和流行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是流行审美的前世今生”叶屹东对于潮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对水墨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就是把古典的沉淀和当世的审美区间进行整合、融汇,使得古典文化和审美更符合现代审美习惯和审美特点。”叶屹东认为,古典和潮流本身是不矛盾的。他的作品通常在深刻表现题材的同时,进行艺术美化。
古风意境悠远,现代审美崇尚简洁,二者其实本质上并不矛盾,更多的是互为表里。在历史长河中,每个阶段的艺术表达总有不同的特色,但也总有不变的内核和精神渗透,贯穿其中。“用现代人看得懂的白话文唱诗经的故事。”这就是叶屹东雕刻的琇莹玉系列作品的表现手法。琇莹玉以其多变、质纯的特点让雕刻艺术创作更具神韵,而天然的水墨色,则让整个作品在古典内核下,弘扬新时代,引领新视觉,传达新风尚。
谈及未来时,叶屹东表示,时代在变,玉雕技艺在更进,玉石材料也不断涌现新秀。让玉雕工艺发现新兴宝石之美,用传统艺术元素,结合玉石雕刻之技,才能让这种美更好地传承中国元素,让中国元素更好地与世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