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产养殖业又有哪些变化?看大咖权威数据解读!

2016-09-03 10:44当代水产编辑部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16年6期
关键词:淡水工业化水产

■ 《当代水产》编辑部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全球水产养殖业又有哪些变化?看大咖权威数据解读!

■ 《当代水产》编辑部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会议现场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渔业资源(捕捞)的不断衰退,水产养殖业在满足全球消费者对优质蛋白需求上的地位日益突出。良好的水产养殖能够为资源、环境、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解决方案。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养殖水产品生产国,现在正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2016年5月25日,一年一度的全球水产养殖论坛在福建厦门举办,近200名来自国内外水产养殖板块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同参与。针对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以及养殖技术的创新,这次的大咖们又有哪些好的提案?一起来看看今天论坛的亮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和水产养殖政策资源司副司长贾建三:未来全球水产养殖发展面临四大挑战

2014年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占总水产产量的43%,养殖产量前十五位国家,占水产养殖总产量的93%,全球水产养殖从业人员预计为1,900万。

在市场和贸易方面,2013年,全球水产贸易占总产量的40%,产值约1,300亿美元,但相比10年前,产品价格却不增反减;从2000年到2014年,所有水产养殖品种产量从3,250万吨增加到7,380万吨增加了1倍多,其中鱼类增长了1倍多,软体动物增长了60%,甲壳类(虾蟹等)增长了接近3倍,也是增长最快的品种,藻类养殖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中国、印尼、菲律宾、韩国、朝鲜、日本就占总产量的98%,其中中国占48.8%。

这10多年,水产养殖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未来,也面临这来自资源、服务(资金、保险)、气候(如极端天气)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如全球经济、能源、劳动力)的挑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戈贤平:净水渔业及工业化养殖是中国淡水养殖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5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699.65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为4,937.9万吨,淡水3,062.27万吨,海水1,875.63万吨,约占全国水产品总量的73.7%。养殖面积为846.5万hm2,其中淡水为614.72万hm2,海水养殖面积231.78万hm2。

中国淡水养殖业在国内水产业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良种覆盖率低,病害损失严重,养殖模式落后,效益提升乏力,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养殖水域生态安全问题突出。

有数据显示,2008年到2013年,虽然我国淡水池塘养殖总产量增加了529万吨,但养殖面积也增加了717万亩,池塘养殖对土地资源越来越大。同时,氮磷排放量较大,每年产后三角地区鱼类池塘养殖向外排放总氮为10.08kg/亩,总磷0.84kg/亩,对水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加上养殖自身污染,导致养殖环境进一步恶化,病害增加,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多亿元。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淡水池塘养殖不可忽视的因素。此外,淡水养殖还存在基础工程设施薄弱,集约化程度亟待提高;良种选育研究滞后、产量与饲料需求存在差异;未来发展空间受到挤压;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监督不力;加工技术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等问题。

对此,基本的应对措施是,在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政策保障体系、育种技术创新、防疫水平、支渔结构调整、监管机制、质量标准管理上要提高都要有所提高。中国淡水养殖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湖泊、水库发展净水渔业,以及高密度精养、再循环生产的工业化养殖都是不错的选择。

贾建三

戈贤平

刘鹰

周恩华

现任中国淡水养殖项目技术经理周恩华: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是中国水产养殖的重要方向

中国水产养殖要发展,技术必须转型、升级,养殖模式也要创新。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成为一种趋势。

相比传统的养殖,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模式有利于实现室外池塘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工厂化和智能化管理。它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和生产业绩 ;鱼类长期生活在高溶氧微流水中,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同时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 ;它采用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可以降低单位产量的能耗;能够实现零水体排放,减少污染 ;并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多个流水池可以进行多品种养殖,避免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进行同一品种多规格的养殖,均匀上市,加速资金的周转;可大大地减少病害发生率和药物的使用,增加了水产品的安全性;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日常管理操作方便,起捕率达100% ;可有效地收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能够实现室外池塘规模化,工程化养殖,物联网监控,为实现中国渔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目前这一模式可应用在草鱼、斑点叉尾鮰、青鱼、罗非鱼、鲤鱼、黄颡鱼、鲫鱼、乌鳢、团头鲂、七星鲈、加州鲈等品种上。

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院长刘鹰:未来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的方向是优质低耗

在养殖模式上,设施养殖也就是工业化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大西洋鲑(三文鱼)设施化养殖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大西洋鲑一开始的养殖也比较粗放,但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之后,造就了今天的三文鱼产业。从苗种孵化培育、筛选、投苗、投喂、水下监控、分级和死鱼清除都在使用高科技手段,在饲料营养上,也有专门的营养设计,在收获、运输、加工上还有完善的包装物流配送系统。

此外,成就挪威三文鱼产业快速高效发展也离不开严苛的法律法规。疾病法案、水污染法案等严格苛刻的法律保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育种、新型疫苗、严苛的公共卫生法律、饲料营养研究、高科技运行的生产经营方式等核心技术的突破,支持挪威大西洋鲑产业长久不衰,成本大幅下降,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在中国,陆基工业化养殖即工业化循环水养殖主要分布在山东、天津、辽宁等省市,养殖的品种有大菱鲆、半滑舌鳎、河豚、石斑鱼、对虾、海参、虹鳟等,有精准型、标准型以及简约型3种,后面两种,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

对于国内的工业化养殖而言,创新驱动是实现陆基工业化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种质创新、装备提升、饲料突破、疫病防控以及高效管理等。

目前,工业化养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适宜养殖密度的确定,光照的产耗问题、投喂策略问题、稳定高效的水处理工艺、生物过滤技术、生物膜等;二要提升装备的智能化可靠性水平;三要加强病害的防控;四要构建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五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的方向是环境友好,产品优质和低耗。

此外,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水产养殖部周晓伟、现任中国淡水养殖项目技术经理周恩华、科拿湾市场总监史建国、挪威AKVA集团亚洲区总监Bjørn Karlsen先生、GAA毕敬桦、IFFO(海洋原料组织)中国区总监徐瑶、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江兴龙、大北农水产科技集团总裁易敢峰、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事业部技术经理廖卓丹、通威集团设备研究所副所长梁勤朗、广州华大锐护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彭鹏也针对技术、市场等相关话题展开主题报告。

猜你喜欢
淡水工业化水产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鲸豚趣多多之它们爱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