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水产》 庞涛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如东外塘惨淡收官,小棚养殖增速将减缓,料企逐鹿5.5万吨虾料市场
■ 《当代水产》 庞涛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如东小棚养殖
在近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低迷之中,江苏如东的小棚养殖似乎已经找到突破口,虽然在养殖过程中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但总体来说,小棚养殖相比外塘养殖优势明显。
目前,江苏如东的虾料市场容量5.5万吨左右,不少饲料厂家都在当地进行推广,包括恒兴、通威、海大、粤海、正大、中大、澳华、巴大、南山、春风、福星、一星、银宝等,饲料厂家在如东的竞争十分激烈。
今年江苏如东对虾外塘养殖仍然不见起色,在东凌、北坎区域仅有5%的养殖户盈利,15%保本,亏本的养殖户达到80%;在洋口、环渔区域,外塘养殖中15%的养殖户盈利,15%保本,近70%的养殖户亏损。其中,外塘养殖的对虾偷死和白便现象严重,再加上蓝藻爆发频繁,导致最后的存塘虾数量寥寥。
至于小棚养殖,第一造锅炉成功率达30%,直放苗成功率85%;目前正值第二造虾养殖阶段,已有40%的养殖户遇到不同程度的问题,预计今年如东第二造小棚养殖成功率在40%~50%。在养殖过程中,对虾主要面临EMS、肠孢子虫、弧菌超标等问题。
在江苏如东,对虾养殖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东凌、长沙、苴镇、丰利、环渔、洋口、老坝港等地,其中外塘养殖面积主要集中在东凌(12,000亩)和长沙(15,000亩)、洋口(10,000亩)。如东外塘水面积达47,000亩左右,外塘饲料市场容量约15,000吨。
小棚养殖则主要集中在苴镇(10,000亩)和丰利、环渔(15,000亩)以及老坝港(10,000亩)、洋口(10,000亩)。如东外塘水面积达52,000亩左右,小棚养殖的饲料市场容量将近4万吨每年。
据不完全统计,如东总的养虾面积在10万~11万亩之间,外塘养殖面积与小棚养殖面积比例接近1∶1。其中,外塘养殖亩产量为50~500斤,小棚养殖的亩产量在500~1,200斤之间,相比之下,小棚养殖的亩产量优势明显。
如东小棚养殖模式,相比外塘养殖,除了有效提升亩产量,能实现一年养殖2~3造。第一造养殖中,放苗密度为:4万~5万尾/棚(7分地),采用烧锅炉增温的小棚一般在每年的2月1~28日投苗;在常温情况下,投苗时间在3月15日到4月15日之间。采用烧锅炉增温的小棚一般在当年的4月30日到7月10日抓虾上市,常温放苗的小棚则延迟至5月15日到7月31日。
每年的7月25日至8月31日为江苏如东小棚养殖的投苗时间,投苗密度为4.5万尾左右/棚(7分地),随着养殖后期天气温度降低,一些小棚会采取锅炉增温,在10月1日至12月30日陆续抓虾上市。
至于土塘养殖,受气温的影响,一年只能养殖一造。由于如东昼夜温差较大,棚里标粗后投放外塘,养殖成功率较低。
如东养虾主产区情况一览
近年不少养殖户陆陆续续由外塘养殖转为小棚养殖,但由于小棚养殖受到地下水质条件影响,造成一些区域不适合小棚养殖,接下来外塘转为小棚的数量将会减少。毋庸置疑的是,外塘养殖会一直处于萎缩的状态。
地下水条件是制约小棚养殖的因素之一,一些水质好的地方养殖成功率高,水质差的地方成功率较低。随着小棚面积增加,地下水资源匮乏,这成为了当下如东小棚养殖所需要克服的瓶颈。
对此,循环水和高效利用地下水和海水的模式近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目前如东一些养殖户也开始投资和摸索工厂化水泥池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