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水产》本刊编辑部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湖北渔药市场难啃众所周知,看看华中最受欢迎的渔病专家怎么破?
■ 《当代水产》本刊编辑部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顾泽茂,男,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原生动物学会理事、国际原生动物学会会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武汉市黄鹤人才计划”,淡水水产健康养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寄生虫病害防控PI,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行业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等20多项科研项目,担任《Journal of Fish Diseases》等刊物审稿人;主编和参编了《淡水鱼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鱼病学》、《鱼病防治用药指南》等书籍,主讲《水产动物疾病学》等课程,在《Veterinary Parasitology》等多家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多篇,指导研究生20多人,曾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华中农业教学质量一等奖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具较高的水产动物病害防控实战经验,被《湖北日报》《农民日报》等媒体誉为“将论文写在鱼塘边的博士”。
在课堂上,他是博学多才的老师,为学生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在鱼塘边,他是经验丰富的渔病专家,分析病因、治病救鱼。
“顾教授真是个实战派专家!”提起顾泽茂,两湖一带从事水产的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从走上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讲台的第一天起,顾泽茂就走上了一条具有专业特色的道路。他的梦想不仅仅在课堂,更在鱼塘,既能“顶天”,又能“立地”。
很快,他便成为了院里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同时,他还是很多养殖户、大渔场塘头的常客,讲课、现场解剖、诊断渔病、带样品回实验室分析……这些年,顾泽茂只要有时间,就会到一线去给大家看渔病,讲渔病,指导渔民如何做到健康养殖。
作为水产学院最年轻的一线渔病专家,他曾经被很多媒体报道。如今,作为华中农大渔病板块的招牌,顾泽茂坦言,现在的工作和以前没有丝毫的变化。他热爱水产,热爱塘头这份事业。教书育人是他的职责,给养殖户解决病害问题更是他的追求所在。
不要问为何大家独爱跑塘教授?因为他们对这个行业爱得深沉。养殖乃行业之根本。关注养殖,关爱养殖户、关心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教授才是这个行业里最可爱的人。
《当代水产》:如今的水产行业,饲料业的发展日趋成熟,而渔病与动保行业依然是野蛮生长的状态,作为行业知名渔病专家,您是如何看待渔病与动保板块的各种乱象,您觉得这些水产渔药与动保公司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顾泽茂:饲料行业容易形成规模化,可复制性比较强,渔药和动保行业与饲料行业相比,存在几个不足之处。首先,社会对病害问题存在“重结果处理、轻源头管理”的现象,在水产动物病害与渔用药物方面的科研投入较少,科研经费的不足会影响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尤其在渔药方面,基本上没有创新和发展,很难形成具有绝对竞争力的渔药或动保企业,大部分的规模都集中在几千万的市场份额。
其次,在整个水产行业中,渔药和动保行业看似重要,但缺少关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行业对渔病的理解存在着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等到养殖的水产动物出现死亡之后才会认为其发生了疾病,才会尝试用药治疗,因此很难有效地把控疾病。如果用药不准、方法不当、或用药存在错误,容易造成养殖户更大损失,增加养殖风险,从而制约了养殖行业的发展。
再次,国家对渔药和动保行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渔药一直归属于兽药范畴,归为兽医部门管理,但兽用药物与渔用药物存在较大差异,管理上可能存在不当地方。另外,现有管理部门只监管具有“GMP”的渔药和动保企业,对门槛极低的“非药品”疏于管理,这给渔药和动保行业带来一定的危险和隐患,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那么,动保行业的出路在哪里呢?随着养殖的规模化和养殖水平的提升,未来动保行业将是水产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应该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以服务为主的行业。从事动保行业首先要将养殖对象与养殖模式结合起来,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品种,甚至同一养殖品种的不同养殖模式下,动保产品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动保企业要根据养殖模式、品种、结构及所在地域进行产品的针对性研发与设计。同时,动保行业最好能与养殖品种与饲料及配套的养殖模式相结合,形成一个共同体来发展。另外,根据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我国的渔药和动保行业也可以走出去,延伸到东南亚等地方。
《当代水产》:湖北、湖南的很多塘头上都有您的足迹,您对整个湖北的养殖应该是十分了解的。很多渔药厂家都觉得湖北的市场难做,难上量,欠款多,请问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您眼里的华中市场是怎样的,对于很多想开拓湖北市场的企业来说,他们是否还有机会?
顾泽茂:湖北是养殖大省,淡水养殖量位居全国第一,无论是饲料还是渔药的市场空间都很大。渔药企业感觉难做,确实是赊销太大,回款比较困难。但赊销的形成有几个方面因素,一是渔药企业之间为占领市场形成的恶性竞争销售,会助长赊销和欠款现象;二是湖北养殖散户比较多,规模化养殖比较少,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容易出现亏损,同时,散户的信誉度也不高,导致回款难度加大;三是湖北的淡水养殖在品种和模式的更新方面比较滞后,利润空间小,加上受到前几年水产品价格低迷的影响,养殖户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这也是欠款的重要因素之一。
渔药企业要想打开和做好湖北市场,首先要保证渔药的质量,做好鱼病防控及渔药的使用技术;其次就是要筛选好优质客户,定位好产品质量,淘汰欠账和赖账的养殖户,建立信用档案。再者,改革技术服务体系和销售体系,根据养殖户的真实需求提供服务技术,建立现金销售体制,拓宽销售渠道,如建立网络平台销售等。
《当代水产》:华中从四大家鱼养殖到小龙虾、河蟹、黑斑蛙,这两年,在品种上不断创新,不少养殖户从养殖大家鱼转向养殖利润更高的特种,您觉得这是否是华中水产养殖业转型的一个契机,您对小龙虾、河蟹及黑斑蛙这3个品种的养殖前景是否看好?
顾泽茂:从2012年开始华中市场养殖四大家鱼的效益就开始下滑,直到2016年才有所回暖。在这段时期内,华中的养殖逐渐从四大家鱼养殖转换成小龙虾、河蟹、黑斑蛙的养殖。在湖北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和规模日益扩大,河蟹养殖水平也在提升,黑斑蛙也在做一些尝试,养殖效益比较高,因此这是湖北省养殖的一个转型机遇。
从养殖区域性来说,小龙虾、河蟹以及黑斑蛙比较适合在湖北、湖南、江苏、安徽这一带区域进行养殖,当地的气候、水质及大量的稻田非常适合开展小龙虾养殖,同时,市场的极大需求和国家的供给侧改革都对其养殖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相比今年,2017年的小龙虾养殖面积估计会翻一番,其养殖前景值得期待。
《当代水产》:目前华中的水产养殖中,哪些病害比较典型,可否结合具体的主养品种做一个系统的分析,给大家一些指导和借鉴?
顾泽茂:华中地区大宗淡水鱼的细菌性爆发性出血病比较典型,粘孢子虫、中华鳋、锚头蚤等也是常见病害。鱼类被病原侵袭后,早期不容易被发现,加上给药方法也不如其他陆生动物容易,药物也很难精准计量,所以建议养殖户“重管理”,做好早期检测与诊断,综合养殖品种、水质情况、投喂饲料等因素,进行综合防控,对寄生虫病害要掌握好杀虫的最佳时期和选择好合适的药物。在综合治疗后,需要加强养殖生产过程的管理,优化养殖水域的环境,采用优质饲料喂养,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
另一方面,病毒病白斑综合症、细菌病柠檬酸杆菌、寄生虫病纤毛虫是华中养殖小龙虾最常见的病害。养殖户受市场需求误导,认为小龙虾养殖产量可高达600~700斤,盲目进行高密度养殖,不重视水质调控,所以建议一亩水体做到250~300斤的水平,把规格做大,保证充足的营养,优质的水环境,那么病害就会相对减少许多。
第二,引起病害的因素是在养殖过程中对营养的要求不重视。所以在养殖投喂上,遵循健康的投喂方式,可以选择龙虾配合饲料,投喂豆粕、小麦、玉米等,建议最好是先将饵料发酵5h左右再投喂。
第三,在养殖环境的调控上,水草和溶氧是相互矛盾的,水草种植过多,夜间其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会造成池塘底层缺氧。尤其是水草生长密集的地方,根部容易腐烂,就会破坏养殖水体的环境,所以水草的覆盖率建议控制在50%左右最为适宜,再结合健康的投喂方式,不会产生因为投喂不足小龙虾夹草的问题出现。
《当代水产》:作为华中农大水产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您的科研成果也不少,可否谈谈您目前主要的科研项目和方向,它们对于目前的水产养殖业有怎样的意义?
顾泽茂:目前承担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行业专项、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及企业合作等项目,这些项目中,我主要研究寄生虫及其继发感染的细菌性病害,通过阐明寄生虫的分类地位、起源与进化、生活史及其种群变化与流行病学,解析寄生虫在水环境中所处的生态地位和消长规律、如何危害养殖水体和水生动物,弄清寄生虫病爆发的水环境因子,从而从生态角度建立寄生虫病害的防控体系,从根本上去解决寄生虫和细菌协同感染导致的爆发性病害问题。
作为农业院校的研究工作,应该能够“顶天”和“立地”,“顶天”即科学研究,“立地”就是与实践结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我们的研究对水产养殖业的意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讲:一是通过我们的研究,弄清病害发生的过程、机理,建立正确有效的生态防控方法和筛选高效低毒药物的药物防控方法,如寄生虫病害,可以通过寄生虫生活史上的某一个环节来控制寄生虫的危害,或者通过解析寄生虫所处的生态位特点,用水质调节剂来改变生态环境,抑制它的生长,也可以培养寄生虫的天敌,平衡养殖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学的病害防控方法。但在某种寄生虫已经造成病害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研发高效低毒的药物,建立有效的药物防控,以防止继发性的危害和爆发性的死亡。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病害的发生机理,掌握了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养殖品种及养殖模式后,为避免或减少病害的发生,可以调整养殖品种、改变养殖模式或调解养殖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
《当代水产》:顾老师您与湖北潜江等几个地方千亩级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基地,您希望在小龙虾的养殖模式和技术上,获得怎样的研究成果?
顾泽茂:小龙虾是一个新兴的养殖品种,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和较大的市场空间。湖北省是小龙虾的主养区域,养殖面积、规模都比较大,技术创新多。湖北省政府非常重视小龙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与湖北省好多合作社或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这些基地上,我们主要开展了虾稻共作、虾藕共作、稻田精养、虾蟹混养等模式。
在这些模式中,主要需要研究田间改造工程、水稻品种筛选、稻田生态系统、病害防控等方面,事实上,同一模式在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如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区就存在差异。小龙虾养殖关键的是要达到规格,规格在7钱以上的价位就比较好,因此,在研究中,需要考虑如何将规格养大,这涉及到了放养密度的问题。小龙虾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坚强”,对水质和水草环境要求比较高,对营养需求尽可能接近自然状态比较好。
对稻田精养,养殖户面临最大问题就是病害问题,每年的4月底到6月中旬,是病害集中爆发时间。病害的发生与养殖环境和密度息息相关。我们不断跟踪养殖环境、病害防控、放养密度、营养投喂、水草的养护,探索最适合小龙虾生长的生活环境,养殖出大规格的小龙虾,提升小龙虾的品质。我们建议单块面积维持在30~40亩,中间种殖水草,建立自然的生态环境,不建议过高的追求高产。
此外,根据目前小龙虾病害的爆发规律,我们也在探索稻田大规格苗的提早繁育技术,如何在3月把苗种繁育到大规格,放养到4月、5月就可以上市。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在做大规格秋苗的研究,大概在每年的6月、7月繁殖出来,8月可以投喂放养,养到9月、10月就可以上市。所以我们在模式上做到一亩水体做两季的养成,有效解决了供需关系。
《当代水产》:许多老师更多的时间应该是在实验室工作,而您却一直心系塘头,您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辛苦的路,您的追求是什么?
顾泽茂:我在实验室和塘头的工作时间是各占50%,在养殖高峰期5~9月我在塘头的时间比较多,10月后以实验室工作为主,偶尔也会去塘头。水产行业是一个实践和应用非常强的学科,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该与产业联系在一起,符合产业发展需求,解决养殖中出现的和存在的问题。经常在塘头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随着养殖的迅猛发展,水产养殖的品种逐渐增多,而每一个新养殖品种的出现,就会有新的病害出现和发生。只有到塘头实践,了解行业需求,才能获得更多样本和第一手质量,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我希望我的科研成果能给渔民的养殖生产带来促进作用,解决渔业生产中的问题,把科研做到实处,能够“落地”;另一方面,从塘头的实践工作中可以搜集到更多更好的科研和教学素材,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促进我们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开展,获得科研新思想;第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学生可以从实验室到塘头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融合,对行业的认知度也会提升,在人才的培养上更加专业化,这就是我的追求所在。
《当代水产》:水产专业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十分好的选择。当初您学习这个专业,并且最终选择渔病是机缘巧合还是您一直以来的追求?
顾泽茂:中国有14亿多人,对蛋白质的需求、尤其优质水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我认为水产行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从事水产行业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我当初选择这个行业是机缘巧合,我的家乡在湖北,从小对水产行业并不陌生,在上大学的机缘巧合中来到了华中农业大学,并就读水产专业。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我对水产行业的认识,我认识到并不是把鱼虾等水生动物投放到池塘养殖就可以,而是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对养殖水体中疾病防控、水质要求、气候适宜、区域选择等,通过我们的学习可以改变和促进整个水产行业的发展。
我认为学习水生动物疾病学可以解决水产行业最瓶颈的问题,因为在养殖过程中,水生动物的发病是难以预见的,损失也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再结合实践不断地总结,为养殖户提供疾病防控的技术,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增加其养殖收益。所以选择水产这个行业不仅能体验全国的风土人情、品尝各地的美食、吃到最为新鲜的水产品、呼吸到最为新鲜的空气,还能为自己和别人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
《当代水产》: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您的学生对这个专业并不喜欢,您会对他说什么?您觉得学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未来在哪里?
顾泽茂: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不喜欢这个专业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不了解,不知道所学的专业以后究竟能做什么,前景如何?毕业之后的工作类型和范围有哪些可以选择,这些就是学生的最关心也是最迷茫之处。
第二,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水产行业很辛苦,毕业之后的工作就是养虾养鱼卖饲料,没有太多的价值体现。我在课余也会和学生聊这个话题,我会告诉学生水产行业的发展空间:从国际和国内形势来看,我国虽然水产养殖世界第一位,但人口众多,人均水产量并不高,市场需求大;另外,水产养殖板块受到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冲击很小,相比而言,我们国内的水产品在价格上优势明显;水产品种类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对高端水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因此,学习这个专业,首先要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和专业的特点,学会如何在这个空间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水产行业的经济效益比较稳定,比如湖北省现在逐渐规模化养殖小龙虾和螃蟹,在技术服务到位、管理模式完善的前提下,养殖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对于这个专业的学生,我们前面讲了,水产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随着对水资源的保护,未来的水产业肯定是朝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这就需要更高的技术及掌握技术的专业人员。同时,从政府管理、海关、法律等部门来看,也需要专业技术精湛、知识体系完备的专业人才。因此,在学校里面掌握了全面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