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水产》程纯明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产量15万吨,配合饲料使用不足10%,大黄鱼产业还有哪些商机待挖掘?
■ 《当代水产》程纯明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大黄鱼,一条名贵鱼,为我国“国鱼”和传统的海洋“四大”主捕对象之首,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平均年捕捞量约12万吨,70年代的毁灭性围捕,导致自然资源枯竭。从人工捕捞到实现人工养殖,经过30年的发展,大黄鱼从种质、养殖技术、鱼病防控、营养与饲料、加工等各个产业链环节,都有所突破,已然成为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类之一。2013年,全国养殖大黄鱼产量已经超过10万吨,2014年起,产量12万吨,已超过我国历史上自然资源最好、平均12万吨的年捕捞量。2015年,年产量达14.86万吨,育苗量达20亿尾。在国内,有数百家企业、社团、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大黄鱼产业相关的生产、研究、开发、经营与服务。
而今,大黄鱼养殖产业已经面临转型升级期,种质资源、环境恶化、病害、饵料等问题也开始日益突出。一直到现在,大黄鱼的养殖还是以冰鲜为主,使用配合饲料养殖出来的大黄鱼只有10%左右,且只有在7、8月的禁渔期使用。新品种的培育也比较落后,优质多抗的品种少,在养殖方面,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向,每年都会爆发的白点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威胁很大。为了顺利推广大黄鱼产业的发展,从2013年开始,中国渔业协会大黄鱼分会开始组织每年一届的大黄鱼产业发展论坛。
2016年9月23日,由中国渔业协会大黄鱼分会主办,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宁波市海洋与水产学会、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学、象山港湾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大黄鱼文化节暨第四届大黄鱼产业发展论坛,在浙江省宁波市隆重举行,来自国内的科研院所、相关体系及企业代表,逾200人参与会议。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对水产遗传育种现状与未来发展战略展开分析。他从遗传育种的重要性和研究基础出发,指出国内遗传育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在基础研究方面,基础研究投入低,满足不了良种培育需求;优异种质资源挖掘深度、广度不够;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机制解析不够深入。在前沿、共性技术上,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尚未广泛应用;缺乏快速育种技术;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尚需完善。在品种培育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对原种依赖程度过高,缺乏突破性新品种;二是多个优良性状综合新品种极少;三是良种覆盖率和遗传改良率水平亟待提高。而在示范应用上,规模化种苗生产技术滞后,繁育养殖技术急需提升;商业育种模式需进一步完善,产业技术标准需要制定;产业链不完善,集成度低,缺乏‘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桂建芳说道。
对于未来遗传育种业的发展,桂建芳院士提出水产育种专项要实现突破基因挖掘、经济性状遗传解析、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等核心技术,完成8~10种重要养殖生物全基因组解析;获得具有育种价值和产权的重大新基因和标记200个;创制20~30个高产、抗病、抗逆、优质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突破性重大新品种;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桂建芳同时表示,还需要在水产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和育种前沿共性技术创新(包含各种性状和基因组的选择和编辑)、良种选育繁育和种业工程作为研究重点。桂建芳院士从宏观上分析目前国内遗传育种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
有“大黄鱼之父”之称的宁德市渔业协会名誉会长、大黄鱼产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家富,这次的报告主要介绍的是我国大黄鱼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思路。
据刘家富介绍,大黄鱼在1985年开始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的研究,并于2000年实现产业化,并初步构建了包含产业固话、标准化、原良种繁育、养殖技术鱼病防控、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产品加工等10大系统工程在内的大黄鱼产业支撑体系。
“在我国养殖海水鱼70多种计130多万吨(2015),大黄鱼产量约占10%左右,现年出口约4万吨。优势的养殖区域主要在福建省,产量约占全国的80%以上,主养区宁德市约占全国70%,浙江广东也有部分养殖,其中浙江省年产0.3万~0.6万吨,广东省年产0.8万~1.0万吨。仅在闽浙两省,就有200多家养殖与加工企业。”刘家富表示。
在他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大黄鱼的品牌影响力也逐年在扩大,尤其是宁德大黄鱼,已经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在对繁养技术的分析中,刘家富认为,在创新后,育苗技术从海水鱼全长25mm出苗量约为2,000尾/m³到1万尾/m³(正常密度,不主张更高密度),养殖也从传统的10多平方米的小网箱,由小改大,由浅改深,提高效率,减少人工费用,同时随之网箱空间的加大,水流更为畅通,养殖出来的鱼也质量也更好。
据刘家富介绍,目前,大黄鱼的养殖主要以网箱为基础,包括池塘、围网、港叉网拦、湾外大网箱,以及试验中的室内循环水等养殖模式,形成了大黄鱼产品的差异化格局,提供了90%的大黄鱼产量。而其他模式和改大、改深后的部分网箱:结合节食瘦身“工艺”,为社会不同群体提供了约占大黄鱼总产量10%的高品位、高价格的特色产品。
在加工方面,刘家富表示,大黄鱼的产品加工与冷链工程已出具规模。“宁德市研发的“三去”等大黄鱼产品,已经在开发超市等高端市场,这为大黄鱼下脚料的深度加工提供了原料,而企业同院校、院所也在合作研发大黄鱼新产品。30多家企业修建了0.2万~5万吨不同规模、约15万吨的冷链系统,提高了大黄鱼规模化养殖和市场的调节能力。”刘家富说道。
在报告的最后,刘家富也提出目前大黄鱼产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养殖网箱无度发展、无序布局,导致鱼病周期性爆发,造成严重损失;二是原良种建设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还是个框架,只有国家级官井洋大黄鱼原种场和宁波市岱巨族大黄鱼良种场及个别省级良种场通过验收,大部分还在建设中,要将良种体系建设起来,还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目前而言,尚无被业者认可、真正可用于生产的良种。三是缺少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推广的各种性状人工配合饲料总使用率不及10%。四是各品位大黄鱼产品以冰鲜或冷冻原鱼上市,影响鱼的品质,本可集中加工利用的下脚料,分散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不利于节能减排。第五点是身居大黄鱼产区的基层科技人员最了解产业技术发展动态,他们不断地发现、研究、解决产业技术问题,但因体制问题,他们对产业技术没有话语权,因而打击了基层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而位于基层的企业,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
对于未来产业的转型升级思路,刘家富认为,要从开展网箱标准化养殖和社区式管理示范;保护大黄鱼种质资源,为大黄鱼产业提供原良种支撑;加快大黄鱼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研制步伐,尽快禁用冰鲜饵料;所有鲜鱼经清洁加工与冷冻后上市,并综合利用其下脚料;建立科学、公平的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的等5个方面去努力。
除了遗传育种、养殖加工外,病害防控也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一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张元兴教授的报告主要讲述海水养殖鱼类病防体系建设与疫苗开发。海水鱼类养殖至今,由于集约化、规模化、高密度养殖模式,我国海水养殖鱼类病害平均死亡率30%以上,病害已成为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关于水产养殖的病害问题,张元兴表示,密集的动物群体发生感染性病害是普遍规律,而海水养殖鱼类的集约化养殖必定经受病害疫情的考验,养殖时间越长,病害越多,病毒病是未来养殖的潜在危险。
在海水养殖鱼类病防体系中,他认为,病害控制方面我们是严重失衡的。养殖环境、药物治疗、病害控制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唯独在疫苗应用上缺了一条腿,完全没有疫苗的应用。“中国海洋鱼类疫苗的产业应用现状,尚未有任何一例商品化海洋鱼类疫苗。而鲆鲽类的(疫苗研究)做得比较早,在多宝鱼上面疫苗的使用会好一点,有5%~10%的多宝鱼有疫苗的使用,但是还没有实现市场化经营。”张元兴说道。
而在养殖中,张元兴认为也存在极大认识误区。例如养殖不能用药,用药就会造成食品不安全,疫苗的应用可以解决病害的所有问题,养殖环境不好可以用疫苗来弥补,使用疫苗的成本都很高等。事实上,他认为,药物不是不能用,二是应该适当使用,并不是使用了药物的水产品就是不安全的,而疫苗的作用也并没有那么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对于海水养殖鱼类病防体系的未来之路,他认为应该建立以免疫接种为核心的病防体系、提高工业化养殖水平、杜绝违禁药物的使用、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用量。
随后,张元兴还针对疫苗学等相关研究、和理念进行简单阐述。至于未来疫苗开发的工作,张老师认为主要从加快疫苗研发进度;设立水产疫苗评审的绿色通道;制定疫苗应用规范;设立海水养殖疫苗应用推广专项经费;疫苗的政府采购5个方面出发。
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养殖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品质不高、养殖效益下降等问题也困扰着养殖业。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研究员吴雄飞则从浙江大黄鱼品质改良养殖的方式和模式出发,分析大黄鱼品质改良养殖存在的问题,以及品质改良养殖发展的对策。
吴雄飞表示,虽然我国大黄鱼养殖产量已经达到15万吨,但与野生大黄鱼相比,价格差异很大,野生大黄鱼市场价格是养殖大黄鱼的20~100倍。而野生大黄鱼价格居高不下,主要与大黄鱼自然资源衰退,品质优良以及大黄鱼的文化特征有关。
据他介绍,目前,为满足消费市场对高品质大黄鱼的需求,近年来浙江、福建等地开展了以改善养殖品质的养殖。主要是根据大黄鱼生态和洄游特性,在大黄鱼的不同生长阶段,采用不同养殖环境和方式,应用不同养殖管理技术措施进行分级分段养殖养殖,以期养殖产品达到或接近野生大黄鱼品质。
在养殖阶段,从鱼苗、鱼种(越冬)、成鱼到品质强化,分阶段养殖。早养殖空间上,从小到大,密度从高到低,环境上,从内湾转向外海。主要采用同一养殖区域内同一(或不同)养殖方式的分级分阶段养殖和在不同养殖区域间同一(或不同)养殖方式的分级分阶段养殖两种形式。从养殖模式到区域,去分级分段养殖,提升大黄鱼的品质,从而提高市场售价。
在大黄鱼品质改良养殖中,吴雄飞认为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生产效率低,尚未建立全程养殖品质化管理技术体系,二是缺乏品质标准,三是缺乏跨区域转运的检测检疫,四是钢管桩铜网围网养殖设施投入成本高,养殖工艺和技术不成熟,五是养殖生态的环境承载力研究不足,六是产品保鲜技术落后,不能有效解决产品批量起捕与市场对品质产品的稳定持续需求的矛盾。
对于大黄鱼品质改良养殖发展对策,吴雄飞认为应该是建立和完善相关质量、监管体系,并解决相关产业链环节的技术问题。
一是构建大黄鱼品质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二是构建大黄鱼品质化养殖低本、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和技术,建立全程养殖品质化管理技术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大黄鱼跨区域疫病防疫检疫体系;四是加强养殖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建立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五是研究建立与新型抗风浪养殖设施相适应的大黄鱼健康养殖技术和工艺;六是开发和应用超低温保鲜等先进保鲜技术,解决产品批量起捕与市场对品质产品的稳定持续需求的矛盾;七是加强产品品牌文化建设,对接“互联网+”,拓展产品市场。
在报告中,吴雄飞特别对对构建大黄鱼品质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展开详细解说。他认为,应该建立养殖大黄鱼产品品质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质量安全指标、体型、体色等外观指标、气味(腥味)指标、肌肉质地(口感)指标、鲜味指标、营养指标和新鲜度指标等,并建立相关实施标准。
至于养殖大黄鱼产品品质的影响因子,吴雄飞认为,在安全的基础上,对于大黄鱼与品质要素的重要性,可以排序为体型、体色;气味;鲜味;口感;营养等。对大黄鱼品质分为外观、肌肉质地、常规营养、氨基酸营养、脂肪酸营养五个评价指标,根据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其权重。对五个评价指标中的子评价指标采用同样方式确定它们的权重。
吴雄飞表示,根据各组实验鱼的各个指标的实测值,可以按照评分系统分别对野生大黄鱼(A)、池塘养殖大黄鱼(B)、围网养殖大黄鱼(C)、传统网箱高密度养殖大黄鱼(D)、传统网箱低密度养殖大黄鱼(E)和配合饲料养殖大黄鱼(F)进行评分。
“总体而言,决定大黄鱼品质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种质,二是环境,三是饵料。不同的养殖品系,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岱衢洋大黄鱼‘甬岱1号 新品系,体型流线、头背圆滑、体色金黄,生长性能较非选育群体快12.9%,低温可耐受至6.5℃,高温可耐受至35℃,低盐可耐受至3‰,低氧可耐受至2.5mg/L。而不同饵料养殖大黄鱼体型存在差异,配合饲料养殖个体体型更趋于细长。 不同养殖模式也会影响大黄鱼体型,水流、养殖空间是重要因素。”吴雄飞总结道。
虽然人工配合饲料在大黄鱼养殖饵料的占比并不大,但不少企业都已经在开始发力,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
会上,广东天邦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奉军博士针对大黄鱼体色的营养调控展开分析。谢奉军认为,养殖的大黄鱼买不上价,跟体色有很大的关系。
据他介绍,不同种类鱼虾,其体内起呈色作用的类胡萝卜素种类也不同,大黄鱼主要是黄体素和虾青素,在做饲料营养配方设计时,应该因鱼而异。
他以天邦的全熟化大黄鱼料为例,展示了通过科学配比维生素、有机矿物质,油脂水平及代谢合理调控,添加天然色素叶黄素及虾青素,提高配合饲料在养殖过程中的积极表现展开阐述,同时对天邦全熟化大黄鱼料的相关生产过程做了详细介绍。
此外,针对大黄鱼养殖过程中的育种、养殖技术、设备、加工、病害、营养等方面,集美大学教授王志勇、浙江宁波大学理工学院教授陈俊华、南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伟卿、上海海洋大学刘依阳、浙江工商大学海洋食品研究院研究员戴志远、宁波大学教授李明云、福建省闽东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刘振勇、宁波大学教授钱冬等人还有相关的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