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的情怀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研究员
让中国制造业站上消费升级的“风口”,最终惠及中国消费者
日前读到《浙江日报》上方臻子记者对网易总裁丁磊的一篇访谈,题目起得十分了得:“世界属于不断创新的人”。全文读完,便生出一番“有感而发”的冲动了。
丁磊打造“严选”的情怀,或许就是记者为他概括的三个小标题:“严选出好产品,为13亿人消费升级服务”“严选出好标准,做互联网电商领先者”“严选出好企业,带动制造业提升效率”,或谓文中有句总结性的话:“通过一个平台,牵动供给侧改革,打通千万中国ODM企业难以翻越的内贸之墙,让中国制造业站上消费升级的‘风口’,最终惠及中国消费者。”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的一个天大市场,且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崛起了一个数亿人之巨的“中产阶级”,却成天在那里叫唤“内需不足”,岂非咄咄怪事?究竟是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才生出了这样一个“怪胎”,一时还真说不清楚。但丁先生想从自己既有的平台开始做起,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地去做,力求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这种被动局面,这就叫作情怀!
情怀首先是要有梦想。一定意义上,情怀和梦想类似,都是所谓的“诗和远方”。中国人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的发展活力,抓住了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依靠自身的勤劳智慧,也不过短短30来年,就打造了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制造业和商品贸易大国,戴上了“世界工厂”的桂冠,这难道不是实现了中国工业化的一个梦想吗?
但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曾几何时,一个国际金融危机,便把貌似“永远吃不够”的国外需求给打趴下了,中国庞大的制造能力“水落石出”。仿佛是一夜之间,中国制造都变成了只会积压库存的“过剩产能”,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列车由此骤然减速,制造业则跌入发展的“谷底”。
能不能通过精工制造和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重振中国制造业的雄风呢?这就是丁磊的一个梦想。马云总讲,“人是要有梦想的,万一梦想实现了呢?”更何况我们刚刚纪念过中共建党95周年,若是当初那些人没有情怀和梦想,国家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吗?今后我们还要有什么“中国梦”呢?
情怀其次是要能“务实”。光有梦想而无切实的努力,终究要流于空想。“中国制造”是不是昙花一现?丁磊不这么看。作为一个能感知“生活性感”的考拉海购“最大国际(产品)买手”、个人专栏“三石私物精选”的主人,丁磊注意到了一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其实很值得深究的现象:明明“很多好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但很奇怪,要在中国买到这些商品就比较困难”。
问题出在哪里?那些为世界顶尖品牌“打工”的中国制造商回答是:既没有零售渠道,也不会经营自主品牌。由此丁磊想到,把中国的ODM制造商“找出来”,去掉无谓的“品牌溢价”,以合理的性价比给国人提供高品质的消费,达致“双赢”的境界,这岂非一桩美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推而广之,其实“中国制造”的行与不行,全在于“一念之差”:把中国制造企业的水平,都提升至已然靠外销吃饭的中国ODM企业的水平,那也就够了!但成就中国ODM企业的类似设计、研发、品牌和销售等一应生产性服务业谁来做?“我来做,由我网易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来提供服务!”这不就是结了?这就是丁磊的情怀:要为梦想的实现,尽一份自己切实的努力。
情怀最后是要来“顶真”。一个“严”字,且“严字当头”,中国的很多事情便有了希望。报道里写到:“‘严选’其实不是一个品牌,它是个动词,‘严’代表平台的态度,‘选’是把好东西找出来。”丁磊拿自己也爱用的“爆款”高山荞麦壳枕举例“选”有多么不易:“天南地北、大街小巷,一家一家地敲门去找,最后在四川大凉山找到一家做高山苦荞麦茶的茶厂,我们包下了所有的苦荞麦壳。”“也碰到过一些供应商用料以次充好,我们就把货退了回去,再便宜都不要。”“严”得不留情面。
一个梦想、一个切实、一个顶真,三位一体,便把丁磊的情怀丰满地表达出来了。把赚钱和推动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我以为就是企业家的情怀。这种情怀在中国不是多了,而是太少,我们需要丁磊这样的企业家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