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识大学!

2016-09-02 00:40
求学·理科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学院四川大学学科

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跑到武昌理工学院去报到,武昌工学院的新生走进了武昌理工学院的迎新点……类似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走错校门还好办,有些粗心的小伙伴甚至连学校都报错了。一个武昌工学院的新生说,他原本报的是武昌理工学院,却一不小心填错了志愿,“上错花轿嫁错郎”。

以上情况并非湖北独有。自2000年以来,全国掀起了一股大学改名热潮,至今不衰。据统计,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改了名,改名大学的数量占总数的23%。高校的名字换来换去,看懵了众多家长和考生。名字本来可以作为他们了解一所大学的第一步,现在却越来越看不懂了,怎么办?

本期“特别策划”就带你起底大学名字背后的故事,教会你如何避开误区,真正地做到闻名识大学。

“国字号”大学都在北京吗?名字里带有省名的大学都位于省会城市吗?西北地区的大学都很糟糕吗?

“国字号”大学都在北京

那些名字中带着“中国”“中央”等字眼的“国字号”大学,毫无例外地会引起我们的无限遐想,它们可都是能代表中国的学府呀……在坊间,人们普遍相信这条准则:只有北京的大学才扛得起“国字号”大学的大旗。

确实,身处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字号”大学的名字气势磅礴,它们从名字上就打败了无数所大学。另外,它们几乎汇聚了某一领域中最先进的力量,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不过,并不是每一所“国字号”大学都在北京。比如美术类高校中的翘楚中国美术学院坐落于杭州,人们常常将它与坐落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弄混。实际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油画水平比较高,中国美术学院则是以国画见长。

名字中带有省名的大学都在省会城市

一般情况下,以“省名+大学”形式命名的大学都坐落在省会城市,如在成都的四川大学、在南宁的广西大学、在长沙的湖南大学等。

凡事都有例外。江苏、河北、河南的省会城市,分别由镇江、保定和开封,改为了南京、石家庄和郑州,但江苏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3所大学还是分别留在了镇江、保定和开封。

还有一些大学采用的是“省名+属性”的命名方式,这些不在省会城市的大学就更常见了。例如在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在蚌埠的安徽财经大学、在淄博的山东理工大学……如果你对心仪大学的所在省份不大熟悉,填报志愿时可要特别留心。

西北地区的高校都比较落后

有一些同学和家长在考量大学时存在“地域歧视”。他们大多喜欢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而对西北地区的大学存有偏见,认为西北地区的大学设备不好、师资不齐、学习氛围差。

其实,西北地区的部分大学在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等方面并不逊色。除了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4所“985工程”高校,还有不少特色高校凭借自身的努力,在某些学科上已经具有不俗的实力。由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长安大学,其公路学院素有公路界的“黄埔军校”之称;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是国家首批获批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高校之一;在二本招生的兰州交通大学原名兰州铁道学院,它是我国第三所铁路类高校,其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颇具实力。

在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地域偏僻”早就不能够和“信息偏僻”画上等号了。如果单单因为地域的原因而在筛选大学时就把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通通淘汰掉,实在是一大憾事。

这种偏见使得西北地区的高校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如果考生分数优势不大,更看重的是大学和专业,对地域没有特别要求,那么报考西北地区的高校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高考之后,第二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每一个考生的家庭中打响。这场战争的主角不仅仅是考生一人,还有考生的三大姑、八大姨,举家上下都加入了这场叫作“填志愿”的战争之中。

三大姑:孩子,你看这所是“理工”,那所也是“理工”,感觉都差不多,你喜欢哪一所呀?

八大姨:孩子你看看这所“××信息大学”,一看就知道是热门学校,去这儿念书准没错!

众人叽叽喳喳,嚷个不停。可是,她们真的能够这样判断大学的好与坏吗?

在揭秘填报技巧之前,请先做一个深呼吸,回想一下你心目中心仪的大学,然后问一下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这所大学属于“985工程”还是“211工程”?它是否入选了“2011计划”等项目?

这所大学的学科特色有哪些?招生政策是怎么样的?

不是那么容易能答得上来,对吗?实际上,这些问题才是考量一所大学的关键。学科特色是历史的沉淀,招生政策每一年都在变化,连处在战斗第一线的你回答这些问题时都有些困难,更何况你的亲戚们呢!他们在考量大学时,往往是从大学的名字、地理位置、录取分数来考虑的。更有甚者将他们那个年代的实力对比也考虑进去,拜托,时代在发展,这怎么能完全一样呢!

言归正传。填志愿,选大学,应注意名字背后的密码,也就是从历史属性、行业背景、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地域等方面深入地了解一所大学。

一些大学改用“科技”“理工”“信息”“财经”等时髦的词缀后,原有的办学特色反而变得模糊了,不明就里的同学看到它们的新名字仍简单地顾名思义,那就有可能在众多大学之中找不着北。

2016年,新一波的高校改名潮再次袭来。越来越多的大学隐去了它们原先的特色词缀,换上了“理工”“科技”等新鲜的词缀。我们可以从大学的新名字中大致地猜测它的学科优势。带有“理工”“科技”等明显理工科含义的词缀的大学,一般是以理工学科见長;而带有“政法”“财经”等文化气息较浓的词缀的大学,一般是以文科学科为优。当然,这样的猜测仍不够准确。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大学的曾用名,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瞧,从大学的曾用名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它的学科优势啦!

“一所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它的特色多少与它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大学与其所在城市总是血脉相连的,大学常常是其所在城市的科研支撑力量,其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影响着大学的办学水平,更影响着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我们应该通过了解一所城市的优势来确定这种优势对所选大学有何影响。

这里的城市优势不仅是指历史和文化上的优势,而且是指其发展优势。比如,武汉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大学众多,众多学生都向往着能去武汉求学,却少有人知道武汉在光通信和激光领域的巨大优势。武汉在该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且建立了以该领域为主要方向的“光谷”。毫无疑问,武汉众多大学也会相应地加强光通信和激光学科的实力,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都对该学科有很大的经费倾斜。假如同学们知晓这一信息,那么在选择大学时就会更加有底气了。

再向同学们提供一个比较隐蔽的考量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各方面的工作划分得非常详细。当时,部委的数量多达近百个(现在的部委只有二十几个),原外经贸部、原冶金工业部、原化学工业部、原纺织工业部等部门都拥有下属高校。这些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下属高校得到相关部委的支持,实力当然不容小视。

2000年前后,我国掀起了一阵部属高校“下放”之潮,许多原部属高校由教育部移交至地方主管,由地方政府自主建设。这些原部属高校“下放”地方后,有些已经改头换面,升格为新的大学,有些合并到综合类大学中,成为其重要力量。我们只要留心这些大学的历史,一般都可以找到其对应的优势学科。比如,直属于原核工业部的原中南工学院已经改组为南华大学,经过多年的沉淀,如今南华大学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实力数一数二。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求学》无非是希望同学们不要简单地从大学名字来对一所大学做出评判。大学的重点学科、历史背景、特色专业等关键因素才是考量一所大学的真正标准。由“名”入“大学”,由表及里,这才是正确的择校方式。

花絮篇

改名之升格记:子曾经曰过,名不正,言不顺。名字作为我们了解一所大学时的第一步,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大学的第一印象。任何一所大学,无不在它们的名字上做足了文章。每所大学改名的背后,都有着现实的考量。最常见的莫过于将“学院”改为“大学”了。

泸州医学院→四川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

2016年1月,一则大学改名的新闻引起热议。2015年5月,泸州医学院先是申请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遭到了原四川医学院(现已并入四川大学)校友的强烈反对。半年之后,泸州医学院再度申请改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结果又遭到地处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反对。

改名之众口难调记:起名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但并不是每一个名字都能让大家满意。就像“杜子腾”“罗立”等令人捧腹的名字一样,不少同学都认为有些大学的名字改得不好,改了还不如不改呢。友情提示:以下信息纯属笑谈,认真你就输了。

东南大学?福建的?

“四大工學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重点工学院,它们分别是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和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其中,地处南京的东南大学传承了中央大学理工科系的衣钵,实力可是一等一的强。不过,不少东南大学的同学反映,他们并不喜欢如今的名字。

@王馨宇:看看其他3所工学院的新名字,既突出了地理位置,又彰显了学科优势,再看看我们……

@顾文钰:快别提了,之前还有学妹问我东南大学是不是在福建呢!

@远在西安的长安大学:嘤嘤嘤,你们有我惨吗!我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被誉为亚洲第一,结果被起了这样一个文艺的名字,学生们还以为我是文科类民办大学呢!!!

中北大学?中北在哪里?

直属于原兵器工业部的太原机械学院是国防军工中响当当的老牌子。它改名成华北工学院后,校友们表示勉强能够接受,毕竟地理位置和学科优势都有所体现。可是华北工学院的名字还没叫惯,它又改成了中北大学!这下学生们可就晕了,中南我们知道,东北我们也知道,中北,中北到底在哪里啊?老一辈的军工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中北大学”跟“人民兵工第一校”,究竟怎么样才能联系到一起呢?

改名之变脸记:变来变去,名字还是老的好!

四川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四川高校界中的翘楚,文科有原四川大学的实力,理科有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的积淀,素有“金牌口腔”美称的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加入更是让四川大学实力大增。它的名字也曾有过一段趣事。

四川大学的名字以省名为词缀,名气响亮,生源自然不差。可是,1994年时,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学校易名为四川联合大学后,报考四川大学的北京考生突然减少了。原来,北京有一所北京联合大学(市属高校),四川联合大学这个名字让同学们以为两者是同一层次的高校,自然报名的人就变少了。

@北京联合大学:怪我咯?

@西南联合大学:我觉得挺好啊!

猜你喜欢
工学院四川大学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许钰灵作品
工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民族图鉴入馆藏
简析语言习得机制
涉农工科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