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温时代以来,有两个共识,对台海的稳定非常重要。一方面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另一方面是国共两党之间达成了共识,这两个共识让台湾保持了迄今为止的和平。如果没有这两个层面的共识,两岸关系就会出现问题。蔡英文上台后,台湾问题的走向如何,这是个大的问号。在此情况下,大陆对台湾的目标有三个层面,即短期、中期和长期。在短期层面,最重要的就是危机管理;在中期层面,就是遏制“台独”,或者维持现状;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就是要追求国家的统一。
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独”力量主导台湾政治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台海危机不断。民进党现在的领导层尽管也强调维持两岸现状,但仍然没有放弃追求“台独”的立场。在这个前提下,民进党执政之后,“台独”力量仍然有可能制造这样那样的“台独”危机。每当发生重大的政治事件,例如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美国总统选举和台湾地区选举等,“台独”力量都有可能利用这些重大事件来制造危机。如何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形式,是中国大陆必须面对的要务。
与之相关的第二层面是现状管理。多年来,大陆把管理台海局势的目标定位在反对台湾的法理“独立”上面,这是很现实的做法。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台湾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存在是一个事实,看不到这个事实,任何决策都会是自欺欺人,会导致犯大错误。即使将来统一了,也并不见得两岸属于同一个行政实体。香港模式的“一国两制”已经是一个主权政治体下的两个行政实体。如何达成主权上的统一和行政权上的独立,既是一个规范问题,也是未来两岸关系客观发展的现实问题。
防止法理“台独”的意义在于把解决台湾问题分成两步,即反“台独”和促统一。尽管这两步之间多有重合之处,但从战略上是可以把它们分离开来的,这种分离有利于人们找到可行的途径,分阶段应付台湾问题,并求得最终的解决。
现状管理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就是中美关系和台湾岛内主流政治力量的变迁。大陆并没有实质性的途径来影响台湾岛内的政治。如果有,也不会出现1996年导弹危机那样的情况了。在导弹危机之后,大陆也通过领导人讲话或者通过媒体等试图影响岛内的政治走向,但是不仅没有效果,有时候甚至被岛内“台独”力量所利用而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种情况在近年有很大的变化。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有效地改变了从前“胡萝卜不甜、大棒不硬”的被动局面。在同时强化了“大棒”的硬度和“胡萝卜”的甜度的情况下,大陆比较有效地利用了两个因素:一是岛内的政治斗争,二是经济的区域化,也就是台湾和大陆两个经济体的高度整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两岸经济实际上已经是高度整合。现在很难想象台北的桃园机场如果没有了大陆去的航班,会变成怎样。台湾的整体经济也是如此。即使是最具有“独立”理念的“台独”力量,也很难否认大陆经济对台湾的影响了。
不过,要把两岸的经济整合转化成为对台湾的政治影响,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经济的整合里面可以分解出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台商”因素。台商因素很复杂,他们往往是机会主义者。现在大陆有那么多台商,但是他们有多少回去支持国民党,又有多少支持民进党?这种复杂情况以后还会存在下去。
比台商更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实际上是普通台湾人民,尤其是南部农民。经济的整合有可能使得大陆直接地影响台湾农民的利益,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投票意向。多年来,大陆直接向台湾开放农产品市场。很难假定所有的台南农民都是倾向于“台独”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为了自己的生计。台南传统上是民进党的基地,这些农民很容易被“台独”基本教义派动员。如果大陆的市场和他们的生计能够发生直接的联系,那么情况就会改变。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民进党曾经对大陆的“亲台”经贸政策拼命抵抗。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抵抗对民进党的负面意义大于其积极意义。
有了这些可以影响岛内政治动态的途径,台海局势的稳定就有了基本的保障。(郑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