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婷
“在钞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使凹版雕刻发扬光大,这就是我追求的‘终身成就。”
2015年11月12日,新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面世。光线下用放大镜观察,这套钞票的毛泽东主席肖像处,能看到点与线交织产生的特殊反光,宛如浮雕,手指轻触,还有凹凸感——这是世界钞票原版雕刻领域闻名遐迩的雕刻凹印技术。
马荣是这套人民币毛泽东主席肖像的原版雕刻者,她也是我国第一位雕刻人民币主景人像的女雕刻家。
每天早晨8点,马荣会准时走进位于北京西南四环外的工作室,穿上工作服,拿出钢版,握起雕刻刀,开始一天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在她35年的雕刻生涯中从未停歇。
特制的工作台被均匀的灯光映得通亮,一块光如镜面的钢版摆放正中,马荣身体前倾,左手持镜,右手舞刀。随着刀锋的微微跳跃,钢版上出现纤细密集的线条,逐渐延伸构成了一片银色的发梢、微笑的嘴角、和缓的鼻翼、温柔的双眸……一位老人肖像跃然而出。
钞票上的人像雕刻颇有难度,它必须通过点和线去表现人物的精气神、空间感和质感。因此,人像雕刻被看做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同时,凹版雕刻还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条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
马荣说,第一刀她习惯先雕刻人物的眼睛。当眼睛雕刻完成后,便可以跟人物直接交流,整个创作也是她和那双眼睛对话的过程。
在马荣心里,每刻一刀不可逆,几十年的人生更是不可逆。
1978年,16岁的马荣进入了培养未来人民币创作者的摇篮——北京印钞厂,学习美术。1981年3月1日,马荣开始了手工钢凹版雕刻的学习和工作,师从我国第一位女雕刻家赵亚芸。30多年后,赵亚芸说起自己的学生颇显骄傲,“当时就觉得马荣是个好苗子”,因为她的“处女作”只修改了3次就通过了老师的考验。
在国际上,培养一个合格雕刻师需要10年,由此可知雕刻专业难度之高。在马荣看来,要想在这个专业有所成就,每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在完成了文字、装饰的雕刻学习之后,为了能学习难度最高的人像雕刻,马荣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在雕刻界前辈吴彭越、宋广增、苏席华的教导下,马荣迈向了向往已久的人像雕刻之路。
1997年是马荣雕刻事业的转折点。
那一年,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肖像雕刻进入攻坚阶段,马荣全身心投入其中。3个月的创作时间里,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了探索凹版雕刻人像适应当前印刷条件的规律,她决定同时雕刻两块钢版,这也意味着,在完成作品时需付出多一倍的工作量。最终,马荣成功探索出了雕刻版纹间隔线的方法,通过控制油墨流动解决印刷适性问题,并形成了新的工艺标准。毫无悬念,马荣的人像雕刻作品成功夺冠,由她首创的版纹间隔线雕刻法也被广泛应用。
如今,已近退休的马荣,一双丹凤眼总是挂着笑意,她说,30多年来,自己的心在雕刻上,自己的工作与娱乐、快乐与苦恼都与雕刻连在一起。
马荣有一把视如珍宝的雕刻刀。棕红色的刀把上,半圆形的正面由于无数次使用被手掌磨得油光,刀把的背面刻着一个“沈”字,这是第一位使用者的姓氏。刀传至马荣,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
在马荣看来,雕刻刀不仅是一件工具,更代表着雕刻技艺和工匠精神的传承。
马荣与丈夫孔维云是一对“人民币雕刻伉俪”:曾是美术班同学,又一起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还共同从事了35年的钞票雕刻工作。
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既有绘画、设计功底,又掌握雕刻、制版技艺的群体受到欢迎,马荣身边的同行们纷纷辞职、转行、下海、出国,同期进入设计室的人所剩无几。
此时,马荣的油画作品成为法国收藏家追逐的目标,孔维云的水粉画更是独树一帜,对于在绘画上已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来说,再花十年时间学习凹版雕刻,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但是两夫妻选择了坚守,一点一线雕刻着钢版,也雕刻着自己的未来。
“钞票上的人像雕刻代表着国家形象,还有比这更能体现我们职业价值的吗?”说这句话时,马荣一脸荣耀。孔维云则把自己的办公室打造成一间手工雕刻传习室,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布满了用废弃橱柜、茶水柜改造的“展示柜”,在这里,他不厌其烦地讲述着中国钞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目前,我国仅有十几人从事人民币凹版雕刻工作,马荣是中国第四代人民币凹版雕刻师,她正在培养第五代接班人。“我不奢望人人都能理解自己,但我希望从事雕刻工作的艰辛和难度能被人理解,这将有利于新一代年轻人在这一专业里钻研和成长。”
当下,马荣和她的同事们又有了新的目标——应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尽一份力。
2016年9月,受意大利国际雕刻师学院邀请,马荣将前往授课。556年前,意大利人发明了雕刻金属凹版印刷法。100年前,中国从国外引入了雕刻凹版印钞工艺。今天,一位中国女雕刻师将远渡重洋,为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讲述中国钞票蕴含的东方文化。
“我们拥有的是国家技艺。在钞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使凹版雕刻发扬光大,这就是我追求的‘终身成就。”马荣默念着演讲的开场白。
(周程余荐自《文史博览·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