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左撇子小史

2016-09-01 08:12尹世昌
北京纪事 2016年9期
关键词:左撇子半球骑车

尹世昌

我是个左撇子,而且是个80多年的老左撇子。

周岁时,家里的老人、大人欣喜地看着我“抓周儿”。桌上放着纸、墨、笔、砚、书本、雪花膏、算盘等,我的小眼睛看不过来了,似乎没多想就直奔算盘而去,用左手胡乱摆弄,后来我真的从事了一段财务工作。再后来,咬手指、吃东西、拿玩具等等都用的是左手,家人多次纠正也扳不过来。是我母亲疼爱地说了一句既无奈而又至关紧要的话:“随他去吧。”自此,我真的成了一个自由自在的“左撇子”。如果说是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可是我父母、祖父母都是右手,我的弟弟、妹妹和我的儿女也是右手。不过,有意思的是,我的大孙女却是个左撇子。

公众面前讲话

上学以后,写字做功课,在老师的严厉调教下,我不得不强迫改用右手,从此,开启了左、右手都能用的格局。除写字以外,如“珠算课”在课堂上学用右手,回到家里练习时不自觉地又用起了左手(与右手打出的数字相反)。后来我在做会计工作时,可以双手打算盘,令同行们惊叹不已。

学校的“手工”课上,用马粪纸做的动物玩具、用小刀将粉笔雕刻成小饰品、用针线缝布袋等皆是我左撇子的功劳。做出来的手工并不比用右手的人差,有的习作还参加了学校优秀作业展。如果以此认定左撇子聪慧、能干,也不尽然。比如上国语课,老师要求背诵课文,有的同学不费吹灰之力可以倒背如流。而我默背了多时也达不到要求,所以最怕老师叫我。有一次偏偏点了我的名,战战兢兢地背了一半就卡壳了,老师给了提示还是背不下来,只得再复习。第二天紧张的我仍然没通过,老师拿着教鞭朝我走来,我下意识地将俩手背过去。

“把手伸出来!”老师面无表情。

我胆怯地伸出右手。

“换那只手!”老师用教鞭将右手按下。

我还是伸出右手。

“知道吗?老师从来不打学生右手!”

“我、我、我是左撇子……”同学们哄堂大笑,“左撇子”竟然使我躲过一劫。

在过去的几十年工作、学习、生活中,我的左撇子无不是在坚持中变换,在变换中坚持,这里有快乐和烦恼,也有舒适和无奈。比如与人相见,握手、打招呼,出于礼貌,强迫自己用右手,挥手告别或说“拜拜”时,用哪只手也无妨。两手鼓掌时左手击右手,重要的是真情表达。饭桌上举杯祝贺尤其在碰杯时,多是左手,但拿起筷子进食自然离不开左手,围着圆桌入座为了不使筷子“打架”,我常常主动坐在下手(即服务员上菜的位置),算是与右手无争,却又保持了左撇子个性。

老人运动会上拍球比赛

从事群众文化工作多年的我,经常下基层开展辅导活动,自行车是当年唯一的代步工具。一般人骑车都是双手扶车把,左脚蹬右腿跨上。而我这个左撇子与之相反——右上右下,弄得大家十分好奇,从未见过这么骑车的。我的骑车技术还不错,与同伴一起骑车下乡开展文化活动时,由于我和大家上下车方向相左,凡结伴同行时我必在他们的右侧以避免下车时相撞。有一次夜晚骑在回来的乡间小路上,我的右边是一条干水沟,不想前轱辘被一块石头颠起,一下子把我从车上摔到右边的沟里,把大家吓坏了,赶忙从沟里将我拉上来,问我伤着没有,我伸伸左腿,甩甩左手……同伴们说:“到这时候了,还没忘了他的左撇子。”

正是我这个左撇子,成就了我和老伴的姻缘。当年,我们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还难得彼此心心相印。记得我第一次上门拜会她的家人时,不免有些忐忑不安,见到她的姥姥和哥嫂,我老老实实、毕恭毕敬。待大家坐在一起共进“上门饭”时,她姥姥一眼便发现我用左手吃饭,兴奋地说:“好,好,你姥爷就是左撇子!”大家爽快地笑了,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想不到我这个左撇子带来了好运。后来,我们去前门“大北照相馆”拍订婚照,在照相师即将按“快门”时,感觉不对劲,原来我习惯在右侧,如今照相也不例外,我对照相师表示,顺其自然吧。结果我们的订婚照与众不同——不是男左女右,而是女左男右。

年年岁岁,我的左撇子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功不可没。1992年5月迎来了我人生的第二个春天。虽说工作担子放下了,可是家务劳动又扛起来了。不过每天与柴米油盐打交道也是一种乐趣,我和老伴分工协作,如赶早市、逛超市,老伴前面选购,我在后面装运,她结完账走人,我这个“车夫”后面紧跟。走小路过天桥,左手拉车左边行,遇到对面来人,人家礼让,我感谢。有的不让,我只好主动挪开,谁让我是逆行啊。

一日三餐,大都由老伴操持,饭后我来收拾。不过,有时儿孙们回家,点名要吃我做的蒸饺,则是我左撇子大显身手之时,从剁馅、拌馅、和面、擀皮,到“组装”成形,完全由左手承担。每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饭桌时,大家兴奋地欢叫“大饺子来啰!”此刻,我心中默默地欣赏我的左手,“难为你了。”

人们都知道,人脑分成左、右两个半球,这两个半球以交叉的方式管理左、右两侧身体。也就是说:“左撇子”和“右手族”可称为右半球人和左半球人。但是左撇子生活在普遍用右手的世界里,在环境的逼迫下,从衣食住行到从事的诸多用手操作的工作和劳动中,左撇子不得不改用右手,同时又本能地更喜欢用左手,这样必然锻炼了他们左右两个半球,因此无论哪个半球支配他们,都要运用他们的反应能力。可以说,左撇子具有得天独厚的适应能力,这是左撇子独有的优势。

2013年的《北京青年报》上刊登了《老年人争当左撇子》一文,颇令左撇子人鼓舞。该文讲的是德国一家权威机构通过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习惯用右手的老人,其支配右手的左脑血管就会比右脑的血管发达很多,这一结果直接导致了全德国有70%的脑溢血都发生在患病者的右半脑上。”如果有意识地改用左手,就会极大降低中老年人的脑溢血发生概率。因此汉堡政府鼓励中老年人改变一贯的习惯,多用用左手。

兄妹弟四人唯独大哥是左撇子

希望老年朋友们不妨从现在开始试用您的左手吧,比如从简单的刷牙、拿扫帚,开窗、关门、按电钮……

多用左手,善待左手。人人都有两只手、两条腿。无论左撇子,或是右手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只手、两条腿谁也离不开谁。用双手托起新时代,用双腿走出新天地。

——写于8月13日国际左撇日前夕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猜你喜欢
左撇子半球骑车
半球面上四点距离之和的最大值问题
左撇子为何这么少
骑车不练腿 生活不完美
平时做个“左撇子”
东西半球磷肥市场出现差异化走势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我是一个“左撇子”
半球缺纵向排列对半球缺阻流体无阀泵的影响
骑车环岛11日
七月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