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依德
让诗人从文本中站立起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方依德
【设计理念】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选入教材的诗歌文本往往短小,在文本研读之外,教学内容更应往建构“这一个人”“这一个世界”或“这一个天国”的方向努力;也只有让诗人从文本中站立起来,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才能把握诗歌内在的情感律动,才能深入诗人更辽远的诗歌王国。此外,诗歌教学的语言组织应该呼应诗歌质朴、干净、诗意的风格,这是诗歌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文简称《面》)的教学通过对海子生平的感性和理性的认知,通过对《面》的感受和研读,通过对教学语言的精心组织,去触摸海子激情、悲剧而又决绝地选择了“诗歌、王位、太阳”的一生。
【教学目标】
1.感知海子诗人的形象。
2.感知诗人海子的幸福观,他对尘世热爱、祝福却在内心里予以拒绝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诗人形象的丰满。
2.文本的研读。
3.诵读中情感的把握。
【执教对象】
浙江宁波鄞州高级中学文科某班。
【课时安排】
一课时(理想用时约50分钟)。
【教学组织】
课前播放湖畔演唱的《面》。(PPT1,背景:明媚的沙滩,深蓝色的大海。字体红色。)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一)感性地认识海子
1.(PPT2,海子照片1:灰色,伸直双臂躺在地上,风衣开敞,头发蓬乱近乎遮没眼镜。照片左上角附红色诗句。)
·阳光打在地上
·天空之火在我内部
活动:请生谈从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海子,明确后诵读这两句诗。
明确:激情燃烧的海子。(师语言组织:阳光像闪电一样降临大地,海子的内心是多么的光明和激情。)
2.(PPT3,字体红色。)
草原上的一滴泪
汇集了所有的愤怒与屈辱
泪水,走遍一切泪水
仍旧只是一滴
活动:请生谈从中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海子,明确后诵读这四句诗。
明确:内心充满悲苦、屈辱甚至绝望的海子。(师语言组织:海子就是这一滴泪水,内心有着悲痛欲绝的愤怒和屈辱,却无力在尘世得到表达。他说: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
(二)理性地认识海子
1.(PPT4,海子照片2:坐在未名湖畔,布衣布裤,双手抱住双膝,满脸是稚气的笑容。海子照片3:上大学时的免冠半身照。)
2.(PPT5,生平概况。)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19岁)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先后开过控制论、系统论和美学等课程。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海子是后生代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在短短7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下了200余首高水平的抒情诗、七部长诗,给后人留下了80余万字宝贵的文学作品。
活动:请生读PPT5并谈感受,注意读音等。
3.(PPT6,生活、创作状态。)
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看过一次电影,那是1986年的夏天,我去昌平看他,我拉他去看了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改编的苏联电影《白痴》,除了两次西藏之行和给学生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写作直至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晚上7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西川《怀念》
活动:生集体读后谈感受,并概括海子的生活、创作状态。
明确:贫穷、单调与孤独,全身心投入创作。(师语言组织:诗歌的语言凝练、直达万物的本质,海子所写的每一首诗都是他生命燃烧的火焰。一个用生命创作的诗人,因为燃烧,必然耀眼而短暂。)
4.(PPT7,评论家论海子。)
他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诗歌象征:他的诗歌理想,他营造的独特的系列意象,他对于中国诗歌的创造性贡献——他把古典精神和现代精神,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乡土中国和都市文明作了成功的融合,以及他的敬业精神,他对于诗歌的虔诚和敬怵(chù)。——北京大学教授谢冕
活动:全体男生读。(师语言组织:海子成功地为我们贡献了“麦子”“村庄”“太阳”“远方”等一系列的独特意象,在这些意象的背后是他对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
5.(PPT8,海子照片4:《海子的诗》封面上的海子照,久未修剪的蓬起的头发,戴着透明边框眼镜,双手握拳高举,满脸笑容,神采奕奕。)
6.(PPT9,诗人论海子。)
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和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西川《怀念》
活动:全体女生读。(师语言组织:海子注定要成为吟唱土地和乡村的歌手。他说:我还要歌唱乡村15年。)
(一)初读诗歌的情感
(PPT10,《面》全文,字体红色。)
活动:师脱稿范读。请生谈《面》在诵读时的情感基调,明确后集体诵读。
明确:对明天的幸福的向往之情,对尘世温暖的依恋和博爱之情。
(二)研读文本
1.统计高频词(虚词除外)作为文本研读的抓手。
明确:“幸福”四次(加上“祝福”之“福”则五次),“愿”三次(为“祝愿”之意,加上“祝福”之“祝”则四次。“只愿”之“愿”为“愿意”之意),“从明天起”三次,“我”六次,“你”四次,“人”五次(第一次指诗人自己“我”,其它四次指他人“你”)。
2.研读高频词本身。
明确:“从明天起”指向时间的割裂与对立,“我”“你”指向空间的割裂与对立,在“时空的割裂与对立”中是诗人对“幸福”的决绝(“祝愿”与“只愿”)。
活动:全体诵读,读出时间和空间的割裂与对立感。
3.重点研读“幸福”在诗歌中的所指。
(1)请生谈“幸福是什么”,会涉及自己、亲人、陌生人等,为理解诗歌做铺垫。
(2)分组讨论海子的“幸福”是什么,事先确定小组发言人。
活动:第一组讨论第一段中的“幸福”;第二组讨论第二段中的 “幸福”;第三组讨论第三段中的“幸福”;第四组自由讨论补充发言。讨论后请代表发言。
第一段:
重点研读“我有一所房子”。(PPT11)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
落叶纷飞
——里尔克《秋日》
生齐读。(师语言组织:显然,房子是心灵的居所,海子因为心有所归而获得了安宁的幸福。一个人只有在最痛苦的时候才能获得这个世界里最宁静的幸福。我相信,海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内心有着无比痛苦的灵魂。)
重点研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明确:“春暖花开”乃幻象之幻象。(师语言组织:春暖花开的美因为面朝大海的空旷而获得了无限的温暖和美丽,但它终究是虚幻的美。)(PPT12)
海子的诗不指向任何具体事物,而指向实体。幻想和实体是它的两翼,尽管它像精灵一样漫天飞翔,但依然活生生,可感,有质量。海子把他唤来的一切幻象,都化作他所熟悉的家乡事物的意象,使他的诗在根源上与民间和大地保持着亲密的联系。
读海子的诗,你也许感觉不到它实在的意义和目的,但它至少打开了你关闭已久的精神之窗,使你的心头忽然一亮。——苇岸《诗人是世界之光》
活动:生齐读PPT12。(PPT13)
明天的幸福:(参考)
1.喂马、劈柴——平凡、清净的生活;
2.周游世界——自由的生活;
3.关心粮食和蔬菜——对人类生存充满关爱因而内心温情充实的生活;
活动:生笔记后集体诵读第一段,要求读出对自由、诗意的生活的向往,读出内心的温情与充实。(师语言组织:海子的诗歌语言质朴、干净,直达生命和生存的本质。在他的笔下,平凡的事物都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第二段:
重点研读“告诉”“每一个”。
明确:急于分享的幸福。
重点研读“我的幸福”“幸福的闪电”。
明确:来自天堂的诗国的幸福。(师语言组织:当闪电划过夜空,劈开黑暗,带给我们耀眼的光明和力量。诗歌王国就是海子的天堂,在其中,海子以王子自居,他传达分享的是神的旨意。他说: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PPT14)
今天的幸福:(参考)
1.幸福的闪电——诗国的幸福;
2.通信(亲人)、告诉(每一个人)——需要分享的幸福;
活动:生笔记后集体诵读第二段,要求读出幸福的光明和力量,读出急于分享的感觉。
第三段:
重点研读“只愿”之“只”。
明确:诗人虽然也想拥有尘世的幸福,但内心里又“固执”地予以拒绝,决绝地选择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虚幻又虚幻的“诗歌、王位、太阳”的一生。“只愿”也表明海子有“反省”,却不愿回头或无法回头。(PPT15)
你不顾一切地向上攀登,山路为生命的一部分。你超过一个又一个行人,到达绝顶时你失去拥有的一切。俯瞰山下,后来的人还没能爬上山腰。孤独是山峰给征服者唯一的礼物,这时你再想回头已经来不及了。——古龙《楚留香》
活动:生齐读PPT15。(师语言组织:关于登山,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成功的登山者,你千辛万苦地冒险到底是为了什么?他说: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海子就是这样的一个登山者,他获得的唯一礼物就是孤独,此时他想回头已经来不及了。)
重点关注写作时间“1989年1月13日”。
明确:1989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水岭,之前的八十年代是文学的黄金时期,也是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中国的百花齐放的时期。《面》写于自杀前两个月。(师语言组织:诗人西川说,海子一定是看到了我们没有看到的世界景象,所以他走到了比远方更远的地方。《面》就是诗人站在山巅俯瞰山下的那一个精神瞬间。)(PPT16)
必须抉择的幸福:(参考)
1.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陌生人——大地般的温情和博爱;
2.三个“祝愿”——事业、爱情、生活;
3.只愿——反省后的抉择:拒绝尘世的幸福,选择诗国的幸福。
活动:生笔记后集体诵读第三段,要求读出无限温暖、博爱和留恋以及痛苦的抉择感,在读“只愿”时,有含泪的感觉。(师语言组织:滚滚红尘,无限热爱,却不得不决绝地离开,这该是怎样的痛苦!)
(三)再读诗歌的情感
活动:回顾对整首诗歌的理解,丰富情感基调并再次集体诵读全诗,要求读出比初读有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
(PPT17,海子照片5:灰色,坐在昌平郊外的铁轨上,身穿黑色毛衣。文字在照片的左上方,红色。)
海子的遗嘱:
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
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师语言组织:在最后的日子里,海子已经精神分裂,出现了幻听的症状,总觉得有人要害他。海子自杀的地点是河北山海关,据说山海关是面朝大海的第一关,于是就有人认为海子早就选好了自杀的地点。两个月后便是三月,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八个字早已暗示了他自杀的地点和时间。他说: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其中包含着疲倦、忧伤和天才。)(PPT18)
远方是海子的新娘
远方古老而神秘
远方美丽的召唤
使你容光焕发马不停蹄
祖父说,山外是山,远方外还是远方
可你不愿画地为牢
不愿把眼睛献给无色
不愿两手空空
你要背负父亲,巡视神的领地
春色温暖或者荆棘忧伤你都要看看
生你养你的黄土地、黑土地
血染成色的土地
贫瘠而七彩的土地
泪水的土地!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比远方更远的海子
在诗歌中贫穷而自由
——方依德《怀念海子》
活动:师深情自读原创诗歌《怀念海子》。(师语言组织:我谨以此诗怀念我热爱的诗人海子,也希望通过这堂课能够让大家喜欢上这个叫海子的诗人。)
[作者通联:浙江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