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速推进亚太战略新布局的举措及影响

2016-08-31 21:56
现代军事 2016年5期
关键词:亚太战略

谢苏明

21世纪前20年,亚太日益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汇聚了大国地缘战略竞争的焦点。该地区既是全球最有潜能、最具活力的机遇之地,同时也是充满危机和挑战的前沿。美一直宣称自己是“太平洋国家”,自2009年起提出“要重返亚洲”,“加大在亚洲的战略存在”,2011年表示“将把美军的战略重心转向亚洲”,2012年提出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此平衡中国的战略崛起,强化对世界政治、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带的控制。时至今日,美国针对亚太战略布局的调整不仅没有减速,而且还在不断加快其步伐,已从“重返亚太”进入“塑造亚太”新阶段,此举将对亚太当前相对和平的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重塑战略指导:将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于2012年发布了新版《国防战略指南》,首次正式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以此作为美国的防务优先事项。同年6月,美时任国防部长帕内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提出了美军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4项原则。2014年3月,美国防部发布《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强调面向亚太这一关键地区实施“再平衡”。同年11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全面阐述“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总体目标”和“四大任务”。2015年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宣布进入‘亚太再平衡”战略新阶段,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文件中,全面分析美国面临的威胁和挑战,系统阐述了美国对全球及亚太地区的战略指导,强调做好介入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准备。

确立军事战略目标

美军认为,战略就是如何平衡目标、途径和手段,也就是平衡国家目标、作战理论以及所能利用的资源。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曾提出“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大规模的地区战争)”的目标,奥巴马政府针对当前美军优势相对减弱和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需要,在新版《国防战略指南》中首次提出“同时打赢一场半战争”的目标。在2014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明确阐述为“在任何时候,如果对对手的慑止失败,美军将能在一场大规模多阶段作战行动中挫败一个地区性对手,同时在其他地区拒止另一个进犯者实现其目标,或使其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美新版《国家军事战略》进一步提出,要以“慑止、打赢、合作”为核心,针对不同冲突模式实行“一体化军事战略”及其三大战略目标:即慑止、拒止和击败国家对手,扰乱、削弱和击败暴力极端主义组织,注重全球同盟与伙伴关系网络。着重强调,慑止对手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直接攻击是美军的首要任务,拒止对手达成目的是美军的直接目标,美军将时刻准备在所有领域投送力量,打赢国家间战争,决定性地击败对手。许多专家认为,这是美国军队能力建设的顶层目标,表明美军要形成在世界其他地区打一场局部战争的同时,具备在亚太地区实施慑止或压制性军事行动的能力。

瞄准国家战略对手

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亚洲地区的安全面临冲突升级的风险,包括海上领土争端和朝鲜的挑衅”,“今天美国参与到与一个大国战争的可能性尽管很低,但这种战争的可能性却在持续升高。过去10年,美军的行动主要是针对暴力极端恐怖主义组织;今天以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美军将更加关注国家行为体的挑战”。2015年7月9日,邓福德在升任参联会主席的听证会上称,“俄罗斯是一个核大国,有能力侵犯美国盟国,威胁美国利益,俄罗斯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认为俄罗斯、伊朗和朝鲜都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问题。美国政府虽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崛起,但也在多种场合指责中国加剧了亚太地区的紧张局势,把中国视为美国的潜在战略对手。美国参联会前任主席邓普西则明确指出,“未来10年,东亚国家间冲突风险将会升级”,“美国的第一层级对手就是中国和俄罗斯,美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是应对海上领土争端和朝鲜的挑衅,其核心是遏制中国快速崛起”。奥巴马总统明确表示,“美国准备加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中国不是唯一原因,但是最大原因”。

转变海外战略重心

美国《防务战略指南》明确要求2020年前将美军的兵力部署和战略资源向亚太地区倾斜,至2020年达到美军全部兵力的20%。2014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进一步明确,为支持“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将在东北亚地区保持充足的军事力量,至2020年将60%的海军力量部署到太平洋地区,包括对目前驻日的重要海军力量进行升级改造,增加驻关岛的海空军力量,并在关岛部署海军陆战队,以此形成“地理上更加分散、行动上更加自由、政治上更可持续”的部署态势。

应该看到,美强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虽然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综合施压,但重点是对美军事力量的调整和运用,实质是将其海外战略重心从以欧洲一大西洋为主,转移到以亚洲一太平洋为主上来,目的是应对海上领土争端和朝鲜的挑衅,其核心是围堵和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

明确美军优先任务

美在《防务战略指南》中首次提出美军肩负的“十大重点任务”,2014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则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三大战略支柱”:

一是保护美国本土,慑止和击败针对美国的攻击,支援民事当局降低可能的攻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是构建全球安全,维持地区稳定,慑止对手,支持盟友和伙伴国,与其他国家合作应对共同的安全挑战;

三是投送力量并获得决定性胜利,击败侵略,扰乱并破坏恐怖主义网络,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及灾难救援。

美军21世纪防务优先事项包括:向亚太地区“再平衡”,维持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保持对欧洲和中东安全与稳定的坚定承诺;保持打击暴力极端主义分子和恐怖分子威胁的全球态势;继续保护和重视在技术领域的关键投资;努力构建新型伙伴关系,加强关键同盟和伙伴关系网络。在新版《国家军事战略》报告中明确了美军全球一体化作战的12项任务,其中包括:保持可靠、有效的核威慑;击败对手;保持维护稳定的全球性存在;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挫败敌之企图;应对危机,实施有限的应急行动等。

可以看出,虽然美军仍然把国土防卫置于“三大战略支柱”的首位,但已非常突出美军在维持地区稳定、慑止潜在对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重点强化其核心作战能力建设。

创新作战概念:着力应对大国区域拒止挑战

美军认为,联合部队的“再平衡”要聚焦于所有可能的作战行动,包括从应对敌人发动的“非对称作战”(低烈度冲突)到应对“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的高强度冲突,“在反介入环境中遏制和击败进犯”的对手,为此,美军必须针对新的战争形态和地区战场环境,不断升级战争规划和作战概念。

提出“空海一体战”概念

2009年,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起草了题为《空海战斗:启航点作战概念》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当前中国军队对美国空、海军构成了最为严重的“区域拒止”挑战,迫使美军难以自主进入西太平洋地区展开军事行动。未来美中之间爆发军事冲突或者战争,只能发生在空中和海上,而不可能进入中国境内实施大规模军事行动。因此,报告认为,要针对中国海、空军力量快速发展的实际,研究建立“空海一体战”概念,计划分2个阶段7条线(第1阶段4条线,第2阶段3条线)加强美国海军与空军的联合作战,准备好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及战争,加强对中国的军事威慑与遏制,或在威慑失败的情况下,赢得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自2010年7月起,美军把“环太平洋军演”作为研究“空海一体战”概念的试验场,对多项作战科目进行研究评估。在2014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中,将推动“空海一体战”概念定义为确保未来美军维持全球军事优势的支柱性作战概念,以此作为美军的未来重大创新性举措。

完善“联合作战介入”概念

近期美军将“空海一体战”概念、“强行进入作战”概念和“近海作战”概念纳入“联合作战介入”概念(JOAC),并引入太空战、网络战等新型竞争领域,作为国家军事战略的组成部分。联合作战想定因素主要考虑对手国家具有较大面积和纵深,美军基地面临多种对称和不对称威胁,美军需在强对抗或拒止地域中作战,战场上有大量移动目标或加固深埋目标需要打击,美军支援远程精确打击的信息和后勤装备体系可能遭受攻击等。“联合作战介入”概念(IOAC)具体设想了美军未来联合部队如何针对新型“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实现有效作战介入,核心思想是能够向世界任何地区投送兵力,利用跨领域协同提升美军联合领域优势,为联合部队完成任务提供所需的行动自由。强调在传统陆、海、空战场中融入太空与网络作战,确保协同作战更为深入和灵活。“联合作战介入”概念(TOAC)的建立,表明美军在立足战略核威慑的条件下,实施全球部署、全球到达和全球进攻与导弹防御以及在太空、网络和电磁领域全面对抗等作战思想渐趋成熟。

调整战略布局:强化军事力量可持续性部署

近年来,美军以应对朝核危机和岛屿主权争端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在西太地区的战略存在。重点加强以日韩为核心的第一岛链基地群,以关岛和澳大利亚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基地群和以夏威夷为核心的第三岛链基地群建设,使该地区的军事部署从以前的“一般存在”,提升到目前的“战略性前沿威慑水平”。

拓展第一岛链前沿性部署

以驻日韩现有军事基地为支撑,依托美曰、美韩军事同盟,突出一线地区快速反应能力建设。美计划对驻日海军力量进行升级改造,向日本增派2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使其总数达到7艘),“里根”号核动力航母进驻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14架F-22A隐身战斗机进驻日本横田空军基地,派遣“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驻泊韩国釜山港。根据美菲去年达成的协议,菲承诺将向美开放5个军事基地,包括菲最大陆军基地和前美海军第七舰队驻扎的苏比克湾海军基地。此外,还准备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轮换部署4艘近海战斗舰和P-8A“海神”反潜巡逻机。

加强第二岛链基地群功能

将太平洋战区重心转移至关岛,把关岛建成美空军、海军“重要战略支撑点”,并向南延伸至澳大利亚。根据相关兵力调整计划,美自2000年底以来,开始在关岛进行大规模扩建和改建(具备同时部署100~150架F-22A战斗机以及50~75架重型轰炸机能力)。目前,已将驻冲绳的海军陆战队约8000人迁至关岛,在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部署“全球打击特遣队”(包括6架“全球鹰”无人侦察机、48架F-22A隐身战斗机、6架B-2隐身轰炸机和12架KC-135空中加油机),计划在关岛部署1个“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将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改装为搭载“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同时,在澳大利亚实行无永久性军事基地的创新性轮换驻军,在达尔文港部署由2500名海军陆战队员组成的空地特遣部队,科科斯群岛基地部署“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和P-8A“海神”反潜巡逻机。

巩固第三岛链基地群基础

以夏威夷为中心延伸至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在阿拉斯加增加全球导弹防御地基拦截弹数量,在夏威夷和阿留申群岛预置武器弹药,突出加强夏威夷指挥控制枢纽和后续支援保障能力建设。目前,美在西太地区共建有9个大型空军基地,部署各型作战飞机350余架,先进无人侦察机、隐身飞机和战略轰炸机均已部署亚太地区,企图形成美在亚太地区新的军事战略格局。

打造技术优势:全面启动“第三次抵消战略”

保持美军具有决定性军事技术优势,以此抵消战略对手可能产生的挑战能力,已成为战后美国军队的惯用做法。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就曾实施过2次抵消战略,但都是针对苏联和华约集团进行的,前者是以核技术优势抵消对手的常规兵力数量优势,后者实施的是以精确打击技术为龙头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抵消战略。如今,美国国防部将启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是发展能“改变未来战局”的颠覆性技术武器群,针对的主要作战对象是中国和俄罗斯。2014年8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克在美国国防大学演讲时,谈及他主张的“第三次抵消战略”,他认为,“由于世界一些国家都在利用快速变化的技术,未来冲突将会爆发得很快,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将发生在一个技术上更具挑战的战场”。同年9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提出以“第三次抵消战略”为内涵的《国防创新倡议备忘录》,将该战略上升至国防战略指导层次。

确立国防建设优先领域

美“第三次抵消战略”是在美国家战略框架下,统筹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国防创新发展战略,已体现在美相关战略文件中。比如,美新版《国家军事战略》提出,为对抗反介入/区域拒止、太空、网络及混合威胁,要重点向天基和陆基目标指示和预警系统、一体化ISR系统、战略运输手段、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导弹防御技术、水下系统、无人系统和技术以及特种和网络部队投资。美近期公布的2017—2021财年国防预算规划的优先事项有3个:

发展针对最强大、先进对手的常规威慑能力;

更多地聚焦于部队形态而非规模;

强调创新,重点是吸引、保留和管理人才,升级战争规划和作战概念,推动具有抵消作用的各项技术发展。

创新具有颠覆性的技术武器

2015年12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克透露“第三次抵消战略”最终确定的5项关键技术是:具有学习能力的机器、人机协同与合作技术、辅助人类行动的技术、先进的有人/无人作战编组、网络攻击和电子战环境中使用的网络增强型武器。美方认为,突破创新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等科技创新,推动定向能武器、电磁轨道炮、单兵装备系统、无人系统、智能武器和高超声速武器等新概念武器的发展。在支撑新抵消战略方面,美国国防部在2017-2021财年规划投入180亿美元,发展具有抵消作用的各项技术,用于支撑常规威胁。在部队现代化方面的投资重点:

一是驱逐舰现代化和攻击型核潜艇升级;

二是舰载先进弹药和传感器技术;

三是空间能力;

四是高超声速武器的研究与发展;

五是可供各级司令部指挥官使用的赛博(网络电磁)工具;

六是美陆军航空兵现代化计划;

七是美海军陆战队车辆现代化计划。

加强盟友合作:全面构建同盟与伙伴体系

美国认为,东亚同盟与伙伴关系是其独特优势,也是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石。要整体构建“亚太同盟关系网”,加强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举行更多的联合军事演习,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提升美国对盟友提供的前沿威慑水平。美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打造“亚太版北约”,其实质是想把军事盟国和伙伴国与美国的战略利益捆绑,将它们推到对抗美国的所谓“挑战者”——中国的前沿,以此强化美国主导的亚太安全秩序;利用海洋争端和周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抵消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迟滞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压缩中国战略利益拓展空间。

构建“亚太同盟关系网”

美2014年《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指出,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核心,仍然是使美国加强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的安全同盟关系,深化与该地区主要伙伴国(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的防务合作关系。近年来,美在亚太地区主要是通过制造地区紧张局势,在强化美国与既有盟国之间纵向关系的同时,以美日韩、美日澳和美日印等三边合作对话机制为核心,推动加强日韩、日澳间的同盟关系,寻求建立日印和澳印间伙伴关系,引入“印太亚洲”概念,力促印度东进亚太。其中,美曰澳是美在亚太地区竭力打造的“铁三角”同盟,美曰韩是美试图在东北亚围堵中俄的战略同盟,美日菲是美插手南海问题渐次形成的准同盟,美日印是美正在竭力推动的三边合作关系。迄今为止,美国已与世界上32个国家签订了防御合作条约,在亚太地区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双边防务条约。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5月,美菲达成《加强防御合作协议》。2015年4月,美日签署新的《防卫合作指针》,日美军事同盟的合作深度及广度都有质的提升。2015年1月,美印两国发表《亚太及印度洋地区联合战略构想》,两国首次共同就南海自由航行问题阐明观点。目前,美与日、菲两国的同盟关系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加强,但日本主要是“借船出海”,在政治上“靠不住”;菲律宾国力太弱,在军事上根本“指望不上”;而韩国则更专注于半岛问题,虽然支持美日韩三方安全合作,但反对扩大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印度与印尼在传统上属于不结盟国家,虽然乐于从美“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获利,但对外政策仍将以加强战略自主为核心;泰国在保持与美军事合作关系的同时,拒绝在泰国部署永久军事基地和驻军。

举行双/多边联合军演

美军在世界各地平均每年都要举行100多场联合军演,而在亚太地区每年约为60~80场,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大。在南海方向,美日澳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高调介入地区争端,美菲军队每年4月都要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并邀请日韩澳等国军队派出观察员,营造多国参与的气氛;3-4月,菲美还要在巴拉望岛海域组织“肩并肩”联合军演、模拟使用军事手段夺取岛屿控制权等内容;在东海方向,美日定期举行“山樱-61”联合军演,美军派出海军陆战队远征旅和陆军“斯特赖克”旅协同日本陆上自卫队特殊作战群等兵力,演练夺回外国部队侵占的离岛以及救出岛上居民等内容,以此强化美日战略同盟关系;在东北亚方向,美韩通过大量军事演习,保持随时可战态势,刻意制造半岛紧张局势。2016年3月,美韩针对朝鲜“核试验”和“导弹试射”挑衅事件,举行史上最大规模“关键决心·秃鹫”和“双龙”联合军演,美派出“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双航母战斗群、“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和F-22、B-52飞机参加,重点演练美韩新制订的“5015作战计划”,做好先发制人地对朝实施战争准备。

构建一体化作战体系

随着美在西太地区大规模军事部署调整到位,以美日韩澳军事同盟为基础,正在逐步形成力量部署、情报信息、作战指挥一体化。其中,战略部署调整—直是美日安全磋商的重要内容,自2004年美日就协调通过了“驻日美军部署调整执行计划”,推动形成以美西太军事基地为依托的军事同盟网络;在情报信息方面,美日韩菲澳台各方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在西太地区建成从太空到海底的立体侦查监视体系,信息共享模式已从最初的“双边共享”发展为目前的“多边共享”;此前,美已在日本部署“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和第2部x波段导弹预警雷达,在台部署“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近期正在与韩协商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加紧推进东亚地区导弹防御一体化。根据美日、美韩达成的协议,驻美国本土陆军第1军司令部已迁入日本座间基地,必要时可统一指挥各军种部队协同作战。位于关岛的美第13航空队也迁至日本横田,与日共同建立“联合作战协调中心”。目前,美已推迟向韩移交朝鲜半岛作战指挥权,正在协助台军制订联合作战准则,提升作战信息链接层次,构建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

扩大军事影响:持续增大干预地区冲突可能

美国以加大地区军事存在为特征的“再平衡”,无疑将打破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强化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和遏制态势。随着美在西太地区海空兵力和作战能力的持续增强,其军事力量运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将会显著提高,此举增大了美在我周边特别是南海、东海和朝鲜半岛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直接染指南海事务

2015年以来,美以南海安全危及美国在公海的航行自由为名,刻意渲染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威胁,指责中国在南沙的正常岛礁建设,怂恿菲律宾单方面向国际仲裁法庭提交“南海仲裁案”,纠结菲日澳等国进行联合军演和常态化巡航,加大了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的力度。

2015年5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表达了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等亚洲安全事务的明确意图,声称“美国军队必须为危机做好准备,南海等地的‘地区性侵略将影响美国盟友,可能导致美军卷入”。奥巴马总统在访问菲律宾时表示“美国保卫菲律宾的承诺坚定如铁”,美国副总统拜登则称“南海危及美国利益”。

同年7月18日,美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乘海军P-8A“海神”反潜巡逻机飞越南海,表示“南海主权争端不会影响美在该争议地区的行动”。10月27日,美海军“拉森”号导弹驱逐舰驶入我南沙渚碧礁和美济礁12海里内巡航,进行危险性挑衅。11月5日,美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登上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穿越南海,再次指责“中国破坏地区稳定和力量平衡”。12月10日,美空军B-52战略轰炸机执行任务时“无意间”飞入南沙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2016年1月30日,美海军“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在未事先通报的情况下驶入西沙中建岛12海里区域,还声称是“无害通过”。

从美在南海逐步升级的军事行动中看出,美国政府已把南海问题作为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牵制和遏阻中国崛起的“抓手”,开始走上使用军事手段与中国直面相对的前台,搅动南海成为地区热点并且不断升温。

支持日本军事冒险

美国基于全球和地区安全利益考虑,不顾亚洲国家及国际社会的反对,积极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日自卫队搭上美国“战车”松绑,日本则试图利用美国“重返亚太”谋利。2014年,安倍政权以内阁决议方式,通过修改宪法解释为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铺路;2015年4月,日美两国签订新的《防卫合作指针》,将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内容纳入其中,使日美同盟关系进入历史转折点;安倍政府随即于5月向日本国会提出《武力攻击事态法》、《国际和平支援法》等具有“战争立法”性质的安保法案;9月19日,安倍推动日本国会强行通过新安保法案,单方面扩大了日本行使武力的权限和空间。

在日本出台的新版《防卫白皮书》中,将安全威胁矛头直指中国。与此相应地,美国则在中日钓鱼岛争议中公开支持日本,多次表示日本对钓鱼岛拥有管辖权,奥巴马在访问日本时说:“美国的政策是明确的”、“钓鱼岛处于日本的行政管辖下,因此它在《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范围内”。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哈里斯称“美国已经发出明确的信号,像保卫东京一样保卫钓鱼岛”;另—方面,日本积极追随美国插手干预南海问题,并首次将南海问题写入《日本防卫白皮书》。美第7舰队司令公开邀请日本海上自卫队赴南海巡航,安倍表示“如果符合安保法案明确的‘三个条件,日本将派出自卫队参与南海行动。”日本自民党幕僚长则露骨地表示“如果南海发生冲突,日本将支持美国动武”。由此可见,随着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日本将逐步摆脱二战后体制枷锁,在迈向所谓“正常国家”的进程中,将可能伴随其军事上的进攻性和冒险性。

强力威慑半岛安全

长期以来,美一直奉行敌视、威胁和遏制朝鲜的政策,利用国际政治主导权和舆论话语权,将朝鲜、伊朗等国列为邪恶轴心,渲染朝鲜内政、外交和经济危机,企图以政治和军事手段颠覆朝鲜政权。

2016年年初,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随后以弹道导弹技术发射了“光明星4号”卫星,美国政府随即宣布“绝不承认一个拥核的朝鲜”,美军将动用“延伸威慑”手段,向韩部署攻击型核潜艇,出动B-52战略轰炸机和F-22隐身战斗机,派遣“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母进入韩国海域实施联合军演,启动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程序。

2016年3月7-4月30日,韩美在半岛举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关键决心·秃鹫”联合军演,1.5万名美军和30万名韩军官兵参加。此外,3月7日-18日,韩美海军陆战队还实施“双龙”演练,韩方派出3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2000名海军士兵,美方派出7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和5艘海上预置舰参演。美韩与朝鲜相互“示武”、“示核”,掀起了双方新一轮由紧张转向对抗的高潮。

相关专家认为,半岛的紧张局势为美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供了新的机会,奥巴马政府正在改变其上任以来推行的“战略性忍耐”政策,美将继续加大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通过对朝实施更加强硬的武力威慑和军事行动,企图改变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战略格局。

从总体上看,美“亚太再平衡”战略虽带有深刻的军事烙印,但同时更有明显的政治取向和冷战色彩,其核心是在21世纪的大国竞争中,重新夺取亚太政治经济主导权,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关键影响力。近期有美国媒体称,在聚焦亚太的问题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均有基本共识,这将成为奥巴马政府为数不多的执政亮点和政治遗产,并将为下届美国政府所恪守和保持。有理由认为,美国虽然近期受到叙利亚、乌克兰危机和伊斯兰国反恐战争等地区局势冲击,但其在全球一体化战略的指导下,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的决心不仅不会改变,并且还将继续深化。

猜你喜欢
亚太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中国股市领跌亚太
中国外交战略需大调整吗
亚太雕塑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