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梯每天捐15000元在家乡办学

2016-08-31 01:51本刊
福建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晋江华文印尼

郭文梯每天捐15000元在家乡办学

他让子孙公开签名承诺,世世代代支持季延中学、办好季延中学。

郭文梯(1923—2011),晋江罗山梧垵村人,16岁下南洋并定居印尼,白手起家成为东南亚“饼干大王”,热心家乡公益事业,1989年独资创办晋江季延中学。

为一个校址,他哭了

1923年,郭文梯出生于晋江罗山镇梧垵村(现罗山街道梧垵社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36年,一群强盗闯进郭家,打死了他的父亲郭季延。这一年他13岁,为了讨生活不得不辍学,走上社会帮母亲卖金纸银箔。

3年后,年仅16岁的郭文梯为躲避抓壮丁,怀揣着母亲多方筹借的36个银元,离开故乡,几经辗转抵达印尼泗水。

在异国他乡,他做过帮佣,当过搬运工,开过糕饼店,经营过食盐。而后,他把握商机,几经打拼逐渐成为饮誉东南亚的“饼干大王”。

事业成了,郭文梯想衣锦还乡,不料遇上第二次世界大战,计划只得搁浅。

1957年,阔别家乡18年的郭文梯,终于第一次回国。

他走进自家的红砖老屋,房门关着,门上有个黑黢黢的洞,那是当年夺走父亲性命的子弹留下的。推开门,门后挂着哥哥的一件衣服。哥哥是一个憨子,因为抢不到饭吃,被抓壮丁一个月后死在外边。眼前就一张床,母亲等不到和他见面,在他出国没几年后便撒手人寰。

郭文梯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恸哭起来。

故乡,留给他的似乎只有家破人亡的苦楚。然而痛定思痛之后,郭文梯做了个惊掉许多人下巴的决定——报答双亲无门,他就化为回报家乡。

1989年,郭文梯回国斥资3000多万元,准备以父亲的名字在家乡建一所中学,选址在罗山山仔埔。他本以为把学校建在当时县中心区域寸草不生的赤土埔上,交通方便,又不占用耕地,利于招生,对以后发展扩建也有益,是再好不过的。

“季延中学的创办远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郭文梯的外甥陈碧南说,“首先在选址上,村民就意见分歧。”

梧垵村村民认为郭文梯的根在梧垵,办中学就应该办在梧垵,怎么反而办到山仔去了?而山仔村的人则希望把学校建在离水库近点的地方,对他的选址也不满意。

那天,在一间屋子里,几十个人把郭文梯围在中间“批斗”。还有人大骂:“你不建这个学校没事,要真把学校建在山仔埔,必然受万代子孙咒骂。”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郭文梯的心,当时他泪流满面。

但为了学校的发展,郭文梯顶住了压力,没有改变校址。

花钱请人读书

1991年,季延中学的校舍建起来了。

硬件配置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下一步:学生从哪里找?又去哪里聘好老师?这在现在几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当时却耗费了郭文梯大量的心血。

陈碧南本是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高材生,从那时起,应郭文梯邀请,他开始为办好季延中学奔走。

那时的晋江,经济条件宽裕的人家还不多,不少贫困家庭急需儿女打工挣钱,减轻家庭负担,学生辍学现象普遍。陈碧南到各家各户拜访,许诺免费培养他们的孩子,并给予生活费。由此,季延中学开创了“花钱请人读书”的先河。

为办好学,郭文梯不惜代价。自创办以来,季延中学就设立高额奖学金来奖教奖学,吸引优秀教师和学生。

非常手段取得非常成果。季延中学办学开门红,1994年,200名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有107名达到省专线成绩,比起当时普通中学有的数年没一名上线的情况,可谓异军突起,轰动一时。随后几届的毕业生,有不少还考上了北大、清华,被泉州教育界称为“季延现象”。

仅用8年时间,季延中学就顺利通过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的验收,有人

誉之为“短跑道起飞”的神话。

工厂倒闭了没关系,学校没问题就好

郭文梯几次回乡,都慷慨捐资,为家乡修路、架桥、拉电线、救灾……全力支持家乡的公益福利事业,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

1957年第一次回乡,他捐了1.8万元,为村里修了一座桥,同样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1963年,他再次回到家乡,捐建了梧垵小学。“季延桥”和梧垵小学此后两次重修,也都由他出资。

季延中学异军突起,不仅高考上线率高,还有不少毕业生考上了北大、清华,被泉州教育界称为“季延现象”

晋江季延中学是省一级达标中学,校园占地170余亩,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绿化面积6万多平方米

1989年前,他林林总总为家乡捐资350多万元。1989年后,他为家乡捐资6500多万元,其中包括1998年捐资100多万元支持晋江国际机场的建设。

然而郭文梯的大儿子郭徽章说:“父亲最大的兴趣还是办学育人。”

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按一天天算,办学20多年以来,郭文梯平均每天捐给季延中学15000元。

“若求家小康,须重教育子弟;欲达国富强,必先培养人才。”这是郭文梯1995年给季延中学题的词,集中地表达了他办学育人的思想。

“人事沧桑几回复,白头今日思归功。家父致力桑梓普及教育,”郭徽章一直以父亲为楷模与骄傲,“从创办季延中学到再建季延初级中学,从组建‘香港教育基金有限公司’到组织家乡的教育基金会,家父最大的欣慰和快乐就是兴教助学的成功,就是要造就出一大批值得父老乡亲们骄傲的、将来对国家和民族有出色贡献的人才。”

“郭先生很特别,办学校还在旁边建了个饼干厂,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季延中学校友曾伙明说。

没几年,饼干厂因经营不善倒闭了。陈碧南把消息告诉舅父,郭文梯立即问道:“学校怎么样了?”

“学生还在上课。”

“工厂倒闭了没关系,”郭文梯一脸淡定,“学校没问题就好。”

上世纪90年代末,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郭文梯所经营的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冲击。然而,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仍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为了支持季延中学创建省一级达标学校,1997年,他斥资300多万元建设学校综合大楼,次年又捐资100万元购置现代化教学设备,并捐资30万元建设足球场和其他体育设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季延中学的发展,2004年郭文梯成立了“福建省郭文梯教育基金会”。在成立大会上,郭文梯让他的子孙都到现场签名承诺,要世世代代支持季延中学、办好季延中学。

2011年8月27日,郭文梯在印尼逝世。就在临终前十几天,尽管身体不适,88岁的他还是坚持从印尼飞了4个多小时到香港,出席“福建省郭文梯教育基金会”2011年年会,听取季延中学、季延初级中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和今后的发展思路。当时,他还念叨着11月季延中学建校20周年、季延初级中学建校10周年庆典的时候,要回学校看看。

2010年郭文梯(前左四)回国出席“福建省郭文梯教育基金会”年会

会说家乡话才有资格做郭家的媳妇

自1966年开始,印尼关闭了所有的华文学校,长达32年之久。印尼华侨第三代在学校根本接触不到华文。很多老华侨为子孙后代不会讲中国话而着急,印尼晋江同乡会也准备办学习班,给那些没有接受过华文教育的孩子,补上这极其重要的一课。

而郭文梯的孙子,25岁的郭迪杰,却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一个中国人,要不会说中国话,很没面子!”郭迪杰说。

不光郭迪杰,郭家的每一个人都会讲闽南话和普通话。这源于郭文梯定下的严格家规。

原来,郭家挑选儿媳、孙媳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会说家乡话。乡音难改,乡情难忘。每个后代,郭文梯都会亲自带他们回到故乡看一看,连还在襁褓中的小宝宝都急切地带了回来。去世前不久,他还给大孙子介绍了一位晋江籍女孩处对象。

平时在家里,郭文梯都要求孩子们讲家乡话。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从未接触过华文课本的郭迪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经常收看华文电视节目,高中的时候还迷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

身在异乡,郭文梯一家对家乡的热爱从来没有淡薄。闲时,郭文梯常常做一顿闽南特色的面线糊或欣赏一段高甲戏来犒赏自己。据郭迪杰的父亲郭徽章介绍,他们印尼家中的摆设“很中国”,妻子许雅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几乎每个房间都挂着她的书法作品。

(本刊综合整理)

郭文梯去世两个月后,其妻王淑英带着家族全体成员返乡,参加季延中学建校20周年庆典活动

身在异乡,郭文梯(二排右三)一家对家乡的热爱从来没有淡薄

猜你喜欢
晋江华文印尼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印尼出手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