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镜少年
利文斯顿、保罗·乔治、西塞、拉姆塞、登巴巴……这一列名字是当代两大球运动中最严重伤病──断腿的承受者。从前几人的经历以及当代医疗水平的发达程度来看,我不太担心登巴巴是否能回来。我担心的是又有多少家长因为这条新闻而堵住孩子走向球场的路。
2014年巴西世界杯,荷兰最终点球大战2比4不敌阿根廷。马斯切拉诺在一次拼抢时被撞晕,引发出刘建宏在电视转播解说中的感叹:“我们很多家长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说别让自己的孩子踢球,我想说足球是勇敢者的运动,是男子汉的运动,如果你的孩子连这点碰撞都承受不了,还能在人生中接受怎样的考验呢?”
中国的爸妈们总是不自觉地把孩子养成了小脆皮。膝盖磕破一块皮都要捧着吹好久,并当着孩子的面狠揍地板以泄愤。给孩子选兴趣班的时候,要么音乐,要么美术,最好是室内的,日不晒雨不淋;最好是坐着的,既轻松又安全。真要运动的话,就打乒乓球、羽毛球,没有身体对抗,安全。
我在大学有个朋友,原来是东北某体育专业队的,1米85的得分后卫,因为跟腱撕裂而结束了篮球生涯。打业余比赛能看出他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意识,柔和的手感,开阔的视野,除了无法跳得很高。有一天,他忽然跟我说:“我要重新扣篮。”之后的4个月,他一直在健身房和球场为了扣篮而努力着。当他终于把篮球塞进篮筐的时候,球友们都为他感动。他说:“我这跟腱,肯定不可能总是这样起来扣,但我只求一个‘能够,我知道我能就行了。”
生活有时候真的就跟体育一样,争强好胜,只是为了一句“我能”。有了这句“我能”,便能在沉重的生活中把头探出水面,换上一口气,然后有勇气继续走下去──我们称之为坚毅的性格。竞技体育带来的不仅是这些,还有团队精神、社交能力、尊重对手,等等等等。
风靡世界的两大球有太多不忍目睹的伤病惨剧,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少数,很多人在被我们看到之前就因为伤病告别了职业生涯。即便如此,还是有无数人喜爱并投身其中,因为那种挥洒汗水与身体对抗是人类战斗本性在文明社会的投影。运动规则的制定就是为把“文明战争”的危险因素控制在最小,从而发扬其团队精神、坚毅品格等良好的一面。
登巴巴的伤不应该是我们因噎废食的借口,而是亡羊补牢的警钟。在运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优秀的竞技品格,正确区分拼劲十足与球场暴力,是解决球场惨剧的根本之道。
吹空调还可能感冒呢,再说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登巴巴。所以,不要怕,放手让你的孩子上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