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留奇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公路工程中水泥搅拌桩的技术应用,并深入探讨了质量控制方面内容,为保障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6)06-0205-01
在对深层软基处理时,通过水泥搅拌桩技术能够有效起到地基加固的作用。它的原理是将水泥浆、水泥粉体等固化剂通过压缩空气喷入软基中,然后利用搅拌机械强制搅拌软土和固化剂,让软土形成较大强度的桩体,最终变为复合地基,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我国现在应用的这种水泥搅拌桩技术是80年代从瑞典等国家引进而来,现如今常常在淤泥加固、含水量较高的粘土、粉土中使用,它在道路建设、房屋建筑等领域应用的比较广泛。
1.水泥搅拌桩的原理
水泥搅拌桩其实就是水泥和泥土经过搅拌发生了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形成水泥土。搅拌时,与混凝土硬化原理相比,水泥的化学反应明显有所不同。混凝土想要提升软基承载力,需要使骨料和水泥在水解的过程中快速凝结,它具体的办法是调整级配。但是水泥搅拌桩恰恰相反,水泥搅拌桩的反应相对比较缓慢,它使水泥在水解和水化反应中的介质变成了泥土,反应原理更加复杂,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要快于水泥搅拌桩,但当其在一定时间内形成水泥固结体时,地基强度会大幅提升,软土层的承载力也要比混凝土软基处理后的效果要高的多。
2.水泥搅拌桩施工准备
1)施工人员配备。根据技术工作的需求,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要求选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都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担起各自的职责,而且现场施工经验比较丰富,确保持证上岗。
2)施工机械选配。在选用施工使用的水泥和加固剂等原材料时,需要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及施工规范,对水泥的安定性和强度进行试验,对加固剂的凝结时间及细数指标进行了解,只有各项指标达到要求以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3)施工材料准备。在对搅拌桩的测试过程中,需要按照其对桩体混合料进行室内比试验,并根据强度需求进行成桩试验。通过室内试验,我们可以水泥的掺入量和水灰比控制在最佳状态下,从而确保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在90d龄期下依然大于2.0kPa。在室内进行配方试验,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水泥掺入量为被加固湿土重量的15%~20%,水灰比控制在大于0.45且小于0.55之间,使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按照设计需求,通过全站仪对施工现场进行放羊测量,随后根据桩位的定点布设具体的桩位,我们在对控制桩进行设置时,必须放置明显的标示,而且施工单位还需要定期查看标示状况;2)拌制水泥浆。在对水泥浆进行拌制以前,首先要按照先关要求确定其配合比,对水泥、外加剂、掺和料等材料的使用数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前期的室内试验准确确定混合料的搅拌时间,使混合料达到均匀搅拌,不允许出现团块情况。当初凝现象在水泥浆搅拌过程中出现,则不允许施工使用。我们在对水泥浆控制上,使搅拌量大于每根桩水泥用量;3)安装施工机械。在将搅拌桩机运送至施工现场后,进行施工时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在对桩机进行移动以前,需要详细观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通过吊锤对钻杆和地面的垂直程度,适当调整钻机,确保其误差小于百分之一。我们需要将长度标记画在桩机架子上,具体长度按米计算,更加方面观测和记录钻杆的入土深度,根据规定,搅拌桩不得小于桩长;4)搅拌喷浆。一是开启钻机,确保钻机钻杆的搅拌切土作业能够沿着导向架向下进行,在搅拌切土过程中保持匀速作业,并且中间不得停断;二是开启送浆泵,在土体内部不断的喷射水泥浆,这个时候施工需按照正、反两个方向施工,并采取双轴多层叶片旋转,保证搅拌深入达到设计的需求。在满足设计要求后,将桩端的持续搅拌喷浆在原有地面持续进行,搅拌时间要大于30s,且保持其匀速性;5)提升搅拌。在公路工程中提升水泥搅拌机时,我们可以通过水泥搅拌机提升与喷浆作业同步进行,从而避免堵塞喷浆口。提升搅拌机时,提升速度必须小于每小时50cm,并将喷浆量的范围控制在总喷浆量的8%左右。当提升到达桩顶后,搅拌时间不得低于2min,然后将搅拌机关闭,并进行移位;6)清洁设备。当一根桩体完成后,需要加入一些清水在料斗中,同时将灰浆泵开启,将管道内的残浆清理干净,保持设备清洁。随后清洗钻头,移至下一个桩位处。
4.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
1)准确确定持力层。通常情况下,桩体进入持力层的最佳深度可以控制在五十厘米,超过这个深度的话会造成以下几点危害:一是较大的底部压力会导致水泥浆得不到渗入,下面部分成桩困难,最终使桩体的长度达不到要求;二是因灰岩和页岩受到长时间风化,地质相对较硬,给带浆下钻带来很大难度,底部土体不容易被伴碎,同时容易使桩内的土体受到积压,导致桩内的水泥发生外溢或掉桩头现象发生;三是在提升水泥搅拌机时,一般采取的是边提升变喷浆,假如进入持力层较深的话,我们只有通过持续喷浆来避免下钻堵管。但是底部异常缓慢的下钻速度会导致底部使用过多的水泥量,最终形成水泥浆顶着钻杆大量溢出地表,而且将桩体的施工时间直接缩短;2)保证桩体垂直度。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垂球悬挂吊挂在桩机架的正面和侧面,避免在施工时发生倾斜现象,导致桩体检测不到底的现象在成桩检测中发生;3)使水泥浆配合比达到要求。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足量的水泥浆以满足水泥浆配合比的要求,同时为了方便现场操作和现场监督,假如施工成统一长度的水泥搅拌桩时,可以通过一次或二次拌制完成单根桩体的所需要的水泥浆;4)确保桩体搅拌均匀性。为保证桩体能够得到均匀持续的喷浆和搅拌,施工时每米的施工时间必须严格按照成桩试验的参数进行设定,使桩体质量得到保障;5)严格二喷四搅工艺。我们第一次下钻可带浆下钻,防止发生堵管现象,但喷浆量不得大于总量的一半,且不允许带水下钻,应按照试验参数严格控制下钻或提钻的速度和喷浆压力,将喷浆和停浆的时间控制好,我们需要在开钻后对每根桩进行连续作业,中间不得停止,不允许在尚未喷浆时提升钻杆;6)控制好喷浆时间。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喷浆和停浆的时间控制好,不允许使用超过2个小时的浆液。在每根桩开始施工后,必须保持作业的连续性,不允许中途停止。在没有进行喷浆时,不允许提升钻杆。储浆灌内的水泥浆储存量需要必须超过一根桩用量的50kg。如果储量不足,不允许继续作业;7)控制好喷浆量。在施工过程中,当出现喷浆量不足的情况时,需要根据管理人员要求整桩复搅。复搅时,所用喷浆量必须大于设计用量。假如出现机械故障或停电等意外情况导致施工中断时,需要将中断深入进行及时记录,并在12小时以为进行补喷处理,且在施工记、、录内登记补喷情况。补喷重叠段不得小于1m,假如超过12h,必须进行补桩;8)施工人员相互配合。搅拌施工人员必须密切联系桩机操作任何与,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连续供浆。当出现异常情况无法喷浆时,需要及时与桩机操作人员沟通,并可以将搅拌机头下沉至停浆位置以下50cm来避免断桩。再次喷浆作业必须等到供浆恢复时。如果停机时间大于3个小时,我们需要通过拆卸清洗输浆管来避免浆液结硬堵管;9)认真填写施工记录。管理人员需要将施工桩号、天气情况、喷浆深度、施工作业压力、钻机转速等原始施工记录进行认真填写,为今后公路维护提供依据。
5.结论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水泥搅拌桩技术施工相对比较复杂,但它是道路施工的基础工程,对公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每根桩的质量控制好,紧抓每一个施工环境,监控每一个操作细节,严格把握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工艺、技术和质量,为公路工程整体目标的完成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