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七夕已经成为一个恋人宣爱的节日,七夕巧果也逐渐成为爱情的象征,送恋人巧果则成为向彼此表达爱意最好的方式。
坐看牛郎织女星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唐诗宋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曰“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变得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夜或七月初六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并由此衍生出了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习俗。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里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备香案做巧食儿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形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这种点心也被称为“巧果”,并流传至今。
宋朝时,街市上已经有七夕巧果出售了,先将白糖放在锅中融化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坯,入油锅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晋流行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10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命20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