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草
2016年2月14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演播大厅举行。来自吉林通化的伉俪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与屠呦呦、阎肃、郎平、官东等10位人物共同荣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他们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帮助寻找被拐及走失儿童的公益网站,帮助1400多个被拐孩子找到亲人,并推动百度、腾讯、网易等平台开设寻人公益网页,打造出中国版的民间“安珀警报”系统。
宝贝,我们不能没有你
1992年,张宝艳和秦艳友无意间读到一本报告文学,书名叫《超越谋杀的罪恶》,主要讲述被拐儿童的悲惨命运。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本应依偎在父母怀中撒娇,却被一双双“罪恶之手”推入无底深渊。一旦发生这种事,整个家庭的幸福也就彻底被毁了。那一幕幕家破人亡的惨剧,不断浮现在夫妇俩眼前,深深刺痛他们的内心。
两个多月后,他们4岁的儿子跟姥姥去逛商场。由于商场内人流密集,姥姥年老眼睛不好,两人转了几圈走散了。姥姥慌了神,赶忙找到正在上班的张宝艳,边哭边说把孩子丢了。张宝艳一下子愣住,没想到报告文学中的场景竟在自己身上重现。“不行,我一定要把儿子找回来。要是不能见到他,我也不想活了。”丈夫秦艳友只好宽慰她:“不要过分担心,社会上还是好心人多,我们的孩子不会有事。”话虽这么说,但秦艳友心中也没有底。好在只是一场虚惊,几小时后,他们在派出所见到一脸惊慌的儿子。一家三口哭着抱成一团,那几个小时,简直比几年还漫长。夫妇俩对失踪儿童家长的心情有了切身感受,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心情,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从那以后,他们开始关注被拐儿童这个群体,这才发现,被拐儿童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某些中小城市中,一年就有近千名儿童被拐,还有家庭两三个孩子同时被拐走的。
张宝艳和秦艳友思考如何去帮助这个群体,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夫妇俩决定自费创建一个寻亲网站,把此前剧本里的网络寻人模式搬到现实中来,通过搭建志愿者服务网络以及加强与警方合作,免费帮助那些可怜的寻子家长。
要管理一个网络平台,肯定要耗费不少时间。张宝艳当机立断,辞去稳定的工作,负责网站设计与管理等事务,而秦艳友精通计算机技术,负责网站的编程、开发与维护。经过几个月的开发,宝贝回家寻子网终于在2007年4月30日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第一家专门帮助寻找被拐及走失儿童的公益网站。
用网络铺就宝贝回家路
网站是上线了,不过这个“新生儿”却没有迎来鲜花和掌声。
由于张宝艳辞去工作,家中经济来源只剩下秦艳友的工资。而网站每个月的电话费就有上千块钱,再加上网站服务器租赁等支出,一年开销高达三四万元,让他们的生活立刻变得拮据。
由于社会上陌生人关系冷漠,这番辛劳依然无法换来支持和理解。很多被拐儿童家长,也不明白夫妇俩为什么要无偿帮助他们。他们打了很多电话,这些寻亲家长还是不愿意来网站登记资料。夫妇俩却不泄气,一次次用“热面孔”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当他们看到深圳有个叫莫金昌的孩子被拐的信息,立即联系孩子的爸爸。夫妇俩磨破嘴皮,他也不来网站登记。周围朋友得知这个情况很生气:“这是他们家丢孩子。他们都不当回事,你操哪门子心啊!凭什么要低三下四求他来登记?”但看到照片上那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孩子,张宝艳和秦艳友不想和对方计较这些。他们找到深圳另一个被拐儿童家长孙海洋,孙海洋也是电影《亲爱的》里韩总的原型。在孙海洋的说服下,孩子的爸爸终于答应登记资料。
3个月后,张宝艳发现河南警方解救的一个被拐儿童很像莫金昌,马上打电话给莫金昌的叔叔。经过辨认,叔叔说这个孩子不是莫金昌。张宝艳依然不放心,再三让叔叔好好确认。叔叔没好气地说:“我自己的侄子还能不认识吗?”电话“啪”的一声挂断。夫妇俩并未放弃,仔细比对所有资料,感觉这个孩子像莫金昌。犹豫再三,还是打电话给莫金昌的爸爸,坚持让他本人再来确认一下。几天后,莫金昌的爸爸来了。一看到这张照片,双手就开始颤抖,嘴唇也不停地抽搐,泪水盈满眼眶。“昌昌,我可怜的孩子,爸爸想你想得好辛苦。”当孩子交到这个父亲手中,他整整哭了一个小时,在场的人也无不为之动容。
随着成功案例日益增多,网站在寻子家长中赢得良好口碑,很多家长将其当作希望的平台。有段时间,张宝艳发现有个家长天天都是后半夜在线。她问对方:“怎么天天这么晚还不睡?”对方说:“我再等等,看看有没有再上传的照片,也许一会儿我孩子的照片就会出现在你们的网站上。”
取得如此成就,光靠夫妻两人的力量肯定不够,背后还有大量志愿者的默默付出。因为很多家长及寻亲的孩子不会上网,所以他们在登记资料后,网站会指定一个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寻亲指导及后期资料跟进。特别是寻亲的孩子在登记后,跟进志愿者会从气候、地理环境、家人姓名、成员、动植物、饮食习惯、方言等各方面,启发寻亲孩子的记忆,缩小寻亲范围,寻找突破方向。现在网站的志愿者已经发展到18万人,遍布全国各地。为了管理好庞大的志愿者团队,夫妇俩以超级QQ群为交流平台,每天都有200多个QQ群同时运转工作。即使到了深夜,寻亲工作组还都在网上讨论案例,研判突破方向。夫妇俩定期开设大讲堂,对志愿者进行寻亲技能方面的培训。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寻亲效率进一步提高。
除了志愿者们的鼎力支持,他们还与警方建立密切合作。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他们把了解到的情况做了一份调查报告,通过新华社以内参形式反馈给国家领导人,由此建立快速立案机制。以前儿童失踪警方在24小时后才给立案,在他们的建议下,修改为接到儿童失踪,马上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并在全国启动了快速寻人机制。人贩子拐卖儿童还没出省,就被堵截解救。其次是建立打拐DNA数据库。以前被拐儿童解救后,由于被拐卖时间太长,孩子长大后相貌发生变化,家长与孩子面对面也不敢确认是不是自己孩子。而有了全国联网的打拐DNA数据库,全国失踪儿童家长与被拐寻家的孩子都可以免费采血入库。这个数据库,帮助4000多个被拐孩子找到亲人。最后是全国有300多名打拐警察加入宝贝回家的QQ群。只要各地有新发案件或需要紧急解救的被拐儿童,他们都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警方,建立一条快速打拐通道。2014年及2015年,每年失踪没找到的孩子只有一百多名。一位位宝贝能和亲人多年后重逢,夫妇俩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