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潘玉婷
一个网络作家的首富之旅
——专访唐家三少
本刊记者_潘玉婷
“80后”玄幻小说作家唐家三少又一次登上了“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的榜首。
在这份榜单上,唐家三少2015年的版税总收益为1.1亿。跟在他后面的是天蚕土豆,4600万;辰东,3800万;骷髅精灵,2800万……越往后,作家之间的版税收益差距越大。
从无偿写作到平台完备的付费时代,从被主流文学界视为愚民心智的“毒草”,到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一部分,无论毁誉几何,网络文学世界俨然是互联网时代的繁华名利场,它如金字塔般高耸入云,数以百万计的人从金字塔底端出发,向着塔顶不断攀爬,其间竞争之激烈,如它最终能给出的名与利一样灼人。
而出版了16部小说、作品年销量超过2000万册的唐家三少,无疑是那个微笑着站上塔尖的男人。
对唐家三少的采访在北京石景山区苹果园附近的一栋写字楼里进行,这一带是唐家三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或许是出于对旧日时光的怀念,现在,他将公司开在了这里。
他本人很帅气,跟网上流传的那些“时尚大片”无缝对接。他戴黑框眼镜,穿格子休闲西裤、深蓝色T恤,1.9米的个头,身材匀称,说话带播音腔,洪亮且性感。一切都很完美,除了,整个人有点儿不协调。
不协调来自于基本不能活动的颈部和僵直的身体。
他直言这是每天伏案写作带来的后果。唐家三少的网络小说每天更新8000字到10000字,12年来从未间断,这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和颈椎病。尽管,他只有34岁。
唐家三少的写作之路开始于2004年,他23岁时。
彼时,网络文学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萌芽和沉淀后,已初具规模,出现了包括幻剑书盟、榕树下、起点中文网等网站。
说起当初自己进入“网文圈”的原因,唐家三少说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他那会儿为了追一个在网络聊天室认识的女孩,一年内给对方写了137封情书,总计超过100万字。这个疯狂的举动最终使对方成为他的妻子,也让他确信自己具备文学创作的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2004年之前,他在央视国际网站打工,因工资太低跳到一家IT公司,但很快被裁员。随后他尝试自己开餐馆、搞零售、卖汽车装饰,但全部以失败告终。
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看小说,这跟很多人沉迷于网络小说的原因相似。但他实在受不了有些作者断更,所以他决定自己创作,起码能保证看到大结局。
2004年2月,他用自己和妻子的故事为原型,写了处女作《光之子》,连载于幻剑书盟,一路走高的点击量让他一炮而红。
那一年他写了400万字,在网络上带起了“日更”的风气,还清了房贷,买了新车。
在唐家三少开启疯狂写作模式的同时,后来对网络文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起点中文网”也在悄然酝酿之中。
2002年,5个来自不同地方、职业完全不搭界的“宅男”聚在了一个网络聊天室里,闲聊中他们都表达出对目前网络小说平台的不满——小说的数量太少,更新不及时,还会突然断更。于是,他们决定做一个发表网文的网站——“起点中文网”。
彼时,网络文学作者通过网文平台获得的收益非常有限,作者主要靠在台湾出版繁体字小开本书获得收益。大陆的网文平台,实质上是台湾出版商免费的“新人培训基地”。
于是,这个5人小组决定在自己的网站实行VIP制度。以每千字几分钱的价格出售VIP名额,这样既给了看惯免费网文的读者以接受付费阅读的心理缓冲空间,又保证了作者的利益,同时保证了作品的更新进度。
后来,大量涌入“起点中文网”的读者和作者,以及打来电话的投资者都证明,他们的决定非常正确。
2004年10月,靠网游起家的盛大网络正式宣布收购“起点中文网”。
通过盛大的渠道,“起点中文网”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期,签约了包括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忘语、月关、鱼人二代等作者。网络文学进入了井喷式发展阶段。
唐家三少从幻剑书盟转入“大神”云集的“起点中文网”后的首份成绩单并不理想。他后来居上,靠的是一个“快”字——保证每日更新近万字,甚至是每日两更。不久,他一跃登上订阅排行榜首位。
这样的速度,唐家三少已保持了12年,共写下4000多万字。
“写写写”是大部分网络作家的生活常态,由于强度太大,大部分人很难保证一直有作品推出。但网络作家对粉丝的依赖性很强,很难靠一部作品火一辈子,一旦停下,作者的热度必然会减弱。
在一线网络作家里,南派三叔喜欢玩失踪以拖延交稿,而唐家三少永远交得比编辑预期得还要快。
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过程:
2006年9月15日,我与妻子领完结婚证后,吃了个饭,回家,那时写的是《冰火魔厨》;我的女儿出生于2009年的4月10日,那时候天气不冷不热,妻子在病房中待产,我在离她不远处的一张旧写字台上,写着《斗罗大陆》……
时至今日,唐家三少依然保持着每天创作的习惯。他每天从早上9点半写到中午12点,“每写30分钟休息10分钟,像上4节课一样,中间休息3次”。
除了速度,唐家三少的创作力也着实惊人,他把这归结为“天赋异禀”。他的好友江南在写《龙族》时,曾写废了6个开头,每个开头3万字到5万字。唐家三少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在自己身上出现,他很少删改自己写下的东西。
他每次开始创作一部新作品时,会先设计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但都逃不过一个套路——快意恩仇,闯关打怪,loser逆袭。“每一位英雄都拥有读者梦想得到的所有东西,同时也是他们(读者)怀疑自己能否得到的东西。”他吃定了读者会喜欢这类“爽文”。
有人质疑唐家三少的作品产量惊人但模式单一、品质欠佳,读者群也多为渴望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成功幻想的底层失意人群。对此他并不同意——网文提供给读者的是消遣、娱乐,如果以此作为需求去倒推读者群体,那“什么样的人都可能有”,而且数量巨大。
数量到底能有多大?2006年左右,包括唐家三少在内的很多顶尖作者的年收入就已经超过百万,现在的行情已达到千万。
巨大的利益吸引了大批前来“淘金”的写手涌入,但真正能“写出来”的其实是极少数。
一部小说能够在网站上上架,首先要用户收藏量过千,点击量突破15万,且有网编跟作者签约,如此才能让读者订阅。能签约的人事实上不足1%,“只要你曾经在‘起点’挣到过钱,哪怕是一分钱,你就已经干掉了至少几十万人。”即使签约,网站给予不同作家的报酬也不一样,普通网络写手能拿到的报酬少得可怜。
能成为唐家三少这样的“大神”级作者的概率,可想而知。
2009年前后,无线阅读爆发,用手机看网络小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逐渐流行起来,唐家三少“网文大神”的地位愈加巩固。之后网络文学界发生的几件大事,基本上都由唐家三少引领。
他是第一个以帅气形象出镜的网络作家,一扫人们对网络作家“死宅”糙汉形象的设定,吸引了大批女性粉丝;作为股东参与了上市公司骅威股份收购深圳第一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股份的资本运作,在资本市场获得声望;第一个实现小说改编漫画的网络作家,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漫画卖出了150多万本;第一个出畅销书的网络作家,《斗罗大陆1》和《斗罗大陆2》的实体书卖出800多万本;第一个将网络小说改编成手机游戏的网络作家,其主导制作的网络游戏《唐门世界》月流水过千万,全靠粉丝经济来推动……
“一部作品上传以后,出版能跟网络同步,第几个月出漫画、第几个月出游戏、第几个月出影视剧或者动漫、第几个月做周边……要做全版权的开发。”唐家三少为网络文学世界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版权运营”模式,稿费已不再是他主要的收入来源。
近两年,影视业看中了网络小说的原创性和庞大的粉丝基础,大量购入网络小说的改编权,IP火得一塌糊涂。唐家三少坐拥4000多万字的作品,正筹备着做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IP——以《斗罗大陆》为依托,建立一个中国式的迪士尼乐园。
一路走来,不管是运气还是决策,不得不说唐家三少准确踩着行业发展的节点,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直到去年,他的奶奶得了脑血栓,把以前的事情都忘得差不多了。唐家三少突然意识到人的脆弱,“如果有一天,我也得了类似的病,把所有的事都忘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于是,他计划写一本跟过去的作品完全不同的自传体爱情小说,完整记录下跟妻子的美好回忆。
失控接踵而来。
这本书写到两三万字的时候,唐家三少的妻子被查出患了乳腺癌,需要立即手术。
在手术室外,唐家三少一拳一拳地砸着墙壁。大IP、“大神”,这些都不足以给他人生的支撑,他感到恐惧,也第一次动了停更的念头。他在微博上写道:“我可能不能再给大家继续写书了,我写了12年小说,每天更新七八千字,12年一天都没有断过。”话里满满的哀伤和绝望。
妻子从手术室中被推了出来,全身裹着纱布,等待着后续的治疗和恢复。
他能做什么呢?请最好的医生,不计代价,但他做得最多的还是陪伴——妻子躺在病床上浑身僵硬,腰疼,他就坐到病床边伸手给她揉,从下午一直揉到凌晨两三点。他腰也疼,坐不住了,就蹲着给妻子揉,再后来就跪下了。
如此一天一天,他接受了现实,理智回归,“我只能正面,如果我都悲观了,那这家就没办法支撑了”。而他也发现,唯有写作能让他暂时忘记痛苦,归于平静。
于是,他执笔,继续完成这本书,当作送给妻子的礼物。书名也从“为了你,我愿意放弃整个世界”换成了“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
人生无常,已站上金字塔塔尖的唐家三少猝不及防地被命运拖拽,被动接受了一次生命的洗礼。
▌《读者·原创版》:你的16部作品有16个不同的世界,你如何让自己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作力?
唐家三少:对世界的感悟、生活体验,还有大量的阅读。我的人生理想是去体验这世上一切可以体验的事情,因为写作者看世界的眼光和普通人看世界的眼光是不太一样的,即使只是看到很普通的事情,我的脑海中也会立刻出现很多联想。还有就是大量的阅读,我基本上能保证每天平均三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
▌《读者·原创版》:《华尔街日报》撰文称:“他(唐家三少)能够让底层消费者从虚拟世界里收获好心情,是失败的那些中国人把他捧成了明星。”你觉得这是一种贬低吗?
唐家三少:我并不认同。喜欢看我小说的人有上市公司的老板,有在各行业做到顶尖的人,也有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你很难界定他们属于哪个人群。况且,我觉得阅读是个人喜好,没必要给读者做这种归类。
▌《读者·原创版》:网络使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变得便利,你会根据读者的意见调整创作方向以及剧情吗?
唐家三少:我不会。因为我有几十万字的存稿,我想调整也调整不了,而且我认为创作是很个人的事情。我在鲁迅文学院上课的时候也说过,我教不了你们创作,我只能跟你们分享我自己的经验,讲一讲写作技巧、运作一个IP的经验。我就是一个创造者。
▌《读者·原创版》:网络文学一度饱受诟病,被认为是主流文学以外的、缺乏严肃性的。你怎么认识网络文学?
唐家三少:网络文学本身就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的作用跟流行歌曲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让大众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有一个愉悦身心的东西。
▌《读者·原创版》:中国有数百万写作者挣扎在网络文学世界中,但能够脱颖而出的很少。
唐家三少:大多数写作者走过的弯路我基本都走过,比如出版社倒闭、书商跑路、盗版严重,各种情况都遇到过。但作为作者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只能不断地写。我们顶多发出呼吁,努力地去对抗盗版,但即使所有作者加起来,力量依旧很渺小。我们需要的是国家的保护。
▌《读者·原创版》:你觉得自己的成功是因为勤奋吗?
唐家三少:我曾经以为是,但现在越来越不这么想了。坚持了12年,我发现自己是因为热爱,不然真坚持不了。
▌《读者·原创版》:金错刀评价你是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唐家三少: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具备商业头脑,而且我从这些商业事务里得不到快感。我只是一个作家,我最想做的就是写出好作品。
▌《读者·原创版》:你说过你一直要求自己成为资源,而不是竞争者。
唐家三少:对,我也一直在这样做。当你成为一个资源的时候,合作方都会哄着你、宠着你,希望你成为他的资源。但如果有一天你也变成了合作方,那么大家就是竞争关系了,所有的人都会打压你。所以我还是想做一个资源型的公司,一个IP公司。
▌《读者·原创版》:针对你的“斗罗大陆”大IP计划,网络上有期待,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快速写作导致人物、故事不够丰满,后劲儿不足等。
唐家三少:我只能说,我会尽力做到最好。
▌《读者·原创版》:从网络作家到成为“炫世唐门”老板的12年,你觉得自己积累起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唐家三少:是读者。网络文学作者对读者的黏性比较强,但你不能避免一些年轻的读者“长大了”,一些人对玄幻小说不再感兴趣了。但12年来,我其实从来没有担心过粉丝的流失,或担心这本书结束,下本书的读者数量一下子就掉到了谷底。因为我每天都会让读者看见我,每天都在积累新粉丝。我们管这叫“无缝隙衔接式连载”。
▌《读者·原创版》:能讲讲未来的商业规划吗?
唐家三少:目前《斗罗大陆》的第一部电影已经确定将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开机,全部由好莱坞团队制作;电视剧会在明年三四月份开机。《斗罗大陆1》的电影我们打算拍4部,如果第一部拍摄顺利的话,未来会保持一年半左右一部的频率。电视剧准备拍120集左右,3季,持续两年以上,全部实行长线开发。
我想做国内唯一一个影视剧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书还在连载的作品。未来希望能以《斗罗大陆》的故事为蓝本、人物形象为载体建设实体乐园,做中国自己的迪士尼。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实习生陈媛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