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红包成新年俗

2016-08-19 23:48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年味支付宝次数

猴年春节,无论是微信朋友圈内的“红包照片”,还是支付宝的“集五福卡”活动,诸多抢红包新玩法引得全国网友“指尖很忙”。一首改编的《沁园春·抢红包》可以用来描绘春节抢红包的盛况———猴年风光,千人捧机,万人抢包。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为了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不睡觉,就捧着手机笑。据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网络红包的个数、互动量都较往年成倍增长,发红包、抢红包似乎已成了一种新年俗。

数据显示,农历除夕到农历正月初五,微信红包总收发次数达321亿次,相较于羊年春节6天收发32.7亿次,增长了近9倍。除夕当天,微信红包参与人数达4.2亿,收发总量为80.8亿个,是2015年马年除夕的8倍;共有2900万张红包照片发出,产生了5300万个红包。从支付宝统计数据看,除夕当晚,支付宝“咻一咻”互动平台的总参与次数达3245亿,这一数据是去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共有791405位用户集齐了“五福卡”,平分了2.15亿元大奖。

多维解读

春节抢红包自有其宏大叙事

实际上,包括支付宝在内的电子红包,改变的只是红包的发放方式,但寄予在红包之上的传统而美好的意头,并不会受到弱化。如果说互联网是一种使得大多数人获得了更多权利的技术进步,那么寓意着移动支付与平等共享精神的手机红包,则不啻是一种关于“互联网+”的启蒙。不可否认,手机红包的新年俗加上春晚这样一个“传统年俗”,已经让除夕有了关于时代发展的内涵。

红包通过春晚平台,最大程度地接触到用户,其已经是一次对民众最大的启蒙与黏合。尤其是,当红包只是一个触发点,一旦使用它的人们可以通过支付宝享受到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务之时,其意义已经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革命。所以这虽是一个关于宗族社会一脉相承的古老约定,也必然是一场关于社会变迁与生活方式转型年代的碰撞与交融。我们为什么需要红包?因为它既有着社会深层次的发展愿景,也有着关于人性哲学的美好祝愿,更有着生活方式转变的快乐和意义。牵动如此多国民的事件,肯定蕴含着一定的宏大叙事。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我们也不必对大家热衷于手机红包的现象耿耿于怀,应该乐见一种更开阔、更自主的改变。

春节追捧年俗别“喜新厌旧”

我们在接纳春节新年俗之时,也不能抛弃了老年俗。现在的春节,涌现出了哪些新年俗呢?其一便是抢红包,微信“摇一摇”、支付宝“咻一咻”、QQ“刷一刷”,都是人们抢红包的方式。但也可以想见,此后每逢大小节日,朋友圈必有人索要红包、疯抢红包。一来二往,本是增进友谊和信任的电子红包,就可能成为“道德绑架”的工具。其二便是网络隔空拜年。几千年来,人们过春节都会亲自上门,互致问候、互拜新年,在辞旧迎新之际表达美好祝愿。到了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们纷纷热衷于用微信、QQ等拜年,无论言辞多么华丽,却再也找不到以前面对面拜年的那股亲热劲儿了,甚至连诚心诚意的感觉都找不到了。

其他一些春节新年俗,诸如年夜饭酒店里吃、全家出境游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现代人追求时尚的体现,在开放的多元社会里,我们本应对不同的过年文化持有包容态度。但要从春节的独有意味“追求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热热闹闹的年味”,与“强化人们对春节的文化感知、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的角度来看,这些春节新年俗、新玩法,其实是对春节主题的冲击。这些年,许多国人都在感叹春节“年味淡了”,可是他们是否为营造年味而共同努力过?

猜你喜欢
年味支付宝次数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馒头里的年味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海坛年味
山陕:追溯黄土地上的年味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我的支付宝
支付宝这样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