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一款可以戴在头上的小草发夹开始在国内各大旅游景点流行开来。随后,各大城市亦随处可见戴着此类发夹的男女老少,他们头上好像长出了小草、小花或者小蘑菇。不仅是普通百姓,周杰伦、张艺兴等明星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头上长草”的照片,引起了不少粉丝的追捧。
2015年9月7日,“头上长草”被列入了网络词条,并被归为“萌文化”的一种。小草发夹广泛流行,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有网友认为,头插草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卖身之意,十分不吉利。但也有网友认为,以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理解现代的流行有失偏颇,“头上长草”体现的只是一种“萌文化”。
多维解读
不必纠结“头上长草”的文化意义
这是一个处处可见“非主流”和“丑丑哒”的年代。从胡巴的火爆,到满大街的“头上长草”,似乎都印证着越丑越奇葩越有市场,“丑萌”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潮流的新审美趋势。而这种“丑萌”正在下一代中成为流行的现象,让许多热心的主流人士忧心。担心年青一代的审美正在慢慢地边缘化,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继而脱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人指出,其实“头上长草”在古代有“待字闺中”“插草卖身”“衔草报恩”“爱情信物”等寓意,而如今的年轻人却只是觉得好玩,跟风走,不知道这个发卡的文化内涵。其实,“头上长草”的触因,无法简单归咎于文化的传承,而让一个小小的发卡背负太深层的探讨,似乎有些小题大做。
标新立异的小发卡,原本就可以一脸萌态,也可以很奇葩。只要内容健康,没有恶意,偶尔搞一点标新立异,也无伤大雅。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现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由度。在多元化的时代,众口难调在所难免。许多东西不会因为你看不惯而消失,或主动或无奈地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由此,对待小草发卡,舆论不必过分敏感,也不必过度解读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头上长草”何以成为流行爆品
小草发卡为何红遍全国?其原因很值得探究。
首先,“90后”骨子里大都存在搞怪、卖萌等性格,卖萌是他们的一大“刚需”。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寻找着展示个性的“素材”。所以,当小草发夹以极低的成本(10元3个,夹在头上即长草),以及戴在头上与漫画人物颜文字君极为相似的特点,满足了年轻人卖萌的“刚需”时,便让他们心生如获至宝的感觉。其次,小草发夹之所以能够小有名气,景区商家也是推广这种发夹的中坚力量。最后则是病毒式的网络传播,制造争议和明星元素成为触发小草发夹病毒式传播的两大关键节点。关于“头上长草”象征意义的唇枪舌剑,反而激发了年轻人的叛逆心理,助推了其热度。再加上众明星纷纷发挥娱乐精神,在微博晒出佩戴各式小草发夹的图片,引来大量网友围观和点赞。
总而言之,与其说火的是一枚小发夹,不如说是大众寻求心理慰藉自我调适的一种社会化体现。“萌经济”其实体现了人们内心渴望摆脱种种束缚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