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耿松涛 华志兵
产业结构调整形势下海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优化研究*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耿松涛华志兵
[摘要]海南省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调整,智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石,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该文通过阐述当前海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总结海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新形势下对人才的需求,从高校、教师、学生视角提出相对应的措施,以促进海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海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升级
海南开启新常态下加速建成国际旅游岛、实现绿色崛起的新征程,面临“提质升级增效”的新要求,“十三五”期间,海南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旅游、农业、互联网、医疗、金融、会展、物流、油气、医药、低碳制造、房地产、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等 12大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构建现代产业创新体系、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工业化发展传统农业,加快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之中,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其智力支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增加个人受教育年限,优化个体知识结构,提升个体技能水平,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尽管海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取得进步,但是由于技术不断更新、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变化不断加速,当下的海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逐渐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的人才需求脱节,尤其是“十三五”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快速调整,这一脱节显得更加严重,因此,对海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升级变得尤为迫切。
1.1海南省高等教育学校规模状况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其中海南省高校共17所,包括含本科7所、专科10所。拥有省部共建“211工程”高校1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所。多数高校是新建院校,17所高校中12所都是2000年以后创建,不少高校是原中专、中师学校升格而成,或者是新建的民办院校。2008年,海南大学成为 “211工程”院校之一,至此海南拥有一所国家重点高校。当前海南有4所院校可以招收研究生,拥有 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8个。
1.2海南省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量状况
近年来,海南高等教育学生数量保持向前推进趋势,据最新统计显示,海南省各类高校普通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成人本专科生总人数为194551人。6所本科高校(暂不含刚刚升为本科院校的琼台师范学院)的学生人数分别为:海南大学37909人、海南师范大学24430人、海南医学院16836 人、琼州学院16492人、三亚学院20798人、海口经济学院20223人。
1.3海南省高等教育办学状况
为通过促进海南省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海南省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十三五”期间,海南省教育经费总投入将达到491.52亿元,比“十二五”期间投入拟增加317.74 亿元;在专业设置上,海南省高等教育立足当地实情,逐渐发展了热带农业、海洋旅游、邮轮游艇、会展旅游、体育赛事等特色专业;此外,民办高校迅速崛起,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与市场对接,培养实用型人才。
2.1高校自身定位不明确
由于高校的规格、高校所具备的重点学科数量、相关专业的发展情况等因素对该校争取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提供各种资源的支持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海南各高校为得到外界的支持,盲目升格、盲目攀比。例如在一定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开设某些专业能够得到政府、企业的支持,于是海南各高校争相开设该专业而忽视本校是否有相应的能力去培养这一专业的学生。高校自身定位不明确直接导致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无序竞争,进而使得海南高校在办学模式、办学风格以及质量要求上呈现出一致性和单一性的特征。而这一特征最终导致从高职高专到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差异化低、同质性强、可替代性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2.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尽管目前海南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部分学生所接受的人才培养计划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所学与市场所需脱节;海洋开发、制药工程、新型能源、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薄弱,师资力量匮乏;高校办学特色不够明显,没有充分发掘海南优势资源进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当前,海南正在全力建设国际旅游岛,但是与之相关的海洋旅游、旅游装备制造、热带农业、国际金融、交通物流、会议展览等专业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短时间内无法提供大量对口的专业人才。
2.3人才培养条件保障不完善
海南省人才培养条件保障不完善,硬件方面,在图书总量及生均图书量、校舍建筑面积及生均面积、教学设备仪器资产总额及生均额等高等教育基础设施,海南省高等院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院校甚至在全国处于低层次。软件方面,在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上存在明显不足:教师队伍方面,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缺乏经费、办学基础薄弱,导致海南高等院校缺少顶尖的教师,并且岛内教师进修机会相比国内其他城市高校老师要少很多;教学评价方面,对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考试,考察书本知识这一方式进行,而对教师而言,主要是通过学生评价以及偶尔的教学督导抽样检测,这一不科学且不严谨的教学评价体系无法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4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充分
当前的海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之中显得并不充分。对于学生而言,高校往往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的锻炼,高校大部分的专业并没有与当地相关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导致很多专业的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技能;而对于高校老师而言,由于区域位置的缺陷,当地缺少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入驻,从而导致高校老师缺少去企事业单位挂职训练的机会,使得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只能侧重于书本知识的讲解而无法充分立体地结合当下时事热点、社会发展实情向学生展示一个形象全面的专业发展现状,让学生明白所学专业对自己在今后从事工作岗中具体有哪些要求、自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提升相关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这必然要求从业人员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有相应的调整与提升。从现状看,海南省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不适应:普通型劳动力多,紧缺的专门劳动力少;体能型劳动力多,技能型劳动力少;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结合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当前迫切需要以下三类人才:
3.1高层次管理型人才
海南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在具备生态优势、政府扶持的优势和“一带一路”、创新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区域竞争加剧尤其是东南亚部分旅游城市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行各业中需要一批高层次的管理型人才,通过出色的管理,厘清海南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把握海南经济发展全局,引领海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一直以来,海南省在文化教育、经济发展方面都落后于国内其他省份,因此本地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管理型人才,同时难以吸引外地的该类人才,因此海南省高层次管理型人才匮乏。
3.2高素质研究型人才
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起步晚,但速度飞快,尤其是2010年开始建设国际旅游岛后,海南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时期,并且“十三五”以来,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产生相应的隐形问题。这些隐形问题短时间内不会对经济造成影响,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对海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形成巨大的威胁。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任务则是找出这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在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过程中,也会带来大量的发展机遇,高素质研究型人才的另一个任务则是通过研究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发现其带来的机遇,并且研究怎么利用这些机遇更好地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
3.3高技能实操型人才
目前海南省人力资源主要以低端的劳动型为主,缺少具备深厚专业知识的高技能实操型人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产业融合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劳动力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新形势下,需要的是能够将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专业型或者是复合型的高技能实操型人才。由于海南高职高专院校成立时间晚,教学基础薄弱、教学资源匮乏,短时间内难以培养出大量的高技能实操型人才。
4.1基于高校视角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升级对策
4.1.1推行高校分类管理措施,培养不同人才
为了能够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培养出符合海南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海南省高校应该推行高校分类管理措施,不同的院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选择自身的定位,进而培养不同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可以按照“技能应用教学型高职高专—技术应用教学型学院—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一维度将海南高校进行分类,由技术应用教学型学院负责培养高层次管理型人才、研究型大学负责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技能应用教学型高职高专负责培养高技能实操型人才。
4.1.2实施“走出去,引进来”人才培养战略
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要求国际型人才,海南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这一人才培养战略。走出去学习国内外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大教师访学和学生互派交流学习;积极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充分争取政府、企业赞助支持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探索适应海南发展的合作办学新模式。
4.1.3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教育部提出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保证海南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等人才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无缝对接”,海南的高等教育应该紧紧围绕“热带、海洋、旅游、特区”等方向,大力发展热带生态学、植物学、现代农业、园艺学、海洋科学、海洋资源开发、旅游业、会展业、国际商务、海洋通信等一批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相关的具有海南特色的专业。
4.2基于高校教师视角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升级对策
4.2.1完善高校教师管理机制
积极引进岛外优秀教师,优化本地师资队伍;增加高校教师科研经费,提高薪资福利,提供出国进修、定期培训等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积极性,并建立淘汰机制。
4.2.2实现师资构成多元化
在优化学校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学校可以聘请高层管理人员为高校学生讲授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而企事业单位一线的技术主管、工程师相对高校教师则可以更为直接地向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4.3基于高校学生视角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升级对策
4.3.1以市场为导向,扩大教学实践基地
高校应该积极以市场为导向,扩大教学实践基地,通过与企业合作,增加学生专业实践的机会,可以让其提前熟悉岗位工作内容,更好更快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知识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劳动力,从而避免学生正式上岗之前还需要到企业进行再次培训。
4.3.2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分类教育
为保证使有限教育资源能够创造出尽量多的教育产出,海南高等教育在专科、本科、研究生这三个层次应该进一步区分实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实用复合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的区分度,学生按照不同层次人才的要求学习专业知识、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汪洁,高园.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4):52-56.
[2] 耿松涛,王琳.关于海南高校分类管理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15): 105-106.
[3] 马廷奇.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3):56-59.
[4] 刘明鹏.海南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27):80-84.
[5] 汪洁,陈小燕.国际旅游岛战略下的海南高等教育发展对策[J].重庆与世界, 2013(9):56-59.
*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海南省旅游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评价模式研究”(项目编号:QJZ125002);海南大学教育教学重点研究项目“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的海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项目编号:HDJY1317);海南大学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建设项目之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旅游科学研究生教育:国外模式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