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涵
掌故传奇
暗杀大王迷情殒梧州
黄海涵
1936年10月22日,《梧州日报》头版头条以大号字体刊发一则惊人的消息:
“威震全国之暗杀大王王亚樵二十日晚被暗杀于本市的利民旅店内,死状甚惨……”
此则报道,犹如一声轰天巨雷,震撼了整个梧州山城。一时间,梧州的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议论,既震惊又惋惜。
两天内,全国各大小城市的报纸,亦纷纷对此特大新闻予以报道。
王亚樵本是个身经百战、机敏过人的枭雄,竟如此轻易被暗杀于梧州,实在令人费解。据说,这是王亚樵中了“迷情陷阱”所致。
王亚樵,字九光,谱名玉清,别号擎宇,又名王鼎,在梧州时改名匡盈舒。王亚樵1887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北乡磨店集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入私塾,聪颖过人,曾参加清末的科举考试,名列前十名。他十四五岁即能吟诗作赋,一本《古文观止》背得滚瓜烂熟,尤其喜读《水浒》《三国演义》等书,非常崇拜吴用、孔明人物,能言善辩。此外,王亚樵还曾随一位赵武师习武练枪,能百步穿杨。
在这期间,国内反清、反帝、反封建运动风起云涌。王亚樵胸怀大志,认为中华民族理当复兴,大丈夫生于世,当干一番轰轰烈烈、利国利民的大事。
一日酒至酣处,王亚樵对赵武师说:“我看当今局势,清朝气数已尽,大汉民族当兴,值此社稷用人之际,你我安居乡村以饮酒种谷、耍弄花拳绣腿为乐,何为男儿?”
赵武师说:“先生壮志可鉴,但你我村庐之人,腹仅点墨,手无寸铁,岂可倒转乾坤?”
王亚樵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大笑几声,掷杯正色道:“我观史书,刘邦朱洪武不过无赖乞儿,竟能统国称帝,真天子否?非也,敢为也!人敢为,我亦敢为,人不敢为,我仍敢为。伤天害理我不为,利国利民我皆为。”
赵武师见王亚樵语言铿锵,不是儿戏,也神色庄重地说:“王先生豪气贯虹,乃皖人之幸。先生若有举动,我必从之。”
王亚樵一拳擂在桌子上说:“一言为定,铲富济贫。”
二人商定,与合肥青年学生许习庸、王庆连、王海卿、葛杰成等人取得联系,组织“正气学社”,密谋加入反清队伍,并且由此结识了柏文蔚、常恒芳、张树候等革命党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亚樵积极响应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经人介绍,加入了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
王亚樵还在2 3岁时加入了“社会党”,并任“社会党”安徽支部负责人,发展党员七八万人,在合肥、怀宁、芜湖、全椒、滁州等地成立县支部,各地参加“社会党”的成员达二十余万,并将安徽支部改为安徽总部,王亚樵为总部负责人。
王亚樵26岁时,在上海环龙路44号晋见孙中山先生,聆听教益。不久,他加入中国革命党,参与讨袁护法。
随后,王亚樵向孙中山上书,建议轰炸北京政府,杀死段祺瑞,夺取政权,重整民国,发展党务,但是遭到孙中山的批评。孙中山认为,锄杀非革命手段,只有唤起民众,发展国民武装,才能彻底推翻北洋政府。
王亚樵为人机敏刚强、疾恶如仇,仍坚持一己之见,他活跃在上海、南京,还有安徽、广东、广西以及香港地区,成为一个专门组织暗杀活动的传奇式人物。
其中,他参与的重大暗杀事件有:
1923年11月10日,在上海浴室刺杀直系军阀派任的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
1928年秋,在南京梅溪山庄刺杀安徽省政府主席陈调元,未成。同时击毙全国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兼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
1930年7月24日,在虹口刺杀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
1931年6月14日,在庐山刺杀蒋介石,险些成事。
1931年7月23日,在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未成,击毙其秘书唐腴胪。
1932年2月29日,在浦东炸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
1932年4月29日,炸断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的大腿,炸死日军司令大将白川,共炸死十余名日本人。
1935年11月1日,在国民党六中全会会场向汪精卫连发三弹。
1935年12月25日,刺杀签订卖国协定的汪伪政府外交次长唐有壬。
为此,王亚樵一身兼了“风流杀手”、“支那魔鬼”、“暗杀大王”、“民国第一杀手”、“名人克星”等多个绰号。
蒋介石一提起王亚樵这个人,牙齿就发酸;特务头子戴笠听说这个人又露面了,第一个反应就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就连上海滩黑社会老大黄金荣、杜月笙,遇上王亚樵,也得赶紧绕道儿走,并告诫手下千万别惹王亚樵的人。原国民党军统骨干沈醉曾这样说过:“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却怕王亚樵。”
王亚樵铁血锄奸,也遭到了来自日伪、特务、帮派等数重势力的围捕追杀。
自1911年至1935年的25年间,王亚樵曾经遭遇过14次围捕追杀,结果都被王亚樵或在楼台上系绳跑掉,或化装成女子、商人模样逃脱。蒋介石曾悬奖一百万元通缉王亚樵,也未达到目的。
蒋介石对戴笠说:“给你半年时间,再杀不掉王亚樵,我就请王亚樵杀你。”
戴笠清楚,他若交不出王亚樵的脑袋,将无法向蒋介石交代。于是派出大批干员,悬赏十万大洋,到处缉拿王亚樵。
因此,王亚樵的一些旧友部属连遭逮捕,形势险恶。王亚樵不得不由上海取道香港,转至梧州投奔李济深处避难。
1933年11月,李济深在福建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时,王亚樵曾积极支持并参与组织活动,与李济深有一段深厚的交情,此次来梧州,一来是暂避风险,二来是联系各方势力,以图东山再起之计。李济深安排王亚樵等人住在大坡镇料神村他的老家中。
在大坡期间,一日,王亚樵看报,见报上登有一首小诗,内容是:
床前明月光光照九州,
疑是地上霜霜挂枝头。
抬头望明月兮把酒问天,
低头思故乡兮欲语还休。
隔天涯兮残年如梦,
断寸肠兮秋水漂流。
王亚樵一见此诗,大为惊喜,原来这是旧情人金石心寻找他的约定诗。1933年,王亚樵在上海遭到追捕时,就曾经对金石心说过,一旦失去联系,就花钱在报上登此诗。
此诗第一句暗寓“九光”二字,作者署名反义为见面地点,诗成时间便是门牌号。
金石心,安徽桐城人,与王亚樵在上海相识。当时,19岁的金石心,正在爱群女子学校读书,因其漂亮、善言而有“交际花”之誉,又称“佛动心”。一次,金石心因与同学外出学跳西洋狐步舞,深夜回校违反校规,被学校开除学籍。金石心遂通过关系找皖籍老乡、斧头党舵主王亚樵帮助。金石心美丽的身姿,楚楚动人的眸子,令王亚樵心动不已。王亚樵便安排她在“公平通讯社”工作。当时,王亚樵正值血气方刚之年,金石心很快就成了王亚樵的情妇(当时王亚樵已有了王淑英、王亚英、李淑贞、陈义英四个老婆)。
再说王亚樵看到了金石心的联系诗后,巴不得马上见面。当即派随员郑抱真到约定地址找金石心,说九哥今晚见她。
原来,金石心在香港已被戴笠的特务盯上了,她经不住特务的利诱,愿意去引王亚樵上当。金石心得知王亚樵已在梧州,便特意在报上登此约定小诗找他。
金石心到梧州不住豪华酒店,而是由特务为她在大同路近江边利于行动的一间“利民旅店”住下。
当晚,王亚樵与郑抱真参加李济深的胞兄李少轩在梧州市东中路11号的李公馆设的酒宴,喝了不少酒。散席后已9时许。二人到了大同路,郑抱真指着那间利民旅店说:“她住在二楼1号房。”
王亚樵叫郑抱真先回去,自己上去看她。
郑抱真犹豫了一下说:“九哥,我有种直觉,总觉得金石心的行为有点反常,没搞清来意之前,还是不要单独见面为妥。”
王亚樵拍拍郑抱真的肩膀笑道:“注意防范是对的,但是,我与金石心的关系你是清楚的,不会有事的。你先回去!”
郑抱真无奈,只好先走了。
王亚樵借着一股酒兴,身掖双枪,登上金石心的客房,轻拍房门,叫:“石心,石心!”里面没人应声,他并不知金石心已被特务转移了。
王亚樵毕竟是个武林奇人,警惕性此时也并未放松。他再敲门,发现门是虚掩的,室内没开电灯。王亚樵心里打了一个寒噤,双枪的保险立即打开了,扯开嗓门大喊:“石心!石心!”还是没人应声。
王亚樵顿时明白坠入了陷阱,正要飞身下楼,突然,前后左右的四扇门同时打开,王亚樵尚未看清人影,便见漫天一片惨白——十数包石灰粉劈头盖脸泼了过来,他的双眼在瞬间便是漆黑一团,几名壮汉举着匕首向他扑来。王亚樵不愧是武林高手,轻功卓绝,他侧身一闪,马上向空中跃起,并连开数枪,即有两人应声中枪倒地。但此时,他的双眼不仅看不见,而且痛入骨髓,只得开枪乱打。王亚樵虽然武功非凡,无奈寡不敌众,在打斗中,他身中五枪、被刺三刀。“暗杀大王”终于倒在血泊之中。
特务们将王亚樵的脸皮揭走,带给戴笠。
第二天,王亚樵的家人和随员得知凶讯,飞赴现场,目睹王尸惨不忍睹,悲痛不已,即买棺入殓安葬,李济深、朱蕴山等人前往吊唁。
1991年,王亚樵之子王继甫,自梧州负亡父遗骸返上海火化,1997年回乡安葬,后又于1998年重修其墓园,再镌其碑碣。碑文称:“纵观公之一生,可谓特立独行,无私无畏。公以‘暗杀大王’闻名于世,实则疾恶如仇,从善如流。为人急公好义,宽厚仁慈。” 碑文以“中国近代史上之奇男子也”等语,为其盖棺定论。
责任编辑: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