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演变看北京更大雄心

2016-08-17 06:40
环球时报 2016-08-17
关键词:雄心私营企业北京

美国战略预测网8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投资显露其更广阔的雄心如今,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投资国和最大资本供应国。但北京想要在国外获得什么,却与以往不同了。

随着中国踏上告别以出口为主的增长模式、转向依靠国内消费的漫长之路,其投资重点变化了。以前,北京的重心是获取发展中世界的能源资源,如今逐渐过渡到强调收购发达世界的高附加值产业资产。同时,中国政府在对外投资中的主导地位在弱化,给私营企业投资海外创造了空间。且中国人对于投资决定愈加审慎,小心寻找优质交易,不再像以前那样仓促狂热收购了。显然,北京的行动与过去两年这些趋势相吻合。但更重要的是,北京投资战略的新阶段,反映了当前一种更深层的转变——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地位看法的变化。

多年来,外国资金堪称“世界工厂”中国的面包与黄油。虽然有意走向海外,但中国开始系统到国外投资、收购是上世纪90年代末才有的事。尽管起步慢,但增长迅猛,2003年北京对外投资只有微不足道的29亿美元,仅占全球投资的0.45%,到2015年攀升至1200亿美元,且流向众多不同国家。

中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需要决定了资金花在何处、如何花。大力寻求矿山、石油和天然气的日子已然过去。2008年至2013年,中国在油气资产方面的投资约为1110亿美元,此后降到仅78亿美元。相反,随着中国开始追随发达国家攀升价值链,软件、硬件和生物科技日渐凸显。这些产业如今受到北京的极大关注和大笔投资。

新兴趣促使中国把目光投向新目的地。虽然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未停,但其占中国对外投资的比重在下降。同时,流入欧美发达国家的中国资金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将达1500亿美元。随着中国积极竞购西方科技公司,此趋势会继续。而私营企业积极参与海外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商业决定的政治化。

直至数年前中国才有连贯的全球战略。随着登上世界舞台,北京意识到需要统一的构想整合增长、利益和影响力。这种认识催生出一连串倡议。最终的“一带一路”代表着在国内大转型背景下,中国如何看待自己的海外战略地位,以及这种看法如何影响今后的决策。▲

(作者ZhixingZhang,乔恒译)

猜你喜欢
雄心私营企业北京
硬钉
自 然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野菊
北京,北京
内部控制机制在私营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海上行
法学院哪家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