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造林密度对树木生长带来的影响因素

2016-08-16 15:12贾秀生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影响

贾秀生

【摘 要】文章阐述了造林密度确定的原则,总结了造林密度在造林模式中的应用,以期为杨树的集约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造林密度;树木生长;影响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principles set out in the afforestation density,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silviculture density in afforestation mod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oplar intensive cultivation.

[Key words] density of plantation; arboreal growth; influence

在一定条件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其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上蓄积量逐渐减小;林分密度越大,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林木个体或群体生长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的现象,反映出林分密度对林分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作用,称为密度效应规律。

1 造林密度的确定

1.1 根据树种特性确定造林密度

一是由生长速度决定密度。前期生长快、持续速生期短的树种,造林密度宜稀;对于前期生长缓慢、寿命长、持续生长期长的树种,可密植。二是由喜光性决定密度。一般阳性树种喜光,枝叶开阔,要求稀植;而阴性树种不喜太强的光照条件,密度可大些。三是由是自然整枝和直干性决定密度。自然整枝好、直干性强的树种应稀植。四是由冠幅决定密度。宽冠的树种,造林密度宜稀,树冠窄的造林密度宜大。

1.2 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立地条件好,林木生长速度快,郁蔽早,造林密度宜稀;立地条件差,树木生长慢,郁蔽迟,宜密植。沙土、砂壤土适合树木生长,可充分发挥其生长特性,而低洼黏土壤则差些,一般在造林地土壤肥沃湿润、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条件下,可适当稀植。相反,在埝坡和土质瘠薄的地方应适当密植。在水土流失和杂草繁茂的地方,为提早郁蔽以抑制杂草生长,亦可适当密植。

2 造林密度在杨树造林中的应用

2.1 短伐期经营模式

短伐期经营是为生产传统大小的木材而设计的,一般不进行间伐。主要培育锯材、建筑材、胶合板材、人造板材用大径材,一般来说采用6×6 m、7×7 m、8×8 m的株行距;农田林网、四旁树等单行栽植,株距应在4 m以上,公路防护林带双行栽植株行距可设置3×6 m“品”字型栽植。一般成片造林采用5×6 m、6×6 m,速生丰产林采用6×7 m、7×7 m、8×8 m株行距。林粮间作株行距可以采用4×10 m、5×10 m、6×10 m。更新主要采用重新造林的方式,很少用萌芽更新的方式,这种经营模式的林分年蓄积生长量在18~30 m3/hm2,胶合板材出材率约为50%。

2.2 中短伐期模式

主要培育纤维板、纸浆用材,以及其他的非传统利用方式如能源林、提炼蛋白质、替代石油化学产品、制作饲料等,一般造林密度在1 000~4 000株/hm2,轮伐期为4~8年。生物量通常在种植后5年左右收获,可采用植苗造林或扦插造林。林分收获后采用萌芽更新,萌芽更新林分一般也在5年左右收获,可连续收获3~5次。林分的年生物产量多在10~15 t/hm2。

2.3 超短伐期经营模式

超短轮伐期经营是指高密度、集约经营、轮伐期1~3年,并采用扦插造林和萌芽更新经营林分。造林密度一般在6 667~35 000株/hm2,株行距为0.3×0.9 m、0.5×0.5 m、1.0×1.0 m、1.0×1.5 m。第1次产量收获是在造林后的2~3年。萌芽更新的林分(萌芽林),也可在1~3年收获,约可收获5次左右。

2.4 四旁植树经营模式

在面积较小、带状、零星的造林地植树称为四旁植树。农村沟旁、路旁、水旁、宅旁称为四旁。在四旁及坟地、料场等不足666.67 m2的零星非耕地上植树也纳入四旁植树。四旁植树通常栽植1~2行树木,单行植树其株行距一般3×4m,双行植树其株行距一般采用行距3m、株距6m的耙齿行交叉配置。

4 结束语

造林密度是人工林集约栽培的重要因素,密度一旦确定,在林木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起作用,影响林木生长、采伐年龄、木材产量和木材规格。确定合理的密度时,应考虑到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林木个体间的关系,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达到高产和希望培育的树种的径级,同时还要考虑所培育的材种的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林森,吴贤良,吴剑.不同造林密度对杨树无性系生长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09,36(5):16-18.

[2]黄晓波.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的关系及其确定原则[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3):25-26.

[3] 邹宗成,向开栋.底肥种类与栽培方式对玄参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4(5):75-77.

[4] 韩平,陈曌,梅欠明.道真玄参不同种植模式的栽培效果[J].农技服务,2010(1):97.

猜你喜欢
影响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