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2016-08-16 15:12贾权久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容器育苗樟子松技术分析

贾权久

【摘 要】本文针对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旨在更进一步的提升樟子松育苗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分析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mongolica container seedl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detail, o further enhance mongolica seedling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ngolica; container seedling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analysis

樟子松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树种和城市园林树种之一,其适应性性强,具有极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在耐寒、喜光、适应性等方面也有着较大的优势。樟子松的根系较为发达,并且在白浆土、风沙土等严峻的地质土壤当中都可以进行种植。针对恶劣气候之下的樟子松幼苗种植技术进行改进,并且保证樟子松的较高的存活率,将是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育苗和种植实践过程之中,需要全面的针对幼苗的养护手段以及种子的处理、播种等等环节进行探究,以此为依据和基础,全面促进樟子松育苗技术的进步。

1 育苗地点的选择

针对育苗地点进行细致的选择,全面的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以及季节气候等影响因素,选择最恰当的种植地点,是保证樟子松极高存活率的关键点之一。针对育苗地点的选择,需要保证地势的平坦,而容器育苗针对土壤以及地质环境的要求也较高,不能够在有病虫害的地点进行育苗。同时也不能选择蔬菜地进行育苗。育苗地应当位于交通便利并且灌溉条件优越的地方,具有较好的设施建设,有着充足的光照,针对酸碱值,一般以土壤的酸碱值在6.4至6.8之间为最佳。其次,针对营养土的配置,首先需要保证土质的紧密,保证较好的透水性以及保水能力。选择腐殖质土,将山泥、园土等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混合,在容器的底部铺设透气性较好的介质,进而使得营养土可以具有更好的透气性。然后还需要进行消毒以及杀灭虫害等处理,一般使用福尔马林加水进行土壤的处理,待土壤充分搅拌均匀以后,使用塑料布将其盖好,密闭约24h时间即可以使用。

2 容器的装土以及排列

在进行袋装之前,需要使用工具将肥料以及土壤进行过滤,而在袋装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注重将土壤压至最密实的程度,保持土壤的湿润,不可以使土壤干燥。将幼苗整齐的、按照一定排列次序的排列在种植地点当中。而针对灌水渠道的设置,一般来讲以距离幼苗床口约1m左右为最佳,以免出现灌水过程当中将床口的幼苗冲走的情况。

3 种子处理以及播种

3.1 种子处理。在进行樟子松播种之前,需要针对种子进行筛选。保证种子的纯度可以达到95%以上,并且使得种子的发芽率在80%以上,这一点对于樟子松的生长和培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进行播种之前的约一个星期左右,需要使用冷水将种子浸泡24h左右,去除其中所含有的杂质,将种子捞出以后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然后使用清水将种子清洗干净,放置于温暖的、日照充足的地点进行处理。完毕之后将种子装入麻袋之内,每天使用清水喷洒3~4次,不能太湿,并且时时翻动种子以防止粉芽或干芽。为了进一步加快种子的催眠速度,还可以使用温水进行浸种。同时,还可以辅助使用塑料布,覆盖于种子之上,来进一步提高温度,在此过程当中需要注意时刻搅拌种子,如果温度过高,则需要及时的将塑料布揭去,防止对种子发芽造成不利影响。

3.2 播种。播种以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期间为宜,播种前先将排列好的容器袋浇灌一次,然后筛出种子进行播种。亩播种量为10斤,播种时要轻拿种子以防损伤种芽造成缺苗,每穴4~6粒,播在袋中央。播完一批容器后,要及时进行覆沙,覆沙厚度为0.5cm,覆盖的沙子要经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立方米用0.3%高锰酸钾溶液45kg),覆沙要均匀。覆沙后立即灌水,而且要浇透,在幼苗出土前,要经常保持覆沙潮湿。如天气正常10~15d即可出苗。

4 苗期管理

4.1 浇水。容器育苗期间为防止干旱时幼苗受到损害,浇水至关重要,需要重点掌握以下两点:幼苗时期水分消耗少,但抗旱能力弱,要掌握少量多次原则。每隔3d小水浇一次,用喷洒的方法10:00前喷洒一次。中午温度高时不能洒水;苗木快长时期,气温也逐渐升高,可以灌溉,每隔5d浇一次。

4.2 其它管护。苗期除注重浇水外还要进行间苗、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由于我省气候的寒冷以及季风较多,所以针对樟子松的越冬管理一般采用的是覆盖土层的方式,在严寒来临之前需要进行浇水,然后使用铁锨将土壤之上的杂草去除掉,并且将土块打碎,针对土层的覆盖,一般在8cm左右为最佳。等到第二年来临之时需要进行及时撤土浇水。

猜你喜欢
容器育苗樟子松技术分析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