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奕 明
听琴图
□ 奕 明
《听琴图》 (局部)
《听琴图》,是一幅非常优秀的人物画作品。画中主人公黄冠缁衣,作道士打扮,正襟危坐,微低着头,双手置于琴上,轻轻地拨弄着琴弦,全神贯注,丰神飘逸。
在其前方有听者三人,其中二人着朝服纱帽,左右对坐,凝神恭听。右一人纱帽朱袍者低首,左手执扇,身体向后依斜,右手反支墩上,如痴如醉的神气就像完全陶醉在这动人的曲调之中。左一人纱帽绿裳者,双手随意地放于膝上,身体微微前倾,仰首谛听,思接天地。那状态,正是被这美妙的琴声挑动神思,在那里悠悠遐想。旁边立着一个蓬头童子,双手交叉抱胸,远远地注视着主人公,似乎也被这美妙的琴声所吸引,流露出陶醉的神情。三个听众,三种不同的神态,皆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幅画的背景和道具处理得十分简练:主人公背后画松树一株,女萝攀附,枝叶扶疏,亭亭如盖;松下有竹数竿,苍翠欲滴,折旋向背,摇曳多姿;道具除琴案外,仅一几,几上置熏炉,香烟袅袅;主人公对面设一块小巧玲珑山石,上有一小古鼎,其中插一束花枝。除以上这些外别无他物,却使人感觉这是一个经过作者精心剪裁的高级园庭。整个画面的气氛,使人觉得在这静谧之中,仿佛有一阵阵的琴声,混合着微风吹动松枝竹叶之声,从画中传出。其妙处,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赵佶十分信奉道教,他曾把温州道士林灵素请到宫里来,又在皇宫附近建宝录宫,请道士讲道。道士们乘此机会,上尊号称赵佶为“教主道君皇帝”。故此推测,装扮成道士模样的弹奏者,很可能是赵佶本人。
有关《听琴图》的作者问题,历来有许多专家作过考证。但总体说来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是徽宗真迹;其二则认为是画院画师的代笔所为。由于画面正中有蔡京题七言绝句一首,有专家据此考证认为:此画非赵佶所做。理由是:作为君臣,蔡京怎敢把诗题到皇帝作品画面的正中?但从画面布局来看,左下角徽宗押“天下一人”的画押及御印,松树右上御书瘦金体“听琴图”三个大字,整个画面也仅有松树之上留有空白,蔡京只能题诗在那里。这当然是后人的理解,根据徽宗与蔡京的特殊关系,这样的合作,也不是不可能。
首先,蔡京是三朝老臣,又是徽宗的儿女亲家,官居太师,70岁时受封三公,史无前例。蔡京四次被弹劾,四次复出,而且官越做越显赫,权力越来越大。第五次被弹劾时,国家将亡,徽宗都做了金兵的俘虏,当然已无人能救他。蔡京的儿子蔡攸、蔡绦,皆至大学士。蔡绦最受钟爱,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再次复出统领三省,时年78岁高龄,已是昏不能事事,因此,凡事均由其子蔡绦代办。蔡绦权倾朝野, 与童贯、梁师成、朱等奸臣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将徽宗牢牢掌控于股掌之间。
从政权到个人生活,徽宗都无法离开蔡京一家。他与蔡家的关系,全无君臣界限。仅宣和元年,徽宗竟七次微服去蔡家,蔡京的小儿子甚至拉着徽宗的衣服不让他走,徽宗也全然不恼。
蔡攸与徽宗关系最为密切,他可以随时去见徽宗。他在徽宗面前,可以穿戏衣,抹青红,优杂侏儒,以取悦徽宗。他开导徽宗说,人主当以四海为家,太平为娱,岁月能几何?且徒自劳苦?徽宗纳其言,遂微服行都市妓馆酒肆。而蔡攸,每每事先皆为徽宗安排好妓院和女子。
《听琴图》 北宋·赵佶 绢本设色 51.3cm×147.2cm
叶晓山,安徽无为人。1963年毕业于铁道兵学院参谋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总政老年大学教师。其书画作品被多家博物馆和个人收藏。著有《叶晓山诗书画集》《百幅芦雁百首诗》《山水花鸟·题画诗六百首》《墨虾画法》《芦雁画法》《第一声汽笛》《风笛颂》等。
叶晓山追求诗、书、画互补,形、神、韵相融。他的画,笔墨清脱秀逸,取法虚谷、八大、边寿民、齐白石等诸家之长而融会贯通,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简约纯清的花鸟画风格;他的书法,师承二王、北宋四家,也受过书坛巨擘启功先生的指点,风格秀美俏丽,很少有险绝之笔;其以诗出道,并一生坚持创作,曾兼任《诗刊》和《中华诗词》的函授导师,亦是位有影响力的军旅诗人。
《芦雁》 叶晓山
《群虾争游》 叶晓山
《八哥葡萄》 叶晓山
司天明, 1946年生,大专学历。自2006年起,在芜湖老年大学任教书法专业。现为芜湖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民革芜湖中山书画院执行院长、芜湖书画院特聘书法家、芜湖老年学会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芜湖市老年书画协会艺术顾问。
其幼承庭训从父学书,五十余年来临池不辍,治学严谨。书法诸体兼修,以楷、行书见长。其部分书法作品在日本展出,并被德、日、法、美、瑞典、越南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的友人和单位收藏。作品被编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跨世纪著名书画家经典》等;个人辞条被收入《安徽艺术家名录》。
任教感言:你奉献一点爱,将收获无限爱。
《行书镜心》 司天明
《行书横幅》 司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