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曝光
控制3种变量决定最终曝光
光圈
决定镜头的开口大小,从而允许更多或更少的光线射入。
当我们对场景对焦时,焦点位置的前后分别有一定区域呈现清晰锐利的效果。这就是景深。景深大小可以通过光圈控制实现扩展或收缩,而光圈是镜头中一组可以开合的结构用于控制入射镜头的光量。较大的光圈允许更多光线射入,同时创造出较浅的焦点清晰范围(适用于昏暗条件下或需要模糊背景的场合)。较小的光圈限制光线射入,并扩展清晰的范围。光圈值由一系列F值来表示,如F/8。
决定感光元件暴露在光照下的时间
快门速度
一次曝光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由快门速度决定。快门是遮挡在感应器前面的一组帘状组件,按照预期的时间打开让光线射入。通过与光圈结合,快门速度可以控制射入相机的光量。当场景中有运动物体时,选择快门速度变得尤为重要:也许你需要利用高速快门凝固动作,或者慢速快门(通常需要使用三脚架保证相机的稳定)来有意创造动感模糊效果,有时候你也可以移动相机,用来制造更多创意。
ISO感光度
控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影像感应器对于照射到上面的光线非常敏感。我们可以通过调整ISO感光度来确保感应器需要获得更多或更少的光线以获得正确曝光的影像。在弱光下,增加ISO值意味着只需较少的光线即可获得正确的曝光。然而增加感光度也会付出代价:可见的“噪点”,会使画质劣化。在较低的感光度如ISO 100下,感应器需要获得更多的光线,但能够提供高品质低噪点的画质。通常来说,使用尽可能最低的ISO值,但如果环境光线昏暗也不要有顾虑,果断拉高到1600或更高的ISO值。
曝光三角
光圈、快门速度和ISO相互协作和谐搭配即可获得正确的曝光,但三者之间的平衡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调整……
工作原理
想象一下,将光圈、快门速度、ISO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当我们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就必须至少调整其他一到两个因素作为补偿。例如,使用大光圈和高速快门可能与小光圈加上较长的曝光时间获得相同的曝光量,但最终照片的拍摄效果会有所不同。
使用大光圈可以让更多光线射入,因此我们要么使用高速快门缩短曝光时间,要么使用低ISO值保证感光元件对入射的光线不那么敏感。
快门打开的时间越长,进入的光线也就越多。因此为了避免过曝,我们要么收缩光圈降低光线通量,要么降低ISO值让感光元件对入射的光线不那么敏感。
小光圈可以减少入射的光线,同时增大景深,通常用于风光摄影。减少入射光线意味着需要使用更长的曝光时间或提高ISO值,这就是为什么风光摄影师使用三脚架尽可能保持相机稳定的原因。
根据直方图进行曝光
相机的直方图功能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影像信息……
1
反差较低的照片
这张直方图显示出左侧为暗部像素,右侧为亮部。最暗和最亮两端的影调区域均无像素,说明这幅影像缺乏深邃的阴影或明亮的高光部分。
2
3
主要呈现偏暗(低调)的照片
直方图左侧出现较大的尖峰表示暗部影调丰富,但是在左侧端部出现了“溢出”的现象,那就意味着损失了阴影部分的细节,也就是画面有欠曝现象。
主要呈现明亮(高调)的照片
直方图的右侧出现较大的尖峰,表示亮部影调丰富。但是右端的直方图也是“溢出”了,那就意味着高光部分变成了纯白色,导致画面过曝,细节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