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 砺
提高生猪业组织效率,促进全产业链整合
——丹麦养猪生产考察纪实
文/朱 砺
朱砺,博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后备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2016年5月初,十分荣幸地参与了丹育贸易有限公司组织的对丹麦养猪业的考察,丹麦养猪生产的高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特总结如下,供同仁参考。
2014年,丹麦全国共有3,638家猪场。2015年,能繁母猪存栏约100万头,提供约3,100万头断奶仔猪,母猪年生产力(PSY)高达31头。断奶仔猪中,国内育肥约1,900万头,出口约1,200万头。丹麦人口仅550余万,生产的猪肉90%出口到世界各地。丹麦从1971年开始实施严格的SPF制度和生物安全体系,整个国家实现了对口蹄疫、经典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重大疾病的彻底净化,全国75%的母猪是SPF母猪。养猪生产的高效、安全成为丹麦生猪产业的傲人名片。
丹麦养猪产业高度发达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其高效的组织性。全国3,638个农场实际上以合作社的形式被组织在一起协同生产。这种协调性表现在:
2.1 建立了高效的良繁体系商业运作模式
由丹 麦 育种联盟(Breeding Association DANAVL)按照D×(L×Y)三元杂交体系的需要,在整个国家建成简单高效的良繁体系。其中,核心育种场25家,扩繁场186家,其余的都是商品场。
为了实现全国一体化联合育种,丹麦建立了农场场内测定和中央测定站测定两套性能测定体系,每年测定数量都保持在10万头以上。每个核心场按统一标准实施场内测定。测定工作按周节律组织,每批次测定结束时,由丹麦育种联盟安排有资质的测定人员到各成员场实施测定。同时,全国建成两家公猪性能中央测定站,每年集中测定6,000头以上公猪。每周由核心育种场选送场内遗传性能最好的112头保育结束的小公猪到测定站,对饲料转换效率等重要经济性状实施集中测定。测定结束后,丹麦育种联盟每周实施1次遗传评估,选出遗传性能最好的种公猪,送到人工授精站供所有猪场使用。丹麦杜洛克公猪的使用时间只有12个月,长白猪和约克夏只有5个月,确保了世代间隔最小化。
丹麦人工授精市场有HATTING A/S和MORS两家公司,另有4%的农场自建公猪站,2%的农场采用本交。HATTING A/S公司是欧洲最大的猪精液生产商,其公猪站饲养3,550头公猪,每年生产540万剂精液,由专用运输车向客户配送,年产值4,730万欧元。2015年,网络客户的购买量占27%。
2.2 由全国统一研究机构作为科技支撑
由丹麦农业食品委员会和丹麦养猪研究中心组织研发项目,每年投入1,500万欧元预算用于针对产业链各环节确定研发项目。这些项目大多源于生产需要,而猪场自身又不能解决。例如,丹麦育种系统(DanAvl)、丹麦SPF系统、丹麦基因组选择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以育种目标确定为例,DanAvl育种系统根据生产实际每4年调整1次性状与权重。当前,其父系育种目标由饲料转换效率(52%)、30~100kg日增重(23%)、瘦肉率(13%)、体型结构(5%)、0~30kg日增重(5%)、屠宰损失(2%)等性状构成。母系育种目标由饲料转换效率(44%)、产后5d活仔数(LP5,28%)、30~100kg日增重(15%)、瘦肉率(6%)、体型结构(2%)、使用寿命(1%)、0~30kg日增重(3%)、屠宰损失(1%)等性状构成。
养殖者根据销售情况支付固定费用来维持研发机构的正常运转。例如,每销售1头商品猪大约提交4丹麦克朗,1头种猪800丹麦克朗的基因费。这些费用的收取为丹麦养猪研究中心提供运行和研发经费,实现产学研的良性循环。
2.3 关联行业整合贯通生猪产业链
丹麦养猪生产与饲料生产和屠宰加工等上下游产业纵向整合,形成全国一体化的高效生猪产业链条。提出了丹麦农场“康贝模式(Danish Farm Concept)”。其养殖完全建立在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之上,养殖规模由土地面积确定,养殖废弃物固体部分被回收加工成有机肥,液体部分经处理后还田灌溉,实现零排放清洁养殖。此外,该机构还负责为全国生猪从业者提供咨询服务。
例如,丹育国际负责种猪销售,Vilomix公司负责饲料研发和生产,SKOV公司负责猪舍通风设施设备的研发和生产,AgroSoft公司负责猪场管理软件研发。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利益共享,共同提高丹麦生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开拓。这种高效的组织形式推动了丹麦养猪产业的高效发展,各农场和相关企业实际上以合作社的形式协同生产,并参与国际竞争。
由于产业链条各环节间的紧密协作,实现了生猪产品真正意义上的“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确保了丹麦生猪产品的食品安全。在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确保丹麦猪肉产品达到了无疫病风险、无抗生素和耐药性风险、无食品污染风险的高品质标准。
为保持生猪产业水平,丹麦有完善的农业教育项目,这些项目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例如,创建于1886年的达拉姆农学院是丹麦最大、最古老的农业教育学院。这里可以实施针对养猪业的职业技术和管理培养,教育项目既有4~12周的短期培训,也有8~10个月的畜牧/农作物培训,还包括本科和MBA硕士课程。想获得丹麦农场场长职位的人必须接受不低于5年半的养猪职业教育,否则就拿不到政府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也得不到经营农场所需的银行贷款。这样的教育模式确保了丹麦猪场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