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2016-08-16 02:47卫万顺郑桂森于春林徐吉祥
城市地质 2016年2期
关键词:万顺浅层勘查

卫万顺,郑桂森,于春林,徐吉祥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



研究讨论

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卫万顺,郑桂森,于春林,徐吉祥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北京 100195)

城市地质工作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创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创立了浅层地温能地质学理论体系,构建了城市地质调查和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城市地质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找准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地质问题,完成了一系列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和重要战略资源勘查评价工作,开展了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十三五”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两快、三高”战略,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十三五”;我国;城市地质;战略思考

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居住空间安全、饮水安全、空气安全和固体废弃物安全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所涉及到的问题均与城市地质安全有关,解决这些城市地质安全问题日趋紧迫,亟需城市地质工作理论创新、应用实践和科学发展(卫万顺,2009;卫万顺,20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因此,有必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研究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城市地质工作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1 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

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取得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创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创立了浅层地温能地质学理论体系、构建了城市地质调查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三个方面。

(1)创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

城市地质工作分类创新(卫万顺等,2008)。以往我们习惯按照地质专业类型分类和部署工作,如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和基础地质研究等。为了使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站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地质工作类型划分,提出了三大类、七个亚类的分类方案(表1)。

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模式创新(卫万顺,2008)。如何更好地发挥地质工作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先行性和基础性作用,需要科学遴选其发展模式,从根本上加强地质工作对城市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地质行业内外对“加强地质工作”有着不同的理解。地质行业内的人认为各级政府有关单位应该在规划、部署、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及时规划、部署、安排地质工作;地质行业外的人认为地质部门要主动为城市经济建设及时提供有关服务。其实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那就是双方都过分强调了对方如何做,而考虑自己应该如何为对方做得工作太少。在这种模式下,地质工作就算表面上得到了加强,也只是问题推动型的,而不是理念发展型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加强。如果用理念发展型的思想作指导,地质工作将在服务中获得真正加强,获得极大发展(卫万顺,2007)。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选择理念发展型地质工作发展模式。

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理论创新(卫万顺,2007)。运用哈佛大学的“三圈理论”, 探讨了非正常情况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战略,提出了《北京市非正常情况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战略框架》建议方案:全面实施“两项工程和一个系统”战略,建立一种创新的、富有想象力的、随机应变的《非正常情况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应急预案》和定期会商机制,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组织体系,严防非正常情况下城市地质安全危机事件发生。

表1 地下水水质监测相关规范规程一览表Tab.1 Standards of ground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2)创立了浅层地温能地质学理论体系

自2006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的浅层地温能研究和勘查评价工作,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浅层地温能资源》《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北京浅层地温能资源》三部专著和“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20余篇浅层地温能方面的关键性论文。创立了完整的浅层地温能地质学理论体系,首次明确了浅层地温能属于资源范畴的概念,科学厘定了浅层地温能概念,研究了浅层地温能资源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创立了完整的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查评价体系,系统阐述了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理论基础,提出了资源赋存条件评价、开发利用方式适宜区划、资源潜力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和评价信息系统建立的原理和方法(卫万顺等,2008;卫万顺等,2010;卫万顺等,2010)。

(3)构建了城市地质调查和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

构建了城市地质调查工作体系。程光华等出版了《中国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指南》,对城市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对遥感、钻探工程、地球物理、环境地球化学、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等技术方法与技术规程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构建了城市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卫万顺,2010;卫万顺等,2011)。构建了包括中心城区多参数立体地质勘查评价体系、规划新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村—镇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的北京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提出了顺义平原区式、门头沟采空区式、延庆水库浸没区式和房山山区式四类,北京规划新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体系。

2 城市地质工作实践发展

近10年来,根据创新的城市地质学理论,加强了城市地质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城市地质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主要表现在:找准了城市发展的重大地质问题,完成了一系列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和重要战略资源勘查评价工作,开展了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三个方面。

(1)找准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城市地质问题

开展了一系列战略研究,找准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地质问题。如北京市完成了《北京市重大地质问题战略研究》(之一~之十)工作,包括《北京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与开发战略研究》《北京市地面沉降对城市安全影响战略研究》《北京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对城市安全影响战略研究》《北京市地下水对城市安全影响战略研究》《北京新农村建设对地质工作需求程度的战略研究》《北京市城市地质安全信息系统战略研究》《南水北调进京后地下水蓄养方案战略研究》《矿山地质环境对北京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程度战略研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对地质工作需求的战略研究》和《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城市安全战略研究》10份研究报告。找出了影响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战略资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程度不高,地质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制约性明显,城市发展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卫万顺,2010)。

(2)完成了一系列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和重要战略资源勘查评价工作

如北京市针对提出的重大城市地质问题,按照城市地质学的创新理论,科学部署了城市地质工作。完成了 “北京平原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地质勘查”“北京市再生水热能利用研究及规划”“北京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北京市岩溶水勘查评价工程”“北京市农业土地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和“北京市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完成了“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北京市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北京平原区活动断裂监测专项地质调查评价”“北京市42个规划新城镇综合地质调查评价”“首都经济圈重大线性工程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和“北京市地下水库勘查”等项目。完成了“北京市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北京市地质灾害调查”“北京市地下水环境调查”“北京市垃圾填埋场专项调查”和“北京平原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等项目(卫万顺等,2008;卫万顺等,2008)。

(3)开展了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如北京市开展了北京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该平台包括八大监测预警系统和一个监测预警信息平台。目前已建成了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系统、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北京市平原区土壤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北京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环境影响监测预警系统和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Ⅰ期);拟建活动断裂监测预警系统、重大线性工程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和重大构筑物及地下空间地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初步研发了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平台。

3 未来5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十三五”时期,城市地质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持续创新发展,实施“两快、三高”战略,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突出“监测”和“预警”特点,加快“高智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步伐

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模式由问题推动型向理念发展型转变,工作方式由调查评价型向监测预警型转变,建设“高智能”的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城市发展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筑牢生态地质安全屏障。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市地质数据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由原来的信息化、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通过子系统间的高度融合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如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系统的GPS数据可用于城市活动断裂监测预警,能够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率;地下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也将实现数据实时、自动采集,降低技术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监测数据的时效性。

(2)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强化“综合”和“精度”意识,加快“高精度”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步伐

统筹协调“水、工、环”等地质条件的制约因素,实现城市地质工作由“低精度”的水工环“单项”适宜性评价转变为“高精度”的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以往的“低精度”的水工环“单项”适宜性评价,以比例尺1∶5万和1∶10万为主,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需要。而“高精度”的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可按不同需求开展不同精度调查工作,但比例尺须大于1∶2.5万,以满足规划建设部门的需要。

(3)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树立“低碳”和“循环”观念,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城市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

实现由勘查开发“传统能源”转为勘查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动城市低碳循环发展。随着城市传统能源的枯竭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勘查开发意义重大,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可有效缓解能源、环境危机。北京将围绕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冬奥场馆等重大建设工程,率先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低碳”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城市能源供给的主流,地热“两能”的勘查和开发将成为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

(4)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淡化“地质色彩”,提高地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高度“融合”程度

城市地质工作内容正在向多目标、多参数转化,支撑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从原来的国土资源部门,扩展到规划、水务、城建、环保、农林、发改、交通、能源、人防等十几个政府部门。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淡化“地质色彩”,促进“地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高度融合,实现城市地质工作由地质部门的“孤军作战”向与其他部门合作共为的“联合作战”转变,促进地质工作融入到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5)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广“互联网+地质”模式,提高市民共享地质服务的程度

推广使用“互联网+地质”的成果应用方式,提高地质成果服务广大市民的程度,让广大市民通过互联网直接共享地质成果。如大众通过网络点击,直接获取突发性地质灾害易发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场所等相关信息,达到减灾防灾目的。

4 结论

城市地质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城市地质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两快、三高”战略,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突出“监测”和“预警”特点,加快“高智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步伐;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强化“综合”和“精度”意识,加快“高精度”地质条件适宜性综合评价步伐;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树立“低碳”和“循环”观念,提高可再生能源对城市能源供给的保障能力; 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淡化“地质色彩”,提高地质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融合”程度;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广“互联网+地质”模式,提高市民共享地质服务的程度。

[1]卫万顺. 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研究——以北京市为例[N]. 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

[2]卫万顺.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亟需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J]. 城市地质,2010,5(3):1~7.

[3]卫万顺,等. 北京城市地质[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4]卫万顺. 城市地质工作应走理念发展型之路[J]. 城市地质,2008,3(4):1~6.

[5]卫万顺. 未来10~15年北京城市地质工作的战略思考[J]. 城市地质,2007,2(1):1~5.

[6]卫万顺. 非正常情况下北京城市地质安全危机管理的战略思考[J]. 城市地质,2007,2(4):1~4.

[7]卫万顺,等.北京浅层地温能资源[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8]卫万顺、李宁波,等.中国浅层地温能资源[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

[9]卫万顺、郑桂森,等.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

[10]卫万顺. 北京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研究[J].城市地质,2010,5(4):1~7.

[11]卫万顺,郭萌,贾三满,等. 北京规划新城区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体系研究[J]. 城市地质,2011,6(1):1~11

[12]卫万顺,等. 北京城市地质图集[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13]卫万顺,等. 北京地质工作50年[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Strategic Thinking on China Urban Geological Work in the Next Five Years
WEI Wanshun, ZHENG Guisen, YU Chunlin, XU Jixiang

(Beijing Geology Prospecting & Developing Bureau, Beijing 100195)

The urban geological work i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geological work, which has become the key foundation for the urban plann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10 years, the urban geology theory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novated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urban geological work,established the theory system of the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geology,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rban geological survey and region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dentified the key geological problems impacti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completed a series of geological evaluation and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evaluation for urban construction, established the environmental geology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platform.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o face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requirements,China's urban geological work must be planed to implement the five great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o support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13th Five-year Plan; China, Urban geology; Strategic thinking

P5

A

1007-1903(2016)02-0001-05

10.3969/j.issn.1007-1903.2016.02.001

猜你喜欢
万顺浅层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万顺叫车:将爱国军魂注入企业,为退役军人再创荣耀
万顺新材集团股份公司
万顺叫车实现跨越式发展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