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效果分析*

2016-08-16 09:29刘国武
福建林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青冈根苗胸径

刘国武

(永安市林业局城区林业站,福建永安366000)

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效果分析*

刘国武

(永安市林业局城区林业站,福建永安366000)

本文对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根苗造林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状况良好。经方差分析,福建青冈切根II型苗木营造纯林与常规苗木营造纯林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切根II型苗木与杉木混交林和其纯林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4.3%和6.3%,福建青冈切根II型苗木营造纯林与切根I型苗木营造纯林,常规苗木营造纯林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切根II型苗木营造纯林与常规苗木营造纯林平均树高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混交状态下福建青冈生长更好。切根,尤其是切根II型切根方式可以提高造林效果,与杉木混交能够促进福建青冈生长。建议在生产上大力推广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同时提倡营造混交林,充分利用树种间生物学特性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培育优质林分。

福建青冈;造林;切根苗;造林效果;混交林

福建青冈(Cyclobalanopsis chungii)系中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1-3],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树种之一[4],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同时材质优良,材色淡黄,纹理直,重而坚硬,干后不翘不裂,耐磨耐腐,是优质特种用材,深受广大林农喜爱。目前福建青冈林天然资源越来越少,已被列为福建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开展福建青冈人工造林是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稀植物的有效途径。福建青冈是珍稀乡土树种,用途广泛,值得大力发展。传统方法培育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较低,是阻碍其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从2008年开始,在福建省永安市开展了福建青冈切根育苗试验,并利用切根苗开展了造林试验,分析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效果,为福建青冈人工造林提供可借鉴的生产实践经验。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永安市(26°01′-26°25′N,117°19′-117°45′E)安砂石碧村。该区域因戴云山和玳瑁山的屏障作用,形成谷地少雨区,年平均气温在19.2℃,沿河两岸气温较高,年日照时数1529.8-2367.1h,日平均气温≥10℃,积温3922-5766℃,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无霜期295d,早霜一般始于12月上旬,晚霜终于2月下旬。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800mm左右,年蒸发量1455.5mm。土壤为红壤,土层厚且疏松,肥力较高。

2 研究方法

育苗切根措施分为:①切根I型,切根方法:水选种子,经湿沙层积贮藏7d后,取出用指甲掐断根尖0.2-0.3cm。②切根II型,切根方法:经水选种子直接播种于6月中旬,利用锋利铁铲,在距离苗木5cm处,呈45°斜切。③常规育苗,不切根育苗。

2009年底,对切根及其对照区苗木进行调查测定,测定其苗木高度,求算出平均苗高,确定代表株,然后从代表株中随机挖取15株,在水中洗净泥土,实测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条数等。

造林地选择在安砂镇石碧村12林班5大班12小班,面积17.2hm2。松杂采伐迹地,土层深厚,II类林地。2009年底进行清杂炼山,块状整地,穴规格50cm×50cm×30cm。株行距1.8m×1.8m(约3086株·hm-2)。选择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同一面坡,进行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试验。试验设4个水平:①不切根苗木营造福建青冈纯林(代号:QCK);②切根I型苗木营造的福建青冈纯林(代号:QCZ);③切根II型苗木营造的福建青冈纯林。(代号:QHT)。④混交造林。选用切根II型苗木与杉木混交。

混交方式为带状混交,1行杉木3行福建青冈(代号:QHH),杉木苗为杉木二代种子园种子培育的1年生实生苗。以上试验采用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三重复,小区面积20m×30m。于2010年春造林,常规幼林抚育管理。造林后当年秋冬调查造林成活率和当年生幼树树高生长量,以后每年调查测定树高生长量。2015年12月上旬进行全林每木调查,调查保存株数、胸径、树高、树冠、枝下高等因子。应用Excel软件和DPS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切根苗木质量分析

苗木根系是否发达,直接影响着移栽或造林效果[6]。不同切根处理福建青冈苗木质量调查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切根处理与对照(不切根,下同)苗木无论是苗木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的根系结构和生长都存在明显差异。

表1 不同去切根处理苗木质量

3.1.1 苗木高径生长状况

从表1中可知:切根II型苗木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22.1cm和0.24cm,切根I型苗木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25.4cm和0.22cm,与对照(苗木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分别为28.8cm和0.18cm)比,切根II型与对照比,平均苗高降低23.3%,平均地径增加33.3%,切根I型与对照比平均苗高降低11.8%,平均地径增加22.2%,表现出高生长受抑制,而径生长得到增加,高径比趋于比较合理。切根,尤其切根II型处理后,苗木根系受损,需要一段时间来愈合伤口,根系恢复和新增生根系需要消耗较多营养物质,苗木高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缓,控制了苗茎徒长。福建青冈自身生物学特性,使得苗木生长呈现茎较高而不粗壮,苗木质量一般,造林成活率较低。切根苗木在生长后期,已经形成相对较发达侧须根的完整根系,提高了吸收能力,又恰逢苗木径生长高峰期,地径生长量得到提高,切根II型处理高径比92:1,切根I型处理高径比116:1,而对照处理高径比160:1,显然切根处理的高径比比较合理。一般认为只有在高径生长较均衡的状态时,才能够保证苗木健壮,不孱弱,具备较强的吸收能力和适应生长环境的能力。

3.1.2 苗木根系生长状况

福建青冈切根后对根系结构和生长产生了影响。从表1也可知,切根II型处理对福建青冈根系影响最大,主根长15.1cm,侧根数9.6条,细根较多,主根比对照缩短了12.1cm,仅为对照的55.5%,植物主要依靠侧须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等物质,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切根II型改善了苗木质量,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切根I型在育苗早期进行切胚根处理对福建青冈根系结构和生长有影响,但改变程度较小。切根I型处理,主根长24.1cm,侧根数5.4条,与对照比主根长仅缩短3.1cm,为对照88.6%,侧根数增加20%,说明福建青冈切根以切根II型处理更为有效。

3.2 切根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表2 不同处理切根苗造林福建青冈林林分生长状况

表2是不同处理切根苗造林成活率及其生长状况调查结果。从表2中可知,不同切根处理造林保存率存在差异。造林保存率从大到小依次为QHH>QHT>QCZ>QCK,无论何种切根处理,混交与否,均以切根苗造林成活率高于不切根苗造林(QCK),QHH、QHT、QCZ与QCK比,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11.4%、8.7%和5.0%。QHH、QHT处理造林成活率比QCZ分别提高6.0%和3.5%。表明切根,特别是采取切根II型处理提高了福建青冈造林成活率,切根有利于提高福建青冈的造林成活率。QHH处理与QHT处理造林成活率提高2.5%,同一切根方式,采用不同混交方式形成的造林成活率间差异,这是由于混交方式不同造成的差异。换言之,福建青冈与杉木混交有利于提高福建青冈造林成活率。这可能与福建青冈早期较耐荫,与杉木混交造林后,杉木生长较快,为福建青冈提供了侧方庇荫,对喜湿润生长环境的福建青冈起到了屏障作用,提高了其造林成活率,也可能促进福建青冈的生长发育。

3.3 切根对幼林高径生长的影响

切根苗造林后7年,林分生长状况见表2。从表2中可知,不同切根处理平均胸径从大到小依次为:QHH>QHT>QCZ>QCK,QHT、QCZ与QCK处理比,平均胸径分别增加35.3%和17.6%;平均树高同样表现为:QHH>QHT>QCZ>QCK,QHT、QCZ与QCK处理比,平均树高分别增加23.1%和10.3%;表明切根苗营造的福建青冈幼林胸径和树高生长大于不切根苗造林,切根育苗是提高福建青冈幼林高径的有效手段,这与不切根苗主根发达、细长,侧根较少,而切根后,虽然主根长度缩短,但促进了侧根形成和生长,增加了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面积和吸收能力,为福建青冈有力高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选择QHT、QCZ、QCK三个水平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见表3、4)。结果表明:QHT与QCK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3 不同处理福建青冈胸径树高生长方差分析

表4 不同处理福建青冈胸径树高生长多重比较

QHT与QCZ,QCZ与QCK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QHT与QCK平均树高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它处理树高间没有显著差异。切根处理对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有影响,对平均胸径的影响大于平均树高。

3.4 混交造林对福建青冈生长的影响

为了评价混交对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的影响,对QHH于QHT二种处理的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测定,结果列于表5。从表5中可以看出:采取与杉木混交的QHH处理福建青冈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大于QHT处理。QHH与QHT处理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4.3%和6.3%,表明混交对福建青冈切根苗生长没有抑制,相反混交杉木对福建青冈幼林胸径和树高生长有利。这与福建青冈生物学特性有关。福建青冈早期较耐荫,杉木福建青冈混交林中杉木生长快于福建青冈,7年生杉木平均胸径7.6cm,树高8.2m,比福建青冈分别增加58.3%和60.8%。杉木幼林生长快,枝叶浓密、树冠丰满,为福建青冈提供了庇荫,同时迅速形成的树冠,对林地进行了有效覆盖,对整个林分起到了降温增湿的效果,改善了福建青冈的生长环境。这种生长环境对于中亚热带乡土树种生长是有利的。

表5 不同混交方式林分生长状况

从表5中也可以看出:混交状态下福建青冈与单纯营造的福建青冈比,QHH处理冠幅生长降低3.4%,枝下高增加21.0%,表明福建青冈与杉木混交,杉木生长较快,处于优势地位,切针叶坚硬的杉木叶,对福建青冈树冠生长有抑制,结果表明两树种间存在一定竞争,随着林龄增加两树种间生长的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福建青冈切根苗造林应营造混交林为宜,但混交树种、混交方式、混交比例,造林密度有待于进一步试验,同时在林分郁闭或基本郁闭时,应该及时调整林分结构,释放生长空间,以培育福建青冈为主要目的的林分,以间伐杉木为主。

4 小结

4.1 采用切根苗造林可以提高福建青冈的造林效果

试验表明:切根QHH、QHT、QCZ与QCK处理比,造林成活率分别提高11.4%、8.7%和5.0%;QHT、QCZ与QCK处理比,平均胸径分别增加35.3%和17.6%,平均树高分别增加23.1%和10.3%;经方差分析:QHT与QCK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QHH与QHT处理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4.3%和6.3%,QHT与QCZ,QCZ与QCK平均胸径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QHT与QCK平均树高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4.2 混交造林可以提高切根苗造林质量

试验结果表明:QHH处理与QHT处理造林成活率提高2.5%,QHH与QHT处理比,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分别增加4.3%和6.3%。但杉木福建青冈7年生混交林已基本郁闭,种间竞争客观存在,应及时调控林分结构,培育以福建青冈为主的优质林分。

[1]王友凤,马祥庆,刘爱琴,等.贮藏时间与环境因子对福建青冈种子萌发的影响[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5):28-31.

[2]福建森林编辑委员会.福建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134-139.

[3]林鹏等编著.福建植被[M].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1990:91-116.

[4]黄清麟,郑群瑞,阮学瑞.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5,15(2):107-111.

[5]詹有生.江西部分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1):67-70.

[6]陈世品.福建青冈林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生活型特征的研究[J].江西林业大学学报,2003,25(2):222-225.

[7]李国雷,刘勇,祝燕.苗木切根技术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11,47(9):140-147.

责任编辑/罗美娟

The Afforestation Effect ofthe Root-cuttingSeedlings ofCyclobalanopsis chungii

Liu Guowu
(Chengqu ForestryStation,Yong'an CityForestryBureau,Yong’an Fujian 366000,China)

The afforestation effect of the root-cutting seedlings ofCyclobalanopsis chungiiwas analyzed.The result showed the af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 increased by the root-cutting seedlings and the young forest of C.chungiigrew well.By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there was gre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ure forest established by the root-cutting style II seedlings and the pure forest established bythe normal seedlings in average DBH.Compared the mixed forest ofC.chungiiestablished by the root-cutting style II seedlings andCunninghamia laceolatawith the pure forest established by the root-cuttingstyle II seedlings,the average DBH and tree height increased 4.3%and 6.3%,respectively.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ure forest established by the root-cutting style II seedlings and the pure forest established by the root-cutting style I seedlings or the pure forest established by normal seedlings in average DBH.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ure forest established by the root-cutting style II seedlings and the pure forest established normal seedlings in tree height.The mixed forest grew better than others.The root-cutting seedlings,especially the style II,improved the afforestation effect.The forest of C.chungiimixed with C.laceolata improved the growth of C.chungii.The technique on the forest established by the root-cutting seedlings should be extended in the production.At the same time,the author advocated the mixed forest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terspecies biological complementarity and harmony for the cultivation ofhigh qualityC.chungiiforests.

Cyclobalanopsis chungii;afforestation;root-cuttingseedling;afforestation effect;mixed forest

S723.9

A

1003-4382(2016)02-0038-04

2016-01-10

2016-02-20

刘国武(1969-),男,福建莆田人。林业工程师,主要林事森林培育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青冈根苗胸径
马尾松公益林胸径分布规律及冠幅影响因子分析
杉木不同育苗方式苗木生长比较分析
甘肃祁连山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祁连圆柏前后期胸径关系的探究
砧木对霞多丽和美乐葡萄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苗木类型对造林早期枫香幼树生长的影响
白龙江林区不同树种在葡萄酒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猛犸象故乡遗址古地磁测年结果在欧亚大陆猛犸象演化研究上的重要意义
西南石漠化地区2种岩生优势树种的光合生理
用地径胸径回归分析法推算采伐木蓄积
勿忘我组培苗出瓶移栽炼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