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工笔画家与工笔的年轻化

2016-08-15 00:44樊波
中国书画 2016年8期
关键词:工笔画工笔画家

樊波专栏

年轻的工笔画家与工笔的年轻化

尽管我在一篇文章中对近四十年来的中国画发展状况作了并不乐观、也许为一些人并不认同的评价。但在这里我想补充说,这四十年中成长起来的一批画家—大约是“80后”或“90后”吧,他们无论在历史身世上还是审美理论上都有别于稍长了20年左右的画家。这是从历史断裂和转折之中脱胎而出的一代新人,他们与1976年之前的社会历程虽还有脐带的丝连,但这一历程毕竟已然成为一种逐步消退的背景和模糊的记忆,而社会改革和剧烈转型将他们抛入一个完全不同于前代的崭新的历史情境。无可否认,在艺术传脉上,他们必须面对前辈画家所留下的遗产,对此他们自然也会惊羡、向往,但在情感深处,却更多是不解、迷惑以至隔膜和难以认同。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在我授课的班上有一位学生,后来成为崭露头角、风格新颖、擅长工笔且市场十分看好的年轻画家,我当时觉出他的艺术感觉很敏捷而独异,就借给他一本宗白华《美学散步》,以期增补他的艺术学养。过些日子他将书还给了我,我问他的读后感受,他说书好是好,就是太旧太老了。这使我很惊讶。在我的想象中,宗白华的文笔和才情应当赢得他的认同并得以启益,而且我相信,宗白华对中国艺术、中国绘画审美境界深刻而精妙的阐发和解读,他肯定未能真正领悟和把握,但他以“老”“旧”的轻率之评,却又让我清醒地意识到他与前辈学者和先辈画家之间存在那种隔代的情感沟堑。实际上我还看到,由于学术传授的力量,如今艺术院校学生的学术表达虽也沿袭了一些原有的话语先范和体系,诸如气韵、意境、逸格等等,但很大程度上抽掉或失缺了内在的人文底蕴,从而日益成为一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表面文章。但是尽管如此,我却想说,这批新一代画家对待传承完全另具一种文化视野,他们往往跳过前辈画家而与更为深远的艺术传统构成一种新的对接方式,一种由现代社会提供出来的新的艺术立场、趣味而对传统进行因我所需、自由撷取的态度,一种对传统加以重新肢解、利用和组合的手眼,因而他们对传统的取舍就没有前辈画家由于传统全方位的笼罩和覆盖而造成挣脱时的巨大阵痛……总之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固有的意识形态规范失效了,由这种规范所建构起来的绘画系统离析了,以西方艺术为主导的国际潮流的裹挟,商业消费风尚的包围,各种原子式的个体化流行艺术的影响,一种去中心、去权威、去体系的解构局面使他们迅速趋于分化……然而他们当中依然有人选择了中国画这一艺术样式,依然有人不仅选择了中国画而且还挑取了工笔这一艺术手法,于是这一极其古老而传统的画种以及创作经由这批与前代画家(主要指50年代出生)身心迥异的更为年轻的画家接手并承担起来了。

尽管从总体上看,四十年来的中国画发展水准未能超越前代,但这并不否认一些画家在局部上的独辟蹊径的突破。在我看来,这种突破主要不是由擅长写意的画家而是由从事工笔的画家,主要是由“80后”、“90后”出生的这一批年轻的工笔画家实现的。尤其近几年来,在不断责难中的工笔画以一种执着如常的姿态显耀于画坛。并非充耳不闻,也未拒绝于自省反思,然而这里还是不必重申那些责难的理由吧—显然有一种情非得已的无形因素使工笔画如同都市里的盎然绿色呈现着它不萎不败的芳泽……

一个时期以来,有一种“丑拙”之风充塞了画坛,其实一旦失掉了精神内涵的支持,“丑拙”就会沦为一种奇奇怪怪的笔墨游戏,进而就会出现一块应当填补的审美“飞地”,就会产生一种由“奇”返“正”的审美冲动—工笔的“唯美”倾向犹如一道迷人的光环一下子就攫住了人们的视线,满足了人们的渴求。当今流行文化中频繁使用的“高颜值”一词其实用来形容“工笔”之美是再确切不过的了。你看那工笔精心描绘的女子倩影,过滤掉那些赘物之累的语言成分,也抹去了过分冲突的形式因素,悠然提炼出现实人物隐约时而闪现的美妙姿仪,一如韩国整形明星一般,使那些粗糙的、黯然的形态转化为光洁如瓷的容态,缠绵如烟的晕染与宛畅线描的微妙交融,丝丝入扣、准确到位的刻画,色彩和谐而自然的过渡,真可夺人眼球又摄人心魂。如果这一切能掌握在适度的寸分感上,那么工笔画就可以向观众欣喜地庆贺它“唯美”主义的盛典了。

传统的工笔画多半局限于宫廷题材,而如今年轻的工笔画家将他们敏锐的审美感觉辐射到五光十色的现代都市,千姿百态的生活情状使他们自然生成出新颖独创的语言方式,从而将传统固有的形态如同陈旧的布幔一样轻轻撩在一边。有时为了题材需求甚至弱化了线条的表现力度而以若隐若现的虚化轮廓来映显对象,色彩运用也降低了原有的明度使之止于一种蒙眬淡霭般的格调中,有时则骤然强化色差对比,呈现出一种毫不避讳的装饰意味,构图和人物形象呈现方式上或特写,或交叠,或散漫—这一切都使得出于年轻画家之手的工笔作品流露出都市性格的“时尚”品貌……如黛的妙目,如花的面靥,如风的秀发,殷红如樱的唇,微微略显性感的肢体,迷惘、倦慵、亲昵、狂放以及怡然自顾的神情,无一不都成为都市“时尚”的象征符号。对于这种工笔所特有的“时尚”美学品格,应当做出理论的解释和概括—依我看,这是中国社会向都市化转型趋势在艺术中的深刻反映,是对这一转型中形成的一群特殊阶层—大约是中产阶层吧,具有超过一般工薪的丰厚收入、体面的职业、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由此构成的人文素养—生活情趣、品位和状态的艺术表现,是对这一群注重修饰、纤尘不染、举止得体、追求风流雅致而不逾矩、内心细腻敏感的人物的审美写照。这些描写对象的生活已然“工笔”化了,而“工笔”则将他们的生活更加精致化了。很显然,只有年轻的心、年轻的工笔才能真正拥有这种“时尚”的生活和“时尚”的美。

当然还有一批擅长工笔的女画家,她们对城市的繁华虽不绝然排斥,但也不愿一味顺从同化。她们的生活姿态往往呈现出一种叛逆但又并无抗争的意味。她们的作品由此而散发出完全不类山花烂漫的幽幽情绪,这种情绪是个体式的,仿佛是自言自语式的独白抒怀,似乎不全然是感伤的但却分明具有一种内敛的、独绝的品质。作品通常不取全景构图,而只是选撷一朵、一枝、一叶、一鸟的形象布构,类似八大山人,但又不像八大那种白眼朝天、意气愤然的墨色倾泻,而是静寂地在图画一角悄悄地绽放,一看便知出自女性画家之手,那种别有心思、别有情怀的女子之笔乃是他人无法代替的。像诗,但更像词,毫不经意却俨然有序,似乎拒绝他人擅自介入而又羞涩地坦露心迹,惜墨如金而又透着一份美学的奢华。它是唯美的,但又不是形式主义的,从而蕴含着欲说还休的难掩的思致。与“时尚”作品相比,它显然不是那样表面、光鲜,甚至也不是那样典雅和新颖,而是“春色将阑,莺声渐老”,是“年华暗换”,“飞梅弄晚”,流溢出一脉隽永深婉的意韵。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工笔画工笔画家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酷炫小画家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中国工笔画概述
《夏日》国画工笔
粉红荷花工笔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