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涛 郭丽颖 贾建伟
2014年天津地区144例麻疹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崔涛1郭丽颖2贾建伟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津 300192)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中西结合科收治的所有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4例麻疹患者(男76例,女68例),未成年患者74例(<5岁占92%),成年患者70例;发病季节集中在1、2、3、4、5月份(共124例占86.1%);地域分布差异不明显(城镇患者68例,占47.2%);麻疹疫苗接种(含加强免疫接种)率低(接种患者16例,占11.1%);麻疹患者(儿)接触(含麻疹高发时段去往人口密集区)率高,为127例(占88.2%)。发热体温偏高(≥39.0℃患者占66.0%);合并症多样化,由多到少依次为:消化道症状(含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为80.6%、心肌炎为75.7%、肝损害为45.8%、肺炎为43.1%、贫血为18.8%、喉炎为11.8%、上呼吸道感染为5.6%、鹅口疮为5.6%;麻疹抗体-IgM阳性检出率高,为79.9%。治愈率高,为100%(平均住院治疗5.79天)。结论此次麻疹的发生呈现两极态势,即 8月龄~5岁儿童及18岁以上成年人多见,麻疹患者疫苗接种率偏低,麻疹合并症呈现多样化,持续时间长。因此有必要加强儿童及成人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加强医务工作者对麻疹的认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诊治过程中的作用,避免麻疹疫情的爆发及流行。
关键词:麻疹;临床特征;流行病学;中西结合治疗
1.1一般资料搜集整理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结合科2014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所有麻疹患者144例。男性76例,女性68例(1∶1.12);天津市区患者68例,天津郊区及外来农村患者76例(1.12∶1)。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麻疹诊断标准》、《传染病学》麻疹诊断标准[1]及《儿科学》麻疹诊断标准[2]。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EXCEL表格录入并整理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2.1流行病学资料有或者疑似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127例,明确无流行病学接触史者17例(比例为7.45∶1);明确有麻疹疫苗接种者16例,不详或无麻疹疫苗接种者128例(比例为0.13∶1)。
2.1.2季节和年龄分布见图1、图2。
图1 发病年龄
图2 发病季节
2.2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皮疹、口腔麻疹黏膜斑、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和体征。中医查体可见舌质红,苔白厚或腻,脉象浮滑数。
2.2.1发热全部患者均有发热,热峰值≥40℃患者24例(16.7%),39~40℃患者71例(49.3%),38.5~39℃患者39例(27.1%),38~38.5患者7例(5%),36.8~38患者3(2.1%)。
2.2.2皮疹全部患者均出现皮疹,122例(84.7%)皮疹自耳后、发际,渐及颜面、颈部,由上而下延及胸腹、四肢、手足,呈典型经过。22例(15.3%)皮疹发生呈不典型经过。
2.2.3卡他症状大部分患者咳嗽、流涕、眼结合膜炎、畏光流泪等卡它症状呈一过性,预后良好。
2.2.4科氏斑查体可见典型科氏斑阳性者121例(84.0%)。
2.2.5合并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患者116例(80.6%),症状一般较轻,预后较好。临床肺炎者62例(43.1%)、喉炎25例(17.4%)、鹅口疮5例(3.5%)、急性心力衰竭4例(2.8%)、急性呼吸衰竭2例(1.4%)。
2.3实验室检查血液常规提示WB升高者16例(11.1%),L%低于正常者78例(54.2%),HGB低于正常者27例(18.8%)。血清生化学检查:心肌酶升高者109例(75.7%),肝功能异常者66例(45.8%),全部患者均无肾功能损害出现。影像学检查:胸部X片或者CT提示改变者78例(54.2%);ELISA法检测麻疹抗体-IgM阳性者128例(88.9%),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均明显偏低者52例(检查患者78例,占66.7%)。
2.4治疗与转归全部患者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为疫毒袭表证38例(26.4%)、毒邪炽盛证50例(34.7%)、麻毒壅肺证56例(38.9%),分别予以中药银翘散、清解透毒汤、麻杏石甘汤,并予以痰热清、喜炎平、小儿退热合剂等中成药辅助治疗,西药药物用干扰素、氨溴索、还原型谷胱甘肽、薄芝糖肽等内科综合治疗。最长住院治疗时间15天,最短14天,平均住院时间5.79天。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1]。麻疹病毒基因型多,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在人群中容易引起爆发和流行[3,4]。近年麻疹发病呈现男女性别无差异,城市农村居住环境无差异,以婴幼儿及成年人居多,呈“双峰态”[5]。原因可能是麻疹疫苗接种不及时,或者在麻疹高发时节,人群体内抗体不足。主要预防措施:①加强计划免疫接种,确保麻疹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在新生婴儿免疫接种基础上,特别是针对成人要进行后续强化的第2次疫苗免疫。②控制传染源,对患者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在麻疹流行的冬春季在人群中进行麻疹抗体检测,加强疫苗免疫。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麻疹的防治过程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9.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8-190.
[3]Aeharya A,Diaz-OrtegaJ L,Tambini tveness of measles eliminaioni Latin Anlei till the Caiib-bean: A prospective analysis[J].Vacjdne,2002,20(26):3332-3381.
[4]Miller CL.Severity of notified nleasles[J].Br Me,1978,1(4):1253-1255.
[5]周波青.2000-2009年浙江省绍兴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1,26(1):36-39.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2.051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2-0256-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刘言言201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