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前,随着江苏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共享发展成果已经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2015年7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文化惠民内容得到拓展,文化惠民方式不断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文化发展成果为更多群众共享。
体察民意:文化强省的精准把握
推进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体现共同富裕方向、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文化兴盛是重要的表征。
文化惠民、共享文化成果是文化强省的重要体现。让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首先要精准把握群众的需求。
长期以来,政府的财政投入多以文化设施建设和直接补助文化企事业单位、文艺院团为主,这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投入方式不足以认识群众文化需求特征,不足以掌握群众文化需求信息,不足以完善服务效能测评机制,甚至不能完全符合百姓需求意愿。近年来,江苏积极转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一供给方式,坚持需求导向,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在文化消费市场与消费者之间搭建桥梁,为好产品找到消费者,让消费者按照自己意愿消费。
开展互动式、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适销对路”。比如江苏的金陵图书馆、江阴市图书馆等,尝试图书文献资源“用户驱动采购”模式,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开设新书速递吧等手段,将群众需要的新书纳入馆藏书目,直接为老百姓的文化消费“买单”,使老百姓成为公共图书文献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和众筹者。
通过发放“文化惠民卡”等由消费者直接购买文化产品的多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也将进一步活跃文化消费,推动文化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还能够引导文艺院团等文化机构按照观众需求进行创作生产,从而提高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创作出更多与时俱进、与民同心的优秀作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解决民需:文化惠民的责任担当
文化惠民重在解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十三五”期间,江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经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质的飞跃。江苏将消除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盲点,重点推进“文化畅通工程”,在源头上建好“起始一公里”,在终端上打通“最后一公里”,让文化的“源头活水”流进群众的“田间地头”。
以消除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盲点为首要任务。从江苏的情况来看,全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虽然基本形成,但尚未实现全覆盖,还有少数地区缺少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等。据最新统计,全省市县公共图书馆覆盖率为95.7%,文化馆覆盖率为99%,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覆盖率为98.5%,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为99.3%。公共文化设施的缺失直接影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满意度。江苏将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消除盲点,确保完成全覆盖目标任务。
以实施“文化畅通工程”为重点突破。“文化畅通工程”就是通过文化资源信息化、数字化,聚焦“互联网+”,推动智慧文化建设,在源头上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起始一公里”,在终端上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自上而下无障碍畅通,更广泛、便捷、高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源头上建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起始一公里”,意味着将结合“宽带中国”、“智慧江苏”等重大信息工程建设,以省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加速推动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不断提高文化资源的供给能力,拓展公共文化资源网络传输渠道。在终端上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则要进一步整合基层文化资源,统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让固定的文化资源流动起来,向下辐射、向外延伸,尽量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三送”和惠民演出活动,每年全省送书80万册,送戏2800场,送展览40个,组织“精彩江苏——文化民生基层文艺巡演”40余场。
塑造民格:文化自信的目标追求
塑造民格、以文化人是文化自信的目标追求。文化惠民除了共享发展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也是成风化人、塑造更为理想的人格的重要过程。当前,社会思潮日趋活跃,人们的观念渐趋多元,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西方价值观不断冲击文化生态环境,面对这种复杂的挑战,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努力实现从“文化惠民”到“以文化人”的价值追求。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是文化惠民的价值导向。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帮助群众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推动群众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凝聚群众的文化认同,提升群众的文化自信。由泰州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策划的文化演出,借助相声、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反映街谈巷议、回应时代主题,既弘扬了新风正气,又充分发挥了廉政文化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影响带动作用。倡导基层文艺团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充分展现先进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强民。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使人们不再停留在娱乐的层面,而是内生自省,自觉提升精神追求。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更多群众到美术馆品味艺术盛宴,到音乐厅享受视听大餐,到农家书屋充电,到城市书吧看书,追求更高品位更高品牌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这些公共文化服务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群众心田,引领社会风尚,对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挥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人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重要的智力支撑力量。为充分发挥基层文化人才和专业艺术人才在文化惠民中的作用,体现群众在文化惠民中的主体作用,江苏不断加强对群众文艺社团的专业指导与培训,积极发掘和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建立和完善群众文艺骨干队伍。加大对公共文化管理者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办好全省图书馆长、文化馆长以及公共数字文化管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古籍保护等各类培训班,建立培训上岗制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发挥文化凝聚力,激发文化创造力。
文化惠民,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必须坚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因地制宜,高端谋划,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确保群众文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必须坚持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实现“文化乐民”向“文化育民”、“文化惠民”向“文化强民”的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陈伟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