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凤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1)
大自然的佛教,流水般的洗礼
——《静静的嘛呢石》文化冲撞下的渗透
刘 凤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1)
《静静的嘛呢石》是一部由万玛才旦导演的藏族纪录片,通过纪实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小喇嘛过年的奔波事件,反映出世俗与宗教、现实与神话、本土与外来、信仰的力量等一系列的不同,试图给观众勾勒一个全新的藏族,一改往日的神秘和恢弘,用生活化的视点以小见大。
大自然;佛教;洗礼;《静静的嘛呢石》
导演万玛才旦用别样化的角度分析家乡的故事,揭开了身处边远地带人民的真实生活,将生活中琐碎化的影像记忆用纪实的方式展现在银幕,打破了常规的叙事模式:没有恢弘的场面化镜头,没有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没有神秘的面纱,只是将最真实的故事、最真实的生活、最质朴的语言,用最贴近的镜头来记录,表达了“我”眼下的传统与现实的冲撞与融合,“质朴”二字贯穿始终。
影片开篇,除了字幕,映入眼帘的是一双手敲击嘛呢石刻字的画面,简单干净,没有丝毫掺杂。随即一个缓缓移下的镜头,画面定格在了老喇嘛和小喇嘛的日常生活上:老喇嘛每日诵经,小喇嘛在一旁协助每天的劳作,其间穿插着一些家长里短的对话和教导……小喇嘛到活佛家空镜头的摇,没有过度夸张的屋内装饰,没有浮华的院景,屋内也只是一壶开水,一个小喇嘛很新奇的电视机。小喇嘛是叙事的中心,基本上是以相对客观的视角展现角色心理。
在中国的文化长河里,西藏文化与佛教一直密不可分,佛教的起源也是从思考生命的本源、万物的变化开始的。影片中,小喇嘛回家过年,邻居家的小孩子出生,需要他去诵经祈福;小喇嘛回寺庙的途中得知索巴大叔已逝,当即给索巴大叔诵经超度,愿他早日去极乐世界;在小喇嘛和阿爸回寺庙途中,沿途的村民碰到也相互问好,对于小喇嘛是附近村庄唯一的喇嘛这个事情,家人很是自豪,由此可见喇嘛在西藏人民心中的地位,以及他们对佛教的虔诚和敬仰。
影片从平淡出发,低矮的云雾、绵延的山路、淳朴的人性,雾蒙蒙的气息下,“纯”“静”“真”的境界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智美更登》是传统臧剧,其中蕴含了利他主义和大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影片中西藏人民对于《智美更登》的喜爱之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年迈的爷爷对此百看不厌和孩子们略微厌烦的情绪形成了对比,从侧面烘托出了现代化演变进程中或多或少的不理解与偏执的情绪。孩子们跑出戏院去看他们喜欢的剧情化的新生元素,但传统与新兴文化的冲撞此刻又显现出来,小喇嘛看到银屏里的暴露画面显示出羞涩和不理解的神情,要求退票。
藏区经过文化的融合,相当程度上已由以前的闭塞发展到了现在的开明,此间的曲折行进这里也就不再论述。藏区呈现出越来越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小活佛不再是可以看电视,还享受着通电带来的各种便利。小喇嘛过年回家的生活中,电视机的价值多次穿插在家人的对话中。
《西游记》这么一部虚构出来的神话小说,我们都认为是一种生活的调剂,但小喇嘛却信以为真。从初次听老喇嘛讲述,到过年回家看的电视版本,小喇嘛在表现自己对《西游记》喜爱的同时,也不忘老喇嘛对此的特殊情感,要求提前返回寺庙,给老喇嘛讲讲电视里的故事。以往的感官告诉我们的西藏,和影片中展现出的西藏有较大的出入,文化的差异和影像的“故事化”冲破了以往的固态思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西藏,不再是那个高深莫测的神圣境地,而是有着贴近生活的风情、质朴的民风、纯净的心灵。
影像艺术的画面感丰富着故事的基本构造,在记录与见证、虚构与体现上,导演进行着影像的二次创作。西藏现代文明的传入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碰撞,经常让小喇嘛产生联想,他在探索中发现着新的事物,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适应已经适应了的新空间。小喇嘛拿着阿爸给自己的《西游记》的光盘盒子,拂去尘土,将其仔细地装在喇嘛服中,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显示出了孩子的童真。
以往用文字或摄像记录西藏的故事,让西藏在人们心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留给世人一种与世隔绝的室外花园即视感,而该影片将西藏的真实面貌呈现给了观众,不加工、不改造,以相对客观的视角选取农村村庄、刻嘛呢石的老人、牲畜的新年礼物、放生的羊、新生的孩子、一块未能刻成型的嘛呢石、收音机、录像厅、现代舞、电视机、摩托车、孙悟空面具、娃哈哈饮料、弹唱、彩色羊骨节等标志,展现了藏区的对立和融合,体现出了西藏文化的包容性。
《静静的嘛呢石》以“真诚的语言,朴实无华的态度和静静的流水般的叙事风格,向我们娓娓呈现了西藏质朴纯真的别样生活,一个‘静’字贯穿主线,没有大起大落的剧情,没有悲恸至死的哀鸣,沉着冷静,自然流畅,意味深长。”
J905
A
1007-0125(2016)08-0137-01
刘 凤(1991-),女,汉族,湖北人,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