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莉
小心“节日病”来袭
文/马莉
从医学上讲,并没有“节日病”这个病种,只是在合家团圆、开怀畅饮、喜度佳节之际,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与节日有关的疾病会乘虚而入,往往防不胜防,主要是由于思想情绪、饮食规律、生活起居、气温、环境等各方面均与平时不同,使身体不能适应而出现了一系列异常反应。“节日病”分疾病本身的病因和引起突然发作的诱因两种。
对于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由于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激动、多量饮酒等因素的影响,均可以引起原有疾病的发作。而饮食不节,如酗酒、暴饮暴食、生活起居的改变,则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胃穿孔等。这些疾病因与过节密切相关,故俗称为“节日病”。
“节日病”的诱发因素:
1.情绪波动。儿女归家,全家欢聚,皆大欢喜。有的老人见到久未见面的儿女过于激动,有的老人玩得过于兴奋,有的老人整日操持饭菜过度劳累,造成老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心律紊乱、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等。
2.暴饮暴食。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难免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使肝和肾的负担加重。尤其是高脂饮食,很可能诱发心悸、心慌甚至猝死等“节日心脏综合征”。 同时增加胃肠的负担,还会诱发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胆囊炎、糖尿病等。
3.烟酒过度。节日的宴席上,烟来酒往,烟与酒犹如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般地毒害人体。大量吸烟刺激呼吸道,可造成呼吸道感染;过量饮酒,又会刺激神经和胃肠道,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和肝病等。
4.欢娱无度,生活杂乱。节日期间,很多人往往打破了往日的生活规律,一些年轻人在春节期间纵情欢乐,甚至通宵达旦,白天才睡觉,殊不知,这种不正常的作息只会让人感觉到更加疲劳,势必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各身体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也是引起“节日病”的主要原因。
专家建议:
1.春节饮食要尽量清淡,做到荤素搭配;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帮助排泄多余的脂肪、糖和肠道毒素;多吃鱼、大豆和玉米,有助于软化血管。
2.饮酒要适量,可在吃饭的同时喝酒,胃中的食物可以延缓酒精的吸收;一些带糖的下酒菜,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等有利于保护肝脏。
3.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节日期间要尽量保持心情平静,参加娱乐活动要适度,并进行体育锻炼。
4.按时起居,不要打乱正常的生活规律。
过节须有节,在欢度佳节时,既要注意饮食卫生,又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正常的起居。因此娱乐和饮食要确保安全,慎防节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