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装产业链的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传承

2016-08-13 05:53张瑞萍
丝绸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南地区传承

安 妮, 张瑞萍

(1.西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重庆 400715; 2.苏州大学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3.西安外事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77)



改革与管理

基于服装产业链的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传承

安妮1,2, 张瑞萍3

(1.西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重庆 400715; 2.苏州大学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3.西安外事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77)

摘要:为了促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资源整合和长久传承,形成非遗产业集群和富有竞争力的非遗品牌,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渠道搜集、梳理西南地区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原则:尊重非遗的本真,凸显非遗的价值,重视非遗资源的整合及强化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根据各项非遗与服装产业链的关系,指出在原料生产中要遵循非遗的原初工艺,在产品设计中体现非遗特色,在制造加工中以非遗的工艺为标准,在营销贸易环节确立准确的市场定位,在辅链环节重视非遗的传播和管理。

关键词:服装产业链;西南地区;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文化提升相关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发掘民族文化元素,突出地域特色,保护传承传统技艺[1],这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方向。中国西南地区独有的人文特色、地理环境、生态资源、生活方式等造就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贵州、重庆、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的苗族、侗族、水族、白族、藏族、土家族、布依族等民族村寨。这些民族的苗绣、水族马尾绣、侗族刺绣、织锦织造技艺、扎染技艺等是中国重要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技艺的高超水平和传统文化的魅力。目前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主要侧重于通过数字化方式记录和保存非遗项目,借助规模化生产促进纺织类非遗的市场化,通过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建立教育和研究平台,重视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训,与地方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广和宣传非遗文化。前述的研究成果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可以看出以上的措施尚未针对纺织类非遗的具体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传承措施和建议。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纺织类非遗有着自身的独特性[2],即取自天然的生态材料,独具特色的手工技艺,丰富的民族服饰文化,其与服装产业发展有着极强的相关性,几乎都可以归于服装原料生产、印染工艺、刺绣加工、服饰制作等领域,是与服装产业链的各环节相对应的。因此,本文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结合服装产业链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在服装产业链背景下传承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和措施,强调在传承过程中保持非遗的本真性,逐步形成以非遗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和非遗品牌,借助服装产业的发展促进纺织类非遗的传承。

1 西南地区纺织类非遗概况

为了能够有效地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促进纺织类非遗在服装产业链大环境下获得长久的传承和保护,笔者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西南地区各省市的非遗网站、相关书籍和文献等渠道搜集和整理了西南地区国家级和省级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因为划分标准的不同,有些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的有所重复或者分属于不同的类别,但总体上来看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涉及到民俗、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三个大类。西南地区国家级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24项,包括蜀绣、苗绣、白族扎染技艺、蜀锦织造技艺等,省级的有瑶族服饰、荣昌夏布、火草纺织技艺、拉萨堆绣唐卡等110项,各省区遗产项目的名称、数量见表1。除民俗、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三个类别之外,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分列了传统文化保护区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之乡,与服装产业相关的有瑶山乡水槽寨瑶族(蓝靛)传统文化保护区、曼暖典傣族织锦之乡、阿桌底彝族撒尼人刺绣之乡等,这些都有利于各项非遗在民族地区内的传承。

表1 西南地区国家级/省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

续表1

注:来自贵州、云南、重庆、四川、西藏五省(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

2 服装产业链视角下纺织类非遗的传

承原则

服装产业链包括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到产品的流通(贸易)、零售等多个环节组成。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服装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及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这给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很好的产业环境。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今服装产业多数依托的是新型的设备和技术,这与纺织类非遗所具有的民间手工艺特色是相矛盾的,现代流行要素同样也会影响非遗的传承,给传统非遗附加太多的现代元素势必会导致传统纺织类非遗的变质。基于此,本文指出了服装产业链背景下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图2),也就是说只有在当代服装产业环境中尊重纺织类非遗的传统工艺和价值,才能使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符合国家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指导方针,才能在纺织类非遗相关的产业经营活动中确保非遗的本质特征不被改变。

图1 纺织类非遗传承的原则Fig.1 Principles of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2.1保持非遗的本真性

本真性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特质,其意思表示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原本的而非复制的、神圣的而非亵渎的[4]。对于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则强调的是手工、原初素材、制作工艺与过程特色,即保持原初可以流传的一切整体和所有细节不作任何改变。将纺织类非遗引入服装产业链的实践中,要充分尊重非遗的本真性,不增加任何新的内容和要素。任何按照个人意志或者组织目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变向传承,重视其商业价值而忽视其本真性的行为都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原则相违背的。

2.2凸显非遗的价值性

任何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这些价值都是其在长久的历史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5]。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历史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所强调的是非遗产生的根源、形成过程、长久的传承历史,以及彰显的民族文化;工艺价值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表现,传统手工艺价值的核心体现;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则指的是少数民族非遗传递着人们对美的认知及感悟;经济价值是将非遗引入市场之后所呈现出的经济特征;教育价值是基于非遗传承的角度,强调受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2.3重视非遗资源的整合性

资源整合是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核心是把零散的或者相互独立的要素通过某种方式而使之相互衔接或者结合,彼此渗透、交互、融合,从而使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6]。在西南地区无论是诸如民俗类的苗族服饰,民间美术类的蜀绣、苗绣,或是传统手工艺类的蜀锦、蜡染等,都包含有织、染、绣、加工等工艺环节,因此各遗产之间都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但是已有的研究和实践都是以某一类或者某一地区的非遗作为研究对象的,很少有研究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考虑非遗如何传承。本文从产业链的角度对纺织类非遗进行传承,着重强调的是整合利用各项非遗资源。

2.4强化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

诸多文献指出:要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要的是保护非遗传承人,然后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7]。也就是说只要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就不能忽视传承人的作用,因为只有非遗传承人是最清楚非遗的所有细节和内容的,如此才能实现活态地传承和保护非遗。在服装产业链中进行纺织类非遗的传承,要始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顾问或者技术指导,起到传承和督导的作用,从而才能确保非遗中每一项内容传承的真实性,这样也可以不断地培养和教育新的传承人。

3 依托服装产业链进行纺织类非遗传承的路径和措施

从表1可以看出,民俗类非遗主要指苗族、布依族、瑶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强调的是在特定文化空间内所产生的服饰类型。民间美术则主要以刺绣技艺为主,包含了苗绣、侗族刺绣、马尾绣、彝族刺绣、蜀绣等,侧重的是对传统材料进行的刺绣装饰,纹样、色彩等极具审美价值。传统手工艺则强调的是独特的选材和制作工艺,传统的苗族蜡染和扎染技艺、苗族和傣族的织锦技艺、布依族土布制作工艺、夏布织造技艺等均属于此类,其中多数属于服装材料的织造。每一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服装产业链的相关环节都有着一定的关联:传统手工技艺等原材料织造可以融入产业链中的原料生产及制造加工环节,苗绣等民间美术可以对原材料进行再设计和装饰[8],民俗类的服饰则可以作为服饰设计和加工的标准,同时所有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灵感和素材。依托服装产业链进行纺织类非遗的传承,其核心指导就是本真地将非遗融入服装产业链的相关环节,使各种纺织类非遗在产业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卓越的资源合力,最终促使非遗伴随着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获得活态地传承[9]。根据纺织类非遗的特点,以及其与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相关性,图2指出了在服装产业链中传承纺织类非遗的路径,并且分析了各环节在具体实践中的核心要求、价值体现、实施主体及具体措施,以期能够借助服装产业链实现非遗的传承,同时给当今服装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图2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的路径和措施Fig.2 Path and measures for introducing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apparel industrial chain

3.1材料选用体现非遗的生态性

这里的原料主要指服装用的面料和里料,核心要素是遵循非遗原初的选材、工艺和技术,如此才能体现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具体来说就是在原料加工环节,将织锦、夏布、土家族的土布、麻布制作技艺,皮制品制作技艺,藏族的赶毡工艺等属于原材料制作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按照其最初的工艺过程来制作完成,从而作为服用材料。使用的加工工具、织物的纹样造型、组织结构、织造过程等都必须保持不变,不能进行任何的修饰,从而作为服装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原辅料。这些原辅料天然、生态、环保、质朴,如此鲜明的特点可以使服装产品产生特殊的原创风格。创立于2007年的重庆“壹秋堂”夏布坊就是最好的例证,该公司的所有产品都以夏布为原材料,借助传统刺绣、彩绘、书法、国画等艺术手段,开发了包袋、靠垫、桌布、壁挂等家居品,服装,围巾,团扇等多个系列产品。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大理等地均有专卖店,2014年的产值超过了4 000万元。

另一方面,为了能够丰富原辅料的使用范围,还可以根据设计师的构想或者产品定位对这类原辅料进行蜡染、扎染、苗绣、锡绣、堆花绣、挑花绣等染、绣类非遗手工艺的加工,通过再设计实现将染、绣类手工艺非遗项目与织锦等原材料非遗相结合。例如流传于浙皖交界的八都麻绣通过割麻、沤麻、绩麻,然后手工织麻制成麻布后在其上进行挑花刺绣制成围腰等服饰品,实现的是传统麻布与传统手工技艺的融合[10]。同样以纺织类非遗中的夏布制造技艺为例,工艺流程与八都麻布加工极为相似,可以在非遗申报地或者面料定制企业,使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加工夏布,整个过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然后再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扎染、刺绣等传统工艺进行处理,最终完成的材料即可作为服装产品的原辅材料。

3.2产品研发保留非遗的原初性

设计是体现产品风格的主要环节,作为设计师首先需要深刻认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生产的细节过程,以及非遗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再从非遗资源中获取设计的灵感和题材。考虑到非遗所具有的独特性,要想在产品设计上充分展示非遗的文化性、民族性和本真性,可以选择和一些热爱民族文化、尊重传统工艺,具有生态环保理念的个人设计师合作,他们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热爱与尊重能够促使其设计的产品恰当准确地传递非遗的特色。旨在保留和传承几千年流传的中国精湛的手工艺,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推向全世界的“上下”品牌就是由身为设计师、艺术家的蒋琼耳女士与爱马仕集团合资建立的。蒋琼耳女士通过田野调查,走访偏远山区亲身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技艺,其设计的产品很好地保留了原初的羊绒毡技艺、竹编工艺等,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与品牌合作,共同来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承。

然而,考虑到当今多数服装设计师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不甚了解,建议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介入产品的设计,因为他们对纺织类非遗的形成过程最为了解,让他们担当产品的设计顾问指导设计师完成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方案,对于违背非遗本真性的设计作品或者要素应及时舍弃,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与纺织类非遗的原初特征相违背。同时产品设计也可以先于原料生产,设计师根据自己对原料类织锦、土布及手工艺类扎染、蜀绣等纺织类非遗的认知和了解进行服装产品的设计,然后再进行原料的生产,类似于先设计再进行面料的定制,这样并没有改变非遗的本真性,反而为纺织类非遗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

3.3生产加工强调非遗的手工艺特色

生产加工环节可以说是影响非遗在服装产业链中进行传承的关键所在,因为现今多数服装生产制造使用的都是工业化的机器和设备,而这些恰好与非遗的手工特质相矛盾,要原本在生产加工环节传承非遗,就必须让生产人员熟知非遗形成的工艺细节。主要内容是服装部件的组合拼接,以及采取蜀绣、锡绣等传统手工艺对服装进行的装饰处理,强调的是生产人员在裁剪、缝制、装饰整理过程中严格遵照纺织类非遗所包含的工艺手段完成服装的制造加工,着重体现非遗的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另外也可以将民俗、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等非遗的内容进行分解,选择适宜服饰制造加工的子工艺,例如可以使用刺绣和挑花的针法,蜀锦等织造的经纬线,侗族等服饰中所包含的缝合技艺等完成服装的制造加工[11]。无论是组合应用还是分解利用,都要将非遗的传统技艺作为重要的工艺标准。以NE·TIGER的高级定制礼服为例,在其多数产品中都可以看到手工艺人采用四大名绣,锁绣、皱绣、打籽绣等民间刺绣工艺制作的纹样,缂丝工艺制作的裁片等,这些展现的是非遗技艺所具有的鲜明的手工艺特点。

为了较好地实现非遗的传承,在制造加工环节也可以依托手工作坊、高级定制工作室等来完成服装产品的加工或者装饰处理,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产品制造加工具有鲜明的手工特点。例如上海的很多旗袍定制工作室所传承的是传统旗袍制作技艺,工艺精湛。也可以将服装部件移交给非遗申报所在地的传承人,让传承人监督当地的手工艺人进行产品加工,完成之后再送交给生产企业。其次,手工作坊等生产加工产品的数量相对较少,对产品的工艺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此便能够保证非遗传承的工艺质量,使非遗的本真性不会遭到任何的破坏。另外,与手工作坊等合作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他们面向的大多都是对服饰艺术有着较高感悟和认知的消费群体,对服饰技艺也有着一定的偏爱,这样就可以间接地实现对非遗的推广和传播,将他们转变为非遗的潜在客户。

3.4营销推广展示非遗的民族文化特性

营销推广是实现纺织类非遗经济价值的关键环节,只有为纺织类非遗寻找到最佳的定位、最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让消费者充分认知非遗的价值,进而认识到非遗传承的意义。悠久的发展历史、民族特质、独特的地域文化、活态性、生态性、本真性等都是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这些都可以作为产品或者品牌的定位要点。

实质上前期的产品设计环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定位和品牌风格,在此从营销的角度需要将其明晰化。考虑到当今多数消费者对原生态消费的需求及追求自然、回归的生活方式,可以将定位侧重于生态、民族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因为纺织类非遗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生态的,而且民族性和地域文化容易引起消费者关注。在市场策略方面,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和规模,初期可以将市场锁定在小众的利基市场,小批量的定制市场和国际市场。这三类市场中的消费者有着很强的购买力和购物需求,注重产品的设计质量、品质和独特形象,较容易接受高端定位的非遗相关产品,为企业的产品销售和盈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同时在这几类市场中也有利于形成企业品牌的高附加值,从而能够真正体现纺织类非遗的经济价值、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待影响力逐步扩大进而形成较为稳定的需求之后,可以将市场转移到中高端的大众市场,针对此类市场开发相应的产品,扩大非遗产品的客户群。传播和推广方面主要还是依靠非遗知识讲座、传习所、博物馆、旅游体验等手段,增强消费者对纺织类非遗的认知,让他们的认知和意识引导他们尊重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将这种尊重和欣赏转化为消费,如此便能够为纺织类非遗培育有效的市场。

当然,纺织类非遗要进入服装产业,还需要物流、贸易、传媒等部门的协助,以确保非遗项目能够在产业内外绽放光彩。然而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在税收减免、融资贷款、销售贸易等方面给予企业多方面的支持,避免非遗相关的材料成本、产品研发成本过高对企业造成资金负担。制定和明确非遗知识产权的法规,维护企业的权益。企业也应该具有传承非遗的强烈意识,将其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福建“柒牌”联合清华大学成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以每年70万~100万元的资金资助非遗相关的研究项目,极大地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

4 结 语

中国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极具价值的资源。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服装产业链进行传承,必须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技术指导,根据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内容将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真实地融入进去。不仅为服装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新的价值要素,更重要的是使纺织类非遗能够伴随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获得传承和保护,进而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非遗的产业集群和非遗品牌群,更好地服务于未来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文化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EB/OL].(2014-03-17)[2015-05-26].http://zwgk. mcprc. gov. cn/auto255/201403/t20140325_30279. html.

Ministry of Culture, Cultural Industries Division. Opin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veral opinions on promoting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design services and relevant industries’ from ministry of culture[EB/OL]. (2014-03-17)[2015-05-26]. http: //zwgk. mcprc. gov. cn/auto255/201403/t20140325_30279. html.

[2]李强,杨小明,王华.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J].丝绸,2008(12):52-54.

LI Qiang, YANG Xiaoming, WANG Hua.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dyeing and weav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J]. Journal of Silk,2008(12):53-54.

[3]吉尔印象.璀璨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档案[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9:478-483.

Ji’er Yinxiang. Marvelous China: Archives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 Beijing: Gold Wall Press,2009:478-483.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23-326.

WANG Wenzhang. Introduction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 Beijing: Education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2006:323-326.

[5]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42-45.

TAN Zhiguo. 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ujia Nationality[M]. Guangzhou: the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 Ltd Guangdong,2013:42-45.

[6]姜威.资源整合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6-58.

JIANG Wei. Study 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3:56-58.

[7]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49.

WU Bing’an. Protection Theory and Method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 Beijing: Cul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10:149.

[8]钱孟尧,伍雯婷.苗绣刺绣图案在现代皮雕饰品设计中的应用[J].丝绸,2014,51(11):62-66.

QIAN Mengyao, WU Wenting. Application of Miao embroidery pattern in modern leather carving decoration design[J]. Journal of Silk,2014,51(11):62-66.

[9]罗新民.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生态、动态”保护与发展:以贵州省为例[J].艺术百家,2012(2):29-35.

LUO Xinmin. “Active, ecological and dynamic”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taking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Hundred Schools in Arts,2012(2):29-35.

[10]金琳,楼婷.八都麻绣的织绣技艺和艺术特征[J].丝绸,2014,51(10):37-44.

JIN Lin, LOU Ting. Weaving and embroidery technique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Badu ramie embroidery[J]. Journal of Silk,2014,51(10):37-44.

[11]周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53-60,117-162.

ZHOU Ying. Handcraft of Chinese Minority Costume[M]. Beijing: 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14:53-60,117-162.

DOI:10.3969/j.issn.1001-7003.2016.02.013

收稿日期:2015-05-26; 修回日期: 2015-09-0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DJK2015C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DJK2014A011)

作者简介:安妮(1979—),女,副教授,主要从事服装商品企划与品牌运营。

中图分类号:TS941.1;K876.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16)02-0079-07引用页码: 021401

Inheritance of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outhwest areas based on apparel industrial chain

AN Ni1,2, ZHANG Ruiping3

(1. College of Textile & Gar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Engineering,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3. Art College, Xi’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Xi’an 710077, China)

Abstract:To promote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long-term inheritance of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form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dustrial cluster and competitiv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rand, this paper collects and organizes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southwest areas through literatures, books and network,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introducing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apparel industrial chain, i.e. respecting the trut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ighlighting its value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integr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and reinforce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s, and points out that it is required to follow the original proces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 reflect its characteristics in product design, use the proces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standard in manufacturing, establish accurate market positioning in marketing and trade link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auxiliary chain link.

Key words:apparel industrial chain; southwest areas; textil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猜你喜欢
西南地区传承
基于MCI指数的西南地区近60年夏季干旱特征
西南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特征
山西队戏向西南地区的传播
1951-2011年西南地区春旱成因初步分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Завершено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 крупнейшего комплек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узла на юго
--западе Китая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