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师范大学人力与知识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 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 . 义守大学国际商务系(高雄市)刘廷扬李国宾吴明峰
影响台湾农民采用有机农法的因素探讨
1. 高雄师范大学人力与知识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2. 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 3. 义守大学国际商务系(高雄市)刘廷扬1李国宾2吴明峰3
有机农业在全球许多地区稳定发展,为了解有哪些因素可以鼓励台湾地区农民采用有机农法,让台湾的农地获得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结合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与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theory of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尝试建构一个解释投入意向的模式。本研究成功访问了台湾地区187位参与各地农会农业讲习会的农民。结果发现:农民态度、主观规范、知觉到的行为控制可以预测投入有机农业的意向;对环境的关切、复杂性与可观察性可以预测态度。本研究建议,为了提升农民投入到有机农业的意愿,除了研拟相关补贴措施与方案以外,更重要的是,辅导单位要重视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技术、信息、销售、验证与利润等。
有机农业 计划行为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 农民
有机农业是一种重视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不使用任何人工化合物,并利用农牧综合经营与轮耕等方式,使农场能自成生态系统的农业(Duram, 2000)。有机农法除了比惯行农法有更好的经济收益(Nordgren, 2001),有机农业还有降低农药与化肥对环境的冲击、农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较无虞、以及运用良好的轮作制度来改善土壤肥沃度等优点,因此,有机农业在全球许多地区皆以稳定的速度增长(Best, 2008)。台湾地区目前约有22万公顷的休耕地,若再加上台湾从农人口的下降、高龄化与农家所得普遍偏低,以及进口廉价农产品竞争等问题,迫使台湾农业必须检讨和修正既有的生产方式。再者,有机农业也因需要的人力与劳动工时较多(黄璋如,1997;彭明辉,2006;Best, 2008),可成为农民或失业民众在不转业之下的另一种生产替代选择,不仅符合生态环保,也兼顾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在海外有机农业的研究进程上,早在1970年代,美国就有一项同时以问卷调查与面对面访谈农民的大型研究,该项研究主要是比较玉米带上有机农民与一般农民在种植动机①、劳作与成果上的差异(Wernick & Lockeretz, 1977)。这项研究也发现了农民采取有机农法与其哲学观有关的一些证据。Conacher A等人(1982)调查了248位澳洲西部的农民发现,农民采取有机农法的动机除了排斥农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外,还包括哲学观和一些环境关切因素。Willer与Gillmour (1992)调查了爱尔兰81%的农民也发现,农民采取有机农法主要是受到意识理由的影响。
海外有不少针对有机农民心理或行为的研究,其中许多研究皆发现“环境关切”与“生态因素”是影响农民采取有机农法的重要因素(Beus & Dunlap, 1990/1991; Conacher & Conacher, 1982; Dubgaard & Sorensen, 1988; Duram,1997/2000; Fisher, 1989; Best, 2008; Milder et al., 1991)。此外,也有一些研究发现,“经济考虑”才是影响农民从惯行农法转换成有机农法的重要因素(Duram, 2000; Fisher, 1989;Jansen, 2000; Padel, 2001; Rigby et al., 2001; Lockeretz,1995)。
除了环境关切与经济诱因外,其他影响农民种植有机农产品的因素还包括:内在因素、农民人口变项、健康考虑、食物安全与外在环境因素等四类。内在因素包括:心理差异(Austin et al., 2001; McGregor et al., 1996; Nuthall, 2001;Willock et al., 1999);农民的知觉、知识与经验(Golledge et al., 1972; Gold, 1980; Kates, 1962);态度(一般与特定的环境态度)(Best, 2008)。农民个人特性与农场结构包括:农民兼职或全职、农场规模与转换时间长短(Duram, 2000;Lockeretz, 1995);年龄、教育水平、社会文化、信息来源、好奇心、弹性与风险容忍等(Lockeretz, 1997; Bultena & Hoiberg, 1986; Korsching & Hoban, 1990; Regouin, 2002)。健康与食物安全:重视消费者、家人与自己的健康(Duram, 2000;Lockeretz & Madden, 1987; Milder et al., 1991; Fisher, 1989),食物安全(Milder et al., 1991)。外在环境因素包括:科技、社会脉络、制度、通路、农业政策、市场结构与财务(Duram,2000; Fairweather, 1999; Darnhofer et al., 2005)。
由此可知,影响农民考虑采取有机农法的因素,并不仅有个人特性与经济考虑,也牵涉到农民的环境态度、知觉、过去经验与一些心理因素。甚至外在环境的一些农业政策、市场结构、社会脉络、通路、技术支持与信息管道等,都是可能影响行为的变量。也因有机农业是一种对环境友善的农法,所以农民对环境的关切也是影响种植有机农产品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尝试建立一个可供探讨台湾地区农民投入有机农业的行为意向模式,分析动机间或动机与行为意向间的关联性,以了解哪一项动机或因素最能解释行为意向。其次,若按照Hungerford、Peyton和Wilke (1980)对环境行为的分类,本研究认为有机农业符合生态管理的精神,意即具有对环境友善、致力减少环境污染、维持及增进土地的自然生产力、维持生物多样性、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与肥料,以及尽可能少用不能再生的能源及原料等特点。可是,本研究也发现,虽然有不少研究都发现环境关切与对环境的态度是影响农民采取有机农业的主要因素,但前人的研究较少运用与环境心理有关的理论来解释农民的行为。对此,本研究的另一个目的,是援引广被应用的心理学理论——计划行为论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试图解释台湾农民采取有机农业的动机与行为。
其次,包括 Rogers(1995)在内的许多研究也发现,创新五大属性会影响态度。所以,本研究将Rogers(1995)的创新认知五大属性列为影响态度的变量。许多研究都发现“环境关切”与“生态因素”是影响农民采取有机农法的重要因素。这让本研究也想探讨农民对环境的关切、惯行农法对环境的冲击是否也会影响态度。
2.1 有机农业
2.1.1 有机农业的定义
美国农业局(United States of Agriculture, USDA)对有机农业的定义是:低投入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有益环境的耕种方式,使用自然肥料、害虫管理、把土壤干扰降低到最小,以及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IFOAM则强调有机农业是一种特别着重于土壤肥力培育、尊重植物、动物、尊重自然景观、天然能量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期望在环境生态面、社会面和经济面都呈现出优化的生产状态。同时,IFOAM也倡导有机农业必须同时兼顾农业生产和环境质量,并排斥基因转植等现代化生物科技。IFOAM在一篇文稿中,也特别强调有机农业是“一种全面性、系统化的生产过程,其目的在达成永续性的生态系统,安全的食物供给,优质的营养,重视动物福祉和维护社会正义”(IFOAM, 2010)。
有机农业的核心价值在于重视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健康,在生产管理作业方面,则是强调生态的系统性方法,以农场内的资源为主,降低外部物质的比例,并严格禁止化学合成物质的使用。所以,本研究所界定的有机农业是一种从生产到加工过程都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并重视生态与环境永续发展的农业。
2.1.2 有机农法的定义
Duram (2000)对有机农法的定义是:一种强化土壤、农作物和牲畜生态循环周期的农法。由于有机农法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与提高土壤有机质,并避免污染,所以可以免除农药与化学肥料的使用,并尽量减少使用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Milder、Negrave 与 Schoney (1991) 则认为有机农法是一种尽量减少使用或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及合成农药,配合豆科植物轮作制度或采用混合栽种方式,并利用农场内外废弃物及含植物所需养分之天然矿物,以维持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Best(2008)对有机农法则采取较宽松的认定,他认为有机农法是一种有别于惯行农法,且更永续的生产选择。Fisher (1999)引述美国《有机农业生产法》对有机农法的定义如下: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生产及处理业者必须拟定耕作、谷物轮作及施肥方法来管理土壤肥沃度的有机管理计划,并由检验单位予以核准执行。
有机农法意图利用天然材料来改良土壤肥力,控制植物成长和防治病虫害,以确保收成的数量和质量,过去传统农业依赖人畜之粪便作为肥料,有机农法则依赖更具有肥力和吸收效率的有机堆肥。因此,也可以说有机农法尝试保有传统农法“自然投入”的精神,而又不失惯行农法“追求效率”的原则,重视食物的质量和安全的生产理念,逐渐成为未来主要农业政策。因此,有机农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可以说是顺势而生。
2.2 Ajzen的计划行为论(TPB)
TPB是由Ajzen (1991)提出,TPB及其前身“思行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均是广被应用的心理学理论。在计划行为论中包含了五大变量——行为、行为意向、态度、主观规范与知觉到的行为控制。行为意向是一种认知活动,反映个人对从事某项行为的意愿与有意识的计划,是预测行为的指标。Ajzen也认为行为意向与行为的相关度非常高,所以几乎可将行为意向直接视为行为。行为意向由对该行为所持的态度、主观规范所决定。除此以外,TPB还考虑到个人知觉到的行为控制。TPB预测,若个人对一项行为的态度愈正面、所感受到周遭的规范压力愈大,以及对该行为所知觉到的控制越多,则个人采取该行为的意向便愈强。此外,由于个人所觉知的行为控制或多或少有一些实际依据,此种知觉也就间接反映着某种程度的实际难易;即使不经由行为意向,个人知觉之控制也能 (透过实际难易) 与行为产生相关。因此,在TPB的结构模式中,行为与知觉到的控制之间的关系常以虚线表示。
在态度方面,态度一直是预测环境行为的重要变项。Hines、Hungerford 和 Tomera(1986)发现行为态度与环保行为间有正向相关关系。Hwang、Kim和Jeng(2000)重新验证Hines等人的模型,发现行为态度对环保行为意向有很强的影响力。其次,许多学者,例如Hartmann与Apaolaza-Ibanez(2008)对环境态度采取较广义的定义,认为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甚至知识与价值的成分等都被含括在广义的态度里。所以,本研究进一步将态度的成分区分为对环境的一般关切(environmental concern, EC)(例如:当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时,最后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惯行农法对环境冲击的认知(environmental impact, EI)(例如:农民如何理解农药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主观规范方面,Ajzen认为信息影响和规范影响组成主观规范。当一个人因为认同别人的意见,或认为别人所提供的信息有参考价值而听从时,他所受到的影响便是一种“信息影响”;但若当一个人因为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例如家人会赞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印象或别人的反应而听从时,他所受到的影响便是一种“规范影响”。
在知觉到的行为控制方面,Ajzen (1991) 认为知觉到的行为控制反映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当个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机会愈多、所预期的阻碍愈少,对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就愈强。
图1 Ajzen (1991)的计划行为论
2.3 Rogers的创新扩散理论
Rogers (1995)认为,有高达87%的创新是受到创新属性的影响,所以,创新认知属性是影响创新扩散的重要因素,以下分别介绍创新认知的五大属性。
2.3.1 相对优势
相对优势是指创新比可能被其取代的既有观念或技术优越多少的程度。相对优势通常是以经济利益、低成本、减少不适感、省时省力、实时回报、社会声望或其他方式来衡量。Rogers (1995) 整理相关研究发现,过去对创新认知属性研究,普遍指出相对优势和态度、接受率之间存在正向的关联。相同的,Tornatzky 和 Klein 在一项运用后设分析(meta-analysis) 探讨与创新扩散研究有关的研究发现,相对优势是影响采用意愿的重要因素(Rogers, 1995)。
2.3.2 兼容性
兼容性是指创新被认为和目前的社会价值系统和信仰系统、过去的经验、过去曾推广且被接受的思想,以及和潜在接受者需求一致的程度。Rogers (1995) 认为社会体系成员所认知到的创新兼容性和接受率有正向的关联,Teo、Tan 与Wei (1995)回顾相关文献也发现,兼容性与采用意愿间存有正向关系(例如 Tornatzky & Klein 1982; Ettlie, Bridges & O’Keefe 1984; Holak & Lehrnann, 1990)。
2.3.3 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创新被理解和使用的难易程度。创新被社会体系成员认知的复杂性,与接受率呈负相关。Rogers (1995)认为复杂性与接受率呈现负向的关联。Tan、Teo与 Wei (1995)回顾文献发现,复杂性与采用意愿间存在着负向关系,若采取创新的技术、成本与困难度偏高,将阻碍企业或民众采取创新的意愿。
2.3.4 可试验性
Rogers (1995)认为,若一项创新的可试验性越高,那么该项创新被接受的几率就越高,决策者所感受到的不确定性也越低。Rogers (1995)认为社会体系成员认知到的创新可试验性,与接受率有正向的关联。
2.3.5 可观察性
可观察性是指创新的后果可以让旁人观察的程度。结果越容易让旁人看得到,接受度就越高。Rogers 和 Shoemaker (1971) 也建议,若能以和缓和有效率的方法,将采取创新后的成果展现给他人观察,对他人采取决策将有显著的影响。针对可观察性与接受率的关系,Rogers (1995)认为两者间有着正向的关联。
3.1 研究架构
本研究认为影响农民投入有机农业行为意向的变量,主要可能有态度、主观规范、知觉到的行为控制等。因此,本研究提出如图2所示的模式。
图2 影响农民投入有机农业的行为意向模式
在此模式中,态度是指农民认为采取有机农法是好的,或是坏的?该不该做?例如,对农民而言,有机农业是不是一种良心事业,投入有机农业生产是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其次,Hartmann 与 Apaolaza-Ibanez (2008)对环境态度采取较广义的定义,认为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甚至知识与价值的成分等都被包含在广义的态度里。类似的,Best(2008)也同时援引 Diekmann 与 Preisendo的环境关切量表、Vogel的农业环境关切量表,来测量农民对有机农法的态度。所以,本研究进一步将态度成分区分为“对环境的一般关切”(EC)和“惯行农法对环境冲击的认知”(EI),并想了解“对环境的一般关切”与“惯行农法对环境冲击”是否会影响态度。本研究参酌Diekmann和Preisendo 的环境关切量表,与Vogel的农业环境关切量表来设计惯行农法冲击环境的量表,援引Dunlap、Van-Liere、Merting和 Jones(2000)的“新生态典范”(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 作为题项设计上的参考,来测量农民对环境的关切。
其次,根据 Rogers (1995) 以及 Taylor 与 Todd (1995)的发现,本研究也将创新的五大属性视为影响态度的因素,包括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观察性与可试验性等。本研究参考Rogers(1995)、Grover (1993) 和 Thing (1999)等研究与定义来设计相对优势、复杂性与兼容性等题项。可观察性与可试验性的题项则是参考 Rogers (1995)、Agarwal和Prasad (1997) 等研究。
在本研究中,相对优势是指有机农业相对于惯行农业有哪些优势与利益,例如:农民认为有机农业是否比惯行农业更有利润、对自然环境更友善,以及消费者比较喜欢购买有机农产品。兼容性是指转换成有机农法时与现有条件兼容的程度,例如有机农法符合过去种植农作物的习惯、能够达到对生态保护的要求、能够满足农民对利润的要求。复杂性是指农民理解和施行有机农法的难易程度,例如有机农业的验证手续是不是较复杂、有机农业技术简单且容易上手、有机农业的法规简单且易懂。可观察性是指农民可否观察到有机农业的种植情况,例如是否可以轻易看到别人种植有机作物的收成。可试验性是指创新的可试验性,例如投入有机农业前,是否可以先小规模试种。
主观规范是指农民在投入到有机农业前,是否会重视重要意见对象的想法。本研究也认为,农民除了会认同且参考信息对象(农业改良场专家、农会推广人员等)的意见外,家人、农友的意见和评价更是直接影响农民在做行为决策时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本研究将家人与农友归纳为规范影响对象。知觉到的行为控制是指农民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从惯行农业转换到有机农业。个人能力可能包括个人对有机农业的相关知识、经济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等条件。
3.2 受访农民
本研究于2014年3月8日到5月5日期间,通过高雄市市农会、高雄市杉林区农会、台南市农会、嘉义市农会、苗栗市农会,以及桃园县大溪镇农会的农业讲习课程来实施问卷调查。调查地点是在农会的会议厅和地区农会的教室,利用农民参与农业讲习的空余时间实施问卷调查,主要是利用一早上课前,或是中午休息时间。每场调查的时间约30分钟,由本研究者亲自带领有意愿填答的农民逐题填答,现场除了研究者外,还有一名访员协助问卷发放与回收,并提醒农民若遇有不清楚的问题,可先跳过,于调查后由本研究者亲自回答,共回收187份有效问卷。为了方便农民填答问卷,本研究的量表全部采取李克特五点量表(从非常不同意1分到非常同意5分),来调查农民对各变项的看法。
4.1 受访者背景资料
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农民以男性居多,占 57.8%;年龄分布在41~50岁(44.4%)、31~40岁(26.2%)与51岁以上(21.9%)之间,平均年龄为43.3岁;学历以专科程度较多(41.2%),其次是高中职程度(31.0%);每月家庭可支配所得以30001~50000元较多(39.6%),其次是30000元以下(23.0%),平均家庭可支配所得为60415元;有36.9%的农民仍担心目前的家庭收入偏低;有 63.6%的农民是全职农夫身份;有31%的农民拥有5.1~8分地,其次是有8.1分地以上的农民(25.7%),第三是4分地以下的农民(24.6%),平均可耕地面积为7.42分地;农民获得惯行农业信息来源的前四项,依序为农会(16.0%)、农友(15.4%)、农业专家(14.5%)、农业杂志(13.3%);农民获得有机农业信息来源的前四项,依序为农业专家(24.0%)、农业杂志(11.9%)、农药行(11.9%)、农会(11.0%);有50.5%的农民回答怀疑曾经有亲友因为接触化学农药而生病;40.6%的农民有加入农民组织;有36.6%的农民种植果树。
4.2 线性方程模式
本研究按照研究架构图的模式进行路径分析、信度分析,及进行结构模式的验证后,发现行为模式的整体配适度不错(如表 1)。在指标的判断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Diamantopulos和 Siguaw认为 RMSEA 的值若小于0.05,其模型配适度是非常优良的;GFI、CFI、IFI、AGFI >0.90,就代表有良好的配适(吴明隆,2006)。
本研究的结果则是,受访农民在各项指标上的检测都有不错的结果。RMSEA的值小于0.05;GFI、AGFI、NFI、RFI、CFI、IFI、TLI值都大于 0.90,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式与受访农民样本数据间可以适配。
表1 结构模式配适度整理表
在线性结构模式的统计结果上,本研究发现,知觉到的行为控制(0.568>0.56, p<0.001)、态度(0.216>0.21, p<0.01)、主观规范(0.122>0.12, p<0.05)可以预测行为意向。对环境的关切(0.147>0.14, p<0.05)、复杂性(0.111>0.11, p<0.01)与可观察性(0.056>0.05, p<0.05)可以预测态度。
图3 农民投入有机农业行为意向之预测模式
5.1 PBC是鼓励农民采取有机农法最有影响力的变量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可发现,知觉到的行为控制是预测农民投入有机农业行为意向的重要变量,表示农民在考虑是否投入到有机农业前,会先考虑到自己是否有充分的技术去生产有机农产品、是否清楚哪里有可以获得有机农业生产资材的渠道、是否清楚哪里有可以获得有机农业相关信息的渠道,以及是否清楚哪里可以销售有机农产品等问题。本研究在与农民讨论时,也发现到类似的情况,就是农民在考虑投入到有机农业前时,大多会先谈论到技术、信息渠道,以及销售渠道等事项。所以,为了提升农民投入到有机农业的能力,本研究认为可以先提供简单易懂的有机农业教材或是简易手册给农民,内容除了简单易懂的Q&A外,更应该以图像或是漫画的方式,说明为什么有机农业不会有农药残留的问题,如何善待自然环境,消费者为什么会比较喜欢有机农产品、有哪些可能的销售渠道、如何获得有机标识,以及附上“有机农业技术服务团”的专家名单、专长与联络方式。先积极提升农民对有机农业的正确知识,与提供明确的专家名单,才能增强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信心与能力,进而促进农民产生投入到有机农业的意愿。
为了提升农民对有机农业的知识与技术,本研究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是鼓励农业改良场积极研发或引进有机生产、防治病虫害、土壤肥力、杂草等整合性管理技术,并将研究成果向农民推广。
二是在农业改良场或是农会加强举办有机农作生产技术训练讲习,提升农民生产技术与知识。
三是农政部门可以补助各地农会邀请农业改良场、农业专家或是农民到各乡镇举办有机农业研习,教导有机农业技术与田间实作。
5.2 通过降低复杂性提升农民对有机农业的态度
在复杂性方面,大多农民认为目前较大的问题仍是“验证”与“通路”问题,且农民认为取得有机标识的过程太复杂且成本过高,再加上农民要从习惯使用农药与化肥的模式,慢慢转型到有机农业的标准,这都需要时间与农业专家的辅导。
针对辅导农民通过验证这个部分,本研究建议农政单位可以补助各地农会在当地开办有机农业培训营,除了可以省下农民到农业改良场的交通费与食宿费用,农民到农会的教室或会议室上课也比较便捷,可以提升农民参加培训班的意愿。另一方面,在各地农会开办培训营的另一项优点是,农业专家上完课后,还可以亲自到农民的农地上指导,真正了解农民在采取有机农业上所遭遇到的问题(降低复杂性),也可以缩短农业专家与农民间沟通的距离。
针对有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农政单位可以协助农民以契约供销合作机制的方式,与有机商店、超市、相关团体合作,拓展有机农产品的通路。例如,主妇联盟、永丰余、里仁等。
二是农业改良场在设计训练课程时,可以对有意愿熟悉网络的农民,教导他们如何加入有机网络商城,或是自行在博客、脸书、农产品合购网上开设有机农产品网站,并定期更新农场内农作物的照片与价格,方便消费者选购。
三是农政部门与相关专家应该积极辅导拥有农场或可耕地面积较大的农民,可以设计一些体验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到园采果与体验有机农业的乐趣,以缩短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四是鼓励与辅导农民多参加农产品展售会,例如,参加百货公司的农产品展售、有机农夫市集等,以增加农民与消费者的接触机会。
五是农会或相关团体可以协助农民与当地学校、机关团体洽谈购买当地有机农产品的事宜,除了可以达到环保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到当地的农民。
针对验证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依据“有机农产品管理作业要点”的规定,持续加强对有机农产品验证机构的评鉴管理,并提升查验员的水平。
二是逐年提高田间及市售产品抽验件数,以提升有机农产品的质量。
三是农业改良场或是农会加强举办辅导农民通过有机农产品验证的课程,提升农民对农产品验证的认识。
5.3 通过提高可观察性改善农民对有机农业的态度
从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发现,可观察性是影响态度的一个重要变量。除此之外,本研究在调查期间也发现不少农民在开始投入有机农业时,因为对有机农业的经验、信息与技术都不足,所以积极去其他有机农民的农地观摩,并不断向有经验的有机农民与农业专家请教与试作,逐步丰富自己有机农业的知识与经验。对此,农民也表示,在田间遇到的困难,直接请教有经验的有机农友是最方便且有效率的方法。针对此现象,Zinnah等人(1993)表示,农民彼此讨论与交流相关技术,确实能促进农民采用创新技术;Rogers(1995)认为,增加沟通与互动机会,有助于提高创新采用率;萧昆杉(1991)也指出,在农业创新技术推广上,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还需要通过推广人员对农民的讲解与互动。
所以,本研究建议,农业改良场或农会除了多开设有机农业培训班以外,还要多带领农民到有机农地或农场去观摩,让农民或是与专家有充分的讨论与意见交流,营造日后共同发展的机会。通过田间观摩以及有经验的农友带领下,可以分担农业专家与推广人员的负担,也能够降低农政单位在辅导费用上的开支。
5.4 环境冲击无法预测态度的可能原因
本研究在访问农民时发现,虽然有许多农民认为惯行农法已经严重冲击环境生态与人体健康,并认同有机农业可以降低化学农药与肥料对自然生态、人体的冲击。但这些农民同时也表示,认同惯行农法已经冲击自然生态与人体健康,与采取有机农法,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例如,有些农民曾提到,他们确实会担忧农药与化学肥料会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化学肥料会减损土壤的肥沃度,以及化学肥料已经严重污染了地下水等问题。但减少这些污染的方法并不是只有采取有机农法一种,也是有不少农民慢慢降低对化学农药与肥料的依赖性,达到保护自然生态的目标。所以,本研究推测,即使有些农民认为惯行农法会冲击自然环境与人体健康,但也不一定就代表非要所有的农民接受有机农业不可。
综上研究结果,知觉到的行为控制是鼓励农民采取有机农法行为意向的最大影响变量,代表农民在考虑投入到有机农业前时,比较重视的还是有关技术、信息渠道,以及销售渠道等事项。其次,让农民对有机农业的态度越正面,就越能够促使农民投入有机农业。在影响态度的变量方面,复杂性、可观察性与对环境的关切都可以预测农民的态度。
注释:
①玉米带大致包括美国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和密苏里州等五个州。
[1] 吴明隆.SPSS 统计应用学习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台北:知城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
[2] 彭明辉.有机农业与农村[EB/OL].http://e-info.org.tw/node/16605, 2009-12-23.
[3] 黄璋如.最古老的现代化有机农场——兼谈欧洲有机农业的起源[J].乡间小路,1997, 23(6): 86-88.
[4] 萧昆杉.农业推广理念[M].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 1991.
[5] Agarwal R., Prasad, J.The role of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voluntariness in the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J].Decision Science, 1997, 28(3): 557-582.
[6] 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50): 179-211.
[7] Austin E., Deary I., Willock, J.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s predictors of
economic behavior in Scottish farmers[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1(15): 123-137.
[8] Best H.Organic agriculture and the conventionalization hypothesis: A case study from West Germany[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008(25):95-106.
[9] Beus C., Dunlap R.Conventional versus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The paradigmatic roots of the debate[J].Rural Sociology, 1990, 55(4): 590-616.
[10] Beus C., Dunlap R.Measuring adherence to alternative vs.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paradigms: A proposed scale[J].Rural Sociology, 1991(56):432-466.
[11] Bultena G., Hoiberg E.Conserving soil: Insights from socioeconomic research.Ankeny, Iowa: Soil Conservation Society of America, 1986.
[12] Conacher A., Conacher A.Organic farming in Australia, Geowest.18.Nedlands: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1982.
[13] Darnhofer I., Schneeberger W., Freyer B.Converting or not converting to organic farming in Austria: Farmer types and their rationale[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005(22): 39-52.
[14] Dubgaard A., Sorensen S.N.Organic and biodynamic farming in Denmark:a statistical survey.Denmark: Rapport, Statens-Jordbrugsokonomiske Institution, 1988.
[15] Dunlap R.E., Van Liere K.D., Merting A.G., Jones R.E.Measuring endorsement of th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A revised NEP scale[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000, 56(3), 425-442.
[16] Duram L.A.A pragmatic study of conventional and alternative farmers in Colorado[J].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97(49): 202-213.
[17] Duram L.A.Agents’ perceptions of structure: How Illinois organic farmers view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factors[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000(17): 35-48.
[18] Fairweather J.R.Understanding how farmers choose between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production: Results from New Zealand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1999, 16(1): 51-63.
[19] Fisher B.E.Organic: What’s in a name?[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999, 107(3): 150-153.
[20] Fisher P.Barriers to the adoption of organic farming in Canterbury[D].Canterbury: Lincoln College, 1989.
[21] Gold J.R.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ural geograph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22] Golledge R.G., Brown, L.A., Williamson, H.Behavioural approaches in geography: An overview[J].Australian Geographer, 1972(12): 59-79.
[23] Grover V.An empirically derived model for the adoption of customer-based IOS[J].Decision Science, 1993, 24(3): 603-640.
[24] Hartmann P., Apaolaza-Ibanez V.Virtual nature experiences as emotional benefits in green product consump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attitudes[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8(40): 818-842.
[25] Hungerford H.R., Peyton R., Wilke R.Goal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980,11(3): 42-47.
[26] Hwang Y.H., Kim S.I., Jeng J.M.Examining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among selected antecedent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J].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00, 31(4): 19-25.
[27]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Organic Agriculture Worldwide Key results from the global survey on organic agriculture2010[EB/OL].http://www.organic-world.net/fileadmin/documents _organicworld/yearbook/yearbook-2010/fibl-ifoam-survey-data-2008.pdf,20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