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
柏威夏寺遗址建筑结构变形机理分析与研究
刘建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100029)
摘要:柏威夏寺遗址为柬埔寨一处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其选址建造具有极佳的地势,其建筑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是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艺术成就堪比吴哥城的诸多名刹殿宇。历经千年,受各种自然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古寺的建筑结构发生了严重变形,部分倒塌严重。为对未来开展柏威夏寺遗址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在对遗址区自然环境地质因素及区内建筑保存现状的调查基础上,对遗址区建筑结构变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柏威夏寺保护维修的原则。研究结果可为柏威夏寺的后期保护研究及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柏威夏寺;结构变形;水害;不均匀沉降;保护维修
建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初的柬埔寨柏威夏寺,是高棉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宫建筑物之一,艺术成就堪比吴哥城的诸多名刹殿宇。因其选址建造具有极佳的地势,其建筑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于2008年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当今以吴哥窟为代表的世界遗产的旅游业促进了柬埔寨及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柬埔寨当局开始关注目前境内仅有的吴哥地区以外的第二座世界文化遗产地——柏威夏寺的科学保护及其旅游开发工作。自1998年中国政府开始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进行保护修复工作至今,已开展了包括周萨神庙和茶胶寺在内两期的无偿援助保护与维修工作,目前二期茶胶寺的保护与维修工作已进行过半。柬方有意邀请中方在二期援助工作结束后继续对柬埔寨的文化古迹保护工作施以援手,并于2014年12月3日在柬埔寨暹粒省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柏威夏寺国际协调委员会。会议决定由中国和印度作为协调委员会联合主席国。由于前期中国政府援助的两处保护维修寺庙均在吴哥地区范围内,柏威夏寺遗址的建筑特征及其保存现状等研究工作对于中国援柬吴哥古迹保护工作队来说还是一纸空白。为继续在援助吴哥古迹保护的国际行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继续谱写中柬友谊的新篇章,代表中国进行援柬古迹保护工作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前启动了下一步援助工作的前期考察工作。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成立专项研究课题组针对柏威夏寺遗址建筑及目前保存现状等方面进行前期研究工作。
柬埔寨于2006年专门成立了柏威夏寺保护管理局,下设遗址与考古部、旅游发展部、环境保护部、治安管理部4个主要管理部门负责遗址区的保护及日常管理工作。虽然保护与管理部门早在2006年成立,但由于柬泰两国对于柏威夏寺所有权的争端一直悬而未决,两国在柏威夏寺附近地区冲突时常发生,直至2013年底争端才最终得以解决。而对于柏威夏寺遗址的各项保护工作计划于2014年才开始正常启动。近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柏威夏寺遗址建筑已处于岌岌可危的保存状态。众多学者研究也表明,户外大型建筑遗址的变形破坏自然地质环境及其建筑结构特征是建筑变形破坏的重要影响因素[1-3]。因此,课题组对柏威夏寺的自然地质环境、遗址区病害、建筑变形破坏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研究,基本探清了柏威夏寺遗址建筑变形破坏的成因及影响因素,为未来开展柏威夏寺遗址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
针对柏威夏寺遗址建筑变形破坏病害的成因,对柏威夏寺赋存的自然地质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
1.1地形地貌
柏威夏寺遗址区地形地貌特征为山地河谷地貌,柏威夏寺建造于扁担山山脉中段的一处“鹰喙”式摩艾丹崖顶,“喙尖”朝向柬埔寨,“喙根”朝向泰国。
柏威夏寺所处山峰海拔高度625m,山顶长800m,宽400m的阶梯状高地为遗址核心分布区,寺庙建筑区自南向北至山脚可分为4级平地、4级缓坡。峰顶南侧紧邻崖壁,为区内最高点。北侧为缓坡,由南向北地势逐级降低,东、西两侧则为相对陡峭,局部为陡崖。根据山坡地势特征,神道分布于缓坡处,5道塔门及各单体建筑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或中轴线的平台之上,见图1[4]、图2[5]。
图1 柏威夏寺遗址寺庙区地形地貌[4]Fig.1 The topography of Preah Vihear Temple
图2 柏威夏寺遗址建筑剖面及平面分布图[5]Fig.2 The profile and plane distribution map of Preah Vihear Temple building (Boisselier, 1966)
1.2地层展布特征
柏威夏寺所在山坡为南北倾向,建筑遗址依山势而建,地表被第四纪坡积土覆盖,坡积土层厚度不均,坡面局部上侏罗纪—白垩纪砂岩石基岩裸露。整个坡面自然状态时可分为4级阶地,阶地前方为小型陡坎,后期柏威夏寺建造者对坡面局部地形进行了规整,坡面每一陡坎处均进行了砂岩条石挡土墙的修建,内部回填杂填土形成地基平台,地基平台南侧与坡面自然结合。
1.3气候及水文地质特征
柬埔寨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大部分时间处于高温之中,东北部山区相对较为凉爽。年平均气温为27℃,其中以12月或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4℃。
季风交替控制了柬埔寨的气候,整体可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的5月至10月期间为柬埔寨雨季,西南季风导致了降雨比较集中,约占全年降雨量的90%。柏威夏地区气候变化年度月平均值见表1[6]。
图3[7]中平均年降雨量数据显示,柏威夏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mm左右。
图3 柬埔寨年平均降雨量分布[7]Fig.3 The average annual rainfall distribution of Cambodia
表1 柏威夏地区全年气候变化统计表[6]
根据遗址区内地势的高低,柏威夏遗址区从南至北存在2条分水岭,将遗址区划分成东部、中部、西部3个雨水径流区,降雨径流区分布图见图4。对遗址区建筑影响最大的为东部径流区,此径流区几乎覆盖整个寺庙,降雨整体自南向北径流贯穿整个寺庙,而局部的流向非常复杂,形成了雨水汇集滞泄区域。区域内大部分降雨径流流向遗址区南侧柬泰边境的水库。
图4 柏威夏寺降雨径流分区Fig.4 The rainfall runoff zoning map of Preah Vihear Temple
1.4遗址区自然灾害发育特征
从大地构造看,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板块中部,远离板块交界处及欧亚地震带。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02~0.04区,区内历史上很少有地震活动。柬埔寨境内全年无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主要发育的自然灾害为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和降雨引起的洪涝灾害。由于柏威夏寺处于扁担山脉一处山峰之上,遗址区无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
对柏威夏寺建筑遗址进行现状调查得知,目前柏威夏寺建筑主要存在的病害为建筑遗址的结构变形塌落病害,见图5~图12。
由于柬埔寨境内几乎无地震、台风等不良地质灾害影响,引起柏威夏寺古建筑遗址变形破坏、坍塌的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结构自身特征、自然环境和生物三大方面。自然环境因素主要为降雨,建筑结构自身因素则指建筑特有的局部结构特征引起的结构较易发生变形的因素,生物病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植物、动物(虫蚁)两类。
图5 塔门V结构变形塌落现状(张念,2014年10月摄)Fig.5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nd collapse situation of Gopura V(shot by Mr.ZHANG Nian,2014.10)
图6 神道地面石不均匀沉降变形(金昭宇,2014年10月摄)Fig.6 The deformation of uneven settlement of ground stone of the causeway(shot by Mr.JIN Zhao-yu,2014.10)
图7 塔门IV墙体结构变形(张念,2014年10月摄)Fig.7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ituation of Gopura Ⅳ(shot by Mr.ZHANG Nian,2014.10)
图8 小塔上部结构变形破坏Fig.8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ituation of the small tower
图9 塔门Ⅲ右侧“U”型长厅结构变形破坏Fig.9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of “U” long hall
图10 矩形长厅结构变形破坏现状Fig.10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ituation of the rectangular hall
图11 塔门I后室墙体结构倾斜变形破坏(张念,2014年10月摄)Fig.11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ituation of the Gopura I (shot by Mr.ZHANG Nian,2014.10)
3.1建筑地基及基础与上部结构特征对建筑变形破坏的影响
3.1.1地基及基础结构特征的影响柏威夏寺所在山坡为南北倾向,建筑遗址依山势而建,地表被第四纪坡积土覆盖,坡积土层厚度不均,坡面局部砂岩石基岩裸露。整个坡面自然状态时可分为4级阶地,阶地前方为小型陡坎,后期柏威夏寺建造者对坡面局部地形进行了规整, 坡面每一陡坎处均进行了砂岩条石挡土墙的修建,内部回填杂填土形成地基平台,地基平台南侧与坡面自然结合。然后在地基平台上修建各层塔门及两侧长厅、藏经阁、回廊等建筑基础及主体结构。
图12 中央圣殿两侧净身殿墙体结构变形破坏Fig.12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ituation of the ablution hall on both sides of the central tower
局部地基及基础内填土土层厚度不均匀,此结构特征在降雨渗透和冲蚀、虫蚁搬运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引起了上部结构的变形破坏。
此外,在建筑基础结构与上部建筑主体间组合特征方面,部分建筑上部的结构直接坐落于基础内部填土之上,而非于基础边墙上部连续砌筑而成。对于建筑变形影响因素来讲,也可认为是建筑结构特征上的一种缺陷,形成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间的共同作用导致结构变形。
3.1.2建筑上部自身结构薄弱的影响
1) 砌筑建造特征。高棉古建筑中宗教的古塔、藏经阁、回廊、塔门等为必不可少的建筑类型。不同类型建筑的建造结构特征不一,也影响着建筑破坏形式和破坏程度。
砂岩石砌建筑建造过程中,石构件间没有任何粘结材料,仅靠石构件间接触面上的摩擦线、石构件间布设的榫卯、榫槽以及石构件间的错缝咬合维持墙体的稳定。
2) 建筑墙体门窗的布设。根据单体建筑墙体布设窗体与否的结构特征,可分为实心墙体与带门窗墙体。实心墙体主要为院落围墙、藏经阁局部、长厅局部、须弥台墙体、回廊局部及塔体墙体等。对于单一砂岩实心墙体,单一砂岩石构件间的强度特征均一,其建筑的变形破坏主要是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变形所引起。对于砂岩、角砾岩两种材料共建的实心墙体,随着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墙体单一石构件间强度及其抗风化程度的不均匀性,角砾岩石构件遇水、风化引起强度的超前降低破坏,进而导致建筑结构局部变形破坏。
含窗体的墙体除受基础沉降等其他因素导致窗体发生结构变形破坏外,一部分是由于窗体承受上部墙体荷载后转角等接触面处自身强度不够,导致窗框、横向过梁发生残损破坏,进而引起上部墙体变形破坏。
门窗的布设导致了墙体整体结构性变差。此外,伴随高棉建筑艺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高棉建筑门窗结构设计经历了矩形平面接触和45°斜角榫卯咬合交接等多种结构形式,见图13和图14。门窗的左右边框、上下横梁及其交接点均为结构稳定性脆弱点,不同的结构设计特征,门窗墙体发生结构变形破坏的难度也不同,45°斜角榫卯咬合交接设计相对于矩形平面接触更容易发生变形破坏。
图13 高棉早期建筑门窗边框与横梁接触方式(a)及榫卯结构示意图(b)Fig.13 The contact style of jamb and beam at the early period of Khmer
图14 高棉晚期建筑门窗边框与横梁接触方式(a)及榫卯结构示意图(b)Fig.14 The contact style of jamb and beam at the late period of Khmer
3) 梁柱结构。高棉建筑中多建有回廊、长厅等单体建筑,回廊、长厅中经常出现立柱与横梁的组合体形成建筑结构中的一侧墙体,使内部与外部空间保持开放,横梁上支撑建筑结构的屋顶部分。此外建筑单体的出入口也属于梁柱结构。梁柱结构使建筑呈现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增加了建筑内部的采光率、建筑室内的内支撑柱梁则使建筑内部空间跨度更加宽广,但也带来了建筑结构较易发生变形失稳的隐患。
梁柱结构变形破坏成因也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被动倾倒变形破坏,一种为主动残损断裂破坏。梁柱结构对于其基础的变形较为敏感,由于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基础微小的沉降变形常会导致梁柱结构的整体坍塌破坏,此类型的结构破坏为被动倾倒变形破坏。主动残损断裂破坏主要为梁柱等结构单元由于选材及使用上的不当,在结构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沿岩石中的软弱结构面或层里面发生的劈裂或断裂等变形破坏。引起石构件发生主动残损断裂破坏的因素有两种:一种为自然环境引起的石构件风化进而导致结构单元的强度降低,荷载超过梁柱结构单元的强度后导致断裂破坏;另一种因素为受限于古代建造师们对建筑材料性质认识的欠缺,石料加工后,梁柱主受力方向与层里面或软弱结构面平行,荷载作用下,各梁柱结构顺层理面或软弱结构面发生劈裂、断裂等方式的变形破坏。此外,古代建造师对梁柱结构跨度等结构常识的欠缺导致梁柱跨度等较大,抗弯及承载能力小于荷载大小导致断裂破坏。
高棉建筑历史上横梁出现了截面为矩形和“L”形两种形式。其中,“L”形横梁多与木材组合形成混合梁的结构形式。柏威夏寺建筑遗址中塔门V、塔门IV、塔门Ⅲ、二层院落中“L”形长廊等建筑均采用了大跨度梁柱结构,横梁和立柱石构件尺寸均较大。横梁一般为完整的单一石构件,而立柱则有单根立柱石构件和多块石构件垒砌形成窗间立柱两种形式。柏威夏寺除了特有的为“L”形梁柱结构外,长厅的门窗顶部还出现了的双梁结构,见图15和图16。
图15 建筑结构中典型“L”形梁柱结构Fig.15 The “L”-shaped post and beam structure
图16 长厅中的典型双梁结构Fig.16 The double-beam structure in the long hall
早期木结构腐朽后,“L”形横梁半侧以及双梁结构中腐朽横梁上部的结构失去支撑,梁柱结构对基础轻微变形及外部的影响十分明显,失去木结构的整体拉接支撑作用后梁柱结构极易发生变形或坍塌破坏。
4) 叠涩拱形结构。叠涩拱形结构属于拱形结构的一种,总的来说拱可以分成叠涩拱和真拱两种。高棉古建筑中所出现的拱形结构大多为叠涩拱类型。叠涩拱技术起源甚早,在玛雅、古希腊等古代文明中即有所发现。叠涩拱形结构是指用砖石层层堆叠、向内收敛、渐次接近的两排砖或石的系列最终在中线合拢成的拱。
与拱券砌筑方式和受力特点不同,叠涩拱结构是以叠涩的方式,用砖石自四周向中心层层水平出挑砌筑而成的。叠涩拱形结构受力特点为在自身结构重力或外力作用下,产生轴向压力和侧向推力。砖石块不仅受压,还要受剪,侧向推力影响结构稳定性。叠涩拱能支撑起的重量主要是由悬空的两排砖或石决定。砖或石的强度(坚硬程度)和砖石间的粘合程度越强,拱能承受重量越大,砖石系列也可以往下排得越远,如此就能在叠涩拱的下方建造出一个大的空旷的空间。
现场调查得知,柏威夏寺建筑遗址中东西藏经阁、中央圣殿、中央圣殿南侧假塔门、中央圣殿两侧“U”形长廊的屋顶为粘土砖或砂岩石的叠涩拱形结构。
造成此类叠涩拱型砖石屋顶结构变形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其支撑的墙体或梁体产生移动,使起拱砖石也随之发生变形,结构内部各构件之间原始受力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后,砖石块体结构全部坍塌破坏。
现场调查得知,目前柏威夏寺中仅有中央圣殿前室屋顶砂岩石拱券结构、中央圣殿两侧“U”形长廊的砂岩石拱券结构屋顶得以保存下来,但目前也已发育结构裂缝。其他单体建筑中叠涩拱形结构的屋顶已全部变形塌落损坏。中央圣殿的后室主塔的完全坍塌与其对变形敏感的叠涩拱形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3.2生物、自然环境等外在影响因素对建筑变形破坏的影响
3.2.1生物病害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的影响
1) 遗址区植物。植物对建筑遗址的破坏主要体现在植物根系的根劈破坏及其自身荷载对建筑结构的破坏[8]。
由于柏威夏寺建筑遗址坐落于海拔625m的山峰之上,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今寺庙遗址区内高大树木不发育,仅零星分布数棵,对建筑遗址产生影响的为神道Ⅱ中部西侧、小塔顶部两处生长的树木,见图17。神道Ⅱ处树木根系在石缝间深入地下,随着树木的生长,根系逐渐粗壮,神道Ⅱ局部地面石变形严重。塔门Ⅲ东侧平台上的小塔顶部生长有树木,树木枝干茂密呈伞状,树木根系扎根于结构石构件缝隙中,已导致塔体结构裂缝的扩张。
另外一类生物病害主要为砂岩石构件表面苔藓与地衣等的生长对石材的腐蚀,形成石构件的风化病害。此类病害发生在石刻部位时对石刻的危害较大。
图17 植物病害引起建筑结构的变形Fig.17 The structure deformation caused by plant diseases
2) 动物病害。动物病害对高棉建筑遗址引起的破坏主要分为结构变形和石刻风化两方面。对于动物病害引起高棉建筑结构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在虫蚁对地基及基础填土中土的搬运掏空,造成地基基础填土疏松、密度降低、承载力下降,引起地基及基础不均匀沉降,进而导致建筑结构的变形破坏。
3.2.2自然环境及气候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的影响
在众多自然环境与气候影响因素中,水对高棉建筑的影响尤其重要。水的管理和合理应用至关重要,水的平衡维护着遗址的保存,而水的放任自流则严重威胁着建筑遗址的保存。
水对柏威夏寺建筑遗址的影响也分为两种形式,见图18。一为降雨整体顺坡面自南向北径流。由于长时期的战争影响,遗址区排水系统从未被重新修理和维护,部分填满了泥土,老旧的排水系统被阻塞,排水系统未起到作用,雨水径流流向建筑地基基础各处,对地基及基础形成了冲刷破坏,掏蚀地基平台内部填土引起地基土体沉降变形,进而导致建筑基础及结构产生变形破坏;二为降雨入渗对基础内部填土进行冲蚀或软化,荷载作用产生的土压力与雨水入渗产生的水压力共同作用引起建筑地基基础的沉降变形。由于基岩面为倾斜坡面,地基及基础变形不均匀,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结构发生了变形破坏。目前,一些建筑部分已经崩塌,其他部分也处在摇摇欲坠状态。
图18 水害引起柏威夏寺建筑结构变形破坏机理分析Fig.18 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building structure deformation and damage caused by rain
3.2.3人为活动影响对建筑物的破坏柏威夏寺建筑遗址人为活动影响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发生在柬泰双方战争时期,柏威夏寺曾经在柬泰两国军队手中几易其主,曾经出现寺内珍贵文物被盗、建筑结构被人为损坏等情况。战时遗址内防御设施的修建,也对建筑遗址的保存带来了威胁,如塔门V基台西侧及塔门Ⅲ“U”长厅东侧的防御设施、遗址区建筑内部修建的储水池等,见图19。由于紧邻遗址区建筑或修建于建筑内部,防御设施地面低于外围地面,导致雨季降雨发生倒灌现象,雨水渗入建筑基础地基土层内部,导致地基或基础内土层的不均匀压缩沉降,引起建筑上部结构发生变形破坏。建筑遗址区内储水池的雨水渗漏,也给周边建筑物的变形破坏带来了影响。
图19 遗址区现存战时防御工事Fig.19 The fortifications in the site of the Preah Vihear Temple
柏威夏寺建筑遗迹结构变形破坏主要发生于含门窗的墙体结构和梁柱结构的典型特征,对这两种典型建筑结构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可将柏威夏寺遗址建筑结构变形破坏简化为以下几类。
4.1简支梁断裂破坏
含门窗墙体结构简支梁断裂破坏主要为简支梁石构件受内力作用超过自身风化后的强度而引发的变形破坏。
简支梁石构件剪力图、弯矩图分别如图20中(a)、(b)所示。
图20 门窗简支梁断裂破坏受力分析Fig.20 The force analysis of simple beam breakage
简支梁石构件所能承受最大荷载为:
Mmax=Wz[σ]
(1)
式中,Mmax=ql2/8,Wz=bh2/6(b,h分别为简支梁石构件宽、高)。
当简支梁石构件风化强度[σ]<3ql2/4bh2时,简支梁石构件将发生断裂破坏。
4.2倾倒倒塌式破坏
柏威夏寺建筑遗址建造初期的梁柱结构中为保持结构的稳定性,横梁与立柱石构件间存在榫槽。由现场调查得知,变形破坏后梁柱结构间榫槽保存完好,石构件未发生滑移变形,发生变形破坏多为基础沉降引起结构向内外发生倾倒倒塌变形破坏或基础不均匀沉降使梁柱结构沿柱间轴线上发生变形引起建筑结构破坏。对于梁柱结构发生向内或向外的倾倒倒塌破坏,破坏分析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梁柱结构倾倒倒塌破坏分析示意图Fig.21 The analysis of toppling failure of beam-column structural
梁柱结构发生向外或向内的倾倒倒塌破坏时,一般以柱体下部O点侧边为转轴,当上部柱体重心A点偏离O点右侧时即发生倾倒倒塌破坏,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B=H/2,OB=D/2,∠ABO=90°,∠AOC=90°,由以上关系可推得:
θ=90°-tanh-1(H/D)
(2)
式中,H为转轴上部梁柱高度,D为柱体宽度。
当θ>90°-tanh-1(H/D)时,梁柱结构发生倾倒倒塌破坏。
对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结构的变形破坏,由于柏威夏寺建筑遗址属于石砌体结构,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砌体结构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可知[9]:
1) 对于砌体承重墙体结构墙体基础的局部倾斜量,
△Z1≤0.002
(3)
式中,局部倾斜△Z1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2) 对于梁柱结构可类比为框架结构,其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Z2(轴线方向),
△Z2≤0.002L
(4)
式中,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
当砌体结构地基基础变形大于式(3)、式(4)的△Z1、△Z2时,建筑结构将发生变形破坏。
柏威夏寺建筑遗址的变形破坏因素:柏威夏寺建筑遗址的变形破坏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病害发育现状及病害成因机理分析得知,自然气候环境中降雨入渗及冲蚀导致建筑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进而引起建筑结构发生变形破坏为引起柏威夏寺建筑变形破坏坍塌的主要因素。在建筑结构自身方面,地基及基础厚度不等的填土垫层、门窗、梁柱组合、叠涩拱等局部特有的建筑结构特征也促使建筑自身较容易发生变形破坏。战时人为破坏及建筑本体附近防御工事的建造也对建筑的完整保存产生了威胁。生物病害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植物、动物(虫蚁)两类。
柏威夏寺保护维修原则:根据各影响因素对建筑变形破坏作用的大小,柏威夏寺后期保护维修工程首要工作是遗址区内整体及各单体建筑附近排水系统的清理复建,以解决降雨的入渗及径流对地基及基础的冲蚀破坏。其次是建筑本体附近战时防御工事的清除,消除降雨倒灌及渗漏对建筑基础变形的影响。在解决水害影响的基础上,再对建筑变形移位结构进行解体及对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地基及基础的调平整修。最后的保护维修工作是残损石构件的修复、解体变形移位石构件的归安、塌落石构件的寻配归安。
参考文献:
[1] 李宏松.中国石质文物保护中工程地质理论的实践与应用[C]//砖石类文物保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11-30.
LI Hong-song.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geological theory in stone conservation project of China [C]// The Proceedings of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Seminar of Masonry class relics,2004:11-30.
[2] 冯楠,王蕙贞,宋迪生.环境因素对露天石质文物的危害——以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为例[J].边疆考古研究,2010,(9):316-318.
FENG Nan, WANG Hui-Zhen, SONG Di-sheng. The deteri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open-air stone artefacts-a case study of Gaogouli King City, Kings Tombs and Noble Graves [J]. Res China’s Frontier Archaeol, 2010,(9):316-318.
[3] 王林安,王明,霍静思.柬埔寨吴哥石窟建筑结构形式及其破坏特征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3):14-18.
WANG Lin-an, WANG Ming, HUO Jing-si. A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and the destructive features at Cambodia’s Angkor [J].Sci Conserv Archaeol,2012,24(3):14-18.
[4] Claude J, Philippe L. The Khmer empire: cities and sanctuaries from the 5th to the 13th century[M]. River Books,2006:150.
[5] National Authority for Preah Vihear. The guide of Preah Vihear Temple [M]. National Authority for Preah Vihear, 2008:5-8.
[6] UNESCO Nomination file. Temple of Preah Vihear[R]. Cambodia,2008:66.
[7] Peou HANG. General recommendation on water management of Preah Vihear Temple. Nomination file of Preah Vihear Temple[R]. Cambodia,2008:335.
[8] 王丽琴,党高潮,梁国正.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探讨[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16(4):58-59.
WANG Li-qin, DANG Gao-chao, LIANG Guo-zheng. Studies on efflorescence and consolidation of historic stones [J].Sci Conserv Archaeol, 2004,16(4):58-59.
[9] GB 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007-2011,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S].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责任编辑马江丽)
收稿日期:2015-01-21;修回日期:2015-05-28
基金项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课题资助(2014-JBKY-11)
作者简介:刘建辉(1980—),男,200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专业,工程师,主要从事岩土类文物的保护与研究,E-mail:liujianhui.2000@163.com
文章编号:1005-1538(2016)02-0007-09
中图分类号:K878.6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building structure deformation of Preah Vihear Temple
LIU Jian-hui
(Chinese Academy of Cultural Heritag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The Temple of Preah Vihear,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along with Angkor Wat Temple, was constructed on the top of the Pey Tadimountain as a monastic hermitage. It was a holy place and later became not only a sanctuary, but also a pilgrimage destination. The temple of Preah Vihear is the most spectacular of the stone temples built during the six-century-long Khmer Empire.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the temple suffered from various natural environmental and man-made damages. The site has faced serious problems, including deformation. Some parts of the temple have already collapsed and other parts are tilted and could collapse at any time. A survey report was prepared that includes data on the natural top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tate of preservation. The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s was analyzed. Finally, proposals for their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were proposed. This study is valuable as a plan of ac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Preah Vihear Temple.
Key words:Preah Vihear Templ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Water damag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