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活化石”

2016-08-12 22:38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老道活化石巴洛克

强勇

道外区民间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个系列近100个种类

2016年7月底的一天,天刚见亮,位于哈尔滨北三道街的李氏熏酱的伙计已经在店门口支上了大铁锅开始熏肉。不远处,一家熟食店也点着了烤炉,挂在上面的一圈圈洗净的鸭子肥腴诱人。

不久后,胡同里、大院内叫喊的起床声、倒泔水声、嬉闹声远近响起,老道外热闹起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作为哈尔滨的开埠区,道外区历史上曾是东北三省最著名的国际商埠之一。 一百多年前,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的移民“闯关东”涌入哈尔滨。彼时,道里区、南岗区还是沙俄的“国中之国”,处于中东铁路附属地以外的道外区,则开始成为老百姓的聚居地,变得日益热闹和拥挤,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道外文化。

历史变迁,岁月流转。而今,几经浮沉的老道外,开始再度转身。

中西合璧的“圈楼”

走在哈尔滨老道外,历史的印记在老照片一样的街景里跳跃:中西结合的建筑、陈旧的木质窗楣、胡同拐角随意停放的独轮车,以及不时响在耳畔的商铺吆喝声……让人感受到与在钢筋水泥灌注的城市里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状态。 在老道外,全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正坐落此间。历经百年沧桑,这些建筑默默记录着一个地区的历史背景、故事和城市文化的个性。

巴洛克一词源自欧洲,意为“不规则的珍珠”,中华巴洛克即西方巴洛克艺术与中国建筑艺术的奇妙结合。 道外区文体局副局长胡燕翔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华巴洛克建筑最能彰显老道外独特的民俗魅力。它在外立面上保留了兴起于17世纪的西方巴洛克建筑的精美造型和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效果,同时又在平面布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风格,并大量应用字匾、铜钱、蝙蝠、牡丹、石榴、仙鹤等中国元素进行装饰。 这些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10至30年代。当时,掘到第一桶金的民族资本家仿效洋人,在道外建起自己的“小洋楼”。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民俗文化节上,民间艺人为游人们展示满族绣工

胡燕翔说,19世纪末,中东铁路修建和松花江通航,使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道外南头道街一带,一些小的商号开张,陆续又有一批精明干练、有头脑、有胆识的民族工商业精英聚集,在南二道街大开商铺、置办实业。 后来,这些民族经济最初的探路者在道外腹地置地盖房,盖楼的样式开始追求西方的“华丽”与“摩登”,于是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群落就此诞生。

一些当地人习惯把中华巴洛克建筑称作“圈楼”,这些由早期民族企业家建造的“小洋楼”综合了居住、经商、开店等多种需求,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并非简单地模仿西方。 本刊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南六道街、七道街的几处中华巴洛克建筑的楼房一般为二至三层,形成合围式的“四合楼”。

这些老房子外观华丽、设计繁复,欧陆风情浓郁。但走进院内,别有洞天,地道的中式四合院、天桥、回廊,一股回归中国故居的“深情”扑面而来。 目前,道外区内西起景阳街、东至十道街、北起升平街、南至南勋街的这片面积53.11公顷的街区,因建有大量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已被哈尔滨城市规划局划定为“哈尔滨道外传统商市历史文化街区”。

这里的口味最正宗

作为哈尔滨城市记忆的重要见证者,老道外除了有极具特色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还有整个哈尔滨最多的老字号和特色小吃,五行八作、十样杂耍群英荟萃,民间艺人竞相争艳。

所有这些,一步步积淀着城市的文化底蕴。 可以说,老道外小吃是哈尔滨的美食精华所在。行走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少人慕名而来,共同挤在一张小方桌边,一边吃一边啧啧赞叹。 老道外人很会生活,赚钱不是第一位的,很多饭店只在中午或晚上营业,饭菜也不管够,卖没了,今天就歇业了。 据胡燕翔介绍,道外的地方小吃光品种就有300多个。最早的老字号是1902 年开设的张包铺,随后老边饺子、油茶元宵、缸炉烧饼、耳朵眼儿炸糕、回头等特色小吃陆续出现,风味特色别具一格。 中午时分,丰润街上的一处扒肉店,外表老旧,里面也老旧,时光在这里好像又回到了数十年前。踱进店内,熙熙攘攘,座无虚席,一些人就算等位也要尝上一口这属于哈尔滨人的老味道。

“这里的口味最正宗,别处哪比得了。”一位常来的食客说。

老道外的民间艺术也不少。远在清朝末年,道外区就出现了曲艺茶园,实质是小剧场。至民国时期,各种茶园、舞台的建立达到鼎盛,享有“独冠关东”之称。 此外,大量关内移民带来了精湛的手工艺技术,曲靖扎的跑驴、李国清绘制的红火脸谱、黄学武的刺绣艺术、穆宝奎和柳进德老人制作的风筝等,不胜枚举。 例如,道外区著名的皮影艺术已经有140 多年的历史。当初的河北乐亭“驴皮影”传入东北,经过融合逐渐演变成具有北方特色的皮影戏。 胡燕翔说,民间艺人喜欢展示和竞技,比比谁的玩意儿好、谁的技艺精,老百姓也乐于欣赏能人的绝技,这种氛围造就了道外区民间艺术种类多、能工巧匠层出不穷的局面。

目前,道外区民间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个系列近100个种类,被业内许多专家学者称为哈尔滨社会历史的“活化石”。

老字号的理念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董鸿扬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哈尔滨的多元文化结构中,老道外文化是最具底色性、本土性的城区地域亚文化。在这里,关东文化、黑土文化彼此交融,孕育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闯”劲和进取开拓的文化精神,对哈尔滨人产生了各方面影响。 道外区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诞生地。上个世纪初,老道外已经显现出商业中心的迹象,众多老字号和商铺林立,经营品种齐全,且独具一格,最多时已经有商铺1000多家。

73岁的老人王福生从小就生活在道外。他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以民族企业同记、老鼎丰为代表的道外商业文化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很繁荣,从靖宇大街上看,商铺能从北头道街绵延到北二十道街,这样的盛况一直让他怀念。 即使到现在,一些百年老字号企业依然经营良好,它们在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哈尔滨市道外区志(续志)》对这些老字号的经营有这样的记载:“一是独具一格、以我为先;二是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三是管理严格,有章必循;四是启用能人、不徇私情。” 这样的经商理念,在今天来看仍然可以借鉴。

开发文化遗存

临街的一家茶馆,光线略暗的屋内古色古香,安静闲适。

透过小窗向外望,不时可以看见背着双肩旅游包、手拿相机或自拍杆的游客驻足穿梭。不远处,一个短发少女撑着遮阳伞在一栋老楼前正欢快地摆出各种造型,不时传来一阵笑声。一旁,摄影师正在弯腰拍照,时光在他们身边定格。 本刊记者获悉,2004年区划调整以来,道外区把发展旅游业当作推动全区发展的关键,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区的发展目标。

“我们以开发文化遗存为重点,建设老城区的旅游项目,复建了哈尔滨关道遗址文化公园,建设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区,汇聚老道外的传统民俗文化、商贾文化和饮食文化,成为老哈尔滨城市的缩影。”

胡燕翔说。 近年来,旅游业成为哈尔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哈尔滨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哈尔滨接待游客数量达到649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07.9亿元,总收入同比增长15.4%。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达10%以上,成为支柱产业。

面对巨大的“旅游蛋糕”,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资源的道外区自然要迎头而上。 走进位于街区中部的哈尔滨民间艺术展览馆,种类不下百种的布艺手工艺品、桦树皮画、皮影等各类民俗商品让人目不暇接。相邻的戏剧社内,包括相声、评书、京剧在内的不同种类的曲艺节目每天轮番上演,两个剧场的上座率平均都在70%左右。 负责运营老街的哈尔滨好民居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商部门经理王金龙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目前中外游客的到访量在不断增多,2015年整个老街接待的游客数量达到了180余万人次,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三成左右。

老城改造不能丢“魂”

上世纪90年代后,老道外逐渐走向衰落。 哈尔滨市房地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于志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旧时的富商宅邸渐渐成为数十户百姓共同居住的杂院或挪作他用,虽然基本保持原样,但因年久失修,砖木结构的外墙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破损。 由于道路狭窄,缺少集中供热、下水、煤气等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很差,加之私建乱建严重,还存在极大火灾隐患。 据了解,因为失火、拆毁等原因,目前仅存的靖宇街部分老建筑和道外头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的一些建筑仅是原建筑群的一半不到。未被商业开发的部分破旧不堪,而且穿插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火柴盒式住宅,与老建筑群极不协调。 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淡出人们视野。

胡燕翔举例说,过去道外渔歌小调、扎龙灯、吹糖人、焊洋铁壶等随处可见,一代一代人靠手艺生存,传承着民间艺术,但现在老艺人越来越少,保留下来的艺术品种也不完善。 于志华认为,民间艺术和老建筑的生命不仅在于“美”,更在于它们是凝固的时间、跳跃的魂。对老城的改造既要发展,也要保护,不能把“真文物”变成“假古董”,否则将失去历史原汁原味的味道。 对于老道外的开发,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正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参观的一位无锡游客对本刊记者说,老建筑就是因为其沧桑感、原生态才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里的原住民被异地腾迁,少了一些民间的味道,其实通过他们的生活和讲述可以了解到更多真实有趣的历史”。

在董鸿扬看来,对一些胡同、大院、老店名店、老字号及戏曲、杂耍等能保留的要尽量保留,老道外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民俗文化更需要一个本真的载体。 而针对一些传统文化消失、缺少资金维护的现状,胡燕翔建议,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拿出一定数额的经费,可以以区政府购买的形式,也可以奖代投,真正用到每年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上。

猜你喜欢
老道活化石巴洛克
大话三国志
华丽巴洛克/莹润光泽
海底活化石
蓝血的活化石
延续孔老道脉 光大中华精神
miumiu艳遇巴洛克
王生拜师
巴洛克风情
苏东坡题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