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正椿(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监察中心,广西 南宁市 530023)
烧结砖隧道窑节能降耗的途径探讨
程正椿(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监察中心,广西南宁市530023)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工作过程中对隧道窑烧结砖生产技术的了解和调研,深入探讨了烧结砖隧道窑节能降耗的途径,以供参考。
隧道窑;行业标准;节能降耗
近几年来,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突飞猛进地发展,尤以页岩空心砖等墙材的发展扩大更为典型,因此催生出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窑炉,在这方面。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曾接触了广西区内几十个隧道窑烧结砖生产企业,对这一行业的新生产技术和新工艺做了一番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调研,特将其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节能降耗的关键节点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愿与同行一起探讨,共同推动这一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向前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对建材的需求量呈几何数增长,尤其是烧结砖的需求量连年递增。由于行业的急剧扩张,对窑炉的改进以便降低成本提升竟争力的原动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新窑炉新技术的追捧也越发变得狂热,业内人士都知道烧结砖的质量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制约:①原料制备的好坏;②陈化过程长短;③制坯的好坏;④码坯的好坏;⑤干燥的好坏(与时间长短关联);⑥码窑的好坏;⑦焙烧的好坏等;
但最关键、最难控制的技术还是在干燥到焙烧这一段环节,而这段环节产品的好坏与隧道窑质量的好坏紧密相联。一个好的适用的窑炉直接关联到产量的提升,质量的提高,能耗的降低,最终体现到经济效益的提高。
目前市面上最常用的隧道窑有以下几种:
(1)按窑体的结构形式分有:拱顶式隧道窑、平顶式隧道窑、移动式隧道窑、装配式隧道窑。
(2)按窑道的工作断面分有:小断面隧道窑(内宽小于3m)、中断面隧道窑(内宽3~4.5m)、大断面隧道窑(内宽大于4.5m)。
(3)按燃料结构分有:燃气式、燃煤式、燃油式。
要找到烧结砖隧道窑节能降耗的途径,首先我们要了解国家颁布的“砖瓦烧窑炉的行业标准”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砖瓦焙烧窑炉JC982-2005。
砖瓦焙烧窑炉分为隧道窑和轮窑二种型式。隧道窑又可分为平顶和拱型隧道窑;轮窑可分为直通道和弯道轮窑。主要类型见表1。
表1 砖瓦焙烧窑炉主要类型
隧道窑表示方法如图1。
示例:隧道窑内顶为平顶结构型式,窑长140m,窑车面以上内高1.5m,内宽4.6m,标记如下:Sy-p-1-140-1.5/4.6
轮窑表示方法如图2。
图1
图2
示例:轮窑为带抽取余热轮窑型式,内宽3.9m,内高2.7m,门数40门,门距m,标记如下:LY-Y40-5-2.7/3.9
JC982-2005
技术要求基本参数:
(1)隧道窑基本参数见表2
表2 隧道窑基本参数
(2)轮窑基本参数见表3
表3 轮窑基本参数
隧道窑质量评定等级要求标准是2005年2月14日由国家发改委发布,于2005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讫今有将近11年了。从这个标准可以了解到:
(1)对于隧道窑的基本参数、窑炉砌筑及整体性能要求、窑炉基础、窑墙体、窑顶、窑炉附属设施都有详细规定。
(2)对轮窑也有规定,但随着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提高。18~24门轮窑已列入淘汰序列。
(3)这个标准对隧道窑的燃料消耗指标定为49.7kg×10/万块,折成万块成品砖耗标煤为1.699t。这个指标拿到今天来看,实际已经偏高,广西区内很多砖厂已经大大低于这一指标,目前平均在0.9~1.0t标煤/万块之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如果管理得当,措施到位,区内很多砖厂仍然还有潜力可挖,节能降耗的空间依然很大。因为砖是一个量大价低的行业。每万块砖那怕降低0.1t标煤,一个中型砖厂(年产6000万块)一年节能将达600t标煤。
就目前广西区内市场上最常见的两烘一烧的烧结砖隧道窑来论,节能降耗的主要节点在于:
4.1窑墙
隧道窑的窑墙从内到外由四部分构成:①耐火重质材料;②轻质保温材料;③隔热耐火保温材料;④外砖砌体。在这四个部分中尤以保温材料砌体最为讲究,对窑炉是否节能保温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提醒生产厂家一定要聘请专业的窑炉师进行设计施工,不要贪图便宜为了降低造价请非专业的厂家设计施工,否则一旦定型投产后未达预期效果,悔之晚矣。
国家标准中对窑墙的砌筑规定得很具体,使用的耐火材料和隔热材料必须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相应质量要求,窑墙保温好,热量损失少,能源消耗少,窑炉使用寿命延长,综合效益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4.2窑顶
根据笔者观察,区内的窑炉窑顶以平顶和弧顶居多,窑顶主要在于保温耐热的处理,保温材料的铺设非常讲究,不能有缝隙,防止热气流通过缝隙向窑顶上窜,隔热层所用材料要考虑到它的耐温性能,不能贪图便宜使用劣质材料。其次。窑顶与码垛的间隙要注意,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间隙大,容易窜入冷风,影响窑炉温度进而影响产品质量和能耗,过低,容易引起碰撞,危及生产正常。
4.3余热管道保温
干燥窑是通过余热管道把焙烧窑的余热送过来干燥砖坯的,因此余热管道的保温也很重要,不能让余热在输送过程中有过大损失,影响到产量和能耗。
4.4窑车和沙封槽
窑车是窑炉热量损耗最大的一个载体,它的上下密封是否严密是决定热损失的关键所在,笔者曾留意观察好的窑炉沙封槽与窑车之间间隙很小,而且窑墙伸出来的那块砖砌筑很规整,平常操作非常规范,如有碰撞损坏也能及时修复,这样窑车与窑墙之间严丝合缝,避免了窑车下面的冷气流与窑车上面的高温带接触,既减少能耗损失,又保护了窑车轮子不受高温炙烤,延长窑车的使用寿命。
4.5生产过程中控制
(1)选择合适的原料作坯体,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选用碳质页岩或煤矸石作原料,这两种原料含有一定的煤质成份,含热卡大约200~500大卡。掺入制坯可以减少用煤量,煤矸石作为废弃物如能充分利用对保护环境也有贡献。
(2)严格控制砖坯的水份,因为降低坯体水份对降低煤耗很关键。砖坯的水份成份必须要一致不能波动过大,否则要么造成倒坯,要么造成过烧或烧不透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这必须从原料环节就要抓紧,很多砖厂老板管理粗放,不注重这些细节,质量就无法提高。
(3)原煤必须计量,要加强能源管理,必须建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健全能源管理制度,制定能源消耗和节能奖惩制度,并认真检查和鉴定,尤其是用煤管理,必须要做到进煤有计划,入库有验收,领用有记录,进出有台账。堵死跑冒滴漏任何一个环节。
(4)焙烧过程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窑车的进出时间要稳定,风闸要固定,勤于观察炉内状况以及砂封槽的窑闭状况,不要随意开启窑头和窑尾的密封门,防止增加风机负荷及增大电耗。
(5)充分利用窑内余热
隧道窑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尤其以碳质页岩石煤、煤研石做原料的烧结砖余热更多,如不加以利用,实在太浪费,根据余热量的大小,除烘干砖坯外,还可用来烘烧窑顶上方水箱产生蒸气供锅炉使用。在北方地区还可以供暖或者匹配余热发电机组。
近几年来,我国砖瓦烧结行业又出现了一种新形的窑炉叫做“移动式隧道窑,它的原理就是建一个环形轨道,窑是用钢板和耐火材料拼装,砖坯在环形轨道上是不动的,而窑体是移动的,窑体依着园形轨道循环烧结,砖的烧结原理与轮窑相似,只不过轮窑窑体不动,而移动式隧道窑窑体是移动的,但它又具有隧道窑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关键在于它节省了窑车,节省了窑车既节省了投资和维护费用,又节省了工序、节约了人工成本,使得烧结砖生产成本更低,能耗更少。尽管网上对这种新型窑炉诞生有不同看法:有人提出移动式隧道窑过多夸大实用,存在大量缺陷;也有人认为对一次码烧的“烘烧连通窑”要慎用等等,不同声音都有,但笔者经实地调研以后,认为值得肯定,它代表着这一行业的前进方向,值得大力推广,概括起来它有以下优点:
(1)节省了窑车既节省了投资同时也节省了窑车维护费用,还节省了一次码坯过程减少了人工成本。
(2)生产过程全电脑控制,产品质量有了保障,企业在窑炉上从烘干到焙烧全部安装了感应器,烘干砖坯的温度、窑内湿度、预焙烧的温度和焙烧带的温度在电脑上显示得一清二楚。这样一来,它弥补了环形轨道带上砖坯烘干时间短的不足,它能科学地测定进入焙烧前砖的干燥度是否达标,如不达标它可以延缓进窑,有效地避免因砖坯水价过高而容易导致的塌陷、倒垛、裂纹、哑音、过火、夹生等现象出现;即使是到预烧阶段温度较高出现故障,仍然还可以采取措施补救,因为这移动式隧道窑可以开倒车。它退后一点把前方故障排除以后再向前,这是其它隧道窑和轮窑无法做到的。
(3)移动式隧道窑它的轨迹是环形的,这就存在内半径和外半径不致的问题,窑内气体在内侧、外侧流动的线速度就会有差异,会导致内侧和外侧的温差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①解决码坯方法,所码砖坯成扇形状,把缝隙的差均匀分摊;②底部隔热材料平整成U型,两边略高、中间略低,避免砖坯缩水往窑墙方向塌陷撞击窑墙;③窑墙两边电机变频控制,使窑炉移动像汽车转弯一样,外轮移动的半径大于内轮的半径,使窑炉内外达到平衡,用同样的时间完成一个圆周;④在环形轨道内侧建有一条地下环形总烟道,每隔一定间距开一个闸口,每次窑炉移动一个闸口的距离,这个距离事先经过精确计算,用抽风机将焙烧窑的烟气送入干燥窑,经干燥砖坯后,又用抽风机送入烟道经过脱硫塔脱硫后再排放,整个工艺非常紧凑而且节能。
(4)节能效果显著,笔者调研了桂北用煤矸石制砖的某砖厂,其中该厂每块砖重为3kg,煤矸石在其中的占比为90%;每万块砖掺入煤矸石为:
10000块×3kg/块×0.9=18000kg,也就是18t,煤矸石的热值经化验为200大卡,折标系数为0.028,这样折算下每万块砖标煤为0.514t,比区内同行平均水平0.9~1.0t要低48%以上,何况煤矸石本来就是废弃物,如不加以利用,还会污染周边环境。对它综合利用,无论节能还是减排都是对社会的贡献巨大,值得推广和鼓励。
总之,在烧结砖行业,隧道窑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企业的能源消耗、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甚至关系到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把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统盘考量,不能厚此薄彼。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从点滴入手,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让涓涓细流汇成节能的江河湖海。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我们各个行业的自觉行为。我将密切关注这一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和应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2016-6-20
TU522.05
A
2095-2066(2016)19-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