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及母语影响因素探析

2016-08-12 09:31帕丽达吾买尔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帕丽达·吾买尔

(新疆职业大学 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及母语影响因素探析

帕丽达·吾买尔

(新疆职业大学 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以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汉语名词为对象,分析了维吾尔学生汉语名词误用的特异性,并以此为判定依据,对维吾尔学生的汉语名词混淆与母语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母语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维吾尔学生汉语名词混淆与母语影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提出特异性参项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析方法。关键词:维吾尔学生;汉语名词;混淆;母语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词语混淆现象比较普遍,且词语混淆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词语混淆状况与作为母语学习的汉族学生其词语混淆状况大不相同,传统的汉语词语辨析已不能涵盖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所出现的易混淆的汉语词语。张博(2007)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应当放弃‘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真正转换视角,基于中介语词语混用的现实进行词语辨析,所辨析的对象就是‘易混淆词’(confusable words)”。本文就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进行分析,探析其类型、特点及母语影响因素等。

一、 维吾尔学生汉语易混淆词的类型及特点

从词性来看,维吾尔学生的汉语易混淆词中当用词和误用词既有同一词性的词语之间的混淆,如:“缩短—缩小(动词)”“房子—房间(名词)”“肥—胖(形容词)”等,也有不同词性的词语之间的混淆,如:“自私—私心(形容词与名词)”“假期—放假—度假(名词、动词、动词)”“改变—变化(动词与名词)”“抱歉—道歉(形容词与动词)”等,我们称前者为同类词混淆,后者为跨类词混淆。

从误用方向来看,易混淆词可分为单向误用和双向误用两种。例如,维吾尔学生当用“兴趣”时,经常误用“爱好”,此类属于单向误用,维吾尔学生当用“多少”时,经常误用“几”,反之,当用“几”时,经常误用“多少”,这种情况属双向误用。

从词际关系来看,误用词与其对应的当用词的数量是不平衡的。有的易混淆词由一个误用词和一个当用词构成一组,形成简单的词对,有的由多个误用词和多个当用词构成一组,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词群。误用词和当用词的词际关系可分为以下四种:

1.一对一混淆。一对一混淆是指,一个误用词只对应一个当用词。例如,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词中“不安”只和“担心”发生混淆,“分”只和“分钟”发生混淆。

2.一对多混淆。一对多混淆是指,一个误用词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用词。例如,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词中“经验”和“经历”“体验”两个词发生混淆,“家”又和“房子”“家人”“家庭”等多个词发生混淆。

3.多对一混淆。多对一混淆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误用词对应一个当用词。例如,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词中“发生”和“生产”两个误用词都与“产生”发生混淆,“时”“时间”和“时期”三个误用词都与“时候”发生混淆。

4.多对多混淆。多对多混淆是指,多个误用词交错地对应多个当用词。例如:“表示”“表达”和“发表”三个词两两相混,形成双三角易混淆词群;再如,“见”“见面”“见到”“遇见”、“遇到”“碰到”和“看到”7个词语相互发生混淆,形成错综复杂的词际关系(详见图1)。混淆关系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词间的交叉程度和误用方向,较为复杂的易混淆词群往往包含多种不同的词际关系,例如,“见”类易混淆词群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四种词际关系。

图1 易混淆词群的误用方向及词际关系

在意义联系方面,从汉语本体来看,误用词和当用词之间有些是义近关系,例如“帮助”和“帮忙”、“说明”和“解释”、“时间”和“时候”、“榜样”和“模范”、“充分”和“充足”、“沉”和“重”都是同义关系;也有些是义远关系,例如“高兴”和“喜欢”、“关心”和“(感)兴趣”、“故意”和“特意”之间意义联系较远,维吾尔学生的词语混淆大多发生在同义或近义关系的词语之间,也会出现在义远关系的词语之间,因此,本文涉及的是“易混淆词”,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下面就维吾尔学生汉语名词易混淆情况及母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的分布及特征

(一)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的分布

表1 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

?

在维吾尔学生发生混淆的词语中,误用词与当用词在词类分布上呈现出的情况相当复杂“既有同一词类词语之间的混淆” 本文称之为同词类混淆,又有不同词类词语之间的混淆,本文称之为跨词类混淆。 张博(2007)指出“ 辨析易混淆词不宜绝对排斥词组”,我们在语料中也发现,维吾尔学生经常混淆的并非都是词,还有一部分是词与语素,词与词组以及词组与词组之间的混淆,维吾尔学生名词的混淆现象主要集中于常用词语的使用上(见表1)。

(二)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的误用方向

1.单向误用。单向误用指的是在词语使用中,学生只会把甲词误用为乙词,但不会把乙词误用为甲。 例如:当用“长处”时误用为“好处”,未出现当用“好处”时误用 “长处”,那么“长处→好处” 的误用方向即为单向。根据语料分析,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的常用名词中,单向误用为33组。(见表2)例如:

表2 维吾尔学生单向误用易混淆名词

2.双向误用。双向误用是指在词语使用中,学生不但会把甲词误用为乙词,还会把乙词误用为甲词。例如:“房间←→房子”,既表现为当用“房间”时而误用“房子”;又表现为当用“房子”时,而又误用为“房间”,“房间←→房子”即为一组双向误用的易混淆词。根据语料分析,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的常用名词中双向误用为14组。(见表3)

表3 维吾尔学生双向误用易混淆汉语名词

以上分析结果显示,维吾尔学生名词的混淆中单向误用的比重明显高于双向误用的比重,且混淆组内的误用词与其当用词的等级差距较大。

(三)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的词际关系

1.一对一混淆。维吾尔学生的语料分析结果显示,“结果”只和“后果”发生混淆,例如:

(1)如果我上大学时好好地学习,那么后果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后果→结果)

(2)我上课迟到旷课习惯了,没想到MHK考不上,最后留级的结果。(结果→后果)

以上例(1)中的“后果”应改成“结果”,而例(2)中的“结果”应改成“后果”。

(3)如果我上大学时,老师就把学校的规律说了(说给)我,那么后果不会是现在的样子。(规律→规则)

(4)我不懂学习汉语的规则,天天背课文,也没有学好汉语。(规则→规律)

以上例(3)中的“规律”应改成“规则”,而例(4)中的“规则”应改成“规律”。

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名词中,其词际关系为一对一混淆的共有14组。(详见表4)

表4 维吾尔学生一对一易混淆汉语名词

2.一对多混淆。维吾尔学生的语料分析结果显示,误用词“生命”对应“生活”和“生存”两个当用词,形成一对多混淆,例如:

(1)我们都活着的原因一样,为了生命不断的努力学习。(生命→生活→生存)

(2)大学毕业了,我们不合适(适合)社会,找不到工作,生命很困难。(生命→生活)

(3)我在一个村里的学校教汉语,生命很有意义。(生命→生活)

例(1)中的“生命”应改成“生活”或“生存”,例(2)(3)中的“生命”应改成“生活”。其混淆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一对多词际关系

误用词“期间”对应“时候”和“时间”两个当用词,形成一对多混淆,例如:

(4)现在,放假的期间我去看望我的父亲,他生病在家了。(期间→时候)

(5)父母吵架的期间孩子很害怕。(期间→时候)

(6)他工作了还经常学习汉语,在工作之外的期间里,为驻村的汉族干部做翻译。(期间→时间)

(7)这段实习的期间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期间→时间)

例(4)(5)中的“期间”应改成“时候”,而例(6)(7)中的“期间”应改成“时间”,其混淆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一对多词际关系

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名词中,其词际关系为一对多混淆的共有12组。(详见表5)

表5 维吾尔学生一对多易混淆汉语名词

男子 男的 男孩 男人女子 女的 女孩 女人

3.多对一混淆。对维吾尔学生的语料分析结果显示,误用词“房子”和“房”都对应“房间”一个当用词,形成多对一混淆,例如:

(1)业余时间,我喜欢一个人呆在我的房子里玩手机,听音乐。(房子→房间)

(2)姐姐的房里的墙上贴满了韩国电影明星的画像。(房→房间)

以上例句中的“房子”和“房”应改成“房间”,其混淆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多对一词际关系

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词中,其词际关系为多对一混淆的共有11组。(详见表6)

表6 维吾尔学生多对一易混淆汉语名词

4.多对多混淆。在维吾尔学生的易混淆名词中,“男的”“男孩”“男人”和“男子”4个词构成“女的→女孩”“女的→女人”“女子→女孩”“女人→女子”“女子→女的”“女子→女人”“女人→女孩”7个词对,例如:

(1)我觉得小孩子,女的比男的听话。(女的→女孩)

(2)你不是一个贤惠懂事的女的。(女的→女人)

(3)那个女子是我的妹妹。(女子→女孩)

(4)因为我们班全是女人,所以没有机会交男朋友。(女人→女子)

(5)女朋友有两种,一种是恋爱关系的女朋友,还有一种是一般的女子朋友。(女子→女的)

(6)一个女子要学会做饭,将来结婚了可以照顾家庭。(女子→女人)

(7)她家里的三个女人颜值都很高,后面追的帅哥很多。(女人→女孩)

其混淆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女人—女子—女的—女孩”的多对多词际关系

此组“女人”作误用词和当用词时形成多对多词际关系,“女的—女孩—女人—女子”这一组“女人”和“女的”作误用词和当用词时形成多对多词际关系。

(四)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的意义联系

维吾尔学生汉语名词的混淆主要发生在同一个语义场的词语之间,例如,表示“女性”的“女人”和“女孩”的混淆、“时间”类词“时”和“时候”的混淆、表示“房屋”的“房间”和“房子”的混淆等,从维汉词语对应关系的角度看,误用词与其当用词都对应于同一词的共20组(详见表7)。

表7 “相同译词”易混淆名词

三、汉语词语混淆与母语影响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某一特定母语背景的学生名词使用混淆现象是否与学生的母语有相关性,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1.如果某个易混淆词是属于低度共核易混淆词,那么,首先考察共同混淆那个词的学习者的母语背景。共核指数低的易混淆词与母语影响的相关性较大,加上出现混淆的学习者母语之间有共同点的话,词语混淆与母语相关的几率便更大。然后考察在共核的各语言中,学习者混淆的两个汉语词和与其对应的母语词之间的词语对应关系。若与误用词对应的学习者母语词在意义上包含学习者混淆的两个词,那么,学习者的混淆应与母语影响有相关性。

2.就共核度较高的易混淆词而言,通过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之间的对比,观察分析某一特定母语背景学习者的混淆现象在混淆关系、混淆条件等方面有无区别于其他母语背景学习者的特征。如果存在某一特定母语背景学习者的特异性,那么,该词语混淆应与母语影响有相关性,反之,在混淆表现上不存在特异性,与其他母语背景学习者基本一致,那么,该词语混淆应与母语影响无关。

3.从意义的角度,对汉语和学习者的母语进行对比。误用词与其当用词在汉语中是义远关系,而学习者的母语中误用词和当用词的对译词在意义、搭配、用法等方面有相通之处,或维汉和汉外词语的对应关系为多对一,即与误用词对应的学习者母语词在意义上包括学习者混淆的两个词,那么,该词语混淆应与母语影响有相关性,反之,学习者的误用表现与他们母语的表达习惯并不对应,那么,该词语混淆应与母语影响无关。

本文根据维吾尔学生易混淆汉语名词的实际误用情况,通过上述分析将其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母语词义位误推,母语词功能误推,母语词组配关系误推,母语复合词误译,母语词同近义关系误推,误用新疆汉语方言词。

四、结语

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维吾尔学生汉语易混淆汉语名词根据学生的母语背景分布,可分为单一母语背景学生特异性易混淆词和多母语背景学生共通性易混淆词,而多母语背景学生共通性易混淆词根据不同母语背景学生的具体混淆表现可再分为混淆表现相同的易混淆词和混淆表现相异的易混淆词。从造成汉语名词误用的来源看,不仅单一母语背景学生特异性易混淆词与母语影响有关,在多母语背景学生共通性易混淆名词中,在混淆表现上具有某一母语背景学生特异性的混淆表现相异的易混淆名词词也与母语影响有关,因此,本文从混淆词语和混淆表现两方面分析学生汉语名词误用的特异性,从中提炼出词语混淆特异性参项:①词语混淆的共核度;②混淆关系;③混淆条件;④混淆词语之间的意义联系。以这四个参项为基础,拟出对学生词语误用与母语影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具体步骤,并根据以上参项和分析步骤,揭示维吾尔学生词语混淆与母语影响之间的相关性。

(注:本文的维语对应词皆来自“维吾尔学生的维汉词语对应意识”的调查结果。)

[1]王建勤.中介语产生的诸因素及相互关系[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

[2]王魁京.“中介语”的产生与言语行为主体的思维活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

[3]张博.同义词、近义词、易混淆词:从汉语到中介语的视角转移[J].世界汉语教学,2007,(3).

[4]张博.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中介语易混淆词及其研究方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

Study on Chinese Nouns Confusing Uygur Student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Uygur Language

WUMAER Pa-lida
( The Chinese Language Department,Xinji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13)

Taking Chinese nouns easily confusing Uygur students as the study obje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ity of Uygur students’ misuse of Chinese nouns.And based on this,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fusion of Chinese noun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ir mother language,as well a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mother tongue.Besid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arameter of specificity and feasible analytical methods.

Uygur student; Chinese noun; confusion; influence of mother tongue

G642

A

1009-9545(2016)02-0097-05

2016-05-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双语教育课题(SY20142034)

帕丽达·吾买尔(1967-) ,女(维吾尔族),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