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新疆

2016-08-12 00:50:29
莫愁 2016年19期
关键词:察布查尔市委党校盐城

爱在新疆

郑巧玲讲诉爱在新疆的故事

“帮助别人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家住盐城市亭湖区的郑巧玲说。多年来,她和丈夫、儿子一起,默默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内涵。

1969年出生的郑巧玲,是盐城市委党校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中共党员;丈夫王志伟比她大三岁,是盐城美亚洗化有限公司的经理;1993年出生的儿子王振宇在南京读书。这些年来,郑巧玲一心扑在党校后勤服务工作中,同来校培训的学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较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肯定。

近年来,盐城市委党校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承接培训班次逐渐增多。最忙时,服务中心要同时负责二三百名学员的吃、住。郑巧玲从早忙到晚,顾不上照顾家里的老人,也没有时间过问正参加高考的儿子。特别是新疆察布查尔县来盐干部培训班,其中不少人是少数民族干部,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为了做好接待工作,郑巧玲多次与少数民族学员谈心,了解他们的风俗;她放弃节假日,自费到新疆学习少数民族礼仪,学习做少数民族小吃。新疆的干部来盐城,总把郑巧玲家当成自己家,郑巧玲也把他们当作亲人,尽心照顾。学员们都亲切地称郑巧玲为“阿恰”(维吾尔语“姐姐”)。

同时,郑巧玲还在丈夫和孩子的鼓励下,尽己所能地关爱新疆察布查尔县一些面临辍学的孩子。2011年,她从来校培训的一名学员口中,得知察布查尔县有的孩子因为贫困面临辍学,她原本打算资助两名孩子,但面对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她和丈夫决定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先后资助21名新疆孩子圆了大学梦、人生梦。今年,郑巧玲和丈夫已连续五年为这些学生提供生活费用,并帮助他们购买生活用品,累计捐助十多万元。这些孩子有的成了县里的高考状元,有的考进了理想的重点大学。他们都喊郑巧玲“郑妈妈”。

郑巧玲一家还帮助察布查尔县的受灾牧民、盐城的困难群众渡过生活难关,多次为新疆琼博拉乡的受灾农牧民和盐城市姚火村等地的残疾人捐款、捐物,到敬老院看望老人……郑巧玲和其家庭的善行义举在盐城和新疆两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国民族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郑巧玲也先后获得了“最美盐城人”“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2014年,郑巧玲家庭被评为盐城“最美标兵家庭”,并参加了全国妇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在祖国的怀抱里——各民族家庭欢乐一家亲”专题联欢晚会,现场讲述爱在新疆的故事。

(江苏省妇联宣传部 供稿)

(编辑张秀格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察布查尔市委党校盐城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22
非遗盐城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16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2:44
新疆锡伯族地区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46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察布查尔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与预测
地球(2016年9期)2016-12-03 05:59:44
新疆察布查尔:“远教+援疆”,开办专家辅导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