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劝退神童”看父母教育观

2016-08-12 06:30李蔚红
莫愁 2016年21期
关键词:神童价值观念中科院

☺李蔚红

从“劝退神童”看父母教育观

☺李蔚红

有媒体曾经报道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一位研究生,因为考试得零分、做研究不会写论文等学习问题,被劝退学了。

但他在此之前曾被称为神童。从两岁起,他就被母亲曾学梅施以独特的教育,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8岁进入了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退学以后,他开始调整自己,踏上社会,寻找工作,恋爱结婚,养育孩子……一步步地拥有了正常美好的生活。

而在他被中科院劝退,陷入失学、羞愧、沮丧的困境,最需要安慰、鼓励与适应时,一直以他为骄傲的母亲,竟然脸色陡变,由什么家务也不让他做,甚至给他一口口喂饭的“慈爱”母亲,变成了凶狠无情、喊出了“你去死”的母亲,她甚至指着一所学校的大楼,让儿子去跳楼,指着公路,让儿子去撞车。

什么样的母亲会有如此的行为呢?

曾学梅只接受过中学教育,是一位普通的商店职工,她将心血和期望倾注到了儿子身上。儿子被劝退后,不再成为她的骄傲,反而成了她回避的话题,她便感觉是从天上掉到了地下,心中生出了强烈的怨恨,并且把这种怨恨发泄到了儿子身上……从这些行为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有着多么狭隘、偏执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正是她的这些观念导致了不良的教育观念与对待孩子的极端态度。

“神童”被退学后,我走访了中科院他的一些老师、同学,他们比较中肯地认为,“神童”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他的生活能力,而是他的学习方法与知识结构,他是很聪慧的,但对小学、中学的很多知识,他都只是会背记一些概念和机械地做题,而很少理解深刻的原理,因为没有系统、深入地学习过,缺乏全面、坚实的基础知识,又没有很好地领悟各种原理,所以他难以进行逐渐高深的研究学习。这就像没有打好坚固的地基,是盖不成高楼大厦的。这与他母亲急功近利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在我这些年的家庭教育调查、研究案例中,不乏这样的父母和孩子:

有的父母,让两三岁的孩子光着柔弱的身子在冰天雪地里奔跑;让本应该接受正常小学教育和与同伴尽情玩耍的孩子去学琴、练体操。

有的父母,让刚会咿呀学语的孩子背诵他们一点都不理解的《百家姓》《三字经》,只为了夸耀孩子的能力。

还有一些父母,把尚未成年的孩子送去异国他乡留学,不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更需要家庭生活中亲情的养育与传承。

这些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实现他们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与生活愿望的工具。他们自己人生观念、价值观念是偏执、错误的,这些偏执与错误,导致了不良的家庭教育。

这些父母忽视了每个孩子的发育、成长都遵循着基本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并且他们身心能力的开发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感情以及与人交往、处理生活中的事情等等,而不单单是某一方面的技能。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发现,几乎所有身心健康,生活美好,事业成功的孩子,在他们的教育上都幸运地会遇到好的引路人,有的是父母,有的是老师,有的是他们的朋友,有的可能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特殊环境。而所谓“失败”的孩子则一般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粗暴者、偏执者、不快乐者、有劣行者所导致的。他列举了下面几种孩子早期遇到并且影响了他们生活的人,让我们也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属于孩子遇到的哪一种父母?

1.对教育不懂而又缺乏同情心的父母

2.对孩子成长急功近利的父母

3.严厉而刻薄的老师

4.凶猛而无知的同学

5.俗气、愚昧又贪婪的父母

6.已经变坏的兄长

7.长年不得志、内心阴暗的老师

8.粗暴、武断的长辈

9.有遗传的精神变态家庭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娇嫩、可爱的小天使,可以说,他们的命运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引导与决定的(就是基因,也是由父母给予的)。所以,父母可以是物质生活贫穷的,但不能没有家庭生活的快乐、温暖、亲爱;可以是劳碌、艰辛的,但不能怨恨他人、贪婪不义;可以没有读过很多的书,但不能不通情达理,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

改变孩子的根本,在于改变父母。人生百年,不要逼着孩子过早地成长、过早地失去童稚与快乐。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亲,如果了解、认识到孩子身心的成长是遵循着基本的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到美好的生活不只是要靠技能,更要靠身心健康,靠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事物蕴含情理的领悟,他们都会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良观念,真正地爱孩子和养育他们,给予他们坚实、有序与快乐、美好的人生基础!

编辑刘建淑314606305@qq.com

猜你喜欢
神童价值观念中科院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都是神童
论中国哲学经世致用传统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刘晏七岁为官
联想“又”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