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扬

2016-08-12 22:43冯汝汉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小气翠鸟班长

冯汝汉

【名家阅读】

误 墨

凌鼎年

娄城三老翰墨展上,少长咸集,群贤毕至。

开幕式上,应众人之求,三老联袂挥毫献艺。赵老不假思索泼墨画出水上水下几许荷叶,中有荷花含苞待放,煞是喜人;钱老成竹在胸,只寥寥几笔,三两游鱼跃然纸上,一条条栩栩如生;孙老略一凝神,一株岸边杨柳迎风摇曳,婀娜多姿。

孙老画罢,回头对赵老、钱老的高足说:“来,添一笔,助助兴。”

不知是不敢在“班门”前弄斧,还是中国文人固有的君子之风,几位门生都互相谦让着,谁也不肯轻易落墨。这时,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后生毛遂自荐说:“我来献丑了。”不待应允,他从从容容拿起斗笔,饱蘸浓墨,跃跃欲试。

三老都不认识这位不速之客,但对他的勇敢精神倒颇嘉许。市美协头头想阻止,三老见之,摇摇手,何必扫年轻人的兴呢,且拭目以待吧。

或许众目睽睽之下,或许画面上已有荷有鱼有树不好落笔,这位年轻人手执斗笔迟迟落笔不下。场上的气氛一时如凝固住一般。突然,那饱蘸的浓墨滴了一滴下来,无情地落在画面上。“呀!”年轻人一声惊呼脱口而出。这轻轻的一声如冷水滴入沸油锅。

坏了坏了!一幅好好的画眼看就要毁了,且场面上,真是大煞风景!好几个人用愠怒的眼神瞅着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后生。

不期年轻人反倒镇定了,他审视误墨片刻,不慌不忙地在误墨上略作加工,好呵,那误墨竟化作一只半空振翅的翠鸟,简直补得天衣无缝,堪称大手笔。

画罢,年轻人轻轻地说:“惭愧,惭愧!贻笑大方。”

赞叹声啧啧四起。三老也对年轻人刮目相看,谓之“后生可畏”。

翌日,市报上赫然登出这位年轻人的照片,有篇报道对他大加赞扬,似乎他是翰墨展主角。

市美协头头很欣喜,也很自责,欣喜的是发现了这样一位新秀,自责的是对这位新秀此前一无所知。他决定登门去拜访这位新秀。不巧,唯有一位耄耋老人在家,老人不言不语,进屋捧出一大叠满纸涂鸦的毛边纸、宣纸来。市美协头头翻着翻着,疑是自己眼睛出了毛病——他简直不敢相信,所有的这一叠纸几乎都画着翠鸟——从误墨中化出的翠鸟。

(选自《金麻雀获奖作家文丛·凌鼎年卷》)

写作借鉴

作者用机智的构思融深远的画韵作为文化背景,把一件生活中的普通之事放到富有文化意蕴的艺术世界里来写,抒发出深奥的哲理情思。小说中的“年轻人”是一个敢于打破世俗的束缚、勇于创新的新时代青年,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品质。

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引人入胜。具体表现在:其一,在抑扬中显个性。“年轻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迟迟不落笔。“饱蘸的浓墨滴了一滴下来,无情地落在画面上”,人们“用愠怒的眼神瞅着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后生”,这是抑;后来,“年轻人”“不慌不忙地在误墨上略作加工”“那误墨竟化作一只半空振翅的翠鸟”,人们对他啧啧称赞,这是扬。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极大地牵动着读者的情感神经,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其二,在对比中兴波澜,把“误墨”这一中心事件渲染到极致,使读者与故事中人物都对“年轻人”产生了误解,达到一种文本内外思想交叉的艺术效应。“三老”的挥洒自如与“年轻人”迟钝落笔形成对比;“年轻人”开始的惊呼与后来的镇定形成对比;开始时人们愠怒的眼神与后来啧啧的赞叹声形成对比等。这样写,突出了年轻人不凡的表现,也让读者产生了阅读的震撼,引起读者对文本的深度思索。

【习作展示】

有这样一位好班长

周俊珲

她叫曹跃,我初三时的班长。尽管我们分别一年多了,但班长的轶事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丑”班长

咱们的班长塌鼻梁,黑皮肤,小眼睛配了一副大眼镜,调皮的男生都称她“丑”班长。班长相貌丑,性格也“与众不同”。当男生叫她“丑”班长时,她总是不以为然地微微一笑,说道:“人不可貌相。”

“小气”班长

“班长,该换一换笔记本啦!”好心的同学纷纷为班长抱“不平”。班长的笔记本是用旧笔记本重新装订而成的。班长拿它当宝贝,并誉为“复订本”。看到班长的“复订本”,我们打心眼里瞧不起她,有人竟又给她加了个“小气”班长的头衔。对此,她总是付之一笑。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当学校号召向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时,她竟率先慷慨解囊,将自己“小金库”里所有的积蓄——八十九元五角六分全部献上了。朋友,这就是我们的“小气”班长。

“奸细”班长

不知从何时起,班上悄然流行起一股“抄袭”风。咱们的班长总不厌其烦地教育这个,帮助那个,说什么“抄袭是不文明之举”“抄作业有百害而无一益”“抄来的知识不属于自己”……可是,班上总有那么几个人就是执迷不悟,恶习难改。一天下午,几位“抄袭王”被班主任“请”到办公室里去了。同学们心照不宣,都知道是班长的“恩赐”了。于是,“奸细”班长的美称又在全班传开了。不过,自打那以后,几位“抄袭王”的桂冠也不翼而飞了。

好班长

一天放学时,天公不作美,暴雨瓢泼似的浇下来。没有雨伞的我只能干等,总盼老天睁一只眼,杀杀雨神的威风。但老天好像故意与我作对似的,依然是雨急如箭。我焦急万分。天公无情人有情,突然有人给我的手里塞了一把雨伞。看,原来是她,我们的“丑”班长,“小气”班长,“奸细”班长。只听她笑着说:“你家远,这伞你用吧!”不容我再说什么,她已冲进茫茫雨帘里。骤雨阻挡了我的视线,我心里陡然一亮:原来,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好班长!

相似对比

相似度:百分之五十。这篇习作的最大亮点就是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人物形象更丰满。从全文看,先叙写曹跃同学是一个“塌鼻梁,黑皮肤,小眼睛配了一副大眼镜”的“丑”班长,这是一“抑”;写曹跃同学是一个将“复订本”“当宝贝”的“小气”班长,这是二“抑”;写曹跃同学是一个向班主任汇报情况的“奸细”班长,这是三“抑”;最后叙述曹跃同学雨中让伞给“我”,并用“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好班长”一句点题,这是“扬”。从局部看,也巧妙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譬如,“小气”班长这一段,先“抑”——“我们打心眼里瞧不起”将“复订本”“当宝贝”的“小气”班长,后“扬”—— “小气”班长率先向地震灾区人民献爱心,而且献出了“所有的积蓄——八十九元五角六分”。 这样写,使文章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生起波澜。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掌握了抑扬转化的“火候”:在“‘小气班长”中用“但”,在“‘奸细班长”中用“不过”,使文章内容很自然地构成转化的关系,于是“好班长”就扬起来了,留给读者的印象就深刻多了。

猜你喜欢
小气翠鸟班长
差一点儿当班长
笑翠鸟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小气的梨树
常常想起人间的美好
每天一个新班长
班长欧叶之班长诞生了
我的班长我的班